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居正道:“修建消暑山庄,开挖人工湖泊,这都可以,只是,我大宋建国之初,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非常多,而才刚才德昭皇子介绍的情况看,需要用人一百万,用钱一千万缗,还不包括官家后面提出的民壮的伙食费和工食银。若加上,则要翻倍。先帝遗愿,便是攻克北汉、大辽,一统天下。为此,已经十数年积蓄军力财力,便是为此。可是,官家却要动用这些军资,用来给一个嫔妃修建消遣娱乐之所,那置先帝遗愿于何地?”
枢密使楚昭辅也上前道:“是啊,官家登基之时,便说过,一定要攻克北汉大辽,一统天下,官家的宏图伟业,难道也不顾了吗?”
赵光义尴尬地笑了笑:“谁说朕不顾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了?朕修建这个金明池,用意之一,便在于此!”
枢密副使曹彬上前躬身道:“敢问官家,修建这金明池如何与一统天下有关?”
“训练水军啊!”
“水军?”薛居正等人面面相觑,曹彬道:“我大宋与北汉、大辽征战,都在北疆陆地,无须战船。要水军何用?”
“这个……”赵光义其实对这个想法自己也颇不以为然。所以从来没有深想过,现在问到了,临时那来作为这个理由搪塞几个大臣的。但是往深处一说,便不知该怎么说了。
花蕊听冷羿说过水军的想法,当下道:“我们可以建立一直十万人的水军,在大军进攻北疆时,从侧翼袭扰辽朝沿海的锦州、来州、辰州、苏州等地。如果没有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则可以长驱直入,袭扰他们的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让辽军前后受敌,首尾不能兼顾!我们用水军进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进可以攻,退到海上,敌人就打不到我们。主动权完全在我们手里!退一万步说,如果北伐战事失利,还可以利用北面的江河湖泊,用水军阻挡大辽铁骑进攻。”
楚昭辅道:“娘娘所言,当真是匪夷所思!”
赵光义虽然也觉得花蕊的话太想当然,不过,既然是花蕊出的主意,他那是必须力挺的。当下哈哈大笑,道:“楚卿,话可不能这么说啊。就是因为前人没有想过,而辽朝也没有想过,所以他们没有水军,现在花蕊贵妃想到了,我们要是真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从海上进攻,配合陆地进攻,两面开花,让他顾应不暇。而且还能进退裕如,掌握主动,岂不是好主意?”
说到这里,连他自己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了。不由向花蕊投去了赞许的一眼,正好看见花蕊也喜滋滋望着他,那眼波流转,顾盼生辉,让他不由痴了。
开宝皇后皱眉道:“花蕊妹妹,内廷不得干政,朝廷军国大事,还是不要妄加议论的好。”
“是!”花蕊合十道。
赵光义笑道:“这件事情涉及花蕊贵妃的金明池,她出主意,不算干政!”
开宝皇后忙欠身福礼:“是!”
(未完待续)
------------
第322章 禁军干活
薛居正皱了皱眉,拱手道:“官家和花蕊贵妃建立水军的主张,倒是可以商议,何不交给枢密院好生研究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在沿海登州一带海面修建战船,同时训练水军,岂不是两便?而且也节省开支,可以集中人力财力准备对北用兵,又可免于劳动百万民壮,不至于劳民伤财。也是百姓休养生息之策。”
赵光义望向花蕊,只见她神情黯然,眼中似乎有泪光,不由心都揪疼了,朗声道:“朕说得很清楚!修建金明池,主要的目的是褒奖花蕊贵妃,其次才是训练水军之用。目前水军也主要用于汴梁北面江河防御,抵御一旦北伐失利,辽军铁骑南下。要是把水军放在沿海,如何起到抵御之用?”
“可是,这金明池花费巨大,一旦开挖,将耗费掉多年积攒的军资,动用百万民壮,那开战之后,可没有民壮来运送粮草辎重了!这北伐,将必败无疑!”
赵光义的脸阴沉了下来:“薛卿!你是宰相,不是枢密使,你管好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如何用钱,由三司使来管,至于军机之事,让枢密院去管,你就不要插手了吧!”
薛居正大惊失色,撩衣袍跪倒:“微臣知罪。”
大宋的皇帝在政治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权,想尽一切办法分散大臣的权力,特别是相权和军权,大宋的宰相,其权力已经远远不能跟唐朝五代十国的时候相比了。宰相只负责行政事物,财权划归了三司,而兵权划归枢密院,行政、财政和军事三者读力,各自不能干涉,各自向皇帝负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大臣手里,威胁皇权。皇帝最为忌讳的也是三者插手别人的事物。特别忌惮的是宰相插手军事。所以,每次对外用兵,皇**是只单独跟枢密院的人商议,不让宰相参加,宰相甚至都不知道。
所以,赵光义这么一说,薛居正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姓,而且,皇帝的话已经说道这个地步,说明皇帝已经很生气了。
赵光义扫了枢密使楚昭辅和曹彬二人一眼,淡淡道:“你们两位意下如何?”
楚昭辅躬身道:“微臣以为,薛居正的话是很有道理的,虽然现在具体的开支还没有计算出来,但是,可以预想,多年积攒的财力,只怕要为之一空,那时候,只怕的确无力北伐了!”
赵光义冷冷地哼了一声,又望向曹彬:“你呢?”
曹彬躬身道:“事出仓促,微臣还没有细细考虑清楚,不过事关重大,不宜草率行事。”
赵光义又望向一直一言不发的卢多逊:“卢卿,你意下如何啊?”
卢多逊官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也是次相。一向谨言慎行,听到官家点名问了,这才上前躬身道:“花蕊娘娘为了给先帝祈福,带发修行数年,的确应该褒奖,官家为娘娘修建金明池,广种牡丹、栀子花,一定会成为一处新的风景圣地。也是为东京汴梁增光彩的事情。同时,官家和娘娘还用此作为训练水军之用,意存高远,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实在是很好的事情。至于北伐,官家高瞻远瞩,早已成竹在胸,臣等无须多虑,只要谨遵官家号令,奋勇向前,便无往不利!”
赵光义非常满意,频频点头:“很好,说的很好!——你们几位可都听到了?”
薛居正磕头道:“官家,事关重大,不宜草率而定啊!”
“草率?你说朕的决定草率?”
“微臣不敢!”薛居正道:“官家!要是把国库之资悉数投入金明池修建,一旦战事突起,国库空虚,军饷无措,那,大宋江山社稷,便岌岌可危了!”
“行了!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我大宋百万雄师尤在,何来岌岌可危?”
正说着,赵德昭拿着几张纸快步过来,脑袋上全是虚汗,躬身道:“官家,微臣和属下已经粗略算过,按一百万民壮来算,两年的伙食费和工食银,预计将达到两千万缗,加上前面算的修建费用一千万缗,总造价将达到三千万缗!”
三千万缗钱,相当于人民币三百亿元。赵光义皱了皱眉,对开宝皇后嫔妃道:“除了花蕊贵妃,其余的都退下!”
等她们都退下后,赵光义问赵德昭道:“目前积蓄的军费有多少?”
“军费二千万二百万愍。”
这就是说,所有储蓄的军费全部用来投资修建金明池都不够用的。赵光义又道:“那粮食呢?”
“军粮将用掉八成!”
没有粮草,那还怎么攻打北汉和大辽?
赵光义望向花蕊。花蕊却把头扭到了一边,贪婪地望着山下的景色。仿佛一只关在鸟笼里很久的金丝雀,终于能展翅翱翔在蓝天下。赵光义望着她,心里盘算良久,道:“这样把,抽调民工四十万,其余用工的,用京城禁军!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半的伙食费和工食银。”
楚昭辅忙道:“万万不可!禁军乃是守护京师的精锐,如何能用来开挖湖泊,修建园林?若是如此,那谁戎卫京师?”
其他几个宰执们都连声附和。除了卢多逊不语。
赵光义又把目光望向他:“卢卿,你认为呢?”
卢多逊躬身道:“臣以为,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归降,如今南面已经一统,只剩下北边北汉。北汉若无辽朝后援,可以说不堪一击。而辽朝也颇为忌惮我大宋,我当真对北汉用兵,他们不会全力驰援。所以,攻克北汉,无须精锐之禁军,北边沿疆之厢军足矣!等到克伐北汉之后,金明池业已完工,经过两年磨炼的禁军,战力必大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必能席卷辽朝,直捣上京!”
赵光义很是高兴,眯着眼美滋滋听着,连连点头。
楚昭辅沉声道:“你是说用厢军去北伐?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586
48587
48588
48589
48590
48591
48592
48593
48594
48595
48596
48597
48598
48599
48600
48601
48602
48603
48604
48605
48606
48607
48608
48609
48610
48611
48612
48613
48614
48615
48616
48617
48618
48619
48620
48621
48622
48623
48624
48625
48626
48627
48628
48629
48630
48631
48632
48633
48634
48635
48636
48637
48638
48639
48640
48641
48642
48643
48644
48645
48646
48647
48648
48649
48650
48651
48652
48653
48654
48655
48656
48657
48658
48659
48660
48661
48662
48663
48664
48665
48666
48667
48668
48669
48670
48671
48672
48673
48674
48675
48676
48677
48678
48679
48680
48681
48682
48683
48684
4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