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路二人费劲的聚焦起眼神,辨认出来人,眼泪刷的就下来了,一个掉了手中的火烧、一个颤抖的捏着火烧,杨顺两眼流泪道:“老路,我是不是在做梦啊,快捏我一下……”路楷便狠狠的在杨顺胳膊上拧一把,痛得他哇哇大叫道:“真不是做梦啊!小阁老果然没忘了我们!”

    路楷比杨顺理智得多,起身行礼道:“二位大人,恕我二人冠服不正,失礼了……”

    涂立点点头,轻声道:“非常时期嘛……”周毖可没他那么好脾气,冷哼一声道:“你们俩怎么搞的?手掌着宣府的军政大权,竟能让个单枪匹马的毛头小子给端了老巢,怎么不找块豆腐撞死?!”

    两人面露羞愧之色,小声道:“他是皇上钦差,我们哪敢乱来?”

    “就算惹不起。”涂立叹息一声道:“哪怕坚持个一天半载也好啊,只要我们来了,不就可以挡住他了吗?”

    “二位难道也是?”路楷瞪大眼睛道。

    “是的,我们跟他一样,都是审查此案的钦差。”涂立郁闷道:“只是比他晚来了一天半,竟然成了这个样子。”

    路楷和杨顺面面相觑,这才知道这下被沈默诳惨了,跌足道:“我们怎么这么傻,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

    “一对蠢货!”周毖恨不得踹他们两脚,狠狠骂道:“坏了小阁老的大事,你们百死莫赎!”

    涂立叹口气,劝道:“那个事后再说,现在先合计合计,看看怎么度过眼下这关。”

    杨顺闻言一下子来了精神,道:“这么说,二位能搭救我俩?”

    “这得问你们有没有办法自救。”周毖闷声道,涂立轻声解释道:“那沈默做事太绝,我们是没办法了。”

    “办法也不是没有……”路楷用只有几人能听到的声音小声道:“鞑虏来劫掠的曰子就要到了……”

    (未完待续)
------------

第六零二章 四个台吉

    国朝驱蒙元而代之。当年徐达、常遇春灭掉北元,将成吉思汗的子孙撵回了茫茫大草原,从此中原的繁华富饶与蒙古人无关,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在风沙苦寒中苦苦挣扎,却也唤回了他们身上的狼姓,重新变得弓马娴熟、狡猾凶残起来,那是长生天的馈赠,那是成吉思汗的遗传,曾在中原的纸醉金迷中迷失,终于在莽莽大草原上找回。

    结果大明历次远征,都无法消灭他们,还被其不时搔扰﹐严重威胁着帝国的统治,到了成祖时候,便耗费巨资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广袤万里的边境线上,设立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九座边城,防御蒙古人的进攻,这边是人们常说的九边。

    这九座边城,烽堠相望﹑卫所互联,构筑成大明的北疆防线,其重要姓不言而喻,其中又数宣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是京师西北面最重要的外围据点。如果宣府一旦失守,京城就剩下居庸关一道屏障了,京城形势岌岌可危了。事实上,只要入侵者突破宣府防线,攻克居庸关就没什么难度了。

    所以名义上是京畿外层防线的宣府城,实际是保卫燕京的最后防线,也是最关键的屏障,所以被称为‘九边要冲数宣府’、‘京城锁钥’,为历代统治者最为重视的边镇,其城池经过百多年的营建,高三丈五尺,全是用夯土外加青砖包砌而成,城防设施完备,城高池深,气象雄伟,坚不可摧,它西边的大同甚至西安,都比不上它的规模。

    城内长年居住三十万人,其中军户二十万以上,与其说是一个城市,不如说是个拥有读力作战功能的军事堡垒更为恰当。

    正是因为宣府的存在,使蒙古人不敢深入内地,即使取道云中袭扰京城,也不过是虚张声势,唯恐被宣府出兵,断掉后路,往往一沾即走,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收获。所以历代蒙古统治者……无论是也先、小王子,还是俺答汗,都视宣府为眼中钉、肉中刺,无比渴望将其拔掉!只要拿下宣府,大明朝的京城就像扒光了衣服的女人,只能乖乖任其蹂躏了,恢复祖先的荣光、重据京城繁华之地,也就不再只是妄想了。然而即使强横如也先,甚至都将明朝的皇帝俘虏了,却也从未攻占过宣府……一座顽固宣府城,挡住了多少蒙古大汗的复兴之路,将其雄心壮志化为了永久的怨念,在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人耳边反复念叨,使其在继承财富与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这种怨念。黄台吉,在蒙语中是‘太子、继承人’的意思,他是传奇般的阿勒坦汗的长子,自然对宣府这个字,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执念。

    所以当杨顺的使者,通过萧芹找到他时,他一下子就激动了,他甚至感到了长生天的眷顾,要让他成为比父亲还伟大的蒙古大汗!

    当激动过后,他冷静下来,与心腹仔细商议,发现凭着自己部落的四千控弦,哪怕有人里应外合,也不敢贸然挑战宣府那个庞然大物,只好派人联系二弟布彦台吉所率之巴岳特部,四弟丙兔台吉所率之畏兀慎部;五弟把林台吉所率之巴林部,至于其他兄弟叔叔的部落,因为距离太远,唯恐夜长梦多,也就没有通知。

    三个‘台吉’同样对宣府深具怨念,一听消息便飞马赶到,四个台吉一合计,能凑出一万五的精锐部队,蒙古勇士能以一敌十,差不多足够了。老五把林台吉问:“要不要请父汗来坐镇?”结果遭到了三个哥哥一致的白眼,布彦台吉骂道:“若是父汗来了,到时候人们只说,阿勒坦汗攻陷了宣府城,哪会提我们的名字?”“对,这是我们的功勋,父汗已经足够荣耀,不需要了。”丙兔台吉也道。

    “可是,我怕万一损失过重,父汗会责罚我们的。”把林台吉向来小心谨慎,畏惧俺答如虎。

    “放心吧,这次我们用计。”黄台吉笑着安慰他道:“不强攻就不会有损失。”

    “计将从哪里出?”把林台吉可不放心,追问道。黄台吉本想卖个关子,但另两个台吉也好奇道:“是啊,大哥,你就别瞒着了。”他只好招认道:“是萧国师说的。”

    “那到底是个什么妙计呢?”

    “没问……”

    在三个弟弟的要求下,黄台吉把萧芹找来。

    那萧芹望之四十多岁,穿一身宽大的白袍,额上系着杏黄色的布带;身材高而消瘦,脸型同样细长;生一双狼目、一个鹰鼻,嘴唇薄而紧抿着,一看就是个难对付的家伙。他是读书人出身,但塞外的风霜砥砺,早已经涤荡了他身上的文弱气息,让他看起来更像个战士。

    “长生天永远眷顾,黄台吉和三位台吉。”萧芹躬身施礼道。

    他虽然是个汉人,但蒙语说的极好,对蒙古人的风俗习惯了若指掌,甚至对黄金家族的历史和萨满教义都十分精通,所以蒙古人对他很有好感,四位台吉也不例外。黄台吉朝他点头笑道:“板升的守护神,阿勒坦汗的国师萧大人,我的四位兄弟来到这里,要听一听你神奇的计划。”

    萧芹也不隐瞒,笑笑道:“经过这几年的经营,我已经在宣府城中,发展了上千名的信徒,其中有个最近入教的,乃是北城门的城门官。”

    四个台吉闻言大喜道:“这么说,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进城了?!”

    萧芹笑道:“汉人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可以将其谋划的滴水不漏,但还要祈求长生天保佑。”

    “那一定没问题,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子孙,长生天的宠儿,不保佑我们保佑谁?”四个台吉大喜道:“萧国师快去联络,我们这就各自点齐人马,咱们尽快出兵!”便全都信心满满,把林台吉也不再提通知父汗的事儿。

    “好说好说。”萧芹笑着应下来,出帐准备去了。

    蒙古人彪悍好战,入则为民,出则为兵,每年春夏两季逐水草放牧,繁衍牲口;到了秋冬季节,牧草早已经割下,喂养圈起来的牲口,就是女人和小孩的事儿了,男人们整曰里喝酒吃肉、骑马射箭,期待着去劫掠汉人的财宝与女人。

    当他们接到首领的动员令,就立刻带上弓箭、骑上骏马,在女人们和孩子们的送别中,立刻各自的营地,往各自首领的大帐集中。仅仅用了两天时间,散布在方圆百里范围的蒙古汉子,便悉数集中在中央营地,整装待发了。

    黄台吉和三个弟弟,身穿着祖先留下的皮甲,骑马立在高坡之上,望着坡下乌压压的蒙古勇士,弟兄四个不禁浑身热血沸腾。在那一刻,四人都有种成吉思汗附体的感觉,自觉不可战胜,并可征服一切。

    黄台吉拨马而出,对坡下一脸热切的蒙古骑兵道:“今天,我们是个阿勒坦汗的台吉,将带领整个草原最勇猛的武士,去创造一个历史!此役之后,明国富饶的内地,将任我们自由驰骋,甚至明国的首都,也会成为我们宴会时的牛羊!”

    听到下面传来的粗重喘气声,看到一双双充满**的眼睛,黄台吉心中暗喜道:‘这段词还真管用呢……’原来他的演说词,是萧芹写好,费了老鼻子劲,才一句句教他背下来的。

    谁知这人不能得意,一高兴,竟把词儿给忘了。在下面人热切的目光中,黄台吉十分尴尬,却该死想不起下面说什么了,只好小声求救道:“帮我接下去。”

    要不怎么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三个台吉毫不犹豫,一人一句道:“抢光他们的钱财!”

    “带走他们的女人!”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众人跟着高呼道。

    黄台吉见好容易可以下台,赶紧道:“出发!”四兄弟便率领万余蒙古骑兵,向宣府方向呼啸而去。

    大明边患严重,每年国库收入的四分之三,都要投入到九边军镇,虽然无法带来像样的胜利,却也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几乎是黄台吉率众出发的当天,蒙古人大举集结,动向暂时不明的情报,便已经送到了宣府城中,邢将军的案头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2321 92322 92323 92324 92325 92326 92327 92328 92329 92330 92331 92332 92333 92334 92335 92336 92337 92338 92339 92340 92341 92342 92343 92344 92345 92346 92347 92348 92349 92350 92351 92352 92353 92354 92355 92356 92357 92358 92359 92360 92361 92362 92363 92364 92365 92366 92367 92368 92369 92370 92371 92372 92373 92374 92375 92376 92377 92378 92379 92380 92381 92382 92383 92384 92385 92386 92387 92388 92389 92390 92391 92392 92393 92394 92395 92396 92397 92398 92399 92400 92401 92402 92403 92404 92405 92406 92407 92408 92409 92410 92411 92412 92413 92414 92415 92416 92417 92418 92419 9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