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粮草,那还怎么攻打北汉和大辽?

    赵光义望向花蕊。花蕊却把头扭到了一边,贪婪地望着山下的景色。仿佛一只关在鸟笼里很久的金丝雀,终于能展翅翱翔在蓝天下。赵光义望着她,心里盘算良久,道:“这样把,抽调民工四十万,其余用工的,用京城禁军!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半的伙食费和工食银。”

    楚昭辅忙道:“万万不可!禁军乃是守护京师的精锐,如何能用来开挖湖泊,修建园林?若是如此,那谁戎卫京师?”

    其他几个宰执们都连声附和。除了卢多逊不语。

    赵光义又把目光望向他:“卢卿,你认为呢?”

    卢多逊躬身道:“臣以为,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归降,如今南面已经一统,只剩下北边北汉。北汉若无辽朝后援,可以说不堪一击。而辽朝也颇为忌惮我大宋,我当真对北汉用兵,他们不会全力驰援。所以,攻克北汉,无须精锐之禁军,北边沿疆之厢军足矣!等到克伐北汉之后,金明池业已完工,经过两年磨炼的禁军,战力必大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必能席卷辽朝,直捣上京!”

    赵光义很是高兴,眯着眼美滋滋听着,连连点头。

    楚昭辅沉声道:“你是说用厢军去北伐?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宋太祖赵匡胤把全国各地军队中的精兵集中起来,组成了所谓的“禁军”,也就是正规精锐嫡系部队,主要集中在京城附近,保卫京都。那些剩下的老弱病残则留在当地,称为“厢军”。主要是从事各种杂役。所以也叫“役兵”。虽然必要时也投入战斗,但是战斗力非常的差。

    次相沈伦也道:“卢大人,你不懂军事,就不要胡乱出主意,扰乱官家的思绪,将来除了乱子,你可担待不起!”

    卢多逊笑了笑,没有反驳。

    赵光义却阴沉着脸道:“沈卿,你说卢卿不懂军事,莫非你又懂吗?”

    沈伦忙躬身道:“微臣也不懂。”

    “那就是了,既然你不懂,又如何知道卢卿的主意不好呢?”

    “这个……”

    赵光义对曹彬道:“这里只有你是领军打过仗的将帅,你说,朕如果率领二十万厢军,能否攻克北汉?”

    北汉地贫民弱,军队不过一两万人。其实根本不是大宋的对手。而赵匡胤当时攻打北汉,采取得是围城打援的袭扰战,并不是真的要拿下北汉,当时考虑的是留着北汉,充当跟辽朝之间的屏障和缓冲,所以,每次都是佯攻,等到辽国的军队赶来救援,就撤了回来。要是现在攻打,只要辽朝不全力驰援,宋朝就算是用二十万厢军,完全可以拿下北汉。跟何况赵光义说了,他要御驾亲征,那谁敢说他会失败?

    所以,曹彬拱手道:“官家亲征,将士士气高涨,肯定无往不利,北汉有如官家囊中之物,自然是手到擒来。但是,金明池修建,还是要……”

    赵光义一摆手,止住了他的说话,笑问沈伦:“沈卿,你听到了吗?”

    沈伦额头冒汗,低声道:“微臣……,听见了……”

    薛居正一直还跪在地上,官家赵光义不让他平身,他不敢起来。听到这里,忍不住道:“可是官家,用厢军征战,死伤必定剧增,不如让禁军去攻打北汉,让厢军来开挖金明池……”

    “不必了!”赵光义打断了薛居正的话,“南北距离千里,将兵士调来调去的劳民伤财作什么?攻打北汉,二十万厢军还拿不下来,养这些兵有何用?朕心意已决,京城附近的禁军,全部投入劳作。京城现在无事,不需要他们傻呆着,该是活动活动的时候了。剩下的四十万,再全国抽调民壮。军队有自己的食物和军饷。不外额外给,只需要给那些抽调来的民壮就行了,这样便可以减少一半左右的开支。工食银也酌情少一些,总的开支要控制在一千五百万缗以内。这样,就还有七百万缗军费,攻打北汉已经足够了。等攻下北汉,我们的军需自然就得到了补充。那时候,金明池也修建得差不多了,便可以把禁军抽出来,攻打辽国了!”

    薛居正等人又是大吃一惊,薛居正忙道:“官家打完北汉,就要出兵辽国?”

    “是啊,要不然,朕攻打北汉,毁掉这个跟辽国之前的屏障作什么?”

    “可是,军费的大半已经用于金明池,全国四十万民壮曰夜辛劳两年,他们那里还有力气支前?辽朝不同于北汉,他们的军力不亚于我大宋,便是先帝在筹集十多年的军饷之后,也不敢贸然对辽朝动手,现在官家修建金明池,大兴土木,耗费大半库银军费,一旦跟辽国对决,只怕我们难以取胜啊……”

    赵光义冷哼一声,道:“薛卿,朕已经说过,出征作战之事,只需要枢密使知道就行了,他们会忠诚履职的。薛卿就不必过问了。好了,朕让你们来听的事情,已经说完了。剩下时间,咱们就踏青游玩。你们每曰里忙于政务,现在,朕给你们几天时间,好好消遣!——薛卿,起来吧!”

    薛居正这才慢慢起身,躬身道:“官家,这金明池之事……”

    赵光义不悦,沉声道:“朕说的话,薛卿没有听见不成?”

    “微臣不敢。”

    “那你们就退下,各自安顿账篷,一个时辰之后,跟朕去踏青去!”

    “臣等领旨!”

    说罢,各自告退下去了。

    花蕊望了赵光义一眼,也低声道:“臣妾也告退。”

    “花蕊!”赵光义忙上前拦住,低声道:“朕为了给你修建金明池,可把这些大臣都得罪了,朕为了你,算得上情深义重了吧?”

    花蕊道:“今曰看他们的样子,只怕这件事情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回去之后,他们很可能会串通其他大臣,想办法阻拦此事的。说到底是江山社稷为重,而他们以为,劝阻修建金明池,便是为了江山社稷,却不知水军的重要。实在可叹。”

    “是啊,花蕊的主意很好,朕会筹建水军,开始训练。北伐之时,或许有用。”

    “不是或许,是肯定!”

    “对对,是肯定!嘿嘿。等到水军建成,朕陪着花蕊指挥水军艹练,如何?”

    花蕊莞尔一笑:“这水军是花蕊想出来的主意,倒时官家可要让花蕊担任水军元帅!”

    “没问题!”赵光义哈哈大笑,“有花蕊这样的水军元帅,水军将士们那更是士气高涨了!哈哈哈。”

    随后,赵光义带着花蕊、诸位嫔妃,还有薛居正等几个宰执,步行下山,沿着预定的金明池的湖边的沿路走,一路闲游。赵德昭在一旁,根据图纸上的计划,解说着某地某地会修建某种亭台楼阁和殿堂,赵光义听着,不时跟花蕊议论几句,觉得不好之处,便提出了修改。赵德昭和跟随的吏目便忙着记下来修改。

    游玩到午时,赵光义招呼大家坐在草地上吃东西,看着恩薛居正等老臣走得一头大汗,不由谈笑风生那他们调侃起来。

    薛居正脑袋里只想着这金明池的事情,那里有心思跟官家谈笑,可是官家已经说了,不准再说金明池的事情,所以他一肚子的话,却说不出口。只有回去,联络谏院的言官,还有其他王公大臣联合上书,一定要劝阻官家停止这个荒唐的工程。

    吃完午饭,接着又游玩,同时听赵德昭解说沿途的建筑。

    突然,从前面出来了不少的动物,有野兔、山鸡、狐狸、马鹿等等。看见他们,惊慌的四散逃走。却原来,是王继恩头一天让前来探查现场警戒的禁军把山上的野物都撵到了这里。等到官家他们来到附近的时候,便放开包围圈一个口子,正朝着官家他们一行。所以,他们才会看见这么多的野物。

    (未完待续)
------------

第323章 刺客

    赵光义大喜,叫道:“取朕的长弓来!”

    这次出游,除了踏青,还有打猎。所以已经准备了赵光义的御用长弓。

    赵光义飞身上马,策马追去,一箭射出,正中一只半飞半跑的山鸡。随从们都高呼万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882 48883 48884 48885 48886 48887 48888 48889 48890 48891 48892 48893 48894 48895 48896 48897 48898 48899 48900 48901 48902 48903 48904 48905 48906 48907 48908 48909 48910 48911 48912 48913 48914 48915 48916 48917 48918 48919 48920 48921 48922 48923 48924 48925 48926 48927 48928 48929 48930 48931 48932 48933 48934 48935 48936 48937 48938 48939 48940 48941 48942 48943 48944 48945 48946 48947 48948 48949 48950 48951 48952 48953 48954 48955 48956 48957 48958 48959 48960 48961 48962 48963 48964 48965 48966 48967 48968 48969 48970 48971 48972 48973 48974 48975 48976 48977 48978 48979 48980 4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