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昭笑道:“两宫太后、皇上与本王欲设恩平尉,准备授予诸君。”

    众商人都是一呆,换着名目拿钱卖官么?但这可不似大将军王的作风。

    叶昭却笑道:“恩平尉非官职更非爵位,乃是授予民间有德之士的一个称号而已,以表彰其德行,但却又不仅仅是一个尊号,恩平尉者,却是要负担起维持民间安宁、防止非法刑罚之权责。如恩平尉者,可巡视监狱等羁押院所,接受被拘禁者之投诉,若发现各衙门违法乱纪之事,亦可直接向吏房甚或向将军府秘书房申诉。”

    这个恩平尉类似于后世香港的太平绅士,只是被叶昭多加变化,用来作为现阶段提升商人士绅地位的一个信号。

    叶昭又笑道:“第一批恩平尉十五名,准备授予诸君,以后每五年酌情增授,但以后之审核定然比现今法度严谨,诸位之年纪就有几人稍显年少。以本王所想,今后每省恩平尉维持三十名左右。”虽说是权宜之计,但以后大可借恩平尉模式,筹备民意机构。

    商人中大多通晓西事,倒是知道大英帝国在香港设立太平绅士,和大将军王所说的这个恩平尉有相通之处,只是香港的太平绅士还要兼任裁判官的职责,而恩平尉更偏向是一个民间称号。

    只是,监督监狱和巡捕羁押房?更可以直接向大将军王之秘书房上折子弹颏衙门习气?对他们来说,这可真是想不到的殊荣。

    这和花钱捐官是两码事,你就算捐多少钱,捐成了红顶子又怎样?那也不过是个虚名,在人家眼里,你还是商人,谁也不会真拿你那红顶子当回事。

    而在广州新政下,这恩平尉可就大大不同了,不是官员,却有了评说衙门的话语权,大将军王向无虚言,想也想得到,做了这恩平尉,地位会有怎样的提升,最起码,不用担心那不入流的官吏来敲诈勒索了。

    叶昭环视众人,又道:“当然,本王现今处境各位都知,诸位受了恩平尉,若以后时局变幻,我可就害了诸君,诸位若推辞不就,本王绝不勉强。”

    伍崇曜立时道:“王爷,草民等卑微之身,得王爷抬爱,心下唯有惶恐,怕失王爷之厚望,但草民必定兢兢业业,维系乡里安宁,民间和气。怎敢说一个推字?”

    其余众人也纷纷感恩戴德,七嘴八舌的谦逊。

    叶昭笑道:“既如此,诸君该当仁不让,粤赣各行各业,还赖诸君维系。”

    这第一批十五个恩平尉是有讲究的,巨贾大亨有之,大地主亦有之;而办实业的几位,就算实力稍逊的,也是涉及各行各业比较有代表姓前途广阔之人,就好像报业一哥胡宁鸣,在众人中仅比大班黄文秀身家丰厚,但作为粤报创始人,广州最热卖新闻纸之老板,从某种程度上说,却也举足轻重。

    黄文秀,就更不是叶昭偏私,泰和行投资在各行各业,而这位掌柜就更是交游广阔,名气极大,可说是不折不扣的广州第一号掌柜。而恩平尉中,要选一位经理人代表,自然非他莫属。

    十四位东家,一位掌柜,自是向外界宣布,这工商界,不仅仅是东家大老板社会地位提升,那些经理人大班掌柜甚至伙计也可以诞生优秀的人才,足以当得这恩平尉的荣耀称号。

    在座商人都极为精明,现下可就知道为什么大将军王召见商界士绅代表,会有胡宁鸣和黄文秀了。

    叶昭这才笑着端起茶杯送客,说:“改天择黄道吉曰为诸位授勋,胡老板暂且少待,本王就不送诸君了。”

    众商人急忙告辞,很快厅内只余下了胡宁鸣。

    单独坐在大将军王面前,胡宁鸣心下可就有些不安,幸好王爷笑容温和,他才略略放心。

    叶昭笑着道:“胡老板,本王府内礼房拟筹组报馆,还要你多加指点。”

    胡宁鸣忙说不敢,心下更是一宽,他与王府秘书房的人时有接触,那抨击鸦片等文章都是王府秘书房传出来的,王府内官员,他倒觉得办事廉洁高效,没什么可怕的。

    叶昭又道:“不过这报馆想来赶不及皇上登基大典,是以皇上登基恩诏、讨贼檄文布告天下之时也要在粤报昭告军民,胡老板,没问题吧?”

    胡宁鸣又哪里敢说不?大将军王这可多客气啊?换了别人,哪还会单独召见你跟你商量?自然没口子的答应下来。

    (未完待续)
------------

第十一章 络腮胡大哥

    1858年8月,平远军入广西,以雷霆之势收复桂林、南宁诸府,贼众罗九成残部遁入越南,陆月亭等公平党人不知所踪。同月,粤赣官员拥立小阿哥载濂在广州登基,年号同治。

    由两宫垂帘,大将军王摄政,粤赣官员俱有升赏。

    平远军各镇、各巡防据桂、湘南、赣北、闽南数处要地建营,南北之战一触即发。

    ……紫禁城南书房。

    桂良、杜翰垂首站在御书案下,皇上购买军舰之事可说是由两人一起办砸了,一个是败儿私养歼佞,一个办差不力,幸好皇上宽宏,并没怪罪他们,言道不是两人糊涂,实在乃是景祥狡诈无比。

    南朝自立,苏红娘归降,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京城立时风云激荡,但皇上举重若轻,片言只语,已经稳住朝纲。

    左宗棠新军山东试练,与僧格林沁部剿灭捻军伪王张三通,山东境大部平复,军报言,新军全部装配法兰西、普鲁士、英格兰之新式步枪,总有万人,与捻军牛刀小试,声威已张,此其一。

    机器制造局落户直沽,可生产步枪、弹药、炮械甚至轮船,此其二。

    伊犁将军常清上表,痛斥景祥蒙蔽太后,欺君罔上,并言与俄罗斯人达成协议,可与西北获得俄罗斯人的军火支援,俄罗斯人更表态只承认大清国皇帝为中国正统,此与欧罗巴诸国的中立态度可谓鲜明的对比。

    而常清与景祥是同一个老祖,同是第一代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脉,镶蓝旗的宗室,黄带子,与景祥一脉渊源颇深,其斩钉截铁的表态又令朝纲一振,此其三。

    桂良、杜翰肃立台下,心中都是钦佩无比,也只有皇上,当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说。

    景祥小贼来势汹汹,更挟平复公平党贼之威,京城立时风雨飘摇,可皇上,却稳坐钓鱼台,轻轻化解之,这些布局,怕都是极长远就开始部署,现今才轻轻落子。

    只是景祥也委实狠辣了些,那苏红娘,怎么就心甘情愿的降了?想想都令人出一身冷汗。不过其包庇匪首现今也成为皇上讨南朝逆贼檄文中一条大罪状,这嘴皮官司,当然是要物尽其用。

    六王终于抬起头,道:“你们去吧,按朕之方略去办。”

    “喳!”两人急忙跪安。

    ……郡王府书房,叶昭正在翻阅桌上厚厚的文函。

    这些曰子需要处理的文牍堆积如山,广州燕京,第一战自然是舆论战,各自大义凛然斥责对方,都要占领那道德制高点。

    要说此时局面极为微妙,各省督抚、将军的地位突然重要起来,六王也好,两宫太后也好,不但下诏令各省军政大臣勤王剿逆,更纷纷给其写密信,信的内容可想而知,无非恩宠拉拢,斥责叛逆。

    广州政权对六王最致命的一击乃是痛斥他毒害先帝,也就是祺祥小皇帝,《粤报》推波助澜,描写的绘声绘色,祺祥小皇帝本是微恙,但在用了六王敬献的人参煮汤后暴毙,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一时粤赣之地,六王毒害先帝的故事传的沸沸扬扬,现时铅字印刷的新闻纸,又有人证物证,这野史都当真的年代,老百姓的心思,那还假的了?甚至京城满洲亲贵,各省督抚大臣,都未免心下嘀咕。

    不过这些嘴皮官司,叶昭自不会放在心上。

    桌上铺着粤赣湘闽军事地图,平远军六镇,红娘领第五第六镇屯兵广西,哈里奇在湘南衡州大营,韩进春、神保在江西大营,马三宝在闽南大营。

    现今国内局势可谓极为微妙,因为太平军处于南北朝之间,是以谁都不好轻动,不然必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

    南朝战略,自然是袭破闽浙清军,随即破发匪占领两江之地为最佳之选,如此东南半壁到手,鱼米之乡、丝茶之乡在握,则鲸吞天下之势可见端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6754 76755 76756 76757 76758 76759 76760 76761 76762 76763 76764 76765 76766 76767 76768 76769 76770 76771 76772 76773 76774 76775 76776 76777 76778 76779 76780 76781 76782 76783 76784 76785 76786 76787 76788 76789 76790 76791 76792 76793 76794 76795 76796 76797 76798 76799 76800 76801 76802 76803 76804 76805 76806 76807 76808 76809 76810 76811 76812 76813 76814 76815 76816 76817 76818 76819 76820 76821 76822 76823 76824 76825 76826 76827 76828 76829 76830 76831 76832 76833 76834 76835 76836 76837 76838 76839 76840 76841 76842 76843 76844 76845 76846 76847 76848 76849 76850 76851 76852 7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