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与此同时,那陈洪已经去而复返,跪倒在打坐的皇帝面前。
嘉靖搬运周天完毕,缓缓收功,淡淡问道:“办妥了么?”
“回陛下,都办妥了。”陈洪小声道。
“会不会露马脚?”嘉靖问道:“我那个奶兄弟,可是行家里手。”
“奴婢知道,只要有一点强迫的痕迹,陆都督就会察觉。”陈洪媚笑道:“所以奴婢直接对李默说,陛下照顾你的体面,就不公开行刑了,让你在这里服毒,留个全尸吧。”
“他怎么说?”嘉靖不动声色的问道。
“他便信以为真了,咬破手指写了三个恨字,便服了那瓶鹤顶红,自杀了。”陈洪有些得意道:“从头到尾没有动他一根手指头,陛下请放心。”
“嗯……”嘉靖缓缓点头道:“干得不错,但这事儿没法奖你。”
“奴婢知道。”陈洪小意道:“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奴婢非得被陆都督生吞活剥了不行。”
“知道就好,倒省了朕嘱咐了。”嘉靖淡淡道:“把那些知情的奴才都处理了,从今你也不要出宫了,把跑腿的差事交给常三吧……”
“是……”陈洪有些沮丧道。
“不要不开心,朕是为你好。”嘉靖看他一眼道:“现在出去,肯定要被陆炳杀了的……李芳已经老了,等过几年,朕就打发他回安陆老家养老去。”言外之意,掌印太监的位子就是你的了,当然不明说的意思,就是最终解释权在朕。
陈洪激动了,颠颠的退下了。
修炼房中只剩下嘉靖帝一人,他长长舒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得罪朕的人,你还是死的最轻松的呢。”便继续打坐起来。
李默自杀身亡消息,使京城涌动的暗流,全部浮出水面!
李默下狱的当曰,嘉靖即下旨意罢免尚未上任的王诰,进浙江巡抚胡宗宪为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东南六省军务。
次曰,又以大学士李本兼掌吏部事务,提侍讲学士李春芳为翰林学士,开始双管齐下,彻底清洗李默的两大班底。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百官人人自危,唯恐这场惨烈的斗争蔓延到自己身上。
几家欢喜几家愁,严党自然是春风得意,气焰嚣张。其中又以赵文华为最。虽然以他的智商,不足以勾画如此险恶致命的阴谋,但那封奏章毕竟署着他的名字!经此一疏,既清除了李默,又为自己洗清了罪名,消除了皇帝的疑心。重新赢得了嘉靖的信赖,你让赵大人如何不兴奋!
而且严阁老说,陛下有意让他再次南下,提督江南以指导胡宗宪的工作。虽然当初他是哭着喊着要回来的,但此一次彼一时,现在朝中严党一家独大,再也没有能威胁到他的了,也不用担心有人告刁状了,此去东南可以尽情作威作福无虞,自然比在京里装孙子强多了。
做着江南春梦,赵部堂一步三摇晃的出了老爹的书房,看到大学士李本,还有个其貌不扬的小官儿在外面等待。
朝李本随意的拱拱手,赵文华笑道:“老李,这是你什么人?”
李本摇头笑道:“原先是不认识的,”说着朝那黝黑面庞的官员笑笑道:“你贵姓啊?”
那官员行礼道:“回禀大人,下官新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杨继盛。”虽然是从五品的小官,却依然让两位从一品的大员眼前一亮……管文官升迁的是吏部文选司,管武官升迁的是兵部武选司,傻子都知道,皆是一等一的肥差。而且武将们克扣军饷,大吃空额,比文官们更加心狠手黑脸皮厚,所以说武选司主事是六部最肥的主事,相信没人会反对。
“武选司,”赵文华心说:‘看来是来上供的。’便道:“你应该去找小阁老,他的书房在隔壁院子。”
杨继盛却掏出一份儿名刺道:“是严阁老叫我来的。”
一看是干爹要见的人,赵文华不再多事,挥挥手道:“那就去吧,回见了。”后一句却是跟李本说的。
严嵩先见的却是杨继盛,倒不是想借机羞辱李本……他已经命严年告诉李本,咱们的事情比较重要,待老夫先打发了这个小子再说。
书房里,杨继盛规规矩矩的行礼之后,便正襟危坐,沉默的等着严嵩发话。
没有预想中的感恩戴德,甚至没听到一个感谢的词儿,这让严阁老十分的失望……因为杨继盛能有今天,全靠他的提拔!
这个杨继盛,出身于名声赫赫的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这一科的状元是李春芳,还有张居正,殷士瞻,王世贞等,被视为一群将来注定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
与这些人比起来,杨继盛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三代贫农出身的三甲同进士,长得也不好,文采也一般,更没有远大的前途。
唯一比他们强的是,他曾经蹲过传说中的诏狱……因为当初反对跟俺答做买卖的不抵抗将军仇鸾,而被下狱,吃了棍子,贬官发配偏远边区。
后来仇鸾倒台,所有反对过他的人,都重获新生,杨继盛也不例外,官复原职为知县,几年后升南京户部主事,一月前又升刑部员外郎……回到京城向刑部报道后,人家不无嫉妒告诉他,你换地方了,去兵部武选司当主事吧。
武选司被称为‘又闲又富,肥得流油’,毫无背景的杨继盛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完全是因为严嵩的推荐。
而严阁老之所以保举杨继盛,主要是因为这人名声不错……经过这半年的折磨,严阁老痛定思痛,决心重塑一下自己的形象,扶持几个有声誉的官员来充门面。
而且此人曾经反对仇鸾。仇鸾也是严阁老过去的敌人。在严嵩看来,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他认为能够利用这一点,利用官位和利益收买这个人,能够将他收为己用。
所以此刻严阁老感到失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任凭他旁敲侧击,暗示是自己才让他有今天的,杨继盛就如木头一般,毫无回应。很快严嵩便失去了兴趣,挥挥手让他退下。心说:‘怪不得皇上不喜欢直臣,这些人真是不解风情啊。’
他却不知道,此人岂止是不解风情这么简单?在此人的仇敌名单上,死鬼仇鸾只能排第二,第一位的位子永远是属于他严阁老的!
要问两人有什么仇?没有私仇,只有公愤!
把此人招进京城,简直是给自己找了个炸药包……严阁老没有前后眼,还想不到会有多大的麻烦,要不肯定直接让杨继盛人间蒸发。
收拾下心怀,他便请李本进来……李本,本名吕本,冒姓李,绍兴余姚人。嘉靖十一年进士。他是嘉靖二十八年在夏言弃市后入阁的,多少年在严嵩的银威之下,早已经俯首贴耳,惟命是从,丝毫也不敢违逆了。
没营养的寒暄之后,严嵩道出了找他来的目地,要他上书提请京察。
李本吃惊道:“现在已经是九月了,转过年去就是例行京察,有必要费这个劲吗?”
“有。”严嵩点头道,却也不说明原因。他十分了解‘冲动而感姓,嬗变而聪明’的嘉靖皇帝,知道如果不接着皇帝盛怒的劲头,趁热打铁,造成既成事实的话。恐怕等过一阵子,皇帝气一消,回过神来,还是会找个跟他作对的吏部尚书,到时候再想扫除异己,培植党羽,可就难上加难了。
当然,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也有这半年严党失血过多,急需恢复元气的因素所在。
李本只是傀儡,没必要跟他什么都说明白,严嵩便从桌上拿起一份奏疏道:“你回去看看,没问题的话就抄了递上去,皇上肯定会准奏……还会夸奖你的。”
李本知道严嵩只是借用自己的职务罢了,无可奈何的行礼,拿着那份东西便出去了。
第二天,嘉靖帝边看到了兼管吏部大学士李本的奏疏,请求考察两京九卿、长贰府寺等衙门堂官及各总督巡抚……本朝督抚名义上都是京官,只是长期派驻地方罢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332
9333
9334
9335
9336
9337
9338
9339
9340
9341
9342
9343
9344
9345
9346
9347
9348
9349
9350
9351
9352
9353
9354
9355
9356
9357
9358
9359
9360
9361
9362
9363
9364
9365
9366
9367
9368
9369
9370
9371
9372
9373
9374
9375
9376
9377
9378
9379
9380
9381
9382
9383
9384
9385
9386
9387
9388
9389
9390
9391
9392
9393
9394
9395
9396
9397
9398
9399
9400
9401
9402
9403
9404
9405
9406
9407
9408
9409
9410
9411
9412
9413
9414
9415
9416
9417
9418
9419
9420
9421
9422
9423
9424
9425
9426
9427
9428
9429
9430
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