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上岗前的最后一道面试吧,沈默心说,便轻声答道:“不讨论支出问题,因为这几年国家缺钱,已经将支出一缩再缩,不能再缩了。”他深知嘉靖帝怕麻烦的心理,所以干脆把那些牵扯甚重的东西一语带过,道:“从收入方面看,我大明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农税上,而且王公官绅的土地是不交税的,偏偏这些人的土地,占了全国的八成要强。换言之,我大明要用两成不到的耕地,养活上亿子民,提供国家税收,这就是收入太少的原因……如果解决掉这个问题,我大明便再不愁没钱了。”

    “继续说。”嘉靖帝微微点头道。这个问题他当然知道,但他没有与世界为敌的决心,所以只能忽视。

    沈默心中轻叹一声,继续道:“对于其他税种的征收,基本流于形式……比如说商税,在山西、两淮、两浙、福建、广东,这些省份,财富十万两的加起来有上万家,过百万两也有上百家。自古都是无商不富,这些大家如果单靠土地,是绝不可能积攒这么多财富的,他们必然都有经商。”说着两手一摊道:“但每年才征收五十万两不到的商税……这个问题如果解决掉,我大明更不愁没钱。”

    “你说的有道理。”嘉靖摇头道:“但太不现实……其实十年前朕就想提高商税,可那些大臣们异口同声的反对,说‘士农工商’,商在最末,如果对他们多收税,就是提高他们的地位了。”说着骂一声道:“这种狗屁理由,鬼都不信,但他们就能众口一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官员家族里,或多或少都有商铺产业,供应着他们在京的花销,当然不愿意陛下多收税了。”沈默笑道。

    “对,”嘉靖点头道:“朕强要施行,却阳奉阴违,阻力重重,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沈默当然知道,嘉靖帝肯定会否定自己前两个说法的,他之所以故意这样说,是为了那最后也是唯一的选择,能争取最大的主动。

    “那就只有海上贸易了,倭国人傻钱多,西洋佛朗机、西班牙人钱多人傻,又对我国所产充满仰慕,愿意出高价购入,”沈默图穷匕见道:“所以只有把我国的出产卖出去,换回真金白银了。”

    “不错,”嘉靖帝起身道:“这就是朕用你的原因所在。”说着清清嗓子道:“沈默听旨!”

    “臣在。”沈默赶紧行礼道。

    “命你兼任江南市舶提举司提举,全权负责与夷人通商事宜。”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他一眼道:“江南制造局由朕身边的黄锦负责,江南茶马局,由新任杭州知府唐汝辑负责,你要和他们两个配合好。”

    “臣遵旨。”沈默也只能领命。

    “今年快完了,就算了,”嘉靖也终于图穷匕见道:“明年,嘉靖三十六年,朕要二百万两,之后每年递增二百万,直到你说的年入一千万两。如果你做不到,方才一切都算是白说,回去内阁当你的司直郎。”说着深深望他一眼道:“如果做得到,朕保你两朝的前程!”

    (未完待续)
------------

第三六九章 铁骨丹心

    见嘉靖把军令状都拿出来了,沈默心说,现在不提要求,什么时候提?便道:“现在东南仍处战乱,大海皆由海商所控制,臣说了大话,掉了脑袋都是小事,可误了陛下的国事,却是天大的大事了。”

    “你不敢接?”嘉靖皱眉问道。

    “臣确实不敢接,”沈默昂然道:“除非陛下答应臣三个条件。”

    “讲。”嘉靖帝不动声色的点头道。

    “第一,臣要请境内常驻一支大军。”沈默恭声道:“虽然苏州并不临海,且有松江作屏障,但仍然是倭寇势力所及的范围,如果没一支大军坐镇,臣恐怕……朝廷的命令,还不如倭寇头子的话好使。”他深知王直等人对沿海官员的腐蚀,已经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若没有军队撑腰,别说知府,就是巡抚一样被架空了。

    “可以,”嘉靖点头道:“你可找胡宗宪要一支部队,移师苏州。”

    “第二,陛下给臣的指标,臣希望同样成为考核上官的要求。”

    这个要求比较有趣,嘉靖笑道:“胡宗宪兼任了应天巡抚,他就是你的顶头上司,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那家伙滑不留手,谁敢全心信任?沈默心中苦笑,正色道:“并不是要求胡部堂做什么,只是希望他能给臣方便。”

    “这个没问题,”嘉靖点头道:“第三呢?”

    “第三,臣恳请对辖区内官吏,有任免处置之权。”沈默恭声道:“臣绝非想滥权擅权,只是开埠之事困难重重……朝野上下皆有反对者,尤其是那些闽浙沿海大族,他们靠走私垄断贸易之利,现在国家要收回贸易权,其未来反抗之激烈,可想而知。若无暂时的强力约束,恐怕臣手下的官员,都要被拉拢分化了。一旦人心不齐,只能一事无成,请陛下明鉴。”

    嘉靖帝微一思索,虽然他很忌讳手下大臣专权,但区区一府,在皇帝眼里不过弹丸之地而已,况且也只是些六七品的小官,任他怎么搞,也兴不起风浪来,便终是点头答应道:“你的要求,朕全满足你,那朕的要求呢?”

    沈默还能说什么呢?只好在皇帝面前旦旦起誓,接下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嘉靖帝龙颜大悦,索姓给沈默送几个不要钱的干人情,赐其父沈贺为通判……拿钱不干活那种,赐其母五品太宜人诰命。并赐假归娶,其妻封五品宜人。

    其实奉诰都在寻常,只是那赐假归娶一项,大明立国一百七十年,这才是第二次,可谓是旷世恩典了。

    沈默倒不觉着怎样,但回去跟若菡一说,小妮子竟然激动地满脸涨红,紧紧揪着衣角,大胆朝他腮上一吻,便小兔子似的跑进里屋,开心的不能自已。

    见她如此雀跃,沈默也如释重负的笑了,虽说两人名分已定,但总是还差那么一道程序,让人家姑娘家没着没落的,实在不当人子……虽然若菡不说,但沈默还是能从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淡淡愁绪,感受到她心里的纠结。

    但初立朝堂的处处小心,又赶上云诡波谲的朝争,让他实在无法走开。沈默只能硬下心来,一直拖到现在,心里的歉疚自然与曰俱增。现在皇帝给个顺水人情,竟然让若菡这么高兴,也让沈默第一次觉着,这个混账皇帝,还是有点人情味的。

    冲着在门口傻乐的铁柱一瞪眼,沈默笑骂道:“我回家结婚,你跟着乐啥?”

    “俺想家了。”铁柱呵呵笑道:“能回家过年太好了。”

    “是啊……”沈默长长呼出口气道:“我也挺想我家老头的。”说着对铁柱道:“开始收拾东西,打点行囊吧,我这两曰跟上官同僚辞行之后,咱们就得抓紧上路……万一再一上冻,可就抓瞎了。”来时走陆路的辛苦,他是打死不想再试一遍了。

    “嗯,您放心吧。”铁柱痛快应下,便出去召集手下忙碌起来。

    这时若菡又从里面出来,只是小脸仍然通红,羞得不大敢看他,道:“我和柔娘去把礼物买了吧。”

    “这些事情你做主,”沈默点头笑道:“对了,这房子怎么办?卖了?租出去,还是留着。”

    “还是不要卖了。”若菡可不舍得卖掉,这可是两人在燕京的家啊,想一想道:“但房子一空下来就坏了……咱们也不这点差钱,不如让叔叔们搬过来住吧,总比他们租的那个小院子好多了。”

    沈默其实正有此意,只是早说好了,家里的事情他不管,所以才这么问,现在见若菡也这样说,不由高兴道:“都听你的。”

    一旦决定回家,沈默便归心似箭,当天下午就开始辞行,他先去了住的最近的大学士李本家……两人算是老乡,李本又是他的副主考,还帮他升为右中允,于情于理沈默都给看看人家。

    李本被严嵩狠狠涮了一下,伤得不轻,自从闭门思过,就开始卧病在床,谢绝见客……其实他平时就自命清高,此时失势,更是没人愿意上门,所谓闭门谢客不过是体面地说法罢了。

    不过沈默上门,李本还是一定要见的,毕竟自己虽然不指望他什么,但子孙后代还要继续入仕,总要为他们留一点机缘。

    所以在刻意为之之下,两人的交谈着实融洽,尽捡些家乡风土、趣闻逸事来说,临到末了,李本才隐晦说出,自己不久就要致仕了,请他多为照看家族云云。

    沈默自然满口答应下来,谢绝了李本的留饭,告辞出去。

    从李家出来,他又去了大都督府,却在陆炳家里,意外的碰到了他下一个拜访对象,内阁次辅徐阶。

    他进去时,正好陆炳送徐阶出来,沈默忙向两人行礼,徐阶朝他温和笑笑道:“听说陛下赐你婚假,是不是这几天该上路了?”

    “正是来向大都督辞行的,”沈默恭声答道:“打算明天再去老师您家。”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7053 67054 67055 67056 67057 67058 67059 67060 67061 67062 67063 67064 67065 67066 67067 67068 67069 67070 67071 67072 67073 67074 67075 67076 67077 67078 67079 67080 67081 67082 67083 67084 67085 67086 67087 67088 67089 67090 67091 67092 67093 67094 67095 67096 67097 67098 67099 67100 67101 67102 67103 67104 67105 67106 67107 67108 67109 67110 67111 67112 67113 67114 67115 67116 67117 67118 67119 67120 67121 67122 67123 67124 67125 67126 67127 67128 67129 67130 67131 67132 67133 67134 67135 67136 67137 67138 67139 67140 67141 67142 67143 67144 67145 67146 67147 67148 67149 67150 67151 6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