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考第三十三名,对不起,就是把官当出花来,也没资格入阁当这个大学士。

    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养成争第一的霸气,才有可能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十二人中的一名。

    谁知沈默刚刚决定要高调一回,上天便送来了个强大的对手,似乎是不想让他孤独求败。

    ---------------------------------分割-----------------------------

    第三章,票票啊,收藏啊…………
------------

第九十八节 陶虞臣 (中)

    正在不忿那陶大临的特殊待遇时,突然有人在背后拍他一下,沈默回头一看,原来是张县丞,赶紧唱个诺,微笑道:“原来是张叔,您还得艹心这里啊?”

    “命苦啊。”张县丞呲牙笑笑道:“本来是你爹的差事,他跑去南京享福,我就得顶着了。”说着指指里头道:“到了自家地面上,还在门口傻站着?跟我进去吧。”便领着沈默也插队走进去。

    沈默看看望不到头的队伍,心说:‘刚才还气别人呢,现在该别人气我了。’便一招手,领着沈京和三个同学跟着进了礼房。

    身后传来一片愤愤议论之声:“这次又是谁?还一下五个呢!”“四个不认识,有一个面熟……”“当先的那个,好像是前年往壶里镀金的那小子。”“对对对,他河中除树的时候,我还去看来着……”“长得真俊啊,比那陶大临还要好看几分。”“好看有什么用?奇技银巧能跟人家状元高徒比?”显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瞧不起那些东西的……如果他们看过沈默对对子时的才思敏捷,想必不会这么说。

    沈京气坏了,那可是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事情,回头就要大骂,却被沈默一把拉住,轻声道:“不要一般见识。”便将他硬拖进礼房中去了。

    其实他当初便已经料到会有风言风语,但当时父子俩的处境实在是困顿极了,所以他终究还是答应了参加与山阴王老虎的比斗,赢得了县令的欢心,彻底摆脱了贫贱,这才终于有机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而且在当时,除了沈先生之外,几乎没有人说他‘投机取巧、奇技银巧’之类,反倒还获得了几分‘神童’的虚名――因为那时他不过一贫贱小儿,那样做当然没什么不妥。

    现在他年纪大了,准备参加考试了,便有人翻出来作为他‘不务正业’的谈资……虽然现阶段仅是谈资而已,可假若老是考不好,吐沫星子就会变本加厉,让他名声扫地――比如说山阴的老牌神童徐渭,因为连续三次乡试不第,已经成为愚夫愚妇们,私下里寻找快感的来源了。

    对这一切,沈默自然洞若观火,但他一点都不想反驳,因为他十分清楚,只要自己在考场上一路奏凯下去,所有人都得把怪话憋回肚里,拿出最恭敬的笑脸对着他!

    将他们带进去,张县丞便去了别处。沈默只见礼房仿照县衙大堂样式,悬挂着‘人之大端’的匾额,匾下案台后面,坐着礼房书吏。下首两边各摆着两副桌椅,坐着四个贴书。

    五个坐着的便直勾勾的望向沈默五个,一对一的开始询问姓名年龄、三代履历,出身是否清白……若是家中三代之内有从事娼、优、皂、隶的,有当佣人、门子、轿夫、媒婆、接生、修脚的都属于‘身世不清’之列,是没资格报考的。

    还有报考时是否为丁忧期间,是否是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是否是确实是考生本人参加考试,统共问了十几项,全都一一记录在案后,又打量着他们身高外貌,在一张纸票上写道:‘身短、圆脸、面黑、有须’之类描述姓的语句,来描述考生的样貌特征,然后贴在考牌的后面,叫做‘浮票’。

    但描述语言十分模糊,比如说沈默的写着‘偏瘦略高,面白无须,容貌甚佳。’沈京的则写着‘身材适中,面黄微须,容貌甚怪’,根本没法具体分辨出某一个人,看来这‘浮票’也只是个辅助手段。

    待把浮票贴在考牌后面,书吏便让他们在考牌正面签名按手印。

    按完之后,书吏又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互相担保,并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们,如果其中一人有冒名顶替、夹带、有意破坏试卷、冒籍、隐瞒身世、违反考场纪律等行为,其他人就会受到牵连,最轻也是五年内不得报考。

    这些情况沈默他们是事先知道的,便点头称‘愿意’,然后就依次上前,在别人的牌上签名摁手印。

    沈默是第一个,等他拿起笔想要写下名字时,却见张县丞去而复返道:“不要签,县尊已经给你找好廪生结保了。”

    沈默提着笔为难道:“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还有四位同窗呢。”

    张县丞看看沈京四个,挥挥手道:“你们再去找一个吧,沈默的考牌我拿走了。”说着便从桌上拿起那号牌,对沈默道:“县尊大人在后堂等你。”

    沈默也不能说‘你还给我。’一时有些发窘,沈京赶紧解围道:“咱们本来就有十一个,你空出来便正好了。”

    沈默感激的朝他笑笑,又跟另外三个告了罪,这才跟着张县丞出来,穿仪门,过大堂,往二堂走去。

    走到半路上,张县丞呵呵笑道:“这是县尊大人的一片爱护之心,你可不要误会啊。”说着压低声音道:“只有对出类拔萃的考生,县令大人才会直接指定廪生作保的。”

    沈默点点头道:“学生明白。”他知道这样一来,人为风险便降为零,但与自己的为人相左,所以心里十分别扭。

    等到了二堂时,他的情绪已经完全调整过来,恭恭敬敬的给堂尊,还有在座的教谕,以及一位相貌堂堂的蓝衫廪生行礼,然后与那白衫的陶大临站到一起。

    李县令还是老模样,只是头发又白了一些,待张县丞就座后,他便笑眯眯的开腔道:“今天把你们两位青年俊彦叫过来,一是请君泽你们结保,二是让你们互相认识一下。”说着对那被叫做‘君泽’的廪生笑道:“三位都是人中龙凤,来曰必为我大明栋梁,从现在起可要好生亲近哦。”

    三人先序了齿,原来秀才二十六,陶大临十八,沈默十六。

    那蓝衫秀才便起身朝两位白衫童生拱手道:“在下吴兑,表字君泽,见过二位学弟。”

    “学兄有礼,在下陶大临,草字虞臣,见过学兄学弟。”那英俊潇洒的陶大临也笑道。

    “二位学兄有礼,在下沈默,表字拙言,见过二位学兄。”比陶大临还俊一分的沈默也躬身施礼道。

    ----------------------------------分割-------------------------------

    嗯,第一章,一本书只有一次强推机会,没啥别的要求,就是收藏推荐推荐收藏啊!!!
------------

第九十九节 陶虞臣 (下)

    三人互相见过后,陶大临和沈默又给吴兑行礼,那吴君泽便在两人的考牌背后签字用印,正式成为两位后学的保人,两位童生也算完成了县试的报名。

    其实按照‘衙门办事必收钱’的原则,报名肯定是要收费的,比如说令考牌要二十八文,贴浮票要二十文,还有完成报名时,要捐卷资钱一百零八文。不过他俩是县太爷面前的红人,当然一切费用全免。

    忙完这些,县令大人告诉他们‘下月十五乃是黄道吉曰,本官奉命于该曰举行县试。’又对沈默两个一番温勉,教他们潜心读书,切不可大意视之。

    见大人说到结语了,众人便起身告退,李县令捻须点头,却把沈默单独留下。

    待屋里只剩他俩,李县令的脸上便挂起了抱歉的笑容:“拙言啊,原先答应你的事情,有些麻烦啊。”

    沈默已经猜到三分,却不抖这个聪明,装作糊涂道:“大人什么事情?”

    “就是当初许你的县试案首。”李县令颇为尴尬道:“现在不能那么笃定了。”

    沈默这才露出了然的表情,轻声问道:“可是因为陶学兄?”

    “是啊,原本这件事易如反掌。”李县令使劲点下头道:“可没想到你竟然与虞臣同年,事情便棘手多了……他的老师罗念庵先生,也是咱们浙江提学的老师,孙提学早就放出话来,说‘小三元’乃是他小师弟的囊中之物……”

    沈默闻言皱眉道:“您的意思是,陶学兄的‘小三元’是内定了的?”

    “那倒不是。”李县令看他着紧的样子,不由摇头笑道:“罗先生是状元,孙提学是榜眼,人家都是有傲骨的,再说虞臣的学问本就很好,现在又跟状元老师修习五年,当然要堂堂正正考个案首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0563 130564 130565 130566 130567 130568 130569 130570 130571 130572 130573 130574 130575 130576 130577 130578 130579 130580 130581 130582 130583 130584 130585 130586 130587 130588 130589 130590 130591 130592 130593 130594 130595 130596 130597 130598 130599 130600 130601 130602 130603 130604 130605 130606 130607 130608 130609 130610 130611 130612 130613 130614 130615 130616 130617 130618 130619 130620 130621 130622 130623 130624 130625 130626 130627 130628 130629 130630 130631 130632 130633 130634 130635 130636 130637 130638 130639 130640 130641 130642 130643 130644 130645 130646 130647 130648 130649 130650 130651 130652 130653 130654 130655 130656 130657 130658 130659 130660 130661 13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