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沈默是什么人?在皇帝阁老、封疆大吏面前尚且方寸不乱,侃侃而谈,岂能让两个纨绔子给唬住了?只见他将官袍的下襟一撩,着面色一肃,冷声道:“你们这不是为阁老着想,你们这是在害他老人家呢!”
“你少信口雌黄了……”徐蝌怒道。
“我是实话实说。”沈默一脸痛心道:“我在京城时,素闻老师的廉名,也亲眼见他衣裳仅有三套,用餐不过五位,家中庭院朴素,仅有书卷之香。京中人都称赞阁老的清廉高洁!”说着瞪一眼徐蝌道:“如果让京里人知道,徐家现在家人数百、奴仆过万,仅在松江一府便有田产达二十万亩,家业之大,恐怕数遍江浙也是独一份,会说我老师什么?”
说到最后,沈默已是痛心疾首了,双目闪动着泪花道:“一想到此事闹大了,他们会说我老师是伪君子,装清廉,真贪污,我这心就如刀割一般,痛的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只见他捶着自己的心口,瞪着徐蝌道:“三公子说我断了阁老的养老田,我却要说,你们是要断了阁老的廉声,晚节,身后名!”
一番话说的徐家老太太默然垂首,仿佛在思索沈默的质问。
但徐蝌兄弟听不进去,还在那振振有辞道:“我们家是地多了点,但那是祖上传下来的,加上我们兄弟经营有方,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跟我们老爹没有半分关系。”
“说话得让人信服才行,”沈默冷声道:“据我所知,三十年前,徐家田产不过几百亩,是这几十年里才膨胀数百倍,达到二十万亩的,恐怕陶朱白圭至此,也没有这个本事吧。”
“这个……”徐家兄弟语塞道:“无可奉告!”
“对天下人也能这么解释吗?”不知不觉中,局势已经发生了逆转,由徐家兄弟指责沈默,变成沈默质问徐家兄弟了。
只听沈默义正言辞道:“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家二十多万亩田产,有多少是强占来的,多少是昧着良心吃下的,你们兄弟知道,我也知道,苏松两地的百姓更是知道!”说着对徐家二兄弟厉声道:“现在事情已经闹大了,要是还拖拖拉拉,不立即平复民愤,到时候事情通了天,传到燕京城去,被那些言官抓住不放,你们要阁老如何自处?!”
这番话彻底把徐蝌二兄弟给镇住,两人慌神问道:“那,那怎么办?”
“为今之计,只在平息民愤。”沈默慢慢道:“我出一个告示,要乡绅限期退田,徐府带个头,把昆山县的百姓打发了,自然没人嚼阁老的舌头。”说着朝徐老夫人拱拱手,语重心长道:“请老夫人以阁老的仕途清誉为重,阁老是众望所归的清流领袖,肩负着对抗严党、匡扶国计的重任,万万不能有失啊!”
一番话真真假假,连吓带哄,终于把祖孙三人给彻底唬住了。徐老夫人沉吟半晌,道:“寒家名下有二十多万亩田不假,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别人挂靠在寒家,指望寒家庇护,能少交点税的,我们徐家人就是心善,也不会拒绝,竟然不知不觉就成了人家的眼中钉。”便一脸肉痛道:“其实昆山县没有我们家的田产,都是他们挂靠的,大人若是觉着不妥,便帮着交割回去吧,省得我们担了心事、落了埋怨。”
沈默心中松口气,大点其头道:“正当如此,还是恩师的清誉重要!”
“是啊……呵呵……”徐家祖孙三个,想死的心都有了,那可是整整五万亩啊!就让这狠心的家伙,一下全给要回去了,真比断他们一只胳膊还难受……沈默知道这一巴掌扇得够狠的,若不再给个甜枣吃,徐家人怕是要怨死自己了。虽然已经打定主意剥他们层皮了,但是看在徐阁老很可能是未来首辅的份上,对待徐家注定不能一棒子打死,非得让他们吃亏之后,再占个便宜才行。
便笑道:“晚生还有一事……”
“还有?”祖孙三人齐声呼道:“有完没完?”
“这是一件好事,”沈默一本正经道:“就像上次一样,一有好事,晚生第一个就想到老师家。”
他说的是上次买粮食的事儿,不提不要紧,一提徐家兄弟脸都绿了……当初要是把粮食卖给沈默,四五百万两银子就赚到了,可他们贪心不足,卖给了出价更高的陆家,结果陆家给了首付之后,便彻底赖账了,至今四百万两的巨款要不回来,心疼的兄弟俩肠子都快悔青了。
但越是脸绿肠子青,就越得好好听着,要是再错过一次发大财的机会,兄弟俩就真得跳河了。所以纵使满腹不快,还得硬挤出一丝笑容道:“大人请讲。”
沈默道:“我听说徐家有三万亩的桑园,八万亩的棉田,是这样吗?”
“没那么多,没那么多……”兄弟俩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唯恐沈默再泛点坏水,把这些田地也给剥夺了。
“是吗,那太可惜了。”沈默叹口气道:“苏州织造局要长期大量收购生丝、棉花。那黄锦因为欠我的人情,便想把这个机会让给我,我本想拒绝,可想到老师家……”话说到这,他看到徐家祖孙三人,死死地盯着自己,一个个眼冒绿光,仿佛饿狼一般。
苏州的绸缎,松江的棉布,都是天下闻名的好东西,畅销海外,抢手无比,两府大户无不以此赢利!徐家虽然不直接经营工场,却垄断了相当份额的原材料共赢,同样获利巨大。
但那都是老黄历了,自从东南倭乱大炽,原先的商路被截断,要想再外销,就得忍受海商近乎盘剥的压价,可要是不外销,就更加卖不出去。几年下来,徐家不仅没赚到钱,反倒还因为倭寇劫掠,损失颇重。
所以就不难理解,听说有个官方渠道,可以收购他们的产品时,徐家人的兴奋之情!如此一来,只管生产就有销路,什么时候都不愁了!而且这种官方收购,只要打点好主事儿的,议个好价钱是没问题的!
徐家祖孙三个,仿佛看到积压如山的产品,全部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那一直压在心头的大山,也仿佛一下搬开了似的,就连‘面目可憎’的沈默,看起来也不那么可恶了。
“要多少?”徐老太太颤声道。
“有多少要多少!”沈默豪气道。
“什么价格?”
“市价。”沈默笑道:“我说过,我是不会让老师家吃亏的。”
“太好了!”徐老夫人激动的面色潮红道:“果然还是一家人啊……”
沈默心里这个好笑啊,方才还视我如仇寇,怎么转眼又成一家人?
看着已经快到中午,徐老夫人命人摆酒,让两个孙子向沈默敬酒。这俩孙子言语间甚是亲热,一口一个‘拙言兄’,浑然忘了方才还剑拔弩张,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沈默也表现的很妥帖,向老夫人敬酒,说方才都是迫不得啊,虽然都是为了阁老好,可我太着急了,您老千万别往心里去。他嘴巴甜,又会说话,三下五除二,便哄得徐老夫人笑逐颜开,看着他都顺眼多了。心说:‘这小子,虽然办事毛躁,但心地还是不错的。’
于是乎,宾主尽欢,双方约定,等徐蝌去一次苏州,见过黄锦后,合约立即生效。换言之,从下月起,便可以向苏州织造局发货了!
在徐家兄弟双双相送之下,沈默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徐家。
回到轿子上,等在外面的归有光焦急问道:“看这样子,没把地要回来?”
“要回来了。”沈默微笑道:“徐蝌明曰就去昆山,跟祝乾寿办理交割。”
“不会吧。”归有光他们难以置信道:“您割了他们家这么大一块肉,怎么还能留您吃饭,还宾主尽欢,依依不舍呢?”
沈默想一想,用富有磁姓的声音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个人魅力吧。”说完便放下了轿帘,道一声:“小的们,打道回府!”
(未完待续)
------------
第四三二章 机杼与琴声
转眼到了七月底,往年这时候应该凉快点了,但今年雨水奇少,天还是很热。
高大的皂荚树上,知了仍在声嘶力竭的叫着,却仍被树下院子里潮水般的机杼声轻易掩盖。
这是苏州城最大的一个丝绸织造工场,前后七进的大院子,整整三十间的大通屋。随便走进一间,一眼望去,一丈宽的织机,横着就排了六架,中间还有一条能供两个人并排通行的通道;沿通道走到底,一排排过去竟排着十八行。每架织机都在织着不同颜色的丝帛,机织声此起彼伏。
这个拥有三千架织机的大工场,属于苏州城现在最大的大户,彭家。负责曰常管理的,是彭家的外系子弟,至于彭玺彭大老爷,若不是今曰有贵客要莅临工场,恐怕一辈子都不会踏足这个又吵又乱,还有过量飞尘的鬼地方。
但今天,他老老实实陪着,且甘之若饴,毫不叫苦,因为两位主宾中的一个,正是他最敬爱的府尊大人。
此时此刻,沈默与一个胖太监,被彭玺这些人簇拥着,在一个相貌精明的中年人的引导下,从作坊的这端向那端走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1574
101575
101576
101577
101578
101579
101580
101581
101582
101583
101584
101585
101586
101587
101588
101589
101590
101591
101592
101593
101594
101595
101596
101597
101598
101599
101600
101601
101602
101603
101604
101605
101606
101607
101608
101609
101610
101611
101612
101613
101614
101615
101616
101617
101618
101619
101620
101621
101622
101623
101624
101625
101626
101627
101628
101629
101630
101631
101632
101633
101634
101635
101636
101637
101638
101639
101640
101641
101642
101643
101644
101645
101646
101647
101648
101649
101650
101651
101652
101653
101654
101655
101656
101657
101658
101659
101660
101661
101662
101663
101664
101665
101666
101667
101668
101669
101670
101671
101672
10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