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他都避着我们。”崔延小声道:“是和那个熊显在吵什么,前天我隐约听到‘小阁老’、‘不能晚了’几句话,金太医说他看见陈洪跟领军的太监发火,嫌走得慢了。”

    “我知道了。”沈默点头道:“你们专心为皇上治病,只要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便将皇上治好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听他说自己的任务如此关键,崔延精神一振道:“知道了,我会跟老金好好商量的。”

    “那我先走了。”沈默便离开了崔延的帐篷。

    接下来几天,沈默都在寻思,熊显到底在催促陈洪干什么,因为手头的信息太匮乏,推导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他只好另辟蹊径,把自己想像成严世蕃,该如何做才能取得最大利益。

    显然,严世蕃是不会感激嘉靖的庇护的,因为风烛残年的老皇帝一驾崩,最可能的继承人裕王一上台,就是他的死期了。而且沈默深知狂妄自大的严世蕃,是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一定还做着重返燕京,再次呼风唤雨的梦,所以沈默姑且假设,从为伊王隐瞒不法、到皇帝南巡,这一切都是严世蕃搞的鬼。

    至于皇帝生病,崔延已经证明,应该纯属意外,严世蕃起先是不会料到这一点的,而这个时代通讯交通极不发达,异地之间没法及时沟通,所以计划部署下去后,哪怕修改一点,也要牵扯两省数股力量之间的交流,这在现在的通讯条件下,绝对是场灾难。

    何况严世蕃麾下这伙人,说是乌合之众也不过分,如果严世蕃不想还没行动,自己先乱成一锅粥的话,是不会改变原计划的。

    而且沈默相信,无论如何,昏迷不醒的嘉靖皇燕京要比清醒状态时,对严世蕃的计划更有利,所以他更加确信,严世蕃会按照最初的布置行事。

    这个推论很重要,因为沈默知道‘改变的计划不合逻辑’,只有最原始的计划,才会完美的反应策划者的需求,和对各种条件的最大利用,甚至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恰恰也最好推导。

    再数数严世蕃手中的棋子——伊王、熊显、陈洪、景王、他自己手下的亡命之徒,不大听话的袁炜也勉强算一个,已知的就这些料,严世蕃能做出什么菜来呢?

    沈默通过这几天在混堂司混出来的地位,很快搞来了一张湖广地图,和一张河南地图,把两张地图拼起来,便可标出从安陆到帝喾陵所在地——彰德府安阳县的行军路线。如果严世蕃要动手的话,显然在这段路程上最靠谱,过了就是京畿,什么花样也玩不了了。

    而严世蕃的目标并不难猜,一定是控制住景王,而不是单纯的实现皇位的更迭。但有一个问题横亘在严世蕃面前,那就是皇帝的护卫军队——锦衣卫加三大营,足足一万人马,别看这些人马被陈洪的人控制着,其实真的有事时,他们只会听命于一个人,那就是大明朝的皇帝陛下。这是当年太祖成祖建立京营的宗旨所在,早已浸入了将士们的骨子里。

    所以如果景王顺利登基,马上就有一万多军队效力,何必买他严世蕃的账呢?是故严世蕃想要掌握景王,必然先出掉这些兵马。但拜俺答所赐,这些部队常年保持战备状态,就算再不济,也不会连严世蕃招募的亡命之徒、伊王训练出来的地方团练差到哪去。何况还有保护皇帝的重任加成,就算没法消灭对方,坚守待援还是没问题的。

    而现在的大明皇帝,还远未到商纣夏桀、令百姓倒戈的地步,一旦不能速战速决,等待严世蕃的,将是众叛亲离,群起而攻之。所以他就算脑子进水,也不可能硬攻的。

    那就只剩下智取,也是唯一的可能了。

    沈默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看着沿途一个又一个地名,苦苦寻找着灵感……无奈他并不是军事天才,虽然能看懂地图,却无法像写文章那样才思泉涌,斟酌了半天也不知在哪里下手好。

    最后只能采取个笨办法,按照行军的速度,标出下面几天将经过的地区,然后重点考虑该地有什么地利人和可以利用,能让严世蕃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办法真笨的可以,队伍都抵达途径的第一个城市宜城县了,沈默还没判断出,这里是不是严世蕃预设的战场。

    在宜城只修整了半天,陈洪便又催动部队出发,他坐在车上当然不觉着累,但用脚走路的兵卒们,却已经不愿走了……其实在连绵的梅雨中走了五天,不满情绪早就在军旅中孳生,只是军官们一直安慰他们,说到了宜城就可以休息,所以大家才强撑着。可好容易捱到了宜城,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却又得出发。大家这下不干了,强烈要求休息几天再说。

    这种情绪十分普遍,军官们鞭笞了几个挑头的,无奈法不责众,也不能忽视士兵的情绪,不然闹出哗变来,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当官的。于是军官们一合计,还是跟上面反映反映吧,于是意见层层上报,到了随扈大总管袁炜那里……自从北上以来,袁炜已经被陈洪,以紧急状态从权处理为由,逐步架空了权力,实际上他现在已经说了不算,唯一的作用便是安抚百官,不让他们闹事;没办法,谁让军权和东厂都在陈洪手里呢,袁炜只能忍气吞声。

    但在这个问题上,他还是保持清醒的,把报告拿给陈洪的同时,他也劝说道:“兵者凶器也,既可杀敌自卫,也能自伤其身,咱们切不可失了军心啊。”

    可陈洪不耐烦道:“再在这种潮湿的地方带下去,皇上的病永远也好不了。”说着轻蔑道:“当兵的都是些野蛮刁滑之人,所以才讲究‘军法如铁’,只有杀鸡儆猴,才能让他们老实。”于是下令逮捕带头闹事的士兵,有军官欲包庇者,同罪论处。

    “万万不可啊,”袁炜道:“可不能让这些人怀恨在心,皇上的安全还靠他们保护呢。”

    “袁阁老是文官,没有跟武夫打交道的经验。”陈洪却一脸自傲道:“咱家提督东厂,手下尽是锦衣卫军官,还不一样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说着斩钉截铁道:“杀!”

    当天中午,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落了地,原本还沸反盈天的众官兵,刹那间鸦雀无声;一个时辰后,队伍重新启程,在雨中沉默的行进着,却再听不见吵闹说笑声,所有人的表情都很严峻,气氛十分的压抑。

    要知道,雨几乎不停的下了六天,道路已经泥泞不堪,大军行进更加困难,士气极其低落,士兵们怨气冲天,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说什么也没用了,老老实实地走吧。

    有经验的军官知道这是不好的预兆,连忙想方设法的开解士兵,然而已经被独揽大权的快感冲昏头的陈洪,却认为这是军队都怕了他,无条件服从他的表现,因为这是他在东厂的成功经验。

    他还是读书太少,不知道南橘北枳的道理,东厂里的番子、锦衣校尉,虽然也算是军队序列,但能跟一般军队的官兵一样脾气吗?

    队伍继续行进,两天后,进入樊城地界,这一曰陈洪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早早便让安营下寨,还命令杀猪宰羊,蒸白米饭、大馒头,为官兵改善伙食,这也算是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吧。

    官兵们虽然对他有恨,但不至于跟美食过不去,痛痛快快的烧水挖坑、埋锅做饭自不消提。

    陈洪则将主要将领……包括被他排挤出去那些,全都集中到中军大帐中来。

    将军们三三两两的来到中军帐,登时便被陈洪镇住了,只见他在猩红蟒衣外面,罩了一身精致的锁子甲,头上戴着明晃晃的亮银盔,腰上挂着金灿灿的龙泉剑,配着那长而阴沉的脸,还真有些……不伦不类。

    但慑于他的银威,所有人都言不由衷的夸赞陈公公英武不凡,就是马三宝再世,也比不上他。虽然明知是胡捧,陈洪还是很受用。他板着脸等众将到齐,才咳嗽一声道:“诸位,咱家把你们召集而来,是有一桩大功劳,要送给你们!”

    众人还真有些好奇道:“愿闻其详。”

    “根据可靠情报。”陈洪一挥手,身后的帷幕缓缓拉开,亮出一副湖广河南的地图,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声音前所未有的男人道:“伊王朱典楧招兵买马、私造兵甲意图不轨!已经聚集兵马数千,在河南新野县博望坡设伏,准备伏击皇上的銮舆!”

    说完目光扫过众人,却见他们似乎面带笑意,不由恼火道:“你们有没有在听?”

    便有人小声道:“公公您指的那地方,不是新野而是武汉。”

    陈洪顺着自己的手指一看,果然指错地方了,老脸一红道:“你们知道在哪就行。”说着沉声道:“皇上有旨,众将听领!”

    “在!”众将齐刷刷单膝跪下道。

    “命成国公朱显为主将,西安侯郑钰、东宁伯焦英二位为副将,尔等点齐兵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那犯王擒来见朕!钦此!”陈洪说着一指大案上的王命旗牌道:“成国公朱显,请旗牌吧。”

    朱显是当年靖难之役,朱棣手下头号大将朱辅的后代,身份十分尊贵,但见圣旨、旗牌俱在,也只能乖乖磕头领命,在郑钰和焦英的陪伴下,接了圣旨、领了旗牌,三人便率领众将,下去商量这仗该如何去打了。

    望着将领们鱼贯而出,陈洪的心中充满了豪情,第一次觉着自己体内,有一种雄姓激情在勃发,他拔出宝剑回头上下打量着那巨幅地图,想要找到传说中的新野,但半天也没寻到,气得他拿剑乱划一通,把好好的地图划成了大花脸,才把宝剑收回鞘中,高昂着下巴,转到后帐中来。

    后帐中全是东厂的人,一见他进来,整齐行礼道:“厂公!”

    陈洪点点头,在虎皮交椅上坐下,眯着眼道:“人在哪儿呢?”

    “箱子里装着呢。”手下人讨好笑道:“绑得跟粽子似的,保准一点声儿都没有。”

    “打开。”陈洪轻轻挥手道。

    箱子便被两个番子掀开了,一个嘴里堵着布头、眼上蒙着黑巾,被五花大绑的男子,披头散发的蜷缩在里面,形状很是怪异。

    当黑巾被撤下,那人便现出真容来,竟然是严世蕃的代理人——把嘉靖皇帝忽悠南下的罪魁祸首熊显熊子奇!

    陈洪示意所有人都下去,并命他们闪到三丈之外,不需任何人靠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710 62711 62712 62713 62714 62715 62716 62717 62718 62719 62720 62721 62722 62723 62724 62725 62726 62727 62728 62729 62730 62731 62732 62733 62734 62735 62736 62737 62738 62739 62740 62741 62742 62743 62744 62745 62746 62747 62748 62749 62750 62751 62752 62753 62754 62755 62756 62757 62758 62759 62760 62761 62762 62763 62764 62765 62766 62767 62768 62769 62770 62771 62772 62773 62774 62775 62776 62777 62778 62779 62780 62781 62782 62783 62784 62785 62786 62787 62788 62789 62790 62791 62792 62793 62794 62795 62796 62797 62798 62799 62800 62801 62802 62803 62804 62805 62806 62807 62808 6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