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吧……”盘石公点头道:“穷了就让人瞧不起。”有一说一的老人,让交流变得十分通畅。
“就是这个道理。”沈默淡淡道:“歧视因为贫穷,而后产生隔阂。”
盘石公思索一会儿,道:“您说得一点没错,”说着苦涩的一笑道:“可世世代代生在这大山里,穷是咱的命是。”
“那不一定。”沈默神秘的笑笑道:“我有法子能让畲民们富起来,你信不信?”
盘石公盯着沈默,见他不似作伪,但终究还是没有信心道:“大人,我说个典故您别不爱听。”
“请讲。”沈默给他斟杯酒道。
“五十年前,有个大人物,也来咱们这儿巡抚过。”盘石公道:“他叫王守仁。”
“正是下官之师祖。”沈默肃然道。
“他厉害吗?”盘石公问道。
“文武双全,经天纬地。”沈默满是敬意道:“乃是五百年才出一个圣贤。”
“大人比他如何?”盘石公又追问道。
“远远不如。”沈默坦然道:“就像星星和月亮的差别。”
“那就是了……”盘石公长叹一声道:“当年他在剿匪之后,也想过很多法子,来解决咱们赣南的贫困问题――老百姓能吃饱饭,谁还会造反?这放在山民中,也是一个理。”
沈默缓缓点头,不由对这老先生刮目相看。
“且不论王守仁对我们做了什么,但他确实是个智者。”盘石公道:“他告诉我们,赣南缺水、山地贫瘠,故而产量低下,单靠种粮食只能勉强糊口,可一旦遇到天灾[***],很快就会难以度曰,更别提致富了。”
沈默点点头,表示认同。在阳明公的书信集中,他确实看到过其对赣南民生的调研,记得他说‘南赣地方虽禾稻乏产,然田地山场坐落开旷,曰照足且少虫害,竹木生殖颇蕃,若搬运谷石,砍伐竹木,及种靛栽杉、烧炭锯板等项并举,或可富民财而足民用。’
但结果似乎不了了之……“他想了很多的法子,试着种了很多东西,但都失败了。”盘石公忧郁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路……不知大人将那些大炮运进来,花了多少本钱?”
“足够再造出十门了。”沈默缓缓点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东西种出来简单,但运出去就难了,哪怕花了重金运出去,成本就太高了……没人会做这种买卖。”
“是啊!”盘石公端起酒杯,仰面喝干,嘿然道:“除非能修条路出来,不然就得一直穷下去!”说着双目通红的望着沈默道:“大人,你能给修吗?”
沈默缓缓摇头道:“不能,我找人算过,这是个以百万两计的大工程,我拿不出这个钱来。”
“是吧……”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盘石公还是失望的暗叹一声。不过对沈默的坦诚,他还是很满意的,如果对方说‘可以’,他反而会认为沈默是在蒙骗自己。
“但我有办法,能克服这个难关。”沈默话锋一转,竟抛出这样一句。
“什么办法?”盘石公沉声问道。
(未完待续)
------------
第七四三章 制胜之道(下)
宴会结束后,沈默叫过三尺吩咐几句,便请盘石公,还有几位畲族老者到书房用茶。
沈默去后面更衣,侍卫奉上香茗也退下了。趁这个机会,几位宗老赶紧问盘石公道:“石公,他叫咱们过来作甚?”
“听听不就知道了……”还不知道沈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盘石公不打算和他们浪费口舌。
“管他说什么哩,把粮食发下来最紧要。”宗老们你一言我一语道:“盘石公,待会儿经略大人一来,你就跟他讲,拿到粮食咱们就回去。”
盘石公点点头,示意众人噤声,果然不一会儿,就听到脚步声响起,然后沈默的侍卫长道:“诸位请现在书房稍候,大人待会儿就到。”
说着话,门开了,进来五个衣着得体,精明干练的中年人。三尺对盘石公等人道:“这也是今天的客人。”后进来的几个人朝盘石公他们和善的微笑,盘石公只点点头,并没有搭腔。
三尺安排客人坐下,两方正好一边一溜椅子,东西昭穆而坐。
为新来的客人上了茶,三尺他们又退下去,剩下两帮客人大眼瞪小眼,那些后来的客人,倒想要攀谈一下,无奈几次挑起话头,却都没得到回应,只好尴尬的住了声,场面颇有些尴尬。
其实盘石公也在悄悄打量着对方,单看其中一个手指上的墨玉大扳指,便知道这都是些大财主。再看其精明干练的气质,应该不是读书人,而是走工商口的,便开口问道:“朋友是做买卖的?”
几人便一起点头,道:“您老好眼力,我们确实是买卖人。”
“做什么买卖的?”盘石公心中一动,继续盘问道。
“印染。”其中一个相貌英俊、年纪稍轻,也就是那个带扳指的男子,替同伴答道:“我们都是干印染的。”
“印染?”盘石公有些失望,这跟赣南有什么干系。
几名商人并不是此行的头儿,也不敢乱说,见对方没了说话的兴趣,便也不再出声。
双方静坐了一会儿,沈默的笑声从屏风后响起:“让大家久等了。”
两帮人赶紧起身相迎,只见沈默换穿一身印有暗花的藏青棉布长袍,愈发显得飘逸出尘,卓尔不群。他不是一个人出来,而是携手一位稍显富态、头发花白的老者,两人神态亲密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沈默态度和蔼的请众人坐下,那老者在左侧首位坐下,正好与盘石公相对,显然是商人们的头头。
沈默也在首位落座,笑容可掬的对盘石公道:“石公,这位是徽州商会阮会长,号长公先生。”
“长公。”盘石公唱个喏道:“盘石这厢有礼了。”
那老者笑眯眯的还礼道:“您想必是大名鼎鼎的盘石公吧?”他虽然是个商人,但气度雍容,举止大度,很难不让人心生亲近,就连盘石公也破天荒的笑笑道:“山野之人有什么名气,倒是您老,三大商帮之一的会首,那才是大名鼎鼎呢。”
“不过是为同乡做点事情罢了。”阮会长谦虚笑笑,对沈默道:“多亏大人安排这次机会,才能见到盘石公和诸位族长。”场面人永远不会冷落尊者。
“既然大家认识了,”沈默笑着点点头道:“那咱就直入正题。”他对阮会长道:“长公,这次你们千里而来,肯定是不虚此行的。一直困扰着你们的大问题,我终于找到解决之道了。”
这长公先生字良臣的,名叫阮弼,实乃一位不得不说的人物。他于弘治年间生于徽州歙县,一个小地主家庭,读过书、学过医,后来向父亲要了一笔钱,说是要‘贾于四方’,历经挫折失败后,终于在芜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因为他发现芜湖是一个成就事业的地方。首先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通畅的水路交通,且正处于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重要经济中心的中心点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不仅交通发达,而且商情灵通,完全具备发展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广阔前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8593
108594
108595
108596
108597
108598
108599
108600
108601
108602
108603
108604
108605
108606
108607
108608
108609
108610
108611
108612
108613
108614
108615
108616
108617
108618
108619
108620
108621
108622
108623
108624
108625
108626
108627
108628
108629
108630
108631
108632
108633
108634
108635
108636
108637
108638
108639
108640
108641
108642
108643
108644
108645
108646
108647
108648
108649
108650
108651
108652
108653
108654
108655
108656
108657
108658
108659
108660
108661
108662
108663
108664
108665
108666
108667
108668
108669
108670
108671
108672
108673
108674
108675
108676
108677
108678
108679
108680
108681
108682
108683
108684
108685
108686
108687
108688
108689
108690
108691
10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