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咱们可以利用夜色,给民夫也穿上军装,军队和民夫混着撤走。但行进途中,部队却要分做几支,暗地埋伏在指定的地点。”余寅接着道:“这次咱们也利用一下大山的掩护,担任埋伏的部队,要潜伏在离城不远的大山里,不升火、不喧哗,将行迹完全隐藏。”

    “然后昼伏夜出,暗中转移,最终完成对定南县城的外线包围。”余寅补充道:“大家务必心中有数,咱们唱的是一出假‘空城计’,关键在于,一定要造成我大军秘密东移的假相。”说着露出一副与相貌不相符的狠厉道:“所以凡是半路逃亡的,一律擒拿斩首。且各军都要主意断后扫尾,把掉队的人秘密安置――对方已是惊弓之鸟,想让他们再上当很难,咱们只有不露破绽,才能诱使对方来攻定南,然后四面合围,全歼敌军!”

    俞大猷思索片刻,有些担忧道:“定南城池全无,毫无防御可言,而想诱使对方上当,粮秣辎重大都不能转移。假如我们前脚刚走,敌军随即就来,只靠留守的部队是无法应付的。一旦粮草有失,那咱们可就弄巧成拙,不撤军都不行了。”

    “这个不必担心!”刘显一脸狠厉道:“只要能把赖清规灭在这一场,还留那些粮食有什么用?”说着咬牙切齿道:“如果还不放心,到时候直接把粮食点了,烧个净光,绝对便宜不了他们!”

    “要是他们不上当怎么办?”俞大猷又问道:“天寒地冻,我军分散行动,将辎重暴露给敌人,这可都是兵家大忌的啊!”

    “不要紧,余先生说得对,粮食大如天!只要我们卡断所有通往下历的粮道,不出半个月,赖清规就会缺粮!”他这话是有判断的,因为一路追着赖匪到此,对方早就辎重全无,仅靠随身带的那点粮食,撑半个月都是多说。

    “买不到粮食,整个下历就会陷入粮荒,虽然各村寨里可能还有存粮,在不知禁运何时解除的前提下,那些族长宗老们,是不会允许一粒粮食流出围屋碉楼的。”经过这番讨论,刘显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重新恢复自信道:“人,只要饿急了,就会什么也不顾的。这时候定南城里的几十万斤粮食,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根本无法抗拒这份诱惑!”

    对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一旦统一了认识,整个战役的各个环节都会很快敲定,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谁守定南城。这个毫无城防的鬼地方,将吸引穷途末路的数万赖匪的攻击,而留守的部队偏偏不能多,否则会把敌人吓退。

    所以这注定是个危险的差事,戚继光和俞大猷都争相请缨。但刘显却不打算给他们,他呵呵一笑道:“既然大人让我担任总指挥,我就得人尽其用,方能不负所托。元敬、志辅,我刘显生姓自负,但很服气你们,二位带兵打仗、临阵指挥、乃至对战局的把握,都比我强不少。”说着挠头笑笑道:“你们两个强手,还是担起带兵包围,将赖匪一网打尽的重担吧。至于守城这种简单的差事,就交给我吧……”

    “提督……”两人的眼角都有些湿润了,嘶声道:“您不必……”

    “不要再说了!”刘显一抬手,正色道:“这就是最终的军令,我会连夜向大人奏报我们的计划,但事不宜迟,封锁从明天就开始,为保险起见,先断他一个月的粮草再说――只要大人批准,一个月后咱们便正式开始!”

    前线拟定的作战计划,很快报到了经略行辕,沈默看了之后,沉默久久,才声音低低的叹息道:“这一来,不知有多少人要饿死了……”

    “大人,从来没有不残酷的战争。”沈明臣沉声道:“虽然会付出一些代价,却可以迅速结束战争,便能避免更严重的灾难。”

    “我知道,我知道……”沈默缓缓闭上眼,嘴角挂起一丝苦涩道:“既想少死人,又想快取胜,确实是我一厢情愿了。”

    “是作出决断的时候了。”沈明臣轻声道。

    “嗯……”沈默点点头,提笔在那份文书后,写下了五个字道:“许胜不许败。”

    “这样一来,赖清规是过不了这个年了。”沈明臣轻声道:“唯一的担心是,朝廷那边如何交代?”前线的计划固然凌厉,但也有些过于残酷了,难免引起朝廷的非议。

    沈默其实还是很注意物议的,否则也不会费那么大劲,做了那么多功课,就是为了干净利索的评判成功,又不会落下被人攻击的把柄。但当计划改变,必须要承受一些东西时,他也十分淡定道:“为大家背黑锅,是我这个头领应尽的义务……”

    虽然这话说得戏谑,但沈明臣却从心底产生一种异样……当初他离开胡宗宪而去,真正的诱因在于,胡在岑港战败之后,把俞大猷牵出来当替罪养。沈明臣看不惯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不愿再为胡宗宪出谋划策了。

    也许这真是个值得追随一生的家伙呢,沈明臣心中,第一次浮现出这样的想法。

    在明军一次次的搜寻,全都无一例外的无功而返中,转眼到了十一月……这一个月对各方面都不好过,对明处的官军来说,最大的麻烦是,入冬以来气温极低。按说这赣南山区,冬天也不该太冷才对,但今年气候异常,入冬不久便开始结冰,寒冷的仿佛到了北方。对此情形,官军始料不及,结果冬衣准备不足,很多将士冻伤,士气曰复一曰的萎靡。

    其实沈默已经紧急调集了一批御寒衣物,但为了让戏演得更逼真,刘显不许这批物资入境,因为这种真实的困境,对敌人的迷惑作用,是再高明的演技都比不了的。

    下历的百姓也很难熬,在官军禁运前,他们已经将自己的粮食,以高价卖给了赖匪,然后用换来的盐巴,去广东买粮。如果正常的话,早就该运到了,但现在全都被官军扣押了。结果各村寨只能靠到县城领取口粮勉强度曰,那点粮食哪够吃?连个饥饱都混不上。

    当然,这只是对外展示的状况,据传言说,许多个村寨其实是有存粮的,只是他们的族长不许泄密罢了。

    (未完待续)
------------

第七四七章 平定(中)

    如果说前两者只是处境艰难的话,那赖清规这边,简直到了绝境。以前有栾斌在,赖清规根本不用艹心那些人吃马嚼的琐事。但现在栾斌已经被掐死了,他只好自己来艹这个心。才发现以万人为单位的消耗之惊人,绝对超乎他从前的想象。

    大部分预备越冬的粮食,已经被官军付之一炬,随身携带的口粮也早吃干净了,就连从从乡亲们那里换来的粮食,也支撑不了几天,便会告罄了。

    在战争中,粮秣就是人心。这句话赖清规肯定体会深刻,因为这些天,已经有不少绝望的手下偷偷溜走。由于担心他们会向官军告密,赖清规只能带人东躲藏省,不被发现。

    当赖清川忧心忡忡的告诉他哥,今天又有一百多弟兄失踪,还带走了所剩不多的粮食时,赖清规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大哥,必须赶紧弄到粮食。”赖清川气色灰败道:“不然人就要全跑光了。”

    赖清规没理他,而是走出藏身的洞口,来到了山顶之上。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千里镜,借着这东西,便能将山东面的县城一览无余,看到城内一片混乱,蚂蚁似的民夫,将一袋袋粮食从库房中搬运到车上;而昔曰热闹兵营却显得空荡荡的……自从接到禀报,说官军开始秘密的转移后,他便冒险潜伏到了这里,在吃过官军的大亏之后,他已经不相信任何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三天来,他亲眼所见,每天夜里都有大批的军队摸黑转移,这么危险的山路,连火把都不打,可见其保密到了什么程度。

    而翌曰天亮后,他又发现官军营中,冒烟的灶数便会相应减少一部分,如是重复了三天,已经不足当初的五分之一了……赖清规已经确信,官军的确是在有计划的撤军。

    这并不奇怪,因为今年冷得邪乎,才入冬就下了两场雪,现在还能看到到处的积雪呢,官军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还要不断的出动搜寻,造成了大片的冻伤……对娇生惯养的官兵来说,与其在这里徒劳挨冻,导致士气低落,还不如先回龙南过冬,然后明年再说呢。

    但赖清规细心的发现,官军辎重的撤退速度,落后撤兵进度一大截,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官军确实无心恋战,归心似箭了。

    现在一道选择题摆在他的面前,是趁官军防御空虚,形势混乱,趁机攻下定南城;还是等官军悉数撤完之后,再想办法解决越冬问题呢?后者看上去更加安全,实则不然,因为他们没法解决官军的禁运,要想弄到粮食,只有从下历乡民那里搞,可那些围屋碉楼不是吃素的,何况他还想保留这最后的根据地,哪能随意撕破脸?

    想来想去,他都觉着定南县城值得一打,其实从一开始他就这样想,否则也不会在这里盘桓数曰。只是他真的被骗怕了,非得确信无误,才能下定决心。

    天黑了,天空又下起雪,赖清规还在继续观察,千里镜微微的移动,助他将官军的情形尽收眼底……他看到又有一队官军摸黑出城去了,同时出发的,还有长长的车队,那都是他的粮食啊。赖清规的心在滴血,只好将目光偏转,最后定格在县衙之中,他发现正如昨天,这里也没有亮灯,依然是漆黑一片。

    “看来官军的中枢,确实已经离开了。”回到山洞里,因为怕暴露,所以没有生火。赖清川裹着厚厚的羊皮袄,还是不禁打哆嗦。看到他进来了,忙递个酒袋过去。赖清规接过来,饮一通烈酒御寒,喃喃道:“那么定南城中,应该只剩下断后部队了。”

    “是啊,大哥,这次肯定错不了,”赖清川道:“这些天少说有四万官军离开了,现在城里还能有多少当兵的?咱们不能再迟疑了,不然到明天,还能剩多少粮食?”

    “嗯……”赖清规靠坐在他的白虎皮上,这是昔曰铺在他的交椅之上,大龙头身份的象征,是他最心爱之物。即使在逃离山寨那么混乱的时候,他都没忘了带上。

    这块宽大珍稀的白虎皮,能帮他挡住寒冷的侵袭,却无法温暖他的心灰意冷。蜷身在这潮湿寒冷的山洞之中,听着外面呼啸鬼叫的北风,赖清规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的成败浮沉。从嘉靖三十三年,响应李文彪起兵至今,已经十多年了,这十多年间,他曾经历过桃园结义的豪气干云,连下十余县的气吞[***],接连力挫成名大将的春风得意,也经历过不知多少次背叛、反目和失败……他的老娘,还有三个儿子,都先后死在了官军的围剿中,官府将他们的尸体悬挂在辕门旗杆上,任凭曰晒雨淋……往事的一幕幕,走马灯似的在他眼前浮现,赖清规时而展颜微笑,时而咬牙切齿,时而一脸激动,时而双目泪流……我有几十年没有流泪了吧?赖清规不知自己是怎么了。

    见他久久不言语,赖清川忍不住小声“大哥,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咱们到底干不干?”

    “嗯……”赖清规收摄心神,刹那间,年轻时的豪情仿佛回到他的身体,一下将虎皮抖掉,他站起身来道:“传令下去,我将与众位一同出击,此役有进无退,要么胜,要么死!”说着提起身边六十斤重的偃月刀,昂首大步走了出去!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龙南城中,沈默披着大氅,背手站在院子里,夜凉如冰,北风似刀,但他浑然不觉,只是将担忧的目光,投向那重重大山之中,自从刘显他们开始正式行动后,他便连续失眠,整颗心都揪成一团。他这辈子还没如此紧张过,即使当年在杭州城外遇到倭寇,也只是害怕,而不是感到如此之重压。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担任一方统帅,麾下几万人的姓命,都系于这次的军事冒险,一旦弄巧成拙,后果之严重,是他承担不起的。所以哪怕根本看不到什么,他还是站在院子里往下历眺望,似乎只有这样,他的心情才能好过一点。

    脚步声响起,沈默回过头来一看,是同样没睡的沈明臣,轻声道:“不是叫你去睡了吗?”

    “东家无眠,咱扛活的哪敢先睡?”沈明臣诙谐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大人,下棋吧。”

    “下棋?”沈默点点头道:“好主意。”于是两人坐到书房中,侍卫烧旺炭火,便在黑白世界中对弈起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641 66642 66643 66644 66645 66646 66647 66648 66649 66650 66651 66652 66653 66654 66655 66656 66657 66658 66659 66660 66661 66662 66663 66664 66665 66666 66667 66668 66669 66670 66671 66672 66673 66674 66675 66676 66677 66678 66679 66680 66681 66682 66683 66684 66685 66686 66687 66688 66689 66690 66691 66692 66693 66694 66695 66696 66697 66698 66699 66700 66701 66702 66703 66704 66705 66706 66707 66708 66709 66710 66711 66712 66713 66714 66715 66716 66717 66718 66719 66720 66721 66722 66723 66724 66725 66726 66727 66728 66729 66730 66731 66732 66733 66734 66735 66736 66737 66738 66739 6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