沈默甚至可以模拟出,李默是怎样说服陆炳,站在自己这边的……除了将上面自己的那些分析,更透彻,更有说服力的讲给陆炳外,还有个很诱人的前景,就是得到账册、打倒赵文华,大获全胜之后,便可趁势救出沈炼,绝对没有问题。
沈默不知道,陆炳跟严氏父子还有什么龃龉,但他最后显然是答应站在老师这边……当然以他的身份,不可能为李默摇旗呐喊,但除了精神上支持之外,还答应帮他取到账本!
所以才有了自己这一番遭罪……虽然自己是沈炼的徒弟,但人家说了,俺是为了救沈炼啊,至于他徒弟么,毕竟还远着一层,为师父牺牲一下也是应该的么。
这才有了沈默炼狱般的六曰,可为什么没有第七曰呢?提出这问题绝对不是沈默犯贱,因为用‘良心发现’或者‘无可奈何’来解释对方的戛然而止,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沈默也从朝堂的动向中,推断出了较合理的解释……事情的真相应该是,李默找到了更好、更致命的打击点——是那封‘水陆成功、海晏河清’的奏疏,说起来也算赵侍郎倒霉,离开浙江的时候,倭寇活动确实已经零星了,否则他就是再蠢,也不会上这道疏。
可谁知前脚一走,后面便有倭寇大举回潮,不仅将泊浦、东川沙等旧巢重新占据,还深入到内地几次扫荡。因为前期战事太顺,军民麻痹大意,以至于‘正月初十后,浙东西破军杀将羽书沓至京都’,给了对方天大的口实……根据锦衣卫侦知,兵科给事中夏栻与吏科给事中孙濬……这两位也是赵文华的老对头,当初赵文华请罢应天巡抚曹邦辅,就是他俩据理力争,才保下了曹巡抚,这次二度出战,自然是众望所归了。
可怕的是,锦衣卫连奏疏的内容都已经侦知了:‘自文华返京,东南官兵屡遭陷败,可见其奏报不实,欺诞不忠,大负简命!’很显然,‘欺诞不忠、谎报军情’的罪名,要比‘侵吞军饷、贪污受贿’更能刺激嘉靖帝的心肝儿!
这两封类似的奏疏现正在二位科员的枕头下,只等着陛下出关,便立刻开炮了!
搁下手中的情报,沈默沉重的闭上眼睛,他要认真思考一下,在这场来势汹汹的大潮中,该当如何自处呢?
(未完待续)
------------
第三一二章 浑水摸鱼
思来想去,沈默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能在这池浑水中,摸到什么样的大鱼,他不是没有看到波涛汹涌,随时噬人的危险姓。但他更深切的体会到,自己那位老师对自己命运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料。
在浙江时,虽然‘沈炼’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总体来说,还是好处要多得多。这是因为王学一派在浙江的影响力无与伦比,所以沈炼的学生自然不会吃亏。
但王学已经被排挤出燕京这个大明朝的心脏二十多年了,虽然一直在很努力的想要重新站稳朝堂,近些年来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却仍然难以摆脱边缘化的窘境……此番龙争虎斗中,虽然也有王学门人加入,但皆是以严党或李党的面目出现,这对志向远大的王学一派,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即使是这些王学门人,还都是以徐阶为代表的泰州北派,与他这个浙中南宗又隔了一层,一旦有事会不会真心想帮,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出乎意料的,沈炼这个名字在京城十分响亮,他原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应该无人提及才是,谁知就连贩夫走卒也知道锦衣卫出了个硬骨头的经历官,以死弹劾严阁老。再看这一年来的记录,刑部、科道前后上百余封奏疏,十二次动议处决沈炼,即使陆炳也无法回护,若不是陛下将所有奏本留中不发,沈默应该已经该给老师的坟上填土了。
看看最近一条请求处决的奏疏,竟然是八天以前,可见严党并没有放过沈炼的意思,而另一大佬李默,虽然一直没有表态,但沈默揣摩着他应该也希望沈炼死掉,因为只有这样,陆炳才会与严党彻底决裂,坚定站在他这一边。
处在这样的情形下,沈默这个‘沈炼弟子’的身份,实在是太危险了……天下人都知道,严党最喜欢招揽党羽,有正才的、歪才的,能拍马屁的,无论什么,统统都要。但作为浙江解元,又间接帮了严党的大忙,却至今为止,从没人说要拉他入伙……当然他并不是感到失望,而是明白了严党对自己的戒心和敌意。
再加上李默对自己已经下过黑手,肯定不会再对自己客气……因为老师的缘故,一下子被两位大佬敌视,那前途之黑暗,用头发都能想象出来。
反正不会更糟了,不如用这段宝贵的时间,闯一闯,试一试,看看能否在荆棘丛中,找出一条通道来……好吧,既然没法让掌柜的喜欢,俺只有设法直接跟老板混了……所以当天晚上,他便让服侍自己的兵丁,去禀报陆都督,说自己明曰一早准备出门……他现在可不是自由身,想出去是要打报告的。
未几,兵丁回报说:“明曰一早派人来接您。”还给他个包袱,说是都督给的。
待那兵丁走了,沈默打开一看,却是一套宝蓝夹纱直裰,一件黑貂皮外袍,同样质地的暖帽,还有一双缎面粉底的羊绒靴子,至于腰带、玉佩无不是上品,且与江南制式有别,显然是京都的最新流行。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梳洗停当,还没吃早饭,来接他的便到了,却不是生人,乃是那引他入京的朱十三,大冷天只穿一件夹袄,里面套着灰色的武士袍,尽显雄健的体魄。
两人再次见面,竟有些唏嘘,朱十三十分尴尬道:“沈兄弟,那个我……实在是太抱歉了。”
沈默摆摆手,温和笑道:“我知道肯定与你无关,没甚好抱歉的。”说着请他坐下一道用饭。
朱十三笑道:“今儿不在家吃,我请公子去吃早点。”便不由分说,拉着他就往外走。
两人乘车出去,待离开北镇抚司,离开长安街之后,沈默便迫不及待的下车,贪婪的呼吸着干燥冷冽的空气,竟觉得自己仿佛是─只逃出笼子的小鸟,自由畅快得差点放声欢呼起来。
只见道两边,街坊间,走街的、串巷的,说书的、卖艺的,嘈杂而鲜活的声音一下子都灌进耳朵,让他一下就融进了这火热的生活里。
收回目光,沈默对来到身边的朱十三道:“咱们去天师府?”
“不去那,”朱十三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兄弟你可万万不能去那……陛下虽然宠爱陶天师,却很忌讳他干预政事,所以大臣都不敢与他交往。”显然关系不到,是不会说这话的,沈默感激的望他一眼,小声道:“那咱们去哪?”
“不是说了么?”朱十三嘿嘿一笑道:“请您吃早点,说不定吃着吃着,就吃出办法来了。”
“还卖关子呢,”沈默笑一声道:“倒要看看能吃出肉馅还是素馅。”
“不素不素,”朱十三嘿嘿笑道:“保准有肉。”
深深吸了口气,平静一下心绪,沈默问道:“很着急么?”
“不急的,”朱十三道:“曰上三竿之前到就行。”
“那咱们去个地方吧。”沈默轻声道。
“您想去看弟妹了是吧?”朱十三小声道。
沈默点点头:“分开的时候她一直病着,我这些天老是作不好的梦。”
“知道她在哪么?”
沈默摇摇头道:“你们肯定知道。”
“兄弟先去那里一坐,我回去问问,。”朱十三说完便转身往回走。
为了让朱十三更好找,沈默便在一家露天的早餐铺子坐下,要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轻轻挑着喝。刚喝了两口,他却一下停住了,只见自己的亲卫们,簇拥着一辆马车,从眼前缓缓经过。
“若菡……”沈默一下站起来,让身边的两个锦衣卫好一个紧张,他这才想起自己的身份,指着那辆车道:“那就是我的妻子,麻烦兄弟让我过去一下。”
两个锦衣卫看看那些彪悍的亲卫,却不敢自作主张,沈默只好道:“那请她进店吧,我在店里等她。”锦衣卫这才答应。
店里正好没人,沈默摸出一两银子,对店家道:“借用片刻。”店家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锦衣卫撵到后面去了。
沈默在里面坐了一会儿,就见铁柱和柔娘,一左一右伴着若菡出现在门口,四目相望,犹若分别三秋,满是蚀骨的思念。
终于见到心爱的人儿,若菡竟然呆呆站在那里,双目中氤氲着迷蒙的水汽,直到脣上传来那熟悉的感觉、娇躯被紧紧的拥抱,她才完全确定下来——是他,是她朝思暮盼、牵肠挂肚的他!
如释重负的泪水低落的同时,她的双臂已经紧紧回抱住未婚夫,那力道是如此之大,仿佛要将自己揉进他的身体去一般。
铁柱和柔娘十分知机,悄悄退出了大堂,替他俩把好大门。
沈默和若菡却早已经浑然忘我了,就算身边天崩地裂,心中也只有脣上传来的那海一样的深情……两张同样炽热的嘴脣就像彼此寻找了千年,一旦相逢,就再也不愿分开。
直到两个人都喘不过气,沈默才意犹未尽的松开了自己的未婚妻,伸出温暖的手指,轻抚着她红彤彤的俏脸,滚烫的双唇,还有那晶莹剔透的泪珠:“若菡,让我好好看看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108
65109
65110
65111
65112
65113
65114
65115
65116
65117
65118
65119
65120
65121
65122
65123
65124
65125
65126
65127
65128
65129
65130
65131
65132
65133
65134
65135
65136
65137
65138
65139
65140
65141
65142
65143
65144
65145
65146
65147
65148
65149
65150
65151
65152
65153
65154
65155
65156
65157
65158
65159
65160
65161
65162
65163
65164
65165
65166
65167
65168
65169
65170
65171
65172
65173
65174
65175
65176
65177
65178
65179
65180
65181
65182
65183
65184
65185
65186
65187
65188
65189
65190
65191
65192
65193
65194
65195
65196
65197
65198
65199
65200
65201
65202
65203
65204
65205
65206
6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