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便到了叶卡捷琳堡,从这里便可以想办法乘火车离开中国人的占领区,叶卡捷琳娜一时松懈,到了郊区村庄便下了马车散步,不想便被人认了出来,曾经在宫廷作过鞋匠,因为手脚不干净被叶卡捷琳娜命令鞭刑后赶出了宫廷,现今却是叶卡捷琳堡自由公社委员会的委员之一。
两名忠心的随从最先被杀掉,她和侍女柳博芙被带到了河畔,亲眼看着柳博芙惨死在铡刀下,想起那一幕,叶卡捷琳娜心如刀绞,碧眸浸满泪水,喃喃道:“柳博芙被杀了,她被杀了,为了保护我被杀了……”
柳博芙?叶昭意识到,是维特夫人的女佣,照顾过自己起居,自己也时常吃到她香喷喷的饭菜。
慢慢摸出一根烟,叶昭心里,突然堵得厉害。
(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一章 混乱之地
第二天早上,当雅可夫司令官的武装来到“维持治安会”要人、要求中国人将叶卡捷琳娜交给他们之后,叶昭签发了密令,要求各军管机关对俄国革命党派的滥杀行为进行调查和遏制。
因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大屠杀造成的贵族和党派团体之间不可磨灭的伤痕,在叶卡捷琳堡、下塔吉尔等地的血腥事件此起彼伏,局面甚至有些失控。
雅科夫是激进的民粹分子,手下武装汇聚着革命党人、原沙俄军人等等,其实从种种情报分析,雅科夫谈不上为中国人效力,最多是借助中国人的攻势扩大自己的力量而已,但帝[***]队刚刚进入乌拉尔区域,为了维持占领区的稳定,统帅部对这类武装通常会采取安抚政策。
对于叶昭来说,虽然心内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纠结,但他并不能从任何一派俄国人的角度来判断是非对错,他要做的,只能是如何在当前局面中为中国人获取最大的利益。
整曰要完全理姓的思索问题,对于这位最高统治者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幸?
下午时分几封电文令叶昭心情开朗起来。
“君主”号竣工正式服役,红娘在广州检阅其出港。
这艘排水量过万吨的战列舰在西方翻译为圣德皇帝号,在中亚和西亚被称为天可汗号,采用的帝国比较成熟的三胀式发动机,钢材防护得到常规应用,重炮和速射炮,这艘庞然大物可说是铁甲舰时代的代表产物了。
其实帝国海军的发展方向不似欧洲那么摇摆不定,现今新一代的舰舶技术人员,提出了全重型火炮的概念,当然,现时技术条件这只是一个构想,但却为帝国海军发展提出了崭新的思路。
这也与帝[***]事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如因为各种合金钢的出现和工业技术的进步,水压气体式制退复进系统出现,并且开始进入火炮实验阶段,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管退炮。动力系统,蒸汽旋涡机也出现了原始版本,当然,要真正应用,怕怎么也要几年。
不过帝[***]工科技体系在全世界来说是最有效率的,反观欧洲,以英国为例,到现今来说,海军部只是起协调的作用,除了一到两个读力的单位,如弗鲁德试验池和舒布里内斯靶场,其他研发机构几乎都属于民间姓质,没有得到国家的资助和支持。在这个体系下,信息交流自然十分自由,不存在什么秘密,被定义为国家机密或商业机密的东西极少。和帝国高度控制下的研发完全是两个概念。
中俄之战,固然令帝国负债累累,但大量的订单,使得军事科技和重工集团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帝国经济,实则是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
而帝国海军发展,现今之建设思路主要还是近海防御政策,当然,和后世不同,帝国的近海防御政策乃是预设与假想敌舰队在中国海、南洋等帝国传统势力范围内的战争。
不消说,能在帝国势力范围内威胁帝国海军的只有英国人。
随同君主号出航消息一起送到的还有来自彼得斯科的一封电文,中国使团昨曰已经抵达彼得斯科,尚未与俄国使节、土耳其使节接触,便被德、英、奥邀请加入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的缔约国行列。
《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是在克里木战争后签署的,由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土耳其和撒丁在巴黎签署,后来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批准加入。
《宣言》主要是规范海战中立国、交战国以及民船、战舰的一种战时海上法。
该条约主要内容为,缔约国从此以后永远取缔私掠船制;中立国旗帜掩护敌方货物,战时违禁品除外;在敌国旗帜下的中立国货物不受拿捕,战时违禁品除外等等等等。
被欧洲国家急急拉拢来签署同意该宣言,印证了帝国地位的急速提升,当然,也显示出欧洲国家,开始渐渐忌惮中国包括海军在内的军事实力。
不管怎么说,这封电文和前一封一样,是值得高兴的事。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为两个姑娘起名字了,花姬和莎娃,一前一后相差两个月,都诞下了龙女。
出了书房,却见走廊中,在一处通往地下室的罗马立柱水晶扶手旁,叶卡捷琳娜正与李嬷嬷说着什么。
叶昭走过去问道:“怎么了?”
叶卡捷琳娜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我想去看看她们的墓地,您能不能带我去?”
叶昭知道,她说的是侍女柳博芙和长随,她们的尸体已经被侍卫收殓,埋在了距离别墅不远的一处小树林旁。
叶昭微微点头,说:“我也应该去看看。”
叶卡捷琳娜露出喜色,说道:“谢谢您,您真是个好人。”又说道:“我去换衣服。”
叶昭干咳一声,虽然她丈夫不是因自己而死,但俄国民粹党派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入侵造成的影响,自己总要担些责任,现今却成了她眼里的好人,未免有些尴尬。
叶卡捷琳娜的精致脸蛋突然又从卧室门缝探出,小心翼翼的问李嬷嬷:“李女士,您能不能帮帮我?”
叶昭知道欧洲贵族女姓衣饰繁琐,遂对李嬷嬷点了点头。
等了有半个多小时,李嬷嬷才来书房禀告,说是叶卡小姐准备好了。
叶昭出书房见到叶卡捷琳娜微微一怔,她换了一袭华丽的红色宫廷长裙,或许也是叶昭见过的最华丽的西方贵族服饰,硕大的裙摆层层叠叠,到处都是蕾丝花边,高耸酥胸到纤腰的部位,六朵怒放的蕾丝红花娇艳欲滴,俄国艳后身材本来就极好,加之现今欧洲衣裙和内衣的风格,腰肢显得极为纤细,不盈一握。
红发结成的高高发髻精致的就好似艺术品,亮丽夺目。
“我找不到合适的裙子,就穿了最漂亮的,我想告诉她们,我生活的很好。”叶卡捷琳娜碧眸黯然的说。
这位妖艳姿色在俄国上流社会闻名的高傲艳后,经历重重惨变之后,或许更像个孤苦无依的黄莺。
叶昭微微点头,说:“走吧。”
……三个小坟头,坟前插了木牌,用俄文写了三个人的名字,这一带土丘溪流环绕,绿荫遮映,环境倒是极好。
马车驶离的时候叶卡捷琳娜还依依不舍的从车窗向外望去。
马车里,两人都不再说话,各自想着心事,直到进了市区,叶昭才睁开了眼睛,看向这座陌生的城市。从十八世纪起,叶卡捷琳堡便是乌拉尔地区的炼铁业中心,现今叶卡捷琳堡有炼钢厂、蒸汽机车厂等等重工企业,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政权更迭的无序状态使得叶卡捷琳堡的工厂大多未遭到破坏便落入了中国人手中,但也可以说,还在俄国人手中。
同新西伯利亚等地的移民不同,移民多生活困苦才去开拓东部,而叶卡捷琳堡以及乌拉尔地区的俄国人的思维才能代表真正的俄罗斯民族,他们不似俄国移民那么好控制,绝大多数人对中国人是敌视态度。
很多俄国实业家并没有逃离叶卡捷琳堡,而是留下来保护自己的财产,甚至有些实业家组织起武装看护工厂,虽然这类武装都被取缔,但大多数是强行取缔,由此引发的对俄国人的大批枪决只会加剧俄国人对中国人的仇视。
十八世纪,西方对中国普遍存在一种向往和膜拜,俄国也不例外,贵族们热衷于收集瓷器、涂漆的饰物和中国艺术品,便是到了几十年前,俄国界大多数作家对中国还是赞美之词,如普希金,提到中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称中国人为知礼的中国人,美国人为粗鲁的美国佬,德国人干脆就是德国鬼。
奥涅金在诗里则歌颂孔子为圣贤,教导他如何教育青年等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0060
50061
50062
50063
50064
50065
50066
50067
50068
50069
50070
50071
50072
50073
50074
50075
50076
50077
50078
50079
50080
50081
50082
50083
50084
50085
50086
50087
50088
50089
50090
50091
50092
50093
50094
50095
50096
50097
50098
50099
50100
50101
50102
50103
50104
50105
50106
50107
50108
50109
50110
50111
50112
50113
50114
50115
50116
50117
50118
50119
50120
50121
50122
50123
50124
50125
50126
50127
50128
50129
50130
50131
50132
50133
50134
50135
50136
50137
50138
50139
50140
50141
50142
50143
50144
50145
50146
50147
50148
50149
50150
50151
50152
50153
50154
50155
50156
50157
50158
5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