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焘外号‘刘大炮’,眼里揉不得沙子,肚里搁不住气话,早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沈默冷笑道:“你跟着众人来往,嫌自己仇家少是不是?”
“那其余三位呢?”戚继光振作精神,问道:“您觉着哪位最合适?”
“都不合适。”沈默摇头道:“这三位可谓是如曰中天,想结交他们的人,多如过江之鲫,门外曰夜求见的官员,能排除一里地。你是他们的门生?还是跟他们有乡谊,人家哪能格外照顾你。”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戚继光不由气馁道:“难道就没指望了?”
“倒也不是,”沈默淡淡笑道:“而是你拜错了庙。你只看到那热庙香火繁盛,却不想烧香的人太多,神仙的注意力分散,你烧的香再多也不过是众香客之一,显不出你的诚意,神仙对你也不会有特别的好感。所以一旦有事求它,它对你只以芸芸众生相待,不会特别关照。”说着淡淡一笑道:“但冷庙的菩萨就不一样了,平时冷庙门庭冷落,少有香火,你在这时候很虔诚地去拜神,神仙对你当然特别在意。同样的烧一炷香,冷庙的神仙却认为这是天大的人情,不会把你当成趋炎附势之辈。”
“您说的不错,”戚继光轻轻摇头道:“可冷庙的神仙办不成事儿啊……”
“既然是一生的事业,哪能只看一时的得失。你拜了几年冷庙的神仙,看似没什么好处,可三十年河东河西,等哪天冷庙成了热庙,你不也跟着升天了?”
“可这样的冷庙哪里去找?”戚继光小声道:“万一一直热不起来,我找谁哭去?”
“这就看你的眼力劲儿了,”沈默淡淡道:“你想想,年轻些的官员里,哪个前途最大,就跟哪个呗。”
戚继光想啊想,想啊想,说出三个字道:“张太岳?”
沈默真想把手里的暖炉拍到他脸上,却又发作不得,只能闷声道:“好眼力……”
“谢大人夸奖,”戚继光开心道:“虽然张太岳从无惊人之举,又一直担任闲职,但末将一见他,便惊为天人,我觉着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他又是首辅大人的得意门生,将来一定前途远大的,而且他也很欣赏我……”
见戚继光兴奋的脸都红了,沈默都快气冒烟了,他之所以费这么多工夫,跟戚继光讨论这个问题,压根不是为了传他官场经,沈默也从不教人这些龌龊东西。他只因为一件事――戚继光这块自留地上,长了别人的庄稼。
据可靠消息,张居正专门拜会过戚继光,戚继光也回访过,据说两人的关系升温很快。张居正的想法不得而知,沈默也没兴趣知道,他只知道,戚继光是自己将来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抢走。
于是他循循善诱,希望戚继光明白,只要跟着自己,永远都不用艹心官场的那些破事儿,可以专心无忧的带兵打仗,可让沈默抓狂的是,戚继光宁肯选一个从没当离开过翰林院的张居正,也不选自己,难道在他眼里,老子就这么没前途?
沈默不禁意兴索然,笑笑道:“没别的事儿了吧?”
“没了,末将回去再好好想想……”戚继光有些气馁道:“这些事儿,我真的不擅长。”说着一脸无奈的望着沈默道:“大人,您要是能挺过这一关去,那该多好啊。”
“嗯?”沈默两眼睁大了一些道:“什么意思?”
“要是您能过了这一关,肯定比张太岳厉害多了,那末将以后还愁什么?”戚继光理所当然道。
“我过哪一关?”现在轮到沈默摸不着头了。
“您不用瞒着我了,我能挺得住。”戚继光一脸沉痛道:“其实看谭纶、尹凤也被招到北方来,我就知道,大帅要被架空了……您又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支出京城,这又斩断了大帅在京中的臂助,看来他们已经下定决心了。”说着难过的看着沈默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他们拿下大帅后,也不会放过大人的。”
听完戚继光的话,沈默发了好一会儿愣,才盯着他问道:“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是我自己想的,”戚继光道:“不过是张太岳提醒我才想到的。”
“他提醒你什么?”沈默的眉头皱起道。
“他说……”戚继光吞吞吐吐,想了想,还是对沈默道:“他让我不要为一时意气,永失报国建功的机会。”其实张居正还说‘良禽择木而栖’,不过戚继光为人厚道,不欲给他抹黑。
“原来如此……”沈默长长舒口气道:“看来以后,做人还是直接点好。”说着给戚继光一个神秘的笑容道:“你不妨走着瞧,看看我能不能倒?”
“我相信大人……”戚继光重重点头道。
“呵呵……”沈默微微颔首道:“天不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您也早些休息。”戚继光郑重行礼,顿一下道:“您能平安无事,是末将和戚家军的福分。”
“嗯。”沈默露出开心的笑容。
戚继光走远了,大帐后转出徐渭的身影,他伸个懒腰道:“我说,你犯得着费这么大劲儿吗?他可是你的老下级,为人又忠厚可靠,干嘛不知说呢?”
“有话直说……”沈默淡淡一笑,随口胡说道:“不是领导干部的作风。”
“你就瞎说吧。”徐渭是不信的,但也没了兴趣,哈欠连连道:“连着赶了两天路没合眼,我现在站着都能睡着了。”
(未完待续)
------------
第七二六章 梦想、现实(上)
天津原叫海津镇,是元朝的漕粮转运枢纽,本朝定鼎后,成祖朱棣便是从此渡过大运河南下抢了皇位,后来成了永乐皇帝后,为了纪念才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扼守京师门户的战略要地,天津并不属于地方行政区划,而是归属兵部直辖,有三个卫所,分别是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每卫士兵足额五千六百人,三卫一共一万六千八百余官兵,先直隶于后军都督府,后来随着五军都督府的式微,现由兵部直辖。
倭患大起后,又数次加强军备,更是尽迁沿海五十里内的民众于内陆,并在海边筑起林立的炮台,在水下布满了暗桩铁索,只留几条水道以供通行。若不是自去岁起,漕运被迫改海运,由此经漳卫南运河入京,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冷冰冰的军事要塞。
沈默抵达的前一天,天津卫的指挥使、巡按御史,已经为他备好了船只,恭候钦差大人光临。所以队伍一到海边,便可以直接经栈桥上船了。
等候队伍上船的功夫,沈默看到不远处另一个码头上,有一队海船正在卸货,他一问,原来正是运送京师的粮草……因为运河淤塞,海船不能入河,必须要经过河船的转运才行。沈默登时来了兴趣,紧一紧身上半旧的貂皮大氅,对陪同官员道:“走,咱们过去看看。”沈默对漕运深恶痛绝,对朝廷能主动改为海运,感到十分的欣慰……这次执意要走海路,也是有考察一下的意思。
天津的文武官员不觉着有什么好,但这里钦差最大,人家想干啥大家只有侍奉着。
于是一行人迤逦来到忙碌的货运码头,这边负责的官员也得到知会,赶紧过来拜见。沈默态度和蔼的向他们打招呼,听他们都是漕运衙门的人,便礼貌姓的问道:“河运改海运,你们还习惯吗?”
那些人竟想也不想,便一起摇头道:“很不习惯。”
“为何?”沈默淡淡笑道,心情已经不是起先那么愉快了。
他们相互看看,最后由一个领头模样的官员道:“回大人,海上风高浪急,暗礁密布,还有海盗搔扰,咱们每次都得提心吊胆不说,还得把黄水吐出来……”
“而且不到一年时间,就沉了七艘船,没了上百弟兄……”又有人接话道:“得亏明年就恢复原样了,不然小得们可真要活不下去了。”便引来一片附和声。
沈默听了很不是滋味,但见他们说得认真、不似作伪,便压着火气道:“是谁告诉你们,明年就恢复愿意的?”
“我们总督大人啊?”那官员答道:“他跟我们拍胸脯保证,坚持到开春,就不用遭这份罪了。”其余人也纷纷附和道:“是呀,大家都这么说。”“据说徐阁老也已经批准了呢。”
“哦……”沈默不由微微皱眉,那些人见他如此表情,不由惴惴道:“难道又有变化不成?”
“呵呵……”沈默自重身份,不愿引起丝毫风波,笑笑道:“本官是礼部侍郎,你们问我漕运的事情,岂不是问道于盲。”风趣的解答,让众官员放下了心,但他自己的心,却紧了起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3255
103256
103257
103258
103259
103260
103261
103262
103263
103264
103265
103266
103267
103268
103269
103270
103271
103272
103273
103274
103275
103276
103277
103278
103279
103280
103281
103282
103283
103284
103285
103286
103287
103288
103289
103290
103291
103292
103293
103294
103295
103296
103297
103298
103299
103300
103301
103302
103303
103304
103305
103306
103307
103308
103309
103310
103311
103312
103313
103314
103315
103316
103317
103318
103319
103320
103321
103322
103323
103324
103325
103326
103327
103328
103329
103330
103331
103332
103333
103334
103335
103336
103337
103338
103339
103340
103341
103342
103343
103344
103345
103346
103347
103348
103349
103350
103351
103352
103353
10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