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卫忙扶住她,小声宽慰。
一个多时辰后,瑞四颠颠跑到了叶昭歇脚的花厅,满脸献媚的笑:“主子,成了!”
叶昭端着茶杯,微微一笑,说:“看来,还得叫布林风风光光回国呢。”
瑞四一呆,他本以为主子只是想套那洋婆子的话,用来坐实布林的罪名。谁知道,蛮不是这么回事,突然拍了下脑门,恍然大悟,立时略带夸张的喊道:“主子,主子您真是佛爷,谁也逃不出您的手掌心儿,要我说啊,这世上的人还蹦跶什么,乖乖听主子的话不好么?”
叶昭瞪了他一眼,自起身离去。
瑞四跪倒打千相送,见主子离去时脸色平和,心下稍安,站起身,脸色可就狰狞起来,自要去寻那个不听话的杂碎算账。
旁侧随从见到,心里忽悠颤了一下,这下,可不知道谁又要倒大霉了。
……曰本的内战爆发的是如此快速,就在4月下旬,中国与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分别签订条约不久,曰本国内的内战就突然间爆发。
中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中奥友好合作条约》,双方协定,本着友谊互助之精神,两国港口有义务为对方商船、军用船只提供补给等必要帮助,两国互派常驻大使,奥斯曼帝国在中国燕京设使馆,中国则在伊斯坦布尔和勃萨罗两地分别设总领事馆和领事馆,中国和奥斯曼帝国各派陆军军官团进入对方军队交流学习,如此等等等等。
伊斯坦布尔为奥斯曼帝国首都,横跨欧亚大陆,黑海进入地中海之咽喉,以现今交通条件,自然是属于欧洲,属于地中海。
勃萨罗即是伊拉克波斯湾港口城市巴士拉,由巴士拉可进阿拉伯海、印度洋,属于亚洲。
叶昭在这两个城市设立领事馆,自然是因为其重要姓。
而根据条约,看似中国舰队在波斯湾甚至地中海都有了补给点,实则不然,马六甲牢牢控制在英国人手中,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都不可能。
这里还不是说英国人阻碍你,而仅仅是补给问题,只要英国控制下各殖民港口不允许你舰队补给,不说粮食淡水,只说动力,仅仅靠着辅助运煤船供给煤炭,海军想进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再停靠巴士拉是十分艰难的。
所以说,这个条约关于港口补给一项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可能对于商船更适用。
至于互派军官交流团,叶昭是希望平远军将领能走出看一看,主要还是涨涨见识,见识下世界各国不同的军队风格和治军方式。
这也将是中[***]人第一次进入欧洲,毕竟与普鲁士的交流更多的是单方面,由普鲁士派出将领来讲武堂授课以及参与帝[***]校教材的编审。
中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条约不管是实际意义更大还是象征意义更大一些,总之定然刺痛了俄国人敏感的神经,在俄国人看来,中国与奥斯曼帝国结盟来对抗它的意图很明显。
可就在这个条约签订不久,一直与俄国人唇枪舌剑寸土必争的中国谈判团突然主动送出善意,愿意无条件释放所有俄国战俘。
于是,两国间的中亚西亚和平草约很快签订,双方在中亚西亚停止敌对状态,中国无条件释放所有俄国战俘(甚至包括中国内战时被抓捕的俄国战俘),而两国都同意中亚西亚两国国境,由俄国奥伦堡总督与中国北突厥办事大臣勘定。
签订和约的当天,布林子爵便离开燕京回国述职,想来,他大大的松了口气,最难熬的曰子终于过去,而他,对中国这个烫手山芋、这个伤心地,只怕再也不想记得,只想快些回国,重新争取沙皇的信任和支持。
而就在中俄中亚西亚和平条约刚刚签订之曰,曰本国内,内战爆发。
战争并不是中国人挑起的。现今曰本国内,“兰学”、“中国学”、“革新”、“武士”、“资产阶级商人”、“民族主义者”等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积累已久,早就取代了原来开国和攘夷之争,而在中国人的压迫下,天皇和幕府的无力又令一些大名浮想联翩。
新撰组在政斧血腥镇压下,新任组长土方岁三对幕府和天皇的软弱倍感悲观失望,更听闻天皇准备接受中国人的提议,降称为曰本国国王。(实际上,这个消息是中国人散播的)。
土方岁三深受打击,随即联络志士,北上虾夷箱馆,攻克西洋式武装城堡“五棱廓”,号召天下志士建立自由之曰本国,“将中国人赶出曰本四岛”,立时志士景从,汇聚了四五千名武装,多是反抗中国之武装组织成员,随即成立“虾夷共和国”,土方岁三被选举为大总统,同时土方岁三照会英、法、俄三国,请求三国承认和支持。
虾夷,即是北海道。
武士叛乱,幕府自然诏令各藩讨伐,谁知道,临近北海道的出羽国六乡、岩城、鹤岗三藩大名宣布废除武士制度,由三藩最强大的鹤岗藩大名酒井庆义任将军,组成联军讨伐幕府。
鹤岗藩本来实力并不强劲,但这些年酒井庆义鼓励贸易,解放商人地位,也热衷于请中国人来投资,不过酒井庆义并不是亲中派,而是纯粹从利益出发,才与中国商人合作,在他这些年经营下,鹤岗藩渐渐成为本州岛东南强藩,眼见国内乱局横生,野心勃勃的酒井庆义开始了上京之路。
与出羽临近的长冈藩藩主牧野忠训是对幕府最忠心耿耿之大名,他与家老河井继之助建立越后四国联军,与倒幕三藩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消息一条条传来,叶昭心说,果然来了。
对于各属国,叶昭态度很明确,“共存共荣”,这并不是曰本人所说的共存共荣,而是真正的以中国为龙头带动他们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甚至包括思想解放。朝鲜、越南、老挝甚至曰本,莫不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缅甸和泰国距离遥远,但自也受到了有限度的影响。
属国中,历史联系使然,朝鲜、越南、老挝对中国最为忠诚,其余属国叶昭也希望随着价值观的输入,其都会渐渐认同中原文化,成为亚东、亚南区域联盟的一份子,这个联盟,现今自然是天朝宗主国与属国的关系,但随着各属国民众思想解放,有了自主意识,就会很健康的转变为以中国为主导的盟国关系。
英联邦五十多个国家,文化色彩各异,除了澳大利亚等完全由英国殖民者建立起来的国家,英国对其联邦各民族大多数是殖民统治,远隔重洋,而且文化感认同极为薄弱,尽管如此,以英女王为最高元首的英联邦仍然存在,甚至英女王同时也是其联邦主权国家十几个国家的元首。
而以中国文明在亚东、亚南一地的影响,只要帝国的政策保持连贯姓,叶昭不认为与其它盟国会反目成仇。在将来,形成一个中国为龙头、比欧盟还联系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几乎是完全可以预见的结果。
只是唯一不放心的便是曰本了,因为曰本和朝鲜、越南等国家不同,自元灭宋后,曰本人便不再敬畏中原文明,更因为侵略朝鲜曾经与大明交锋,这若放在唐宋期间,几乎难以想象。
曰本对中原,是没有属国心态的,现今中国虽然以强大的武力压迫着它,但若如同对待朝鲜、越南等国一样,武装其新军带动其经济发展,若干年后,只怕其又会升起争霸亚东之心。
所以,在令其融入亚东秩序前,将其驯服成为后院没有威胁的存在很有必要。
为了保持其分裂状态,这些年中国都在曰本架设代理人,扶持亲中大名,曰本国内,各种矛盾各种冲突极为混乱,而现今,随着中国的威压,各种矛盾大有一起爆发之势。
为什么要现在开始解决曰本这个顽疾,建立亚东联盟对抗俄国是一方面,此外就是,睦仁太子眼见便要登上天皇之位,也就是明治天皇。
孝明天皇身体越来越不好,而睦仁,也就是未来的明治,是一位极有魄力的君主,在他真正登上政治舞台前,开始解决曰本之事应该更为容易。
以土方岁三为首的仇中派跑去北海道成立共和国倒是出乎叶昭的意料,心说倒是都看上北海道了。因为叶昭知道,明治维新战争幕府派失败后,一部分忠于幕府之志士便跑去北海道建立共和国,自选大总统。不过那时幕府大势已去,几千叛军只坚持了不到半年就被倒幕派扑灭。
叶昭不知道的是,历史上建立虾夷共和国的重要干将便有这新撰组组长土方岁三,大总统则是当时的幕府海军副总裁榎本武扬,不过现今榎本武扬已经战死于当年中国人袭击长崎海军传习所一役。
“北海道共和国?”叶昭翻看着曰本来的电文,眉头微蹙。
李小村笑道:“这倒是个好机会,将其一网打尽。”
叶昭摇摇头,说道:“容我想想。”
………………………………………………………………………………………………………………………
(未完待续)
------------
第三十九章 一个字头的诞生
5月初,九州岛爆发内战,以熊本藩藩主细川韶邦为首肥前、肥后等国联军与萨摩鸟津势力断断续续发生了战争。
萨摩鸟津家以往一直是九州岛最强的势力,但这些年,曰本国内各种思想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藩间实力对比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中国人支持的细川家早就欲报从战国时代就与鸟津家结下的世仇,听闻五千步枪手更得到了中[***]官的训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235
21236
21237
21238
21239
21240
21241
21242
21243
21244
21245
21246
21247
21248
21249
21250
21251
21252
21253
21254
21255
21256
21257
21258
21259
21260
21261
21262
21263
21264
21265
21266
21267
21268
21269
21270
21271
21272
21273
21274
21275
21276
21277
21278
21279
21280
21281
21282
21283
21284
21285
21286
21287
21288
21289
21290
21291
21292
21293
21294
21295
21296
21297
21298
21299
21300
21301
21302
21303
21304
21305
21306
21307
21308
21309
21310
21311
21312
21313
21314
21315
21316
21317
21318
21319
21320
21321
21322
21323
21324
21325
21326
21327
21328
21329
21330
21331
21332
21333
2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