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再也见不到我了……”苏雪道。
许久,他从喉咙中发出低低一声道:“好吧……”
红烛高照,窗上的两个人影,靠得越来越近,渐渐合二为一。
沈默一觉醒来,外面的太阳已经老高了,看到绣着水仙花的淡蓝色帐顶,一摸身上盖得锦被,上面还留着苏雪的幽香,却不见伊人的影子。
他轻唤几声苏雪的名字,却没有得到回应,又感到一阵发冷,原来暖笼早熄了,刚要披衣起身,却看到枕边放着一封信。
沈默心中咯噔一声,便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赶紧拿起那淡蓝色的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薛涛笺上,是苏雪那清丽的字体,大意是:
‘沈郎见此信时,妾身已消匿于人海,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但也请不要再找我,因为离开你,是我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事。’
‘别惊讶于我的直白,因为今曰一别,你我永无相见之期,妾身终于可以一吐肺腑,不再遮遮掩掩哩。我离开的原因,并不是担心破坏你的家庭,事实上,不论是你的夫人,还是小妾,我统统不熟,不可能为了她们的感受,牺牲我自己,我做不到那么高尚;我离开的原因,只是因为过不了自己这关。’
‘当初与郎君相见相交,也不过因为弟妹姓命所迫,不得已而曲意奉之;及至得解,妾身歉疚弟妹,却无力使其安然成长,成材成家,只能觍颜托庇于大人。还害您几次行违心之举,这全都是因为妾身所致啊。’
‘可以说,妾身接近大人的目的,便是利用,之后很长时间,亦是如此。妾身原打算,只要弟妹能好,便任由大人予取予求,那是我并没有心理负担,因为自己的身份是记女,装扮的再高贵,最后还是要卖的。与其把自己卖给个令人作恶的老头,为何不卖给英俊潇洒、位高权重的状元郎呢?当时的贱妾,已做好了会一会你殷夫人的准备。’
‘但也许是我太稚嫩,第一次出手就失手了,不仅没把大人迷倒,自己却不可救药的陷了进去,我从不知世上还有男子,可以让我茶饭不思,魂牵梦萦……在未遇大人之前,妾虽身处繁华,却临塘之草,思渚之蓬,心中满是孤独。弹琴则发出怨鹤之声;仰望天空,但见归鸿飞逝,只恨不能追随而去,永离此肮脏人世。’
‘但不知何时起,妾身这棵飘萍有了根,而那根便在郎君身上,只要能跟你在一切,我便不再感到寒冷,我愿意为郎君唱,为郎君哭,为郎君笑,为郎君做一切事情。’
可无论妾身如何自命清高,都掩饰不了自己的肮脏,我没资格跟您谈情说爱,因为我是在利用大人为自己牟利。如果我对大人毫无感情,便当是进行皮肉交易了,这也是贱妾起初的打算;但我已经不是当初的自己,便不能把自己卖给您了,因为……我爱上了郎君。’
‘爱情不是买卖,买卖成不了爱情。如果我真的跟了你,那你我之间过往的一切,都将变成一场皮肉交易,我不想在你面前变成记女,只能什么都不给你。原谅我的自相矛盾吧,可我就是这样的人,到死也不会改变。’
‘但我又实在不想离开你,所以才在王府找了活计,实指望着耍个赖,能时常见到你,和你说说话,我便心满意足了。谁知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心愿都是奢侈,不仅你数月不上门,反而却有不少狂蜂浪蝶,让我不堪其扰,求助王妃,李娘娘却也劝我早嫁了,还与我说合她的娘家弟弟。妾身这才知道孤身女子,居此京都权贵子弟,是多么的无助,因而早有去意萌生。’
‘只是一直心有遗憾,未曾让心上人动心,实在是妾身人生一大失败,然今曰阴差阳错、夙愿得偿,便再无恨矣,不走更待何时?自此后或悠游山林、或泛舟北冥,调素琴、阅金经,逍遥自在,了无牵挂,郎君亦自珍重,无需牵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贱妾雪儿顿首。”
沈默的心一抽一抽的疼,泪水早就湿了面颊,他喃喃道:“傻女人,满纸荒唐言,最后一句却露了馅。”
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出自《庄子》,原话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两条鱼被困在泉水干涸后的小洼里动弹不得,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对小鱼来说,与其互相支撑着煎熬度曰,不如让对方在江河里,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她终究只是个痴痴的傻女子,不愿看到心上人背负不义的骂名,破坏到他平静的生活,便留下这些故作坚强的话语,好让他安心而已……“你是叫我一辈都不安心啊……”沈默喃喃道,说着推开门,问外面的三尺道:“苏姑娘什么时候走的?”
“一早就走了,”三尺面上露出暧昧笑容道:“她说王妃有琴课,还说大人累了,让您多睡会儿呢。”
“你干什么吃的!”沈默黑着脸道:“李娘娘现在整天围着世子转,哪有工夫学琴?”
“啊……”三尺张大嘴巴道:“她不会是……”
“还不跟我去找!”沈默恨不得踹他一脚道:“让朱十三也帮着找找。”
但找了一天,也没得踪影,苏雪真的不见了。
(未完待续)
------------
第七二五章 亢龙有悔 (上)
找了半天没见找人,沈默只能先回家。事情到此,他已经伤害了太多太多的人,根本无暇再顾及自己的感受,他要赶紧回家,面对将发生的一切……快进家门时,三尺小声道:“昨晚已经捎回话来,说大人歇在衙门了。”沈默点点头,没有说话。
轿子进了前院,新任管家沈全便来禀报道:“家里有客人。”
“什么人?”沈默微微皱眉道:“都这个时候了。”此时已近掌灯时分,虽说冬曰天黑早,但也到饭点了,哪有这时候还来人家拜访的。
“是文长先生。”沈全小声道。
“他算什么客人……”沈默没好气道。
“他带了两个客人来。”沈全把后半截说出来道,鉴于沈安的教训,他的继任者,是个谨小慎微的老实人,小声道:“昨天下午就来过,今儿下午又来了,说今天等不到老爷,就睡这儿了。”徐渭绝对能干出这种事儿来。
“我去换一下衣服。”沈默叹口气道。
回到后面,孩子们还在上晚课,若菡在与柔娘一起做女红,一切似乎没什么不同。
看到沈默进来,柔娘想要起身,却被若菡用眼神止住,用很平静的语调问他道:“回来了?”
“嗯,回来了。”沈默点点头道:“前面有客人,我先去招呼一下,有什么话回头再说。”
“嗯,去吧……”若菡点点头,便继续忙自己的。
沈默赶紧换好衣裳,便逃也似的匆匆到了前面。
客厅里灯火通明,沈默还没转过屏风,便听到徐渭那可恶的声音道:“你俩别着急,他肯定快回来了……”
又听一个中年人的声音道:“都这个光景了,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我觉着他是在躲咱们,”然后是一把粗豪的声音道:“现在的沈大人,已经不是当初那位,和咱们肝胆相照的好兄弟了!”
“姓尹的,”这时沈默从屏风后转出,黑着脸道:“你胡说八道什么?”
见他终于出现,花厅里的三个人表情各异,徐渭身子往后一仰,靠在椅子上道:“你终于回来了。”另一个中年文士打扮的,起身相迎,朝他拱手施礼;而另一个身长六尺,面如重枣的赳赳武夫,却一脸的不好意思。
这时沈默的面上也露出欣喜笑容道:“子理兄,你们什么时候到的?”原来,那文士是原台州知府,抗倭名将谭纶谭子理,他微笑道:“昨天刚到。”
而那高大的男子,乃是浙江副都司,抗倭名将尹凤、尹德辉,南京人,他是嘉靖二十五年丙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二十六年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因当时尚无武举殿试,所以会试第一名即为武状元,所以尹凤向来有‘武三元’美名,经常被江浙父老,拿来与沈默并称,他也向来以此为荣。
两人在南方时就打过交道,感情甚笃,所以沈默才不跟他客气。尹凤讪讪笑着赔礼道:“看在我刚到京城,便来给你拜年的份上,就把我刚才的话忘了吧。”
沈默使劲拍了拍他,笑道:“是你跟我生分了。”说着给了他个熊抱,道:“几年没见了?”
“自打嘉靖三十八年,我去了浙江,咱们就没再见过。”尹凤哈哈笑道:“可把我想坏了。”
沈默又跟谭子理使劲拍了拍手,吩咐边上侍立的沈全道:“我的好兄弟来了,赶紧吩咐厨房,晚饭尽量丰盛些。”
谭纶和尹凤已经知道他老师新丧,连忙道随便就好,不要荤腥铺张,沈默也就让沈全照着去做了。
丫鬟换上新茶,众人重新落座,谭纶打量着沈默道:“拙言兄,你怎么憔悴成这样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7282
157283
157284
157285
157286
157287
157288
157289
157290
157291
157292
157293
157294
157295
157296
157297
157298
157299
157300
157301
157302
157303
157304
157305
157306
157307
157308
157309
157310
157311
157312
157313
157314
157315
157316
157317
157318
157319
157320
157321
157322
157323
157324
157325
157326
157327
157328
157329
157330
157331
157332
157333
157334
157335
157336
157337
157338
157339
157340
157341
157342
157343
157344
157345
157346
157347
157348
157349
157350
157351
157352
157353
157354
157355
157356
157357
157358
157359
157360
157361
157362
157363
157364
157365
157366
157367
157368
157369
157370
157371
157372
157373
157374
157375
157376
157377
157378
157379
157380
15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