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闻言叹息道:“唉,玉熙宫都被烧没了,真是太可惜了。”

    见他不停的惋惜被烧的宫殿,却不问问龙体安否,嘉靖不悦的哼一声道:“没了就重建呗。”

    “皇上说得容易,咱们现在国库空虚,三大殿还没彻底完工。工程浩大,掏空了国库,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重盖宫殿。”许是人老了,老严嵩已经管不大住自己的嘴巴了,看着嘉靖一脸的不耐,还在那絮絮叨叨道:“这些年修宫殿的钱,确实花的多了些,烧了建、建了烧的,那是拿朝廷的银子打水漂啊……皇上,老臣斗胆说一句,您还是别在宫里修醮了吧?”

    本来宫殿烧了就很闹心,偏生老严嵩又不识相的在边上絮絮叨叨,让嘉靖的脸色更黑了。

    边上的徐阶一见严嵩,便从锦墩上站起身来,他虽然乐见严阁老说多错多,可让皇帝消气显然利益更大,于是忙出来和稀泥道:“阁老,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咱们还是先想想,皇上的寝宫该怎么办吧?”

    嘉靖一听,是啊,我睡觉的地方都烧了,今晚上总不能风餐露宿吧?

    “西苑中宫室多得是。”严嵩想一想,道:“皇上可以选个中意的先住着。”

    嘉靖不置可否,又问徐阶道:“徐阁老如何看?”

    徐阶察言观色,已经知道皇帝对这个方案不感冒了,便缓缓道:“事出突然,别处都没有准备,当下也只能照严阁的说法办了。”顿一顿,又道:“不过吾皇节俭,西苑中除了的玉熙宫外,别处的宫室都没有翻修,建筑古旧,规模狭隘,怎能当做君王的寝宫?所以为臣以为,权宜尚可,但不能久居。”

    “唔,朕也是这个意思。”见徐阶能说到自己心坎上嘉靖十分高兴。

    那边的严嵩也听明白了,对皇帝道:“臣也是这个意思。”

    见他还算上道,嘉靖的表情稍稍缓和,道:“既然偏殿不能久居,那朕该去哪里久居呢?”

    老严嵩看一眼徐阶,心说你倒是说话呀?谁知徐阶存心看他出丑,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事儿人一样,严嵩只好硬着头皮琢磨起来,想啊想,还真让他想出个主意来,便道:“皇上,自嘉靖三十六年大火后,朝廷每年都投入大笔的银子,重修大内禁中,臣听闻今曰已基本完工,向来也是天意让皇上归位,才降下这场大火。”心说如此一来,皇上就能恢复朝仪、视理朝政了,群臣也不会再说我只知道一味媚上,不知道为国家着想了。

    但说完之后,他偷瞧嘉靖的面色,却看皇帝脸上不禁没有释然的表情,反而还一脸要吃人的样子。

    饶是他年老神衰、思维迟钝,也猛然想起皇帝为什么从大内搬出来了,自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皇帝差点被一群宫女谋杀后,就对大内充满了恐惧和抵触,一提起大内就心惊胆战,除了每年过年不得不回去参加典礼、祭祀祖宗外,是绝对不踏足大内半步的。

    现在严嵩竟然建议皇帝回大内,正是触犯了嘉靖的大忌讳,皇帝怎会给他好脸?

    一见皇帝生气,严嵩登时慌了神,想了想,赶紧改口道:“如果皇上不想重回大内,那么南宫刚刚修整完毕,也可以作为陛下的寝宫……”此言一出,天雷滚滚,让在场众人全都傻了眼,心说严大人今天是怎么了,咋雷死人不偿命呢?

    如果说大内是嘉靖一个人的忌讳的话,那南宫就是大明朝所有皇帝的忌讳,因为当年土木堡之变后,英宗皇帝被也先俘虏,为了抗击侵略,维护朝廷大统,明朝官员便拥立英宗的弟弟登基为帝,是为景泰帝。后来也先见手里的皇帝过期作废,知道留着英宗没用了,心中十分生气。为了恶心明廷,他便将英宗放了回来。

    但景帝当皇帝正过瘾呢,岂能把皇位拱手让出?于是将过期皇帝明英宗,软禁在重华宫,也就是南宫中,因此在嘉靖看来,南宫乃是‘逊位受锢之所’,大大的不吉利。现在你严嵩竟然想把朕发落到那里去,难道想要朕被软禁起来退位吗?

    对这段掌故,哪怕是黄锦陈洪这样的太监都心知肚明,而向来以讨好皇帝为己任的严阁老,竟想让皇帝搬去那鬼地方,实在不知是吃错什么药了。都吓得低下头,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果然,嘉靖发火了,他把因为宫殿被烧而产生的郁闷,一股脑倾泻到严嵩头上,甚至用村骂诅咒严阁老的直系女姓亲属,严嵩侍奉皇帝三十年,还第一次获得此等殊荣。

    看到严阁老被骂的狗血喷头,一直冷眼旁观的徐阶意识到,那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了!尽管他知道,自己的提议会劳民伤财,而严嵩提议皇帝凑合,不管动机如何,客观上都会节省财力物力,跟其相比,此刻的自己更像歼臣。但徐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只知道自己为击败这个人,已经等了足足十五年,如今机会终于出现,绝对不能放过了。

    不论对错,只问输赢!

    想到这,他深吸一口带着烟火味的空气,仿佛闻到战场的气息,便向前一步,拱手沉声道:“皇上息怒,臣有话要说。”

    “讲!”嘉靖也骂累了,坐在椅子上喘粗气,显然气得不轻。

    徐阶便用他一贯的语调,缓缓道:“有道是主忧臣辱,如果君父连住都住不安生,那做臣子的真是无地自容了。臣觉着偏殿狭窄古旧、大内、南宫各有凶兆,都不是皇上宜居之所。”

    “那你说朕去哪里住?”嘉靖面和缓和道:“就算睡大街,朕也不会去大内和南宫的!”

    “是。”徐阶轻声道:“微臣前几天刚做过估算,发现按照工部采买原料的耗资,所采购的木石材料,在建成三大殿后,必然还剩下三成左右,足以重修玉熙宫;而且上万工匠尚未解散,可命令他们转建玉熙宫,最多三个月即可完成。”

    一听说这么快就能完工,而且不用再行采买石料,嘉靖一下子开心起来,亲昵的拍着徐阶的肩膀道:“子升啊,你真是朕的管仲啊。”子生是徐阶的字,徐阶受宠若惊道:“为臣惶恐……”嘉靖兴高采烈道:“黄锦,拟旨。”

    黄锦赶紧搬来个小桌子,铺上空白圣旨,凝神等着皇帝下令。便听嘉靖道:“大学士徐阶忠诚勤愍,果敢能决,朕心甚慰,特进为少师兼少傅,赐穿蟒袍!”

    听了皇帝的话,黄锦很快翻译成辞藻华丽的骈文,变成一道圣旨,给嘉靖看过后用印,便算是赏赐生效了。

    徐阶受宠若惊,感激的叩首不已,谁知让他高兴的还在后面,又听皇帝闻言道:“你的长子在京里做官吧?”

    “蒙皇上恩典,犬子荫得官职,在太常寺做事。”徐阶恭声道。

    “嗯,多大了?”嘉靖问道。

    “三十七。”徐阶轻声道。

    “唔,可以了,能独当一面了。”嘉靖又下诏道:“着徐璠为太常少卿兼工部主事,全权负责寝宫重修事宜,钦此。”这摆明了是给徐家的福利。

    “皇上,万万使不得。”徐阶连忙道:“犬子一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二没担纲过什么工程,岂敢贸然担当此等大任?”

    “唉,没有谁是生来就会的嘛。”嘉靖看一眼严嵩道:“严阁老的公子也不是征途出身,不也做到二品大员?你的儿子怎么就不能出来做事呢?”说着笑笑道:“再说了,他有什么不懂的,还有你帮着照应呢,难道还会出什么漏子不成?”

    徐阶这才‘勉强’应下。

    这君臣相得的一幕,却使被抛在一边的严彻底恐惧了,他终于意识到,不管自己有多不情愿,大明朝内阁首辅,新陈代谢的时刻,终于还是到了……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的旧人哭?他终于体会到了嘉靖皇帝的现实,自己老朽了、无用了、便把自己一脚踢开了。一时间,老严嵩的心中充满了酸涩,身上的力气也仿佛被抽空,竟一下子瘫软在地上。

    边上人赶紧把他扶住,嘉靖看一眼失魂落魄的老严嵩,心有不忍道:“阁老艹劳曰多,快把他送回去吧。”

    (未完待续)
------------

第六三四章 菜鸟初养成

    就在嘉靖帝寝宫走水的第三天,袁炜的命题文章《濮议》新鲜出炉了,要说大明一支笔的名头,那绝对不是盖的,一篇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不说,还考据严实,逻辑缜密,让反对者没法挑出毛病来。

    他重点描述了王珪,从最早坚持认为英宗应称濮王为‘皇伯’,到后来转而同意改称‘皇考’之间的心路历程。认为王珪后来的幡然悔悟,才使濮议之争尘埃落下。

    然后又总结王珪的一生,说他以文辞才学进用,文章繁富瑰丽,自成一家,朝廷重大典策,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士林都很称赞他,两制更是以其马首是瞻,但柄国十五年竟毫无建树,还落了个‘三旨相公’的名头。

    所以袁炜得出结论,作为对生平客观评价的谥号,《谥法》记曰: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贤让善曰恭。可见恭乃一华贵却平庸的字眼,却正好定义王珪的一生。

    但作为王珪政治生涯中,最为重要和波折的一笔,濮议之争不可能不被考量其中,那么他与皇帝持对立观点,为什么会被称为‘恭’呢?难道是‘持事坚固曰恭’?显然不是,因为濮议之争之所以平息,是因英宗对王珪许以宰执地位,使他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英宗认爹。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却置于道义是非于不顾的王相公,如果不是反讽的话,就只有‘既过能改曰恭’可以解释了。

    最后言明主旨道:‘既然宋代官员都认为王珪‘既过能改’了,那不过的一方自然是韩琦、司马光,以及宋英宗陛下了,所以宋英宗当年的作法是正确的!’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但言外之意昭然若揭——那就是,既然宋英宗追封生父皇考是正确的,那当今圣上敬法先贤,也就无可非议!

    这篇迟来二十年的文章,给嘉靖皇帝带来莫大的心理安慰,也彻底封死了将来有人想要再翻案的可能。嘉靖自然龙颜大悦,命人将其悬挂在暂住的紫光阁中,并明发天下,令百官讨论后上疏畅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0210 130211 130212 130213 130214 130215 130216 130217 130218 130219 130220 130221 130222 130223 130224 130225 130226 130227 130228 130229 130230 130231 130232 130233 130234 130235 130236 130237 130238 130239 130240 130241 130242 130243 130244 130245 130246 130247 130248 130249 130250 130251 130252 130253 130254 130255 130256 130257 130258 130259 130260 130261 130262 130263 130264 130265 130266 130267 130268 130269 130270 130271 130272 130273 130274 130275 130276 130277 130278 130279 130280 130281 130282 130283 130284 130285 130286 130287 130288 130289 130290 130291 130292 130293 130294 130295 130296 130297 130298 130299 130300 130301 130302 130303 130304 130305 130306 130307 130308 1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