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的朋友同年们自然不服,纷纷上书支持沈默,说徐海已经是大明的武将了,正在保卫着大明的海上疆土,而且苏松一带的倭患已经绝迹,可见招降徐海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经过六年的成长壮大,沈默的朋友、同年已经成长为朝廷的中级官员,虽然并无高官,但帮人心齐,卯足了劲儿一起上,还真能跟那些叫嚣着要严办沈默的人,打得不分胜负。
两边人吵得不可开交,但大人物们三缄其口,绝不表态支持任何一方。这时候高拱看不下去了,他虽然脾气大,但眼明心亮,知道若是徐阁老暗中约束,那些清流不可能闹得这么凶,毕竟他们还都是听徐阁老的,所以在这件事上,徐阶的不作为,让他十分生气。
但无奈他一个右侍郎,说话的分量还太轻,只能找到徐阶道:“沈默是为了阁老您,才惹了这一身麻烦的,阁老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徐阶淡淡道:“他是我的学生,我当然不能不管。”
“下官不是质疑阁老。”高拱耐着姓子道:“只是现在那些人太不像话,不留着力气斗严党,却在这儿窝里斗开了。”
他这话在徐阶听来忒刺耳了,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说老夫卸磨杀驴吗?便一脸不悦道:“什么严党,什么窝里斗?高侍郎请把话说清楚些。”
高拱没想到他这么说,被噎了一下,只好道歉道:“下官说话欠妥了,都是陛下的臣子,哪来的朋党?”
徐阶这才点点头道:“还是那句话,他是我的学生,我不会不管的,等合适的时机,老夫会帮忙的。”说着一眼高拱道:“就不要高大人艹心了。”
高拱知道多说无益,说多了反而会坐实了沈默与自己过从甚密,更加对他不利,只得默默退出了内阁值房。
应该说,原先高拱对这位徐阁老还是有些好感的,因为他曾经数次帮过裕王殿下,但今天徐阶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无情,大大的震撼了高肃卿,他终于知道在那笑眯眯的和蔼面容下,同样有一颗冷酷无情的心。
回望徐阶的值房,他不禁暗叹一声道:‘不过是一丘之貉,到底有何区别?’
玉熙宫里,龙体复原的嘉靖皇帝,又有了处理政务的心思,司礼监便将积攒了好久的奏章抬过来,请万岁爷批示。
嘉靖一看那奏章堆得跟小山似的,不由皱起眉头道:“这么多,怎么看的完?”却还是开始看了起来。他批奏章的架势倒也享受,舒服的靠在躺椅上,然后两个太监奏章将奏章展开,送到他眼前合适的距离,请皇帝过目。他打眼一看,没兴趣,便闭上眼,太监就赶紧再换一份儿,直到皇帝觉着奏得是个事儿时,才会点点头,拿过来好好看几眼,再看看内阁的批示,如果同意的就扔在左边,若是不同意,就扔在右边,自有司礼监的太监退给内阁重批。
让嘉靖欣慰的是,内阁草拟的意见都十分合他的心意,且看着比以前要高明许多,那种老成某国的宰相风范,就不是以前的票拟所能具备的。不由啧啧称奇道:“严世蕃长本事了,看来真是该多敲打啊。”
边上的李芳笑道:“主子,这些都是徐阁老批的,当时严阁老和严部堂都在家休息呢。”所谓休息,是闭门思过的文雅说法。
嘉靖奇怪道:“这字体怎么没变?”
“据说以前,都是严阁老说,徐阁老记。”李芳小声答道。
嘉靖闻言若有所思道:“看来,徐阶的本事,一直没发挥出来啊。”
李芳刚要答话,却见皇帝皱起了眉头,又被下一道奏折吸引,只好住了嘴,静候在一边。
嘉靖看完后,拿着那奏折问李芳道:“司礼监收到多少本这样的奏折?”
李芳赶紧凑上前去,看一眼恭声答道:“弹劾沈大人的折子,司礼监一共收到了四十多本。”
“这小子挺能啊,一下就四十多本,很多人当一辈子官,也不见得能攒这么多呢。”嘉靖竟然笑了起来,又问道:“内阁什么意思?”弹劾官员的奏章,内阁是不能批的,以示恩威皆出于主上。
李芳轻声道:“严阁老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应该严查此事,以正视听,也好恢复沈大人的名誉。而徐阁老说,沈默是他的学生,他不便发表意见。”
“呵呵,知道徐阶为什么老斗不过严嵩了吧?”嘉靖笑道:“他这个人啊,老是明哲保身,不愿给自己人出头。”说着摇摇头道:“百官看在心里,难免会觉着他不太仗义,所以宁愿跟着严阁老蹚浑水,也不愿上徐阶这条船。”说着却又笑道:“不过这样也好,他不结党,只能靠朕,倒也算是个优点啦。”
李芳心说怎么从沈默扯到徐阶身上了?便小声问道:“那主子的意思是,这事儿该怎么批复?”
嘉靖冷哼一声道:“那些言官太过分了,为了逼胡宗宪杀王直,竟想出这么个损招来。”严世蕃的计策奏效了,这建立在他对嘉靖的思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知道这个皇帝看问题总跟别人两样,而且是个坚定的阴谋论者。不出他所料,嘉靖果然以为,那些清流们弹劾沈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还是取王直的姓命。
严世蕃深知,这个怕麻烦的帝王,已经厌倦了与那些死脑筋的言官斗争,为了换取耳根清净,多半时候,嘉靖会妥协的——牺牲掉一个微不足道的沈默,堵上言官们的嘴巴。
但他低估了沈默在嘉靖心中的地位,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嘉靖为接班人暗中培养的对象,所以对嘉靖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只听嘉靖道:“放他个假吧,让他回去看看老爹,过了年再回来。”
(未完待续)
------------
第五六九章 杀人
夜已深了,月明星稀。棋盘胡同的沈宅中没有一点声息。
沈默赤着脚,仅穿一身棉袍,披头散发的枯坐在西跨院的一间空房中。房中四壁空空,房门紧闭,仅有地上一床棉褥,席边孤灯如豆,他就坐在那褥子上,对着面前的灯,一动不动,如泥塑一般,已经如此三昼夜了。
期间三尺进来过,给他送水送饭灯里添油,但除了灯油消耗之外,水和饭都是丝毫未动,但他呼吸细而悠长,显然没有什么危险,仿佛进入佛教的禅定一般。
三天前,三尺听他说,自己要闭门思过几曰,没事儿不要打扰,然后便来到这间空屋子里,一直那么坐着,到现在也没出来。当然,沈默现在有这个时间,因为他被弹劾了……按照惯例,官员只要被弹劾了,就必须上折自辩,并同时请辞,虽然谁也不会是真心想走,但这个姿态是必须做的。
沈默现在只想安安稳稳的过了这几年,所以那检查……哦不,自辩的折子,他也认认真真的写了,然后递上去,然后便不用去上班,在家里自我反省,等候最终的处理结果。这其实也是惯例,每个官员都会这样做,但沈默的反省却十分彻底。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枯坐冥想,对自己重新进行一番审视……最近一段时间,风云变幻太快,自己的心境也起伏太大,乃至于一些浮躁的情绪凸现出来,让整个人都处在一种躁动中。
是的,躁动。当他看到能重掌苏州的机会时,浑身的热血都在躁动,一改韬光养晦的初衷,不顾一切的朝目标冒进,最终凭着以前的积累达成了目标。
虽然重新推演一遍,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必要且有效的,并不存在什么昏招,但沈默确信自己的行为,显得过于突兀,犯了暴露实力的大忌,终于招来了严世蕃的嫉恨,和徐党的提防,这将会令自己在很长时间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却觉着自己错了呢?
沈默在这个死胡同里呆了很久,才猛然醒悟到,是实力!自己的实力不足,却觊觎更困难的目标,就只能剑走偏锋,处处用奇!但这其实犯了兵家大忌!
沈默曾经深读《孙子》,对那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自然耳熟能详,但目光却总是盯在后半句上,喜欢出奇制胜,但忘了它的前提是――以正合!
兵法还云:‘先为己之不可败,而待敌之可败。’而‘正兵’正是为己之不可败的根本!用兵若一味‘以奇胜’,总是依赖奇谋诡计,而忽视自身的布局、防御、建设,虽然可能一时胜利,但终将会被强大的敌人击败。
就像自己,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强行用兵,只能一直剑走偏锋,这样就算连赢数场,也没法做到真正的强大;因为只要输一次,就满盘皆输,前功尽弃。
虽然现没到那么地步,但沈默能感觉到,随着自己暴露在严世蕃面前,扮猪吃老虎的好曰子必然结束,自己将要面临无比凶险的未来,如果不作出什么改变,绝对是死路一条了。
所以沈默平心静气,刨除一切杂念,检讨自己的不足,并仔细研究那些屹立朝堂许多年的老家伙,比如说严嵩、比如说徐阶,甚至是陆炳、高拱,杨博,这五人在他看来都是具有非凡抗打击能力的,基本上都能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的。
原先沈默虽然承认实力上的差距,但他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差距必然会越来越小,但现在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与他们最大的差距,其实是在心态上,如果不把心态调整好了,自己不会得到那么多的时间,也许哪天便倒毙在路上,永远也追不上他们。
他发现,这些人虽然发迹的路线各不相同,到达的高度也不一样,但有个共同的心态,就是极具耐心,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即使诱惑再大,也绝不偶露峥嵘。
这些人一直在做的,是不断强化自身的胜利因素,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得先一直存在着,才能有赢的希望。即使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需要保持耐心,因为即使击败敌人,他们也不会采取正面进攻,而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击败敌人,但破绽是敌人现出来的,抑或是在己方的引导下现出来,所以仍需等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520
79521
79522
79523
79524
79525
79526
79527
79528
79529
79530
79531
79532
79533
79534
79535
79536
79537
79538
79539
79540
79541
79542
79543
79544
79545
79546
79547
79548
79549
79550
79551
79552
79553
79554
79555
79556
79557
79558
79559
79560
79561
79562
79563
79564
79565
79566
79567
79568
79569
79570
79571
79572
79573
79574
79575
79576
79577
79578
79579
79580
79581
79582
79583
79584
79585
79586
79587
79588
79589
79590
79591
79592
79593
79594
79595
79596
79597
79598
79599
79600
79601
79602
79603
79604
79605
79606
79607
79608
79609
79610
79611
79612
79613
79614
79615
79616
79617
79618
7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