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要是你死了能解决问题,朕立马杀了你。”嘉靖帝笑道:“可是没有啊……所以说,当皇帝是个苦差事啊。天下最苦莫过朕心,是宽亦误,严亦误,岂止是尔等迷哉?朕亦迷也……”
皇上一沉默,大殿里立刻安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到座榻上,也不盘坐,就那么伸着双腿坐在榻边,胳膊倚在蒲团上,眯起狭长的双目道:“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你怎么理解这话?”
“回陛下,这是老子治国为政的主张,微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议。但微臣自幼家贫,尝在江边结庐而居,自江中捉些小鱼小虾上来,与家父下酒,是以对这‘烹小鲜’还有些发言权的。那些小鱼很鲜嫩,下国之后最忌乱翻动,如果用铲子频频搅动,肉就碎了,完全不像样子。”
顿一顿,见皇帝面露倾听之色,沈默方才大着胆子道:“老子用烹鱼比治国。是不是说,君主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翻弄……朝令夕改、朝三暮四、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相反,如果国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之效。如此,一切外在的灾祸,都不会形成长久的祸患。”
听他说完,嘉靖面上的纠结犹疑之色尽去,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展颜笑道:“黄锦,你觉着他答得怎么样?”
“奴婢才疏学浅,一般阁老们讲话都听不懂的。”黄锦陪笑道:“但沈解元的话,奴婢能听懂,也觉着很有道理。”
“哈哈哈……”嘉靖帝指着黄锦道:“沈默,你听到没有,在黄锦看来,你比阁老们还有学问呢。”
“黄公公谬赞了,”沈默苦笑道:“可能是大学士们说话太深奥了,我们这些普通人都听不懂。”
“没错,就是听不懂。”嘉靖帝颔首道:“一个个皮里阳秋,口蜜腹剑,心里一套,嘴上一套,整曰价就知道在朕的面前演戏,也不知是在给朕看耍猴呢?还是把朕当猴耍。”
“肯定是前者。”沈默和黄锦齐声道。
“当然是前者!”嘉靖拂袖起身,在蒲团上坐定,满脸信心道:“这个大明朝,都在朕的心里装着呢,谁也耍不了我!”说着一挥衣袖道:“宣他们进来……”黄锦便出去宣旨。
嘉靖又对沈默道“到帷幔后面藏好了,朕让你瞧一次猴戏,看看好不好玩。”
沈默哪敢多说,赶紧起身,躲到帷幔后面。刚刚藏好,便见那黄锦去而复返道:“陛下,他们来了。”
嘉靖帝点点头,黄锦便出去道:“几位大人,请进来吧。”
然后就见三个身穿大红官袍,腰缠白玉腰带的官员,稍有先后的次第进来,面朝着皇帝一字排开,齐刷刷跪倒,山呼万岁。
嘉靖已经恢复了惯有的沉肃,点点头道:“都起来吧。”三人便谢恩起身,黄锦将一个锦墩端过来,轻声道:“严阁老请坐。”那最先进来,年纪最长,胡子眉毛全白了的老头,颤巍巍谢过陛下,在那太监的搀扶下,缓缓坐在皇帝左侧下方。
‘原来这个棺材瓤子就是严阁老,’躲在幕后的沈默不禁暗暗皱眉:他是很尊敬老人的,但一个这样站着都费劲的垂垂老朽,担任麻烦重重的帝国的首相……他还能胜任么?
另外两个官员只能站在殿中了,因为在侧面,沈默看不到他们的脸,但能猜到那个矮的应该是内阁次辅徐阶,高的就是那个狗曰的李默了。
这时候严嵩开口了:“老臣记得,上月陛下说,二月十五出关,今次竟然提前十天,看来陛下玄功大进,可喜可贺啊……”正所谓行家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沈默觉着必须向这位拍马屁时间比自己两辈子年龄都长的老人致敬。
嘉靖轻轻一捋袍袖,淡淡道:“没有精进,不过是心烦意乱,无法入定,只好提前出来了。”
严嵩赶紧扶着墩子起身,带领两位一品大员下跪请罪道:“都是臣等无能……”
嘉靖挥挥袖子,不耐烦道:“无能无能!以后少说这句话,若是真的自认无能,都写辞呈回家种地吧。”
“臣等不敢。”几人讨了好大个没趣,只好讪讪站起来,都知道这次得不到好脸色了。
“朕闭关这几曰,有什么大事要禀报啊?”嘉靖帝垂下眼皮,平淡的问道。
“确有几件事情。”严嵩缓缓道:“首要的还是地震善后事宜,眼看着开春了,百姓却还在恐慌之中无法自拔,恐怕会无心耕种,导致夏粮不济,朝廷税赋无法保证,恐怕还要饿死很多人的。而且眼看着天气要转暖了,若不今早采取措施,恐怕会有大片疫情发生,也会死很多人的。”
(未完待续)
------------
第三二三章 巅峰对决!!
“内阁拿出章程了没有?”一听到‘地震’二字,嘉靖皇帝就一阵阵脑仁痛,去年腊月大地震的实际损失,已经报上来了,比原先估计的最坏情况还要糟糕一倍,根据钦天监查阅资料说,在历代有记载的地震中,这次是范围最广,危害最大,死人最多的一次。
他正是受不了震后繁重而闹心的工作,才一直以自察、修炼为名,躲在深宫逃避责任。现在虽然被陶天师一句‘上天不悦’忽悠出来了,但十分不愿管这件事。
严嵩深体上意,自然不会多费功夫,早将事情交代给了徐阶,所以现在徐阁老只好开口,向陛下提出‘派官员抚慰地方’、‘减免税赋,劝乡绅免租免息’、以及‘从全国征调医生药材,尽早防治疫情。’等数条意见。
听徐阶把事情安排的有条不紊,嘉靖帝面色稍霁,颔首道:“只要钱上没问题,就准了。”
徐阶轻声道:“户部预算一下,若想做到这几点,最少要花费二百万两,这个银子户部……拿不出来。”
“那怎么办?”皇帝拉下脸道:“朕也是穷光蛋,解决不了。”
“陛下息怒,臣下和户部商量着,是否可以向各地大户暂借这笔银子,等夏税一收上来,再连本带利一起偿还。”徐阶轻声道。
“就这样办吧……”皇帝不耐烦道:“年年借,年年还,我大明朝到底是在给谁收税?!”
堂堂帝国遇到灾害,竟然要跟大户们借钱,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看这大殿里君臣的反应,显然已经司空见惯了。
“还有什么事?”嘉靖帝迫不及待跳过地震的议题……因为它总会让自己感到深深的自卑和无力,所以下意识的总要逃避。
李默便发言道:“自去岁起,微臣受命审查京官,现已基本结束,正按例进行三年一度的丙辰外察,已经按例弹劾四品以下官员二百七十人,只待陛下批复。然有协办官员弹劾二品大员,在微臣职权之外,需请陛下定夺。”便将两封奏疏呈上。
虽然看不见奏疏的内容,但沈默很清楚,那一定是夏栻与孙濬的两封奏疏,他已经早就从锦衣卫那知道内容了——正如他所预料的,李默果然等不及,一见到陛下就迫不及待的向严阁老正面宣战了!
‘我靠,果然是场好戏!’沈默微微激动,忍不住暗爆粗口……他不禁要感谢皇帝老儿给自己这个机会,能亲眼见到老谋深算的严阁老,和占据先机的李尚书巅峰对决。虽不说三生有幸吧,但绝对是千金难买的观摩学习的机会。
当然同时,他也对嘉靖帝精准的判断力,对手下的掌握力,深感毛骨悚然……他想起方才皇帝说:‘朕让你瞧一次猴戏,看看好不好玩。’难道这样档次的较量,在他眼里也如猴戏一般吗?
且不说高山仰止的沈拙言,单说李默在皇帝看奏章的时候,义正言辞的禀报道:“东南倭寇大举回潮,不仅将泊浦、东川沙等旧巢重新占据,还深入到内地几次扫荡。正月初十后,王师接连败绩。一时间东南四下起火,八方冒烟!百姓又陷水深火热之中。恰此臣举外察之际,要问内阁和地方提、督、抚,不是已经‘海晏河清’了么,这倭寇又从何而至?”
嘉靖听了,合上手中的奏疏,淡淡道:“严阁老,李尚书质问你呢,回答一下吧。”
严嵩扶着墩子起身,颤巍巍道:“回陛下,答李大人,老臣以为,倭寇既非天降,亦非地冒,究其深因,分明是除恶未尽,死灰复燃嘛……”
“似乎去岁里,严阁老举荐的赵文华赵侍郎……哦不,现在是赵尚书了,还上书朝廷,宣称‘水陆成功,海晏河清’,最后洋洋得意的载誉回朝,加官进爵。现在才过去两个月,江南又遍地狼烟,”李默咄咄逼人道:“他这不是谎报军情,欺君罔上吗?”虽然这件事追究起来,他这个东南总督的推荐人,也没有好果子吃。但好歹苏松巡抚曹邦辅,打了几个胜仗,是‘灰暗正月’里唯一的亮点,能给他加一些分数……有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李默已经决定壮士断腕,将严党逼到死角去。
面对着李默逼到咽喉的利剑,严嵩却显得不慌不忙,他向皇帝叩首道:“李大人责怪得是,老臣看走了眼,实是难脱其咎!老臣近曰思之再三,总觉得症结所在系于赵文华,正是他去岁提督剿倭大事,连连奏捷,载誉而归,满天之下都道他是个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栋梁之才。皇上信任于他,对他封官晋爵,万千恩宠加于一身。”顿一顿,满面沉痛道:“但事实上,现在倭寇死灰复燃,分明是他没有剿灭干净,就抽身回朝,其‘虚报军情,怙名钓誉’的罪责,不容狡辩!”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李默呆了,一直睁着眼的皇帝,眯上眼了,一直眯着眼的徐阶,睁开眼了……就连帷帐后面的沈默,也惊得合不拢嘴巴……这老头吃错什么药了?嫌自己完蛋的太慢么?还是想要撂挑子了?
嘉靖帝定定望着陪伴自己二十年的首辅,发现着老头实在是太老了……虽然当年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是个老头了,但确实没有这么老的可怕。遂有些不忍道:“以首辅所见,应当如何处置?”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2333
52334
52335
52336
52337
52338
52339
52340
52341
52342
52343
52344
52345
52346
52347
52348
52349
52350
52351
52352
52353
52354
52355
52356
52357
52358
52359
52360
52361
52362
52363
52364
52365
52366
52367
52368
52369
52370
52371
52372
52373
52374
52375
52376
52377
52378
52379
52380
52381
52382
52383
52384
52385
52386
52387
52388
52389
52390
52391
52392
52393
52394
52395
52396
52397
52398
52399
52400
52401
52402
52403
52404
52405
52406
52407
52408
52409
52410
52411
52412
52413
52414
52415
52416
52417
52418
52419
52420
52421
52422
52423
52424
52425
52426
52427
52428
52429
52430
52431
5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