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羿也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两步,猛力往前一撞,就听咣当一声,房门顿时被撞开了。冷羿往前踉跄了两步,这才站住,抬头一瞧,也吓了一跳:“怎么回事?”
王继恩迈步进来,立即就看见了地上趴着的赵元僖,头部到在血泊里,一动不动,不由更是脸上变色,赶紧上前,探了探鼻息,慌道:“不好了!二皇子死了!”
冷羿过来也探了探鼻息,摇摇头,站起身,抬头看了吊死在横梁上的老太监,对王继恩道:“怎么办?”
王继恩道:“你看着现场,我去禀报官家!”
“好!”
王继恩出来,快步来到赵光义的禅房,应这头皮走到赵光义的床榻前,躬身道:“官家!官家不好了!”
赵光义喝大了,正昏昏沉沉的,不过惦记着事情,所以王继恩这一叫,他马上就醒了,撩开帷帐,不悦地问道:“怎么了?”
王继恩又上前了半步:“刚才,老奴跟冷大人去找二皇子说话,发现房门紧闭,叫不开。老奴从窗户缝隙看见二皇子的侍从已经吊死在屋里。告诉冷大人之后,他撞开了房门,发现二皇子他……,他已经死在了地上了。”
“啊?”赵光义一脸吃惊的样子,“怎么死的?”
“应该是失足摔倒,头部撞倒了茶几角上,流血过多而死。具体还不清楚,对了,服侍他的太监也死了,是上吊死的。”
赵光义便明白了这都是冷羿的安排,便下床:“给朕穿衣!”
王继恩赶紧的服侍赵光义穿龙袍。
赵光义穿好龙袍,带着王继恩和龙迥,快步来到赵元僖的禅房,冷羿站在廊下,看见他来了,赶紧躬身施礼。
赵光义迈步进去,定睛一看,不由倒退了两步,随即抢步上前,搀扶地上的赵元僖:“僖儿!你醒醒啊……!”呼叫的声音很大,带着哭腔。
王继恩忙上前低声道:“官家节哀,二皇子,他……,他已经去了……”
赵光义啊了一声,抱着尸体放声大哭。
这哭声当真是呼天抢地,听着让人也忍不住陪着落下同情的泪水。
冷羿在一旁看着,心想这赵光义还真是有表演天才,居然演得是这样的逼真。
他的哭声,很快把所有的嫔妃和小王爷、公主都唤醒了。一个个慌慌张张跑来查看,得知是二皇子意外死亡,也一个个都放声大哭起来。一时间,整个寺庙里哭声一片。
赵光义好不容易止住哭泣,放下赵元僖,起身问冷羿道:“二皇子怎么死的,你查了没有?”
“刚才微臣只是简单对房间情况作了检查,还没有对二皇子进行检查。”
“好,你马上查,朕在外面等你的消息!”
说罢,赵光义出来,站在廊下,那些嫔妃们见他出来,哭得更是起劲,只怕自己亲生骨肉死了也没这么伤心过。
冷羿检查完尸体,又把吊横梁上的老太监的尸体放下来,作了检查。然后,冷羿走出来,对站在廊下的赵光义躬身道:“回禀官家,二皇子和贴身侍从的身上都没有其他外伤。房门的门闩是从里面拴上的,现场没有外人潜入的痕迹。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二皇子一个人在房间里自斟自饮喝闷酒,老太监端茶壶给他倒茶,不小心茶壶打翻,洒在了二皇子头脸上。二皇子被滚烫的茶水一浇,剧痛之下慌乱,不幸失足摔倒,脑门刚好撞在茶几上,不幸离世。那老太监后悔内疚,又怕担责,便畏罪自杀了。吊死在屋里。”
赵光义点点头:“把门闩拿来给朕看看。”
冷羿忙把断成两节的门闩拿给赵光义。赵光义仔细看了看,道:“没错,是被撞烂的,这说明二皇子当时跟他的侍从两人都在屋里,从里面把房门关上了。门窗都是紧闭的,看来,朕的僖儿的确是意外摔倒死去。”说罢,抬袍袖拭泪。
廊下的嫔妃、小王爷和公主们听了,也都跟着哭了起来。
旁边的王继恩上前躬身道:“跟随二皇子的太监,没有照顾好二皇子,以至二皇子蒙难,应该治罪,本人虽然畏罪自杀,但也应当株连其家族!”
赵光义悲声摇头道:“算了,相比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已经自杀谢罪,就此作罢吧。”
“是!”
“传朕旨意,追封僖儿为皇太子,谥恭孝。并着礼部按此礼仪安排丧事。”
“老奴遵旨!”
赵光义又转身望着地上的赵元僖的尸体,哭了一阵,这才回了住处。这一夜,他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大早,礼部来人将赵元僖的尸体运走办理丧事。
赵光义让冷羿去禀报花蕊夫人二皇子赵元僖在禅房里意外死亡之事,并请他一起吃午饭,对昨夜的事情致歉。
冷羿去了,不久就回来了,苦着脸对赵光义道:“花蕊娘娘说了,请官家节哀。她忙于修行,这两曰已经耽误了清修,实在不能再陪同。请官家见谅。还说官家不宜在这里耽误太多时间,应该回去料理国事了。娘娘就不来相送,也请见谅。”
赵光义很是失望,道:“那你说朕的歉意了吗?”
“说了,花蕊夫人没有什么表态。”
赵光义沮丧地道:“她在生气,不想理朕。唉!”
冷羿忙道:“官家不必着急,等过一些曰子再说。”
“也只能如此。起驾回去吧!”
王继恩忙答应了,出来,长声道:“官家起驾回宫!”
于是,各个嫔妃也跟着收拾东西,前呼后拥,出了南柯寺,各自回宫了。
赵光义回到寝宫,便有贴身太监捧上一大叠的奏折,放在他的面前。赵光义眉头一皱,道:“朕不是吩咐了吗?四品以下的官员的奏折,先送到冷大人那里让他过目,再给朕吗?”
那太监赶紧赔笑道:“官家,这些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的。”
赵光义吃了一惊,要知道,这些三品以上的官员,说话都是有份量的,而且一个个的都老谋深算,不轻易说话。所以,他们上奏的奏折不多,最多一天也就几份而已。象这样一来一大叠的,还很少见过。
赵光义拿过一份奏折,上面的落款是宰相薛居正。这份奏折说的是郑恩当年的战功以及与先帝的恩情,建议官家给郑恩立功德碑。
如果这份奏折是在妲姬美人意外死亡之前,赵光义不会想很多,可是妲姬美人刚刚死,学居民就上了这样一份奏折,不由让赵光义不往那方面想。
他放下奏折,又拿起一份,却是枢密使楚昭辅的奏折,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他写的还是郑恩的往事。只是,结尾跟楚昭辅的不同,他没有建议给郑恩立碑,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官家应该把赐死妲姬美人的理由公开。尤其是对郑恩的家人公开,免得非议。
赵光义很是莫名其妙,心想,自己什么时候下旨赐死妲姬了?又公开什么理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884
27885
27886
27887
27888
27889
27890
27891
27892
27893
27894
27895
27896
27897
27898
27899
27900
27901
27902
27903
27904
27905
27906
27907
27908
27909
27910
27911
27912
27913
27914
27915
27916
27917
27918
27919
27920
27921
27922
27923
27924
27925
27926
27927
27928
27929
27930
27931
27932
27933
27934
27935
27936
27937
27938
27939
27940
27941
27942
27943
27944
27945
27946
27947
27948
27949
27950
27951
27952
27953
27954
27955
27956
27957
27958
27959
27960
27961
27962
27963
27964
27965
27966
27967
27968
27969
27970
27971
27972
27973
27974
27975
27976
27977
27978
27979
27980
27981
27982
2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