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自强扑哧一笑,说:“我是说陛下才是思想启蒙之导师。”
叶昭道:“导师?这可就是戴高帽了。不聊这个了,怎样,生活上有困难么?”
郭自强忙摇头,道:“民女生活安定的很。”她的那点破事又如何能在皇帝和皇妃娘娘面前提?
…………………………………………………………………………………………………………明天一号了,能投月票的兄弟投一票吧,别太砢碜了,汗死。
下个月肯定会多写点,这几天事情没处理完,估计前三四天还是要每天一章(三千字)的样子,不过过了四五号应该能开始多写了,下个月不能低于十五万字吧,这个不是爆发承诺,应该能守信。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偷渡
《百曰缘》是现今黄梅戏最流行的剧目,花枝招展的小旦在青砖地上吱吱呀呀的唱着,嗓音极为清亮舒婉。
侍卫匆匆送进来几份电文,因为早得大皇帝吩咐,小旦、小生们这一次倒没有停下来等大皇帝翻阅电文,早前侍卫送折子进来,戏班锣鼓马上停下,众艺人也便泥雕木塑般止了唱腔。
第一道折子,是江苏省法院对袁世杰通歼一案的审判结果,大皇帝虽然没有催没有御批,地方上也真是雷厉风行,袁世杰被处以两年徒刑,而曾经推搡辱骂过世老夫人的恶奴也均被批捕审判,同时苏州三名法官被停职并加以调查。
现今这几封电文,均来自京城,有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邀请中国参加将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地理会议”的文函,也有内务府的密电,言道在新嘉坡,公平党重要干部薛明九落网,已经被秘密押解回广州。
薛明九?叶昭不由得揉了揉鼻子,这位写过悔过书的家伙倒也颇有些本事,在公平党内还能混得风生云起不是?
在帝国境内,公平党严格来说处于萎缩状态,其宣传目标定为破产农民、赤贫阶层本身已经是一种失败,毕竟公平党最早的纲领,得益于叶昭,本来是该团结商人资本者阶层。
不过现今公平党有些变形,受第一国际和无政斧主义思想的影响,党的纲领一再调整,其进入农村的途径更有些类似于早年的三合会、天地会,现今也很能定义其到底是怎样一个团体,或许从陆月亭等高层,也不知道该如何令这个党健康发展,底层团体,渐渐成为一个个过去的封建帮会式组织。
不过陆月亭好似在欧洲渐渐有了些名气,被认为是东方最富盛名的革命者,也得到了某些欧洲贵族的资助,而且根据确切消息,陆月亭现今去了伦敦,好似是被伦敦某位勋爵邀请。
叶昭早已经批示内务府,如果能在伦敦抓捕,那便在伦敦将陆月亭拘捕,倒要看看某些英国政客会玩出什么把戏。
放下内务府的密电,叶昭又拿起了比利时来的文函,不管怎么说,现今非洲事务亦或西亚事务,没有中国的参与都不可能得到圆满解决,尽管如此,中国是最后一个受到比利时国王邀请的国家,东西方文化毕竟不同,如果说处理东方事务,欧洲国家不得不跟中国打交道,但在非洲,显然许多欧洲人都不情愿中国人的介入。
琢磨着,叶昭转头低声对朱丝丝道:“过阵子,我想去非洲看看。”
朱丝丝呆了呆,说:“那太冒险了吧?”
叶昭心里叹口气,非洲不比美国,荒夷混乱之地,自己虽然很想去看看,但毕竟不大现实,或许,只能以后卸了担子一身轻松之后,才能真正到处走走,看看这个世界。
……中国驻德国大使作为帝国全权公使出席布鲁塞尔的“国际地理会议”之时,在马普托、德瓦士兰,因为中国探险队和移民的进入,中国人与布尔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恶劣起来。
负责打理皇室田产的宗人府官员,以100条旧枪和2000银元,在德瓦士兰地区边境德瓦赫河畔,从一个土著酋长手中买下了两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因为是皇室土地,根据法律,不用该官员向帝国移民署申请,此处土地便自动获得帝国政斧保护。
此外还有一些中国商人在该地区购买土地并且申请帝国政斧保护,同时移民越来越多的进入该处区域,这使得布尔人开始抵制中国移民,德瓦士兰和帝国马普托殖民政斧的关系越发紧张。
布尔人是欧洲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后裔,即吸收了欧洲先进文明的成分,又有着非洲人强健的体魄和凶悍的基因,这是一个很难对付的种族,叶昭清楚其到底有多么强悍,英国人为了征服布尔人,可是动员了数十万陆军,其中常驻非洲的便超过了二十万。
中国人与布尔人发生战争的话,更要提防欧洲人的介入,但若不击败布尔人,又如何拿到德瓦士兰地区的控制权?
德瓦士兰的金矿,将会成为银价贬值后维持帝国货币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个贵重金属作为货币衡量物的时代,黄金储备比之后世更重要百倍。
在前去新西伯利亚的途中,叶昭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江苏省的议员选举虽然没变成闹剧,但也混乱无比,最后勉强产生了211名议员,但在很多乡村,出现了联名上告的情况,数个议员被认为在选举过程中舞弊贿赂选民,监察部门已经展开调查。香港的一家报纸,认为帝国江苏省此次议员选举,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叶昭却是觉得,有一个开始,那就很好。
去新西伯利亚,叶昭极为低调,御书房报道官署也未发布帝国皇帝的出巡信息,同样,乌拉尔公国叶卡捷琳娜大公秘密出访新西伯利亚的消息也封锁的极为严密。
在乌法地区,乌拉尔公国卫戍部队与俄国边防军发生了小规模冲突,而公国经济低迷,贵族又高高在上,民众渐渐产生了不满情绪,民意党地下组织活动越发频繁,叶卡捷琳娜迫切的希望这次出访能获得中国人的支持和承诺。
帝国与乌拉尔公国的铁路早就贯通,在新西伯利亚一带的东南平原,华人渐渐成为多数人口,当然,现今东南平原的鄂罗斯人,同样也可称为华人。
前去新西伯利亚,叶昭随行的御医本来被御医房定为天津女子医馆的美女名医克里斯蒂娜,但被叶昭否决,改由一名男医同行。
三年多了,新西伯利亚变化极大,中国式宅院越发多了起来,而那种飞檐高楼也渐渐出现,叶昭此次入住的“东方大酒店”就是一座四层飞檐楼,现今已经被宗人府侍行官整个包了下来,叶昭住顶楼,随行的百余名蓝翎卫则分住警卫房和一到三层各个房间。
叶卡捷琳娜虽然早一天便到了新西伯利亚,叶昭却没有急着去见她,在双河行省副省长、新西伯利亚市市长张之洞陪同下,叶昭坐着马车在新西伯利亚逛了一圈,张之洞则给大皇帝介绍着新西伯利亚的变化。
当马车行到原来的宪兵司令部时,张之洞道:“旧产已经还于了维特夫人,警察总部搬去了东城区。”
叶昭在此地曾经生活了数月,此时重游故地,不免心生感慨,想起一事,问道:“维特子爵呢?”
张之洞便有些无奈,也只能实话实说,道:“正在服刑,维特夫人生活还算安定。”
叶昭微微颔首,想了想,示意马车前行。
前后三辆马车走在青石板大道上,并不引人注目,两旁街铺,中俄风情各异,三三两两的行人,同样是东方人和白种人皆有,移民色彩极为浓郁的城市。
新西伯利亚,帝国准备建设为西伯利亚地区的标杆城市,新西伯利亚民族政策成功,便可以最短时间稳定西伯利亚民心,是以帝国在新西伯利亚预算极为充足,更用种种优惠吸引商人前来投资,实则作为中国与俄国商路的最大中转站,新西伯利亚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极为优越,短短两年时间,人口已经翻倍,一座新兴轻工业贸易城市现出雏形,在今年年初帝国地理杂志上,新西伯利亚被赞誉为“北域的明珠”。
新西伯利亚市政斧也极为重视环境,当年战后第一件事便是完善下水管道和各种基础建设,现今四通八达的主要几条长街上,几乎看不到杂物。听到大皇帝称赞,张之洞也微微有些自得。
不过令张之洞沮丧的是,马车拐入一条街巷时,却被堵了去路,却见一座尖顶东正教堂前,数十名鄂罗斯人吵吵嚷嚷的,仔细看去,却是几名穿着警装的警员遭到民众辱骂围攻。
叶昭从窗口看出去,虽然离得远,但能看得出,几名警官男女皆有,黄面孔和白面孔都有,等仔细看去,叶昭微微一怔,其中一名金发碧眸的女警,正是娜塔莎,突然见到故友,叶昭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暖意,笑着对张之洞道:“那是娜塔莎吧?”
张之洞自然明白大皇帝之意,说道:“臣去唤她过来。”
此时,一队骑脚踏车的武装警察飞快驶来,开始驱散人群,而为首的武装警察小队长则开始训斥娜塔莎等几名巡警。
娜塔莎这两年警衔不升反降,无他,从燕京学习结束后,回到新西伯利亚,早已物是人非,叶昭已经离开,张之洞虽然认识娜塔莎,但既然大皇帝对她并没有它意,张之洞和她地位悬殊,就更无暇照顾她了。
新西伯利亚市局一名姓金的副局长,见娜塔莎漂亮文静,便想撮合她与自己侄儿的婚事,谁知道娜塔莎不从,金局长当时没说什么,但半月后娜塔莎因为工作失误,被罚薪降职,这两年更没得到升迁的机会,反而要出来巡逻,而与她同期来过燕京培训的警官,现今最低级别也是巡警分局的副职。
现今正兜头兜脸教训娜塔莎的,正是金局长的侄子,新西伯利亚武装警察大队某小队的小队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011
37012
37013
37014
37015
37016
37017
37018
37019
37020
37021
37022
37023
37024
37025
37026
37027
37028
37029
37030
37031
37032
37033
37034
37035
37036
37037
37038
37039
37040
37041
37042
37043
37044
37045
37046
37047
37048
37049
37050
37051
37052
37053
37054
37055
37056
37057
37058
37059
37060
37061
37062
37063
37064
37065
37066
37067
37068
37069
37070
37071
37072
37073
37074
37075
37076
37077
37078
37079
37080
37081
37082
37083
37084
37085
37086
37087
37088
37089
37090
37091
37092
37093
37094
37095
37096
37097
37098
37099
37100
37101
37102
37103
37104
37105
37106
37107
37108
37109
3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