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西塔庄园是西班牙商人莫拉莱斯经营的有数千菲律宾工人的庞大甘蔗园,庄园主建筑是一座石头城堡,也正是这座城堡,成为了西班牙人的庇护所,只是现今的局面对于西班牙人来说,实在有些不妙。
城堡二层窗户的玻璃已经支离破碎,穿着黄褐色红条军服的西班牙士兵从窗口不时嘭嘭向外射击。
莫拉莱斯先生脸色严峻的从窗口向外望去,庄园院内的小木屋、树木等各种掩体后,到处都是叽里咕噜乱叫的土著,不时随着土著的枪声有一团团白雾升起,远方甘蔗林中,更不知道黑压压多少人头攒动。
莫拉莱斯先生心情沉重的回到客厅,沙发上,莫拉莱斯夫人不安的在胸口划着十字,嘴里喃喃的祈祷,他的小女儿则满脸惊恐的躲在沙发里,用力抱着熊娃娃,好像只有熊娃娃才能带给她勇气。
莫拉莱斯叹口气,他现在深深后悔为什么要带着家人来到东方定居。围攻庄园的土著,以他们的暴戾,攻破城堡后,就是他最小的女儿也会被残酷的杀害,他的妻子会面临怎样的噩梦,更是不敢想象。
“莫拉莱斯先生……”身旁轻轻呼唤他的军官叫塔雷斯,率领50名西班牙士兵和150名雇佣军驻守打拉城。
“莫拉莱斯先生,我们的弹药不多了。”塔雷斯满脸沮丧的说,如果弹药充足,他还有信心能坚守下去,但经过数天的激战,士兵们的弹药渐渐枯竭。
莫拉莱斯的心立刻沉到了谷底,毫无疑问,就算投降的话,他们也会全部被菲律宾暴徒杀害。
“援军不会来了吗?”莫拉莱斯抱着微弱的希望问。
塔雷斯苦涩的说:“不知道……”半个月前,便与马尼拉失去了联系。
莫拉莱斯就不在说话,默默走到沙发前,和妻子拥抱,又抱起女儿,听着女儿小声问:“爸爸,我们得救了吗?”莫拉莱斯痛苦的抓着头,不知说说什么来安慰女儿。
外面,隐隐传来密集的枪声,莫拉莱斯亲吻着女儿额头,说:“我亲爱的玛利亚,我不会让你受苦的。”眼里,涌现了泪水。
听到莫拉莱斯的话,莫拉莱斯夫人猛地抬起头,说:“不,你不能,你不能这么做!万能的主啊,请您宽恕他疯狂的罪恶。”
突然,外面响起了欢呼声,门嘭一下被一名士兵撞开,士兵大声喊着:“我们的援军到了,我们得救了!上帝……”话音未落,他嘭的摔在了地板上,后背上,鲜血浸湿一片,显然狂喜之下飞奔来报信,忘记了通过走廊时要闪避流弹。
玛利亚尖声惊叫起来,莫拉莱斯夫人忙蒙住了女儿的双眼。
莫拉莱斯迫不及待的道:“我出去看看。”莫拉莱斯夫人道:“我也去。”
莫拉莱斯略一犹豫,便抱着女儿,走出了客厅,弯着腰跑过短短的走廊,进入士兵们作战的音乐室,房间里已经欢呼声一片,甚至有两名士兵拥抱着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塔雷斯少尉正站在窗口,端着望远镜眺望远方。
莫拉莱斯从窗口看出去,却见庄园大院中的土著正乱哄哄向外跑去,远方,枪声猛烈无比,东南方向,遭到弹雨洗礼,有成片的甘蔗仆倒。
莫拉莱斯接过一名士兵手里的望远镜,向甘蔗林里望去,随着越来越近的枪声,甘蔗林哗哗的摇动,似乎可以想象东南方面呈扇面的位置,土著们正四散奔逃。
几分钟后,甘蔗林边缘处,出现了几名穿着双排扣雪白鲜绿军装的军人,他们行动矫捷,互相作着手势,很快在一棵树木后架起了一柄有三脚架的步枪,接着,就听嘭嘭嘭的枪声响起,几百步外的庄园砖墙木屋旁,立时响起阵阵惨叫声。
塔雷斯少尉突然惊讶的道:“是中国人,中国人的水师步兵!”
常年在南洋,他自然认识中国水师步兵的军装。实际上,在世界强国中,中[***]队是唯一舍弃五彩缤纷华丽军服的武装,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中国大皇帝的禁卫军,便以“红色血海”闻名于世,而中国水师步兵团,则是漂亮鲜艳光耀夺目的白绿色军服。
塔雷斯少尉不知道的是,中国水师步兵团同样有深绿色作战军服,但按照着装守则,在土著盘踞、危险等级、作战强度丙级以下的地区作战,水师陆战纵队队员,均着白绿军服,原因无非就是威慑,土著们被狠狠教训后,令所有敌对分子远远见到中[***]人便望风披靡,从骨子里恐惧颤抖。
“中国人?”莫拉莱斯有些诧异,但也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个东方最强大的国家,是文明世界之一员。
莫拉莱斯夫人抱着女儿,亲吻她的脸颊,说:“亲爱的,不要怕,我们得救了,是中国人救了我们。”
玛利亚偷偷从熊娃娃后探出小脑袋,窗口处,已经可以见到神气俊朗的一排中国士兵靠近,更有人用扩音喇叭喊话,是西班牙文:“我们是前来救援的中国海军,请允许我们进入你的城堡。”
莫拉莱斯心中更是松了口气,战火中救援,仍然遵守法律规则,这般高素质的军人就算在欧洲,也不多见。
塔雷斯少尉见莫拉莱斯点头,急忙命令士兵们全部放下武器,又伸出和平旗帜摇摆,大声道:“欢迎你们,我的朋友!”
邓世昌在通译和几名士兵陪同下进入城堡,迎面就跑来一个金发小女童,大声说:“我喜欢中国人。”更跑到近前亲吻邓世昌的手,随即被一名欧洲妇女抱住,连声说对不起,看得出,欧洲妇女眼里还是有丝惧怕。
听通译翻译过,邓世昌微笑对那女童道:“欢迎你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方才庄园外的激战,便如摧枯拉朽,不到一个小时,因为拒绝与中国人接触而马上从“义军”被定姓为“叛军”“暴徒”的菲律宾武装就被打得稀巴烂,乱哄哄的逃去了西方。
邓世昌与塔雷斯少尉互相敬礼握手问好,邓世昌道:“因贵国请求,我军将会恢复吕宋岛一地的秩序,在这段时间内,还请塔雷斯少尉提供必要的帮助。”
塔雷斯少尉微笑道:“一定。”他才不会理会中国人会不会接管吕宋岛,如果中国人接管吕宋岛防务,他和他的兄弟们可以回国,那真是求之不得,更别说刚刚是中国人救了他和部下士兵的姓命了。
和塔雷斯少尉寒暄了几句,邓世昌就回头叫人拿军事地图来,准备进攻打拉城,这种小城镇实则就与中原的乡镇无异,并没有坚固城墙防护,可以说唾手可得。
事实也是如此,当中[***]队出现在打拉城几里之外时,打拉城里早就乱成了一团,经过激烈的争执后,叛军首领拉马德里德派人送来降书,宣布投降。
……在中国人与西班牙人开始就吕宋自治领的地位展开谈判的同时,叶昭则幕后主导了外务部与荷兰人的谈判,使得中国人获得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石油开采权,而且按照该协议,中华帝国石油公司是唯一有权力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国开采石油的国家,便是荷兰商人,也无权开采。
真正的石油工业从二十多年前出现,却是在化学技术最先进的中国发展最为迅猛,虽然二十年前波兰便开辟了第一座现代油矿,但毫无疑问,现今中国才是全世界第一石油使用大国,炼油厂最多,也控制着全世界最多的油田。
中国石油开采,帝国鼓励在境外勘探,对国内油田的勘探开采审批极为严格,帝国石油公司,主要的产油地便在南洋,加里曼丹岛的油田和塞兰岛的油田。
加里曼丹岛不必说,除了文莱周边,尽属帝国之殖民地,同时加里曼丹岛也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塞兰岛在东印度群岛最东侧,从航海贸易的角度认知,并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是以很快也落入了中国人手中,而且从其岛屿沿海发现了油田。
叶昭自然也不会放过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油田,而与荷兰人签署协议之后,代表着印度尼西亚的所有油田都纳入帝国囊中,实则以现在中国石油需求,只需苏门答腊岛的一处油田便可以解决,只是叶昭提起石油就兴奋,恨不得把石油产地都圈在自己势力范围内。
而现今西方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最快速的是美国,英国胜和行在六年前吞并的标准石油公司,任命小股东洛克菲勒为ceo,开始了兼并全美石油公司的伟大旅程。
当然,任谁也不知道,财大气粗的英国大亨威尔斯,他的胜和银行会有中国皇帝一半的股份。
至于说荷兰,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远未认识到石油的重要姓,在中国人承诺保护其商业利益并且承诺若第三国家侵占荷兰人在南洋的贸易利益,则中国人便视其为有敌意行为后,荷兰人很快便在最新的友好条约上签字。
显然荷兰人对于中英两国的密约有所耳闻,而在英国人雷声大雨点小也不愿意与中国人撕破脸,或多或少在东方推行了绥靖政策后,中国毫无疑问成了南洋海域的国际警察,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得到中国人的安全承诺在南洋变得极为重要,所以在与中国人签订了最新的友好贸易条约之后,荷兰国内爆发的是欢呼声。
叶昭又开始考虑西域铁路延伸的计划,最后还是掐灭了这个念头,太超前了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倒是可以与奥斯曼帝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静观其变,大多数西亚国家,都是奥斯曼帝国崩溃后读力,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介入未来变成怎样谁也不清楚,走一步看一步就好。
同时叶昭准备推动与美国人谈判,禁止在太平洋特定海域捕鲸,其实以现今的捕鲸业加工技术,随着石油工业兴起,捕鲸业必然会衰败,因为现今捕鲸,无非是照明剂和润滑剂市场,这两个市场已经在逐步被廉价的石油产品代替,捕鲸业衰落是必然的,等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发现鲸产品的新用途,鲸的种群才会面临更大的消亡危险。
虽然叶昭令外务部同美国人谈判,更多的还是宣示在太平洋的主导权,但却也不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手中的权力,已经可以逐渐影响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深海物种的兴亡,这种奇妙的感觉或许只有经历过二十一世纪文化熏陶的人才能感受到。
在中国和荷兰签订条约的第二天,叶昭便登上了前往天湖城的火车。
与叶昭同行的,是京师大学土质学系的两名讲师,都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其中一位还是叶昭当年送出去的学童,姓张,叫张金昌,只是张金昌自己,也不知道坐在他对面的化学系讲师文先生,便是当年的大恩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95
3796
3797
3798
3799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
3812
3813
3814
3815
3816
3817
3818
3819
3820
3821
3822
3823
3824
3825
3826
3827
3828
3829
3830
3831
3832
3833
3834
3835
3836
3837
3838
3839
3840
3841
3842
3843
3844
3845
3846
3847
3848
3849
3850
3851
3852
3853
3854
3855
3856
3857
3858
3859
3860
3861
3862
3863
3864
3865
3866
3867
3868
3869
3870
3871
3872
3873
3874
3875
3876
3877
3878
3879
3880
3881
3882
3883
3884
3885
3886
3887
3888
3889
3890
3891
3892
3893
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