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江西,你要小心。”兰贵人淡淡的说。

    叶昭微笑点头,踱步到了宝座前,把那汤碗端起,说:“不冰手了,刚刚好。”顺手把那如意搁在了一旁。

    兰贵人笑孜孜看着他,只觉心内从未有过的轻松。

    ……第二天叶昭没能如愿去江西,而是留在广州隆重接待一位西方来的客人。

    叶昭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在广州见到俾斯麦,这位德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血首相。

    俾斯麦是作为普鲁士驻华公使来到广州的,他本是普鲁士王国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去年年底卸任,在选择是赴俄罗斯任公使还是来中国任公使的问题上,他衡量了好久,终于还是选择了中国。

    现今后世眼里传统意义上的德国尚未形成,而是以德意志联邦的形式组成的松散联合体,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一直在争夺德意志联邦的主导权。

    而俾斯麦这位铁血首相,开启了普鲁士乃至德意志在欧洲大陆的争霸之序幕,他在两年多后上台担任首相,在十年之内,就令普鲁士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国家之一,十年称霸之路第一步是联合奥地利发起了对丹麦的战争,逼使丹麦放弃了在德意志联邦内的利益诉求;第二步则挑战奥地利,击败奥地利迫使其不得不退出德意志联邦;第三步发动对法国的战争,普法之战普鲁士王国彻底击败法国,终结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而德意志帝国随即诞生。

    虽说这位首相结局不怎么好,数十年后的1890年被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勒令辞职,但可以说,没有俾斯麦,就没有德意志帝国的诞生,其影响足可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俾斯麦创造出的德意志荣光,又哪里会有希特勒宣传其民族思想的土壤?

    俾斯麦这位牛人是多么的牛,叶昭自然深知,这位老先生来了广州,叶昭岂会不亲自接见?

    而叶昭对于接待俾斯麦规格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亲自陪同俾斯麦检阅了羽林军仪仗队,坐同一架马车奔赴广州饭店,设宴款待,广州诸多高级官员参加了宴会,席上叶昭更热情洋溢的称俾斯麦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俾斯麦四十多岁,有着曰耳曼人特有的冷峻面庞,他少年时就好斗成姓,求学时多次与人决斗,脸上有一道深深的伤疤,就是与人决斗时留下的印记。

    毫无疑问,俾斯麦绝没有想到中国摄政王会对自己这般热情,有些迷惑,有些不解,酒宴后在广州饭店那金碧辉煌的休息室,俾斯麦品着中国醒酒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亲王阁下,感谢您的盛情款待,我刚刚来到中国,但在报纸上看到过很多亲王阁下的事迹,对于您,我深表钦佩,但我听闻,这是您第一次陪同外国使节检阅仪仗,我很荣幸,谢谢亲王阁下的厚爱。”

    大宴会厅旁的休息室,富丽堂皇,华灯璀璨,那巨大的泼墨山水画磅礴之势扑面而来。

    叶昭品了口茶,笑道:“俾斯麦先生致力于德意志统一,鄙人心有戚戚焉,用中国话说,同病相怜吧。”

    俾斯麦现今已然是普鲁士政坛最强力人物之一,强硬的作风尽人皆知,但他却一直没能站在最高政治舞台展现自己的抱负,听叶昭话语,俾斯麦笑道:“亲王阁下的军队统一整个远东大陆是迟早的问题,我不认为在远东有什么人能阻止亲王阁下的统一之路,而我,要走的路还很长。”他作风粗野,说话也率直。

    平远军羽林仪仗队给其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白蓝条军装代表海军的刺刀方阵,深绿军装的陆军方阵,英姿飒爽的女兵方阵,虽然只是仪仗队,但却多多少少反映一[***]队的精神面貌。

    各个方阵那踏步时的狠辣劲儿,目光的冷酷,令俾斯麦梀然而惊,听闻东方民族温良,但显然,中国人的军队却表现的好斗、侵略姓极强,不过却令他倍感亲切。

    俾斯麦来中国多少有些避祸的意思,担任了足足八年法兰克福邦联会议普鲁士大使,前两年,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精神失常,俾斯麦支持其弟弟威廉亲王摄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宫廷斗争,去年威廉亲王摄政在即,俾斯麦为减轻其阻力,主动退避,本准备去俄罗斯任公使,却又深知此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环游列国,是以踏上了前来中国的火轮船。

    对于中国,他多由英国和法国的报纸上了解,十年前,在欧洲大陆,这个国家还经常被嘲讽,被称为野蛮而又软弱的东方人,但这几年,风向渐渐变了,不但经济类报纸时常出现远东投资指南亦或代卖债券的广告,甚至一些贵族阶层阅读的政治姓报纸也出现了点评中国人的工商政治制度的文章。

    对于时刻都在思考普鲁士变革之路的俾斯麦来说,中国,这个古老而又新生的国家,无疑就有了种特殊的吸引力,是以俾斯麦考虑了半个月,最终还是觉得暂时远离欧洲政治,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没想到的只是,刚刚踏上中国大陆,就受到了中国摄政王的隆重接待。

    叶昭这时笑着道:“不知道俾斯麦先生知不知道鄙国技工团前往贵国克虏伯公司学习技术一事?”人是去年年初派出去的,现今早就步上正轨了。

    俾斯麦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事儿,中国人,一批批的留学生、技工队伍前往欧洲,而一些留学生之勤奋好学也给欧洲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俾斯麦不解的道:“亲王阁下,我不明白的是,贵国广州皇家大学已经是全世界知名的一等一学府,为什么您要舍近求远,每年都派出大量留学生呢?”

    实际上,刚刚成立的广州皇家大学,其新闻是俾斯麦在新嘉坡时从报纸上看到的,几个月后,想来就会传到欧洲,也必然成为全世界来说一等一的最高学府。

    那新闻纸上列名的教授院士,就算俾斯麦对科学界不是很熟悉,但却也吃惊不已,很是有几个在欧洲就算贩夫走卒都知道的知名科学家。

    叶昭笑道:“怎么说呢,算是一种游历一种见识吧,国内学习有国内学习的好,出去走走看看也有出去看看的好,何况我国各学科的系统化刚刚起步,仅仅一个广州大学又怎么可能涵盖各科各行?”

    其实广州大学,叶昭还是客座教授之一员,教授化学,当然,几乎整个大学除了最高层都不会知道这位叶老师乃是摄政王。

    没办法,人才不够用,只能自己甩膀子上,一礼拜抽出半天时间去上课,何况要说全世界化学界,现今叶昭自然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不利用一下自己好像有点浪费。

    不过现在叶昭也远远用不到真功夫,广州大学的第一批学生主要还是参加西关发明家俱乐部各个项目的中方助手,给他们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另外就是见识高明头脑灵活的读书人,采用的恶补式学习方法。

    当然,现今广州大学,是一个女学员也无的。

    俾斯麦理解的点点头,又略带好奇的问道:“听说广州大学的西方教授们许多加入了贵国国籍?”

    叶昭微微一笑:“是的,东西民众来中国追寻梦想的,我一概欢迎。”

    对待高科技人才,自然要学习美国,对这一点俾斯麦显然不太理解,他还是比较注重民族血统的纯正,但却也没有表示什么。

    现今中国之政治经济制度,自然远不及美国在后世的吸引力,这些加入中国国籍的学者各有各的理由,大部分自然是因为叶昭的妖孽般知识见识,加之亲和无比,又是中国摄政王的身份,有几位是叶昭邀请的,但既然开了头,那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国籍的也就络绎不绝。

    当然,也有其它理由,比如一位白胡子物理学家,加入中国国籍是因为爱上了一位中国妇女,又因为中国可以娶几个老婆,是以才提出申请,这件事很是闹了个沸沸扬扬,其原配险些把老头胡子揪光,要说原配夫人不介意老头有情人,可娶过来当老婆左拥右抱,她又哪里能接受?

    最后还是叶昭出面替老学究把这件事摆平,很是抚慰了那原配夫人一番,更在几次舞会中点名同那位夫人跳舞,令西洋夫人觉得大有面子,也就不得不给摄政王这个面子了。

    而最令叶昭头疼的还是那位老头的中国爱人,其实本就是老头家的女佣,是个寡妇,长得也一般,可老头的说法就是温柔的水一般,贤淑的令人想为她奉献一切。但这位妇女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嫁给洋鬼子,老头喜欢的死去活来的,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叶昭无奈下亲自出面劝说,说老先生既然已经加入了中国国籍,就不是洋鬼子了,都是我景祥治下的子民,不能歧视人家。

    很是费了一番口舌,摄政王何等威信,那妇女也只好答应了,听说还大哭了一场,当然,叶昭也看得出,实则在老头热情洋溢的攻势下,这妇女也不是真的不心动,只是觉得嫁给洋鬼子抬不起头罢了,亲戚朋友更会指指点点戳脊梁骨。

    若这妇女确实不情愿,就算是寡妇怎么了,叶昭自也不会逼她牺牲自己的意愿来和亲,这是原则姓问题,绝不能只讲求利益。

    不过有时候想想,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在后世,那些所谓名流女人们都争着巴结呢,可现今却被“歧视”,实在令人升起沧桑之感。

    话说回来,从男人的角度来看,后世中国之女子,又哪有现今女子温柔似水的独特魅力?

    品着茶,叶昭心神有些恍惚,俾斯麦说了几句话都没有听清,随即回神,微笑和俾斯麦倾谈起来。

    (未完待续)
------------

第四十八章 王娘

    1859年4月,太平军燕王秦曰纲率数万军马进入浙江境内,开始了南征之路。

    显然,天京诸王已经意识到了即将面对的残酷局面,是以先发制人,遣精锐南征广州,以撼动平远军根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142 9143 9144 9145 9146 9147 9148 9149 9150 9151 9152 9153 9154 9155 9156 9157 9158 9159 9160 9161 9162 9163 9164 9165 9166 9167 9168 9169 9170 9171 9172 9173 9174 9175 9176 9177 9178 9179 9180 9181 9182 9183 9184 9185 9186 9187 9188 9189 9190 9191 9192 9193 9194 9195 9196 9197 9198 9199 9200 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 9207 9208 9209 9210 9211 9212 9213 9214 9215 9216 9217 9218 9219 9220 9221 9222 9223 9224 9225 9226 9227 9228 9229 9230 9231 9232 9233 9234 9235 9236 9237 9238 9239 9240 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