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里雅苏台一位亲俄的亲王也早就答应,只要俄国人帮助他成为札萨克图汗部大汗,他就会全力支持俄国人的军事行动。

    这场与中国人的战争,虽然很难肢解庞大的中国,但战胜中国令其不得不放弃西域、西伯利亚的领土和接受[***]立,便是俄国人的最终目的。

    迪年塔利并不知道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意图,他只知道,他接到的命令是杀死一切见到他们的中国图瓦人,以免这场绝佳的袭击失去意义。

    只是唐努乌梁海一带地广人稀,据说图瓦人一共才几万名,大多生活在克孜尔一带和其南部地区,至少迪年塔利的先锋团只遇到了一个几百人的图瓦人部落,数百人,不分老幼妇孺,立时被杀得一个不剩。

    迪年塔利挥了挥手,大声呼喝了几句,奔腾的骑兵呼哨中缓缓减速。

    越过茫茫草原和荒漠,前方百余里,便是大小叶尼塞河贯穿的克孜尔了,根据蒙古亲王的情报,克孜尔驻扎有中国的一个边防团,迪年塔利不知道情报来自中国的蒙古亲王,他只知道,他要等待同伴,集结十几个骑兵营对中国人进行突击,不能令一个中国士兵落网逃生。

    ……当近万名哥萨克骑兵宛如野兽般嚎叫着出现在克孜尔一带的地平线上时,中国人的反应却极为迅速,军事碉堡中喷出猛烈的火舌,而以铁丝网和堑壕组成的防御工事也极快的被步兵占据,轻机枪和步枪密集的枪声很快在地面八方响起。

    在哥萨克骑兵发起攻击前,早就切断了通往南方的公路旁架设的电报线,是以虽然第一次冲锋被中国人的弹雨击退,但哥萨克骑兵并不气馁,纷纷呼喝着打圈,准备发起第二次冲锋。

    迪年塔利的眼睛却红了,他的骑兵团冲在最前端,损失惨重,一次冲锋下来,数百名骑士血肉横飞,而这次不成功的冲锋,显然是因为轻视中国人火力仓促的从四面发起分散式冲锋所致。

    所以当兵团师长潘维茨召集将领布置战术,迪年塔利倔强的矗立在马上,并没有加以理会。

    克孜尔城镇中,突然一个巨大的气球升空,气球以铁链牵引固定,吊篮中,隐隐约约的小黑点,应该是中国的侦察兵。

    迪年塔利呆了一下,广阔的草原森林河流,低矮的群山,站在高空,目及万里,也就是说己方骑兵队伍的一举一动中国人都会看在眼内。

    一名骑兵突然飞快驰来,大声喊:“中国人放出了信鸽!中国人放出了信鸽!”

    迪年塔利心下更是一沉。

    潘维茨拔出了马刀,厉声道:“为了哥萨克的荣耀!”

    立时间,雪亮马刀如林,看不到尽头的一匹匹黑色骏马上,哥萨克人挥舞着刀锋怪叫,暴戾的气息冲天而起。

    “阿茹娜,你怕吗?”查干巴曰侧头问自己的妻子。铁丝网和堑壕的防御工事后,有数百名蒙古骑兵,这是克孜尔边防团的骑兵营,均是招募的蒙古族勇士。

    营指挥使查干巴曰和妻子阿茹娜策马在城中一处高地上。查干巴曰是札萨克图汗部人,阿茹娜则是托辉特部人,都是贫苦人出身,阿茹娜更曾经是部族头人家的奴隶。当帝国在外蒙诸部开始废除贵族特权、将一些贵族恶霸流放、任命官员管理各部属地,推行部落头人监察制度时,和许多贫困的蒙古青年一样,查干巴曰成为了拥立帝国政策的排头兵,在其部落发动了推选头人的运动,并且很快应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帝国骑兵。

    一年之后,他遇到了阿茹娜,当时帝国刚刚在克孜尔筑城移居矿民,而前朝委命统治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托辉特部,还处在奴隶社会的阶段,在解救托辉特部奴隶时查干巴曰认识了阿茹娜,两人很快感情升温,在三年前成亲。

    阿茹娜不愿意与丈夫分离,是以很快加入了卫生员的培训班,并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卫生员,几个月前,调入骑兵营卫生班任班长。

    他俩也是边防团有名的夫妻档,当然,这是经过师部特批的,毕竟按照军中条例,正常情况下,夫妻间不应该存在直属的上下级关系。

    看着远方滚滚而来的哥萨克骑兵,阿茹娜的眼睛亮的好像天边的星星,她不怕,能和丈夫相遇相守这两年,从地狱般的生活来到天堂,就算现在面对死亡,她也毫无畏惧。

    她不说话,只是坚毅的望着前方,拽了拽身上的枪带。

    “乌拉!乌拉!”震天动地的吼声,近万名黑压压哥萨克齐齐冲锋的场面极为恐怖。

    四周,震耳欲聋的密集枪声再次雨点般响起,而在黑压压哥萨克队伍的排排马枪声中,团团白雾升腾。

    “轰轰轰”,加农炮、迫击炮的炮弹接二连三在哥萨克中炸响,人嘶马叫、血肉横飞,冲到最前面的哥萨克骑兵,马上又遭到轻机枪火力的密集扫射,被打成筛子的骑兵和战马一个个栽倒,铁丝网前百步的区域,血流成河。

    当第二曰俄国中路军两个步兵师火速抵达战场时,十八个营的哥萨克人几乎减员了三分之一,克孜尔仍然牢牢的掌控在中国人手中。

    俄国步兵部队修筑工事,等待炮兵的到达,蒙古战区统帅、皇弟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早就下令,如果骑兵突袭未能成功,先头部队一定要等待火力支援,再对中国人发起强攻。

    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保守,喜欢稳扎稳打,这也是亚历山大二世和米柳京将他选为蒙古战区统帅的原因,换第二个将领,判断失误的话,在蒙古战区很容易变成孤军深入而遭遇中国人的迎头痛击。

    三天后,俄国人军队陆续抵达克孜尔一带,保守的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甚至留下两个师的兵力分散驻防来维系其根本不可能遇到攻击的补给线。

    在这三天中,超过30000名俄国步兵对克孜尔展开了猛烈的攻击,炮火几乎将整个城镇夷为平地,中国人的炮兵阵地也早就哑火,虽然突破了中国人的第一道防线,但其西端傍林而建的山丘碉堡却很快形成了第二座阵地,在被炮火摧毁的残壁断桓中,中国士兵顽强的抵抗着俄国人的攻击。

    当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在叶尼塞河河畔听其手下将领做军情汇报时,不禁愕然良久,中国一个满员的步兵团,据说人数在四五千人左右,这还包括其武装起来的后勤人员,却在失去炮兵支援的情况下保持着坚韧无比的战斗力,实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虽然一再从心里告诫自己不要轻视中国人,但中[***]队的表现还是令他震惊。

    “公爵大人,我提议由我的兵团接替攻击中国人的行动!”

    长桌旁说话的面色冷峻的中年将领是蒙古战区第二军团第三师师长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德拉戈米罗夫,他是俄国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否定火力,提倡永恒的刺刀。

    而中国人据守的阵地地势险要,不适合大兵团展开攻击。

    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微微点头,问身侧的将领:“准备好进袭乌里雅苏台的行动了吗?”对于中国步兵营顽抗的这个小插曲,他并不在意,从整体战略来讲,中国人就算坚守的时间再长,只需派出少量部队将其围困,总有投降的一曰,现今中路军主力抵达克孜尔,依靠宽阔的公路,可以雷霆般进袭乌里雅苏台。

    中国人应该已经知道克孜尔遇袭,但其情报未必准确,因为放出信鸽时围攻克孜尔的只是哥萨克骑兵,中国人不会轻易判断出己方会跋山涉水大规模侵入外蒙,就算被其得知,也全无干系。

    现今中[***]队定然在紧急驰援的路上,在克孜尔和乌里雅苏台之间设伏,击溃中国人救援的队伍,吃掉中国人在乌里雅苏台的两个集团军,接着进袭迪化,这便是米哈伊尔的战略。

    中国人的主力在西线,更在向亚历山大斯克进军,短时间根本难以回防,何况天湖城的间谍们已经得到了破坏中国铁路线的命令,出阿里山口到天湖城的荒漠地段,炸毁其几段铁路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在东哈萨克,已经部署了一个骑兵营来炸毁中国人的铁路。

    失去铁路支援,其西线军团便不足为虑。

    而可以预见的是,当歼灭中国在乌里雅苏台的两个集团军后,自己面对的中[***]队更多的是战斗力低下的预备役部队,自己有蒙古人的支持,攻克中国人的西北重镇迪化并不是多么难以达成的目标。

    听大公问话,第二军团军团长约瑟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古尔科道:“稍事休整后,我们就展开对乌里雅苏台的攻击。”

    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站起身,看向了身后悬挂的巨大军事地图,托着下巴,默默的沉思。

    (未完待续)
------------

第六十八章 中国人的雷霆万钧

    就在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准备宣布结束军事会议的时候,一名参谋官匆匆进来,在米哈伊尔的耳畔低语了几句。

    米哈伊尔微微一怔,说道:“多派出斥候队侦察。”转头道:“骑兵侦察发现大规模中[***]队运动的迹象。”

    约瑟夫微微蹙眉,道:“中国人不会来的这么快,除非有一支大部队驻防在附近,可是蒙古的车林先生在情报里并没有提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175 38176 38177 38178 38179 38180 38181 38182 38183 38184 38185 38186 38187 38188 38189 38190 38191 38192 38193 38194 38195 38196 38197 38198 38199 38200 38201 38202 38203 38204 38205 38206 38207 38208 38209 38210 38211 38212 38213 38214 38215 38216 38217 38218 38219 38220 38221 38222 38223 38224 38225 38226 38227 38228 38229 38230 38231 38232 38233 38234 38235 38236 38237 38238 38239 38240 38241 38242 38243 38244 38245 38246 38247 38248 38249 38250 38251 38252 38253 38254 38255 38256 38257 38258 38259 38260 38261 38262 38263 38264 38265 38266 38267 38268 38269 38270 38271 38272 38273 3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