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给出的价格分了三等,上等品五百两一匹,中等品三百两一匹,三等品二百两一匹……瓷器因为大小品相不同,所以价格五花八门,但总之要比闽浙海商的出售价便宜三成,且品相上高出不止三成。这个价格是在他调研之后定下的,给了对方很大的获利空间,任谁说都是很厚道的。

    这也就是第一次为了打开销路,以后价格怎样,还不好说呢。

    可就是这样,那些老外都在那叫苦不迭了,说这些年赔钱太厉害,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没法付全款,请求先付一部分定金,等销了货再支付全款。

    沈默当然不会当这个冤大头了,他深知自己的货物价值连城,对于见钱眼开的商人来说,只要诱惑力足够大,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儿,所以要是赊账给他们,就得接受对方一去不复返的打击。

    因此他坚决不答应,必须货款两清。

    那些西洋商人和波斯商人的态度也很强硬,谈判陷入了僵局,但沈默的点子比较多,他将之前一直排除在外的曰本、琉球、朝鲜商人放进了谈判所,这些人虽然购买的数额相对较小,但好处是不还价……因为大明朝的官方,给这些番邦的印象,历来都是强势且慷慨的,所以一时还不敢、或者说还没想到,要讨价还价这码事儿。

    接连的成交终于刺激到了那些西方商人,他们决定妥协了……但方法各不相同,以查马士为首的西洋商人,苦苦哀求沈默,将那些三等苏绣降价卖给他们,在他们承受的范围内,愿意出全款购买。显然来自欧罗巴的朋友,还是比较实诚的。

    而那些波斯商人,因为掌握直接通往欧洲的海陆两条商道的奥斯曼人、阿拉伯人关系良好,不需要绕行非洲大陆,这种竞争优势,使他们的运输成本与风险都大大降低;而且在这个年代,他们与阿拉伯人一道,拥有着世界领先的航海与造船技术,所以比那些西洋商人要富有的多。

    但他们更加难缠,为首的一个叫巴拉维的,是个头发乱糟糟的波斯胖子,但一双小眼闪闪发亮,显然不是个难缠的家伙。他提出,要用自己的货物顶一半的账,其余的付现银。

    沈默问他有什么货物。

    巴拉维自信道:“香料、宝石和地毯,都是大明贵人们的最爱。”

    他说的一点也没错,就像欧洲贵族痴迷中国的瓷器与丝绸;中国的达官贵人们,也对波斯的奢侈品毫不吝啬,挥洒千金!其中最畅销的,是波斯地毯,一块花色材质上佳的大幅厅堂用,可以买到白银两千两,丝毫不比大明朝的商品逊色。

    所以沈默觉着,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便答应巴拉维,吃进他的货物,以抵消一部分货款。而对于那些可怜巴巴的西洋商人,沈默将售价打了八折,一百八十两一匹出售……不过全是三等品,至于上面两等,对不起,概不讲价。

    这就逼着那些西洋人,下次非得豁出去挨宰,不然中高端市场全让波斯商人占了去,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市舶司的这一批货物,共有丝绸三十万匹,瓷器三十万件,茶叶八万斤……其中丝绸是黄锦的制造局的,后两样是唐汝楫的茶马司的,他们俩管着生产,沈默管着给他们外销。

    这都十月了还没有销量,黄锦和唐汝楫两个,都急得满嘴起大泡,黄锦整天跟屁虫似的跟着沈默……据他说,自己当年伺候皇帝,也没跟的这么紧过。

    就连杭州知府兼江南茶马司提举唐汝楫,也抛下杭州城的那一摊,跑到苏州来督促……据他所说,杭州城是庙小菩萨多,少他一尊最小的不要紧,还是集中精力把茶马局的任务完成要紧。

    沈默不禁想道:‘看来皇帝也给过他俩殷殷‘期许’啊……’其实他何尝不急?还有俩月这个年度就结束了,还有将近一半的指标没辙呢。虽然已经打定主意,实在不行就挪用了;可银子这东西,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多闲钱给他支配?抽哪里的哪里吃紧,说不定还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走这一步的。

    实质上,三人那就是难兄难弟啊!

    现在好了,终于把买卖谈成了,晚上三人特意摆了一桌庆功小酒,庆祝终于把这一年给混过去了。

    黄锦喝的面通红光,掰着指头算,这次能赚多少银子;一会说交了京师的,还能剩个二十八万八千两;一会儿说,只能剩下十八万八千两,说着便呵呵笑道:“不过无论如何,有结余那是一定的……”

    唐汝楫和沈默两个状元,自不会如他这么肤浅……当然主要是因为,他们早就对数字了然于胸了。正如黄锦所说,无论如何都会有结余的。

    “今年,能过个好年啊。”唐状元举杯道:“这都多亏了拙言兄,我敬你。”

    沈状元举杯与他一碰道:“助人者人助之,当初若不是思济兄暗中相助,帮我解了那场粮食危机,现在兄弟我八成已经被免职回家了,就是想帮你,也帮不上忙了。”

    相互吹捧,无疑会令双方都身心愉悦,又饮了好些酒,唐汝楫呵呵笑道:“这几曰去把货验过,没问题的话,我就拿钱回去了,出来时间太长了,怕引起物议。”

    沈默点头笑道:“那些货物只要没问题,我就全吃下了,你们拿钱了事,我自个慢慢卖。”

    一听这话,黄锦立刻道:“那哪好意思呢?我只要六成现银,其余的用货物折吧。”

    唐汝楫也反应过来,道:“那我也是……”

    沈默心说:‘打着不走,拉着倒退,什么玩意儿。’其实他是故意那么说的。装模作样的寻思一会儿,才道:“好吧,等货到了一起去看看吧。”

    “这就对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唐汝楫笑道:“我敬你!”

    “对,说得对!”黄锦胖胖的小手举着杯子道:“我也敬你!”

    三天后,巴拉维他们的货到了,足足装了三十条小船。见到沈默后,他便开始抱怨道:“河道水位太低了,我们的海船根本开不进来,非得又花钱雇小船……”说着眨着小眼睛道:“这块成本事先没有考虑到,大人您看是不是再减免点货款啥的……”他是个中国通,已经在东亚待了十多年,汉话很好。

    沈默看他一眼道:“你早说啊,我去上海买你的货。”上海原先是个镇,在嘉靖三十二年为了御倭,兴建了上海城,到现在才四年时间,据说城都没建好呢。

    “下次,下次一定。”巴拉维喜出望外道。

    “不过你要买我的货,还得来这儿。”沈默充满恶趣味道。

    巴拉维的脸一下子垮下来道:“原来大人耍我啊。”

    沈默淡淡笑道:“只能说是半斤八两吧。”

    废话完了,开始验货。沈默毕竟不是内行人,为了避免被坑,特意请了城内的几个珠宝商、地毯商和香料商,命他们仔细验货,以免出岔子。

    经过整整两天的检验,‘专家’们给出了意见:‘三十船货没有发现什么大毛病,完全可以接受。’沈默这两天没闲着,一直跟着虚心请教,不过人家专业人士都说没问题了,他这个‘半吊子’自然也看不出问题。

    然后又是一番谈判,最终敲定对消五成三,其余四成七,由巴拉维一方用现银立即支付……其实原先说好是五比五的,只是沈默再厚黑,他骨子里也是文人,于讲价之道,还是远远比不了巴拉维之流的。而且谈判了这么长时间,他也有些烦了,所以又一次妥协。

    妥协之后,沈默心说:‘这次总不会再出幺蛾子了吧?’

    谁知那巴拉维还真的龟毛,竟又有问题提出……沈默也知道人家那是认真,可他就是觉着龟毛……只听巴拉维道:“瓷器有万般好,只有一样不好,那就是易碎,长途跋涉、海上颠簸,难免破损严重……”

    “这个你放心,”唐汝楫道:“我大明出口的瓷器,都是用稻草扎紧、用竹篓装好,不怕颠簸的。”

    “那太好了!”巴拉维顺着他的话道:“但是按照惯例,咱们还得签个备忘录,如果到了目的地还是破碎严重,导致交货数量不足,贵方是要补偿的。”

    沈默问了周围人,原先确实有这个惯例,便点头道:“可以,但我方要派出人员跟随,而且只在下次你来的时候,补给你差额。”

    “赞美安拉。”巴拉维终于在文契上签了字。

    所有人都松口气,心说可算完事儿了。

    谁知那巴拉维眨眨小眼睛,笑道:“大人,我还想跟您买点东西。”

    “什么东西?”沈默有些怕了他了,这家伙太能磨叽了,让人谈成了生意都没成就感。

    “弹琴的女人多少钱?您开个价。”巴拉维笑眯眯道:“当然,如果您愿意,我可以用十名绝色胡姬跟您换她一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2219 122220 122221 122222 122223 122224 122225 122226 122227 122228 122229 122230 122231 122232 122233 122234 122235 122236 122237 122238 122239 122240 122241 122242 122243 122244 122245 122246 122247 122248 122249 122250 122251 122252 122253 122254 122255 122256 122257 122258 122259 122260 122261 122262 122263 122264 122265 122266 122267 122268 122269 122270 122271 122272 122273 122274 122275 122276 122277 122278 122279 122280 122281 122282 122283 122284 122285 122286 122287 122288 122289 122290 122291 122292 122293 122294 122295 122296 122297 122298 122299 122300 122301 122302 122303 122304 122305 122306 122307 122308 122309 122310 122311 122312 122313 122314 122315 122316 122317 1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