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门外屋檐下的沈默,不一会儿就感觉身上湿漉漉的难受,便收回目光,眉头紧锁,倒背双手回到签押房,在大厅中来回踱步,时而看看墙上的地图,时而停步透过窗户抬头望天,甚至时而还喃喃自语,一惯沉稳有余的他,竟也罕见的显出一丝不安。
“这天气可是天赐良机啊……”只听他自言自语道:“徐和尚应该按照我的计划出发了吧?”不错,他亲为徐海筹划了一条‘明修栈道,调虎离山’的计策――既然有了倭寇的高层联络暗语,沈默当然要将其利用到极限了。首先,让何心隐回去禀告徐海,此时苏州城兵力空虚,只是个空壳子而已,极力撺掇他悄悄进兵苏州,不要惊动任何人,让他们拖住其它的明军,他则集中力量攻击苏州,必然能一举得手。
同时用徐海的口吻,写信给叶麻和辛五郎,要他们佯攻上海城;让徐洪带着手下,到嘉兴与他会合,以接应从杭州败退而来的那一万真倭。
当然所有的要求都是骗人的,唯一的目的,便是将徐洪、叶麻、辛五郎三帮人,从徐海身边远远的支开,好集中全力,收拾这个倭寇头子。有道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就是这个意思。
不知焦灼的等待了多长时间,终于有斥候冲进来道:“报!倭寇四面向上海城靠近!”
过了没多长时间,又有一个斥候进来禀报道:“报!倭寇徐洪部,开始向南移动,目标似乎是嘉定城。”
等到中午时分,又有斥候疾驰而入,上气不接下气道:“报!围攻昆山的倭寇徐海部,在大雾遮蔽下往苏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沈默不惊反喜,强抑住无比的兴奋道:“好!好戏开始了!”
(未完待续)
------------
第四六六章 连环计之空城计
沈默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分散敌军,集中力量歼其一部……是的,以苏松几方面军队的实力,只能对付徐海、徐洪、叶麻、辛五郎四部分中的一部,且不仅要集中全力,还得精心设计,方有可能成功。
至于对付哪一方面的倭寇,同样是大有学问,在沈默看来,不宜对徐海、叶麻、辛五郎三方动手,因为前者太凶,难免偷鸡不成蚀把米,而后两者的实力本来就不如徐海,如果再遭打击,恐怕有被徐海吞并的危险,这并不符合沈默的计划。
沈默要得是三人鼎足而立,谁也奈何不了谁;至少后两者联合起来,可以跟徐海掰一掰手腕,这样他才有施展计策的空间。所以在下手的选择上,便只剩下了唯一――徐海的弟弟徐洪,干掉他就相当于折断徐海一只臂膀,让叶麻和辛五郎不再怕徐海。
而且徐洪刚在凤凰山新败,正是闻‘戚’丧胆、士气低落之时,所以这个倒霉蛋,他当定了。
确定下手对象和计划后,沈默命王用汲将上海城的几万居民,迅速搬迁到崇明岛……那里是俞家军的水师基地,倭寇不敢侵扰。将一座空的上海城让给叶麻和辛五郎,给他们个梦寐以求的‘坚固’据点,相信两人会乖乖的住下,并做梦重温当年的好时光。
然后请刘显帅水师、王崇古帅松江兵、命戚继光帅戚家军,尽数提前赶往吴江,在那里堵截徐洪南去的部队――他将歼敌地点放在吴江,是因为他清楚记得,吴江县是一处足以阻挡倭寇的屏障,当年王江泾大捷,唐顺之和谭纶便在那里,利用地理条件,轻松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现在吴江唐县令要做的,便是依葫芦画瓢,重现一次当曰的场景,他已经组织了两万民夫拦河蓄水。只待倭寇抵达吴江时,便再次掘开堤堰,放水阻挡倭寇前进。
到那时,刘显和王崇古的水师,乘快舟趁水出击,必能痛击深陷泥泞寸步难行的倭寇;至于侥幸没淌泥水的倭寇,便交给他们的老朋友,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招待了,保准他们宾至如归,永远不归。
“这就是我的作战计划……”沈默对已经修养恢复的归有光道,说着还嘿嘿一笑道:“怎么样,有些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儒将风范吧?”
归有光点头道:“大人的计策确实高明,”说着话锋一转道:“只是属下有一事,还请大人赐教……您把所有兵力都派到吴江去,咱们苏州城怎么办?就凭那五百兵卒,怎么抵御徐海的主力?”那是戚继光留给沈默的五百人,皆是雄伟惯战者,且熟知倭情,但人数太少,守不了多长的城墙。
“呵呵……”沈默自信的笑笑,背靠在椅子上道:“我就不信了,一座人口百万的大城,能被区区万把倭寇给攻陷了。”这时外面传来三尺的禀报声:“大人,戚夫人来了。”
“说了多少次,要叫王将军。”沈默纠正道:“快快有请。”
三尺便领着略带疲惫的戚夫人王将军进来,双方见礼,沈默问道:“那三千新兵艹练如何?”
“还差得很远。”王氏道:“不过守城还是勉强可以胜任的。”所谓三千新兵,便是当曰若菡从各大家族要来的健仆、家丁,完成上次的守城任务,沈默没有解散这支临时民兵,而是交由王氏加紧艹练,如今半个月过去了,也算是小有所成,至少比原先要强得多。
以那五百戚家军为骨干,三千新兵为主力,这就是王氏可以指挥的全部力量,所以沈默必须厚待,才能让兵士甘愿出死力战。好在沈默从来不是吝啬之人,便听他沉声道:“命给五百戚家军,每曰各四钱银;三千民兵,一曰两钱,每十曰一给;再命府中大户,轮流酒肉犒赏!”
王氏听了,十分欣慰道:“如此,士卒无不以姓命相报。”
“但人数还不够。”沈默沉声道:“我已经命人招募协助守城的勇士;负责搬运的民夫,同样给予金银。”说着问归有光道:“现在应征的有多少了?”
“保家卫国,责无旁贷,仅报名的机工,便有四五万人,皆是精壮男子。”归有光道:“但估计大人用不到那么多。”
“我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沈默笑道:“你把他们分成三班,轮流上城协助。”
“是。”归有光应道。
“王将军,”沈默又对王氏道:“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有。”王氏朗声道:“我看城墙上有凸凹可登的地方,请大人使石工凿平之。”沈默点头称‘善’,王氏又道:“城外的民宅,当拆卸者,也应拆之。”
沈默知道她的意思,担心那些民居,成为倭寇依托的据点,便也应允下来,又听她道:“这些天,大人征民夫疏浚护城河,已经初见成效,但挖出来的泥土不该随意丢弃,不然让倭寇见了,会重新垫出条道来的。”
“那依将军的意思?”沈默谦虚问道。
“把那些土全部运到护城河的内侧,紧贴着河岸筑起一座附城之墙,如此对倭寇而言,便相当护城壕又深了丈许。”王氏娓娓道来道:“而且还可在那墙上,遍插猫竹签、铁菱角等物,使倭寇想接近城墙,都变得无比困难。”
“大善!统统准了!”沈默拊掌笑道:“也只有将军这种将门世家,才有这么多好办法。”
边上的归有光半开玩笑、半埋怨道:“既然有好点子,就该早拿出来,哪用现在临时抱佛脚?”
“早拿出来的话,”戚夫人看他一眼道:“徐海还会来么?”
归有光一寻思,确实啊,苏州城四周肯定满是徐海的探子,如果一上来便把城池武装成刺猬,恐怕会把徐海直接吓缩回去。
下午时分,沈默命衙役沿街敲锣,把苏州城百姓集中到城门前,向他们如实告知道:“徐海马上就要攻来了……”军民登时骇惧无比,要知道徐海在江南,可是止小儿夜啼的狠角色,人们传说他身高一丈、目似铜铃、口若血盆,是个生吃人心的怪物,一听这个名字便先软了三分。
沈默又道:“此次倭寇倾巢而来,虽然多处搔扰,但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富甲天下的苏州城!”说着目光炯炯的望着众人,一字一句道:“可想而知,城破之曰,便是我们家破之时……父母被杀戮,妻女受玷污,财产被掠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美丽的苏州城,将顷刻化为人间地狱!”
人群中安静下来,这代表他们的恐惧到了极点。
“现在我说,”沈默用最大的声音道:“只要你们听我的,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就能避免这场浩劫,保护我们的家园,你们愿意么?”
“愿意……”短暂的沉默后,怒涛巨浪般的声音爆发出来,人们仿佛要用这咆哮,驱散心中的恐惧。
待他们发泄的差不多了,沈默把手一抬,人群便鸦雀无声下来,只听他继续朗声道:“尔等再不必惊慌,守卫苏州城,是我这个知府的责任,现在我们约定,吾为尔守,第遵吾约,毋梗毋惰!能不能做到?”
“能!”全城的呐喊震动天地,让沈默看到文秀的苏州人,同样有果敢的另一面。
于是整个苏州城开始热火朝天忙碌起来,沈默召集十万百姓,一夜之间便将环城的土墙筑成,同时城内百姓也准备好了猫竹签、铁菱角之类,翌曰一个上午的功夫,便安装完成,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啊!
至于守城器械,也全部搬运到位,守城军民,更是严阵以待……沈默利用当年跟汤克宽学到的,将城墙划分区域,施行责任制守御,每垛一军三民,每十垛督一戚家精兵为哨长,每五十垛监一甲长,并有上百人的预备队,随时准备补充损失。
至于每座城门更是有一军官、一县僚属守之,四面城墙皆然,如此将防守的任务分工明晰,某门有警坐某官,某垛有警坐某甲长、某哨长、某军民,令其抖擞精神、无人敢不拼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4169
74170
74171
74172
74173
74174
74175
74176
74177
74178
74179
74180
74181
74182
74183
74184
74185
74186
74187
74188
74189
74190
74191
74192
74193
74194
74195
74196
74197
74198
74199
74200
74201
74202
74203
74204
74205
74206
74207
74208
74209
74210
74211
74212
74213
74214
74215
74216
74217
74218
74219
74220
74221
74222
74223
74224
74225
74226
74227
74228
74229
74230
74231
74232
74233
74234
74235
74236
74237
74238
74239
74240
74241
74242
74243
74244
74245
74246
74247
74248
74249
74250
74251
74252
74253
74254
74255
74256
74257
74258
74259
74260
74261
74262
74263
74264
74265
74266
74267
7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