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苦笑着点点头,目光投到城外,杀戮仍在继续,红了眼的蒙古人,显然沉迷于这种发泄方式,不愿轻易停下来。
沈默的面色重新难看起来,他发现嚣张惯了的蒙古人,根本不把大明的子民当人看,或许在他们眼中,汉人只是一群可供宰杀的牛羊吧。
这一幕在沈默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又直接影响了,他将来对待蒙古人的态度,如果一切可以重来,黄台吉们肯定不愿进行这场无意义的杀戮……但在此刻,所有的蒙古人,都认为这场屠杀是理所当然的,对游牧民族来说,农耕民族的百姓,真的与绵羊无异……就连明国的军队,虽然是职业士兵,但毫无血姓可言,一见了他们就像老鼠见了猫,逃命都来不及,又何谈反抗呢?
目睹了眼前的惨剧,萧芹的面色极为难看,对在大帐中烤肉的黄台吉道:“我们的目的是要钱,不是杀人,停止无意义的杀戮吧。”
黄台吉看他一眼,继续烤自己的羊腿道:“勇士们的怒气需要发泄,等他们心灵平复,就会停下来。”
“你这样会激怒明国人的。”萧芹怒道,他的心情十分郁卒,其实方圆数十里的百姓已经跑光了,他带着鞑子根本抓不到人。本来这样也就算了,结果恰在这个时候,有信徒率全村投奔自己,便一下子撞到了蒙古人的刀口下。
这种情况下,萧芹也没法保护他们,只能对黄台吉说,只杀几个人恫吓恫吓明军,拿到钱就可以了……他们最是假仁假义,一定会答应的。黄台吉当时满口答应,谁知到了今天就不是他,竟然大开杀戒起来!
萧芹忧愤难耐……这要是传出去,对他的声誉将是多大的败坏?
但他不敢得罪蒙古人,不然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看着面色煞白的萧芹,黄台吉哼一声道:“好啦,再杀一会儿就停了,还给你剩下一大半呢。”
萧芹的胸脯剧烈起伏几下,终是什么也没说出来。
看着他委曲求全的样子,黄台吉嘴角挂起一丝冷笑,汉人就是这么无能,面对强者,连反抗都不敢。
雪一直下,屠戮仍在继续,天曰无光,雪白血红。
宣府城的南城门缓缓升起,发出巨大的卡啦啦声,也让蒙古骑兵纷纷忘了杀戮,拎着滴血的马刀,看着轰然大开的城门洞。
只见一群手持七尺长的单杆滑雪杖,脚踏杉木滑雪板的明军士兵,从城门洞中风驰电掣而出,转眼便冲出了老远。
“哈曰不那!”千夫长厉喝一声,惊醒了发呆的蒙古骑兵,纷纷引弓搭箭,还没射便暗叫不好……方才射杀明国百姓时,他们便感觉弓箭受潮,射程和准头都没有了,但屠戮手无寸铁之人,也用不着要求太高。又压根没想到,明军会主动出击,所以没有往心里去。
但世事哪有绝对,当你对一切习以为常时,往往就是危险降临的时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蒙古人已经来不及调整,只好硬着头皮瞄准射击,将长箭嗖嗖射了出去,无奈准头欠缺、射程也不足,大都落在明军面前,造成的杀上极小。
看到情况正如沈默所言,明军士兵大受鼓舞,那些雪橇手单手持着滑雪杖,另一手从背后抽出三尺长的短矛,纷纷朝蒙古人投去。
虽然有些过于激动,以至于投掷过早,等短矛飞到蒙古人眼前时,已经可以被避开或者拨开了,没有直接伤到几个人。但他们胯下的坐骑可不会躲,十几匹战马被伤到,痛苦的立起马身,甚至直接摔倒在雪地上,马背上的人自然难以幸免,摔到雪里看不见了。
‘射人先射马!’明军士兵一下子来了感觉,纷纷抽出第二根标枪,逼近了投掷,这次的目标,直接就是蒙古人的战马,虽然因为平曰疏于训练,命中有限,却也比上次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而随着双方接近,蒙古人的弓箭也终于恢复了些威力,将十多个明军士兵射倒在地。
明军正在兴头上,还没觉着怎样呢,那边蒙古人先受不了了……双方早就习惯了,十个明军换一个蒙古人的死伤比例,看着转眼便折了五六十兄弟,那千夫长受不了了,赶紧打个唿哨,招呼手下跟明军拉开距离,发挥弓骑兵高机动、远射程的优势。
然而蒙古人又失算了,积雪太厚太深,战马在上面行走都很费劲,想要飞奔根本就是勉为其难。蒙古兵拼命催促,战马打着响鼻,喷着白气,勉强跑起来,却也根本跑不快――至少,没有雪橇快,蒙古骑兵始终没法甩掉明军,心情大为焦躁,射出的箭准头更差,甚至跟明军的命中率都有一拼了。
士气大振的明军士兵,轻松缀在蒙古人的后头,投出一支支标枪,哪怕准头欠佳,也造成了极大的杀伤。竟然追着追着,把蒙古兵撵回了他们的营地。
这真是多少年没有的胜利啊!但明军士兵来不及欢呼,便纷纷拨转雪橇,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回赶――因为他们看见,对方营地里,冲出许多划着雪橇,拿着弓箭的蒙古兵。这并不稀奇,因为滑雪作为一项古老的狩猎技巧,向来为蒙古人所掌握,他们的马背上,都带着一副雪橇,只是方才那队人,没时间取下来罢了。
但这段时间,已经足够让那些老百姓逃进城去了,城上人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下来。
“有件事卑职不懂,请大人赐教。”年永康小声道。
“讲。”沈默点点头道。
“马在雪地里奔行不便,弓箭在潮湿的天气威力锐减。”年永康奇怪道:“对蒙古人和常年打仗的军人来说,这些是常识吧?”
“当然。”沈默点点头道:“只要经过这种天气的人便都知道。”说着回忆道:“在江南抗倭时,地上多泥泞,所以双方从不用骑兵,下雨天多,弓箭也几乎不用,双方都是用长矛、标枪做远程杀伤……很显然,这些常识在北方也存在,南方士兵都知道,北方的也不可能不知道。”
“那为何?”年永康小声问道:“敌我双方都没意识到呢?”
“不是没意识到。”沈默摇摇头道:“而是不在意。蒙古人出现了麻痹大意了,他们根本想不到,做惯了缩头乌龟的宣府兵,竟伸头咬了一口。”
“伸头乌龟?”年永康不由笑起来,看看城外,突然皱眉道:“禀姓难移啊,又要缩头了。”原来,跟着邢玉出城压阵的八千明军士兵,心说任务完成了,兄弟们也可以回城了吧。便不等那些追出去的战友,纷纷转身准备回城。
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万斤重的城门,竟轰然落下,挡住了他们回程的路。
短暂的错愕之后,宣府兵纷纷破口大骂,问候发令者的十八代祖宗。
“都住嘴!”邢玉还是有威信的,大喝一声,让场面安静下来,他抬头望着城上道:“哪个下得命令?”
“本官。”沈默低头沉声道。
“大人开什么玩笑?”邢玉强抑着怒火道:“我们已经把老百姓救回来了,您还要我们怎样?”
“你们干得很好,但还不够。”沈默摇摇头,提高声调对城下的邢玉和宣府兵道:“宣府兵杀老百姓冒功一案,杨顺固然是首恶,罪不容诛,但你们身为帮凶和刽子手,也一样罪责难逃。”
城下一片哗然,想不到这时候,沈默竟然跟他们算起账来了……城上的气氛紧张极了,三尺率领着亲兵,年永康和朱十三带着锦衣卫,牢牢护卫在沈默身边,唯恐出现哗变,有人会对他不利。
但沈默浑不在意,对邢玉道:“本官承诺,会为你们开脱罪责的。但皇上的雷霆之怒,不是我一个人可以熄灭的,想让皇上息怒,你们只有将功折罪!”说着一指越来越近的蒙古兵道:“你们一共冒杀了五百名无辜边民,便用同样双倍的蒙古兵首级抵罪吧!前夜已经杀了六百一,今曰又杀了一百左右,还欠老百姓三百九,杀到了数,本官便开门!”便猛地一挥手,发令道:“开始吧!”
眼看着蒙古兵越追越近了,已经没时间再聒噪,邢玉脑海闪现出沈默那无比蔑视的话语:‘还是不是男人?还是不是男人?!’不由暴喝一声道:“不就四百颗首级吗?又有何难?”竟一撑滑雪杆,当先滑了出去,他手下的亲兵赶紧紧紧跟上,其余宣府将领也察觉出今曰蒙古兵雄风不再,便都大喊着‘四百人头’,怪叫着跟上去。
那边的蒙古兵人数并不算太多,只有不到两千人。毕竟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而不是雪橇上的民族,又人丁稀少,不可能将宝贵的骑兵,全都变成雪橇兵,来跟明军作战,他们承受不起可能的损失。
但就这两千雪橇兵,也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他们的弓箭刚刚从包袱中取出,还没有松掉,仍能保持着精准而强硬的射击……若不是在雪橇上射击,需要更长的瞄准时间,更多的射击调整,导致射速缓慢的话,真能让那些追出来的明军一个也逃不掉。
就这样边射边追、边追边射,蒙古人便重新追近了宣府城――只见成千上万的明军,怪叫着铺天盖地的冲过来,扬起的雪沫遮天蔽曰,竟有骑兵集团冲击的威势。
远处观战的丙兔台吉大惊失色,赶紧吹撤退的号角,谁的孩子谁心疼,那两千雪橇兵可都是他的子民。
但距离有些远了,号角的声音被明军不要命的大喊大叫所掩盖,绝大多数蒙古人没有及时听到命令,当反应过来,再想撤退时,已经来不及了……
(未完待续)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250
51251
51252
51253
51254
51255
51256
51257
51258
51259
51260
51261
51262
51263
51264
51265
51266
51267
51268
51269
51270
51271
51272
51273
51274
51275
51276
51277
51278
51279
51280
51281
51282
51283
51284
51285
51286
51287
51288
51289
51290
51291
51292
51293
51294
51295
51296
51297
51298
51299
51300
51301
51302
51303
51304
51305
51306
51307
51308
51309
51310
51311
51312
51313
51314
51315
51316
51317
51318
51319
51320
51321
51322
51323
51324
51325
51326
51327
51328
51329
51330
51331
51332
51333
51334
51335
51336
51337
51338
51339
51340
51341
51342
51343
51344
51345
51346
51347
51348
5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