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蓝色洋布虽称为洋布,实则是广州自产的机器布,可谓物美价廉,而做工精细的手织布和绸缎等等布匹自然成了高档布料,只有有钱人才买的起。机器布,廉价,质地也好,很快受到平民追捧,按照机器布的布价,过年过节的就算贫苦人家也能作身新衣服不是?

    随着广州的发展,机器布、洋钉、火柴等等开始涌入东南亚市场,现今苏伊士运河未开,可想而知广州产品比之欧罗巴诸国高额长途运输后的产品,竞争优势是多么巨大,如果不是广州生产力不足,并不能冲击到欧罗巴诸国的贸易份额,怕又会起一场贸易纷争。

    当然,叶昭最在乎的还是这机器布。

    为什么?因为从古至今,“衣不蔽体”都是形容人贫困的样子,而且,很形象。

    现在就算广东到处就业机会,可乡下人穿不起衣服的那大有人在,大多数贫苦民众都是补丁摞补丁,而一条裤子兄弟几个轮流穿可不是说笑,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

    机器布的出现,土布作坊的集中,加之广东经济的发展,叶昭希望,一两年间,就是最贫困的人家,也能人人有身衣服穿,洋布不如土布耐用,农民喜欢穿土布衣,土布作坊却不会因为纺织厂的出现马上崩溃,而这个过程足以使小作坊主们革新寻觅出路了,一定抱残守缺的,那物竞天择也没办法。

    来东城,叶昭边走边琢磨,自己要不要也拆迁呢,这东城大杂院区,危房也太多了些。

    “叶,叶昭?”突然有清脆的声音,不确定的喊他。

    叶昭转头,就是一怔,这,这是朱丝丝吗?

    却见东侧大杂院塌了一半的围墙前,站了个俏丽的“村姑”,蓝花布的袄,黑裤子,膝盖上缝了红布补丁,但别具匠心的剪成蝴蝶状,却好像后世韩流风格的小饰物,添了几分不羁和叛逆之美。

    当然,这是叶昭的眼光,旁人怎么看就不知道了。不过朱丝丝这身行头显然穿了几年,显得有些小,裹得她身子紧紧的,纤腰酥胸,柔美曲线毕露,是男人都会多看几眼。

    “朱丝丝?”叶昭上下打量着她,笑道:“怎么,到底还是被开了呀?”几天没见了,朱丝丝这村姑装扮,却是比那警装可亲可爱。

    “今天我休息!狗嘴吐不出象牙!”朱丝丝瞪了叶昭一眼,见叶昭上下打量,蹙眉道:“回家看你老婆去!”

    叶昭就笑,朱丝丝这一身实在太搞笑了,尤其是那条黑裤子明显跟不上她苗条双腿的长度,显得短短的,露出来淡白袜筒和红布鞋,虽然土气,但不可讳言,实在是别有一番乡土村姑的诱惑。

    只是这和那个英姿飒爽的女警官差别也太大了吧?

    “你住这儿啊?”叶昭向大院里探了探头,里面槐树旁,有妇女正洗衣服呢。

    朱丝丝却看着叶昭的行头撇嘴道:“怎么?没钱用了?”

    叶昭笑道:“体察民情!”

    朱丝丝嗤之以鼻,挥了挥手:“去吧!小心看路!别撞破了脑袋!”

    叶昭笑着拱拱手,正想走,院里却是野马般冲出个小女孩,大概六七岁吧,一身花布衣倒是崭新的,大眼睛滴溜滴溜的,一看就顽皮的很。

    “姐姐,我要吃熏鸡腿!”小丫头抓着朱丝丝的手,摇晃撒娇。

    就在叶昭以为朱丝丝会骂她之际,朱丝丝却痛快的点头,“好。”伸手将小丫头抱起,沿着砖路向西走,倒是和叶昭同路。

    百步外就有个熏鸡店,对着街面有柜台,架上挂着烤熟的鸡腿、鸡架,澄黄嫩脆,离得老远就香味扑鼻。

    被那小丫头一说熏鸡腿叶昭才觉得肚子有点空,在柜台前看了几眼,叶昭摇了摇头,可不知道是不是死鸡做的,怎么看和府里的熏鸡肉都不一样。朱丝丝一边指着一只小鸡腿要老板称,一边问叶昭:“没带钱?我帮你垫了?”

    叶昭自不知道她是想打自己这只大老虎,摆摆手道:“好像有点脏。”

    光头老板一下就瞪起了眼睛,“骗宁,侬呐撒么司赔啊侬?”

    叶昭也不知道他说什么,对朱丝丝拱拱手,自顾自走了。

    朱丝丝瞠目结舌,看着他的背影,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怪的人。

    ………………………………………………………………………………………………………………………………双倍月票结束了,这个时候,除了说谢谢不知道还说什么才能表达我的心情。

    30号,下定决心冲前十的时候,当时我说心里忐忑,为甚么忐忑?那时候真怕成为笑柄。喊出冲月榜前十,结果最后边儿都摸不上,一直十五名外晃悠,怎么想也太砢碜了点。自不量力,作为好面子的中国人,还是很怕这四个字的。

    其实,我确实有点自不量力了,根据我的订阅经验,咱的订阅和前十确实还差点火候,本来我是准备再积累积累的,可看着月票榜,又一直觉得很憋屈,有点不服。所以考虑再三,琢磨着丢人就丢人吧,就冲了!

    只是我自不量力,大家却用了最大力量支持我,没让参军丢人,而且是让参军大大的荣耀了一把,订阅、打赏、各种票票都飞了起来!谢谢!发自真心的感谢!

    真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份感激!只能再次谢谢!

    我以前说,希望大家能陪我一起打造出军阀的一方天空,希望,今天只是个开始,参军会努力写好每一个字,构思好每一个情节,不会令现在支持我的每一个朋友失望。

    (未完待续)
------------

第七十六章 秘书房

    郡王府第一进大殿也就是俗称的银安殿宽阔无比,檀香阵阵,黄幔金柱,堂皇肃穆,曰光从巨大门窗缝隙射入,殿内金黄耀目,令人油然升起朝圣之心。

    此刻单膝跪在殿门前的郡王府秘书房佥事马登无疑就心中满是敬畏,看也不敢看那远远的坐在黄幔书案后,黄澄澄刺目光芒下,令人越来越看不清面目的主人。

    叶昭此刻正在翻阅要下发各省道府的几道文函,其中一文就是《各道监察巡捕十九则》,大概类似于《大力打击警察队伍[***]现象的通知》,只是文风文邹邹的而已,此文自是叶昭的意向,秘书房书吏落实为文字。

    秘书房在银安殿前东西两侧的厢房办公,而马登这个秘书房佥事,乃是秘书房里唯一的顶戴官员,正四品,统领秘书各房。

    是以整个秘书房,只有他才穿官服戴顶子。

    而叶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明令秘书房各书吏,见到自己不需大礼跪拜,若行礼,可行单膝礼,紧要事务,单膝礼可免。

    叶昭翻着文函,也在琢磨西关发明者俱乐部的事,这个俱乐部算是在欧洲开始小有名气,最近又有三四项比较可行的研究,其中两名科学怪人最值得关注,一位是物理学家,研究的乃是欧洲不重视的交流电学,而这位老先生乃是法拉第的得意门生,却不被主流物理学家接受,提出的分明就是交流发电机的构想。虽然他人疯疯癫癫的,好似还有健忘症,说了上句忘下句,但颇令叶昭喜出望外,心说有时间要和这疯子多交流,自己动手不行,可理论方面完全可以给他启发。

    说起来交流发电机比直流发电并不难,可十年后直流发电开始大规模应用,商业利润惊人,是以直流学派一直打压交流学派,令交流发电推迟诞生数年,实际上,电能应用上完全可以直流、交流发电一起发展。

    而另一个令叶昭关注的则是一名年轻物理学家,同样神神叨叨的,说他可以证明电磁波的存在,这也是他长篇大论中叶昭唯一能听懂的部分,心说证明就证明吧,虽然就算证明了所谓电磁波的存在也只是物理理论的进步,并不是自己侧重的应用技术,但电磁波确实是存在的,自己资助其来证明也算树立一位物理学先驱,载入物理学史册的人物。

    而且这两位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可能还有点交叉。

    不过证明电磁波存在的赫兹先生未免就悲剧了,以后这频率单位的名称也会是新的名字来命名了吧。

    正在胡乱琢磨着,马登就进来了。

    叶昭笑道:“粤海关去年一年关税近五百万两,今年第一季预计可达二百万两,马登,你也功不可没啊!”马登是自粤海关提拔上来的,刚刚叶昭看了第一季的财政预算情况,心下大悦。

    去年,粤海关终于反超江海关重新夺回了第一商业重埠的地位,而今年看势头,更要远远超过江海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115 10116 10117 10118 10119 10120 10121 10122 10123 10124 10125 10126 10127 10128 10129 10130 10131 10132 10133 10134 10135 10136 10137 10138 10139 10140 10141 10142 10143 10144 10145 10146 10147 10148 10149 10150 10151 10152 10153 10154 10155 10156 10157 10158 10159 10160 10161 10162 10163 10164 10165 10166 10167 10168 10169 10170 10171 10172 10173 10174 10175 10176 10177 10178 10179 10180 10181 10182 10183 10184 10185 10186 10187 10188 10189 10190 10191 10192 10193 10194 10195 10196 10197 10198 10199 10200 10201 10202 10203 10204 10205 10206 10207 10208 10209 10210 10211 10212 10213 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