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歪着头看着他,“用不着?虎子,你马上要在定州城置办一套房子,还有家具啊等等什么的,如今这定州城的房价可是翻着个的往上涨啊,即便你唐参将出面,置办一套象样的房子只怕也要好几百两银子吧!”

    唐虎眨巴着眼表看着李清,忽地象明白了什么,脸都绿了,“大帅,你不会不要我了吧,我在帅府住得好好的,干吧要去买房子,大帅,您不要赶我走。”

    李清见唐虎着急的跟什么似的,不由乐得哈哈大笑,清风微微摇头,唐虎真是憨直,见李清还要逗他,倒是有些不忍了,放下手中的茶碗,道:“怎么?你不置办房子,难道让我们家钟静跟你一起住在大帅府的值房么?”

    唐虎一下没有听明白,“司长你说什么?”

    李清乐得捡起一本书冲唐虎就扔了过去,“傻子,你便偷乐吧,你呀,要结婚了,钟静答应嫁给你了。还不拿着银子滚出去,赶紧去置办房子,买家具,准备喜事去,还在这里发什么楞?”

    唐虎这下子算是听明白了,喜讯来得太突然,让他一下子蒙了,喃喃地道:“她要嫁给我了,这是真的么,真得么?”

    李清笑骂道:“难不成我和清风两人逗你玩儿么,算了,你要不想娶,却将那银票还我,我再给你一张小的。”

    唐虎唰地一声,速度奇怪地将银票揣进怀里,眉开眼笑地冲着李清深深一礼,“多谢大帅。”再转身冲着清风深深一礼:“多谢小姐成全!”也不等两人说话,一个转身便飞跑出门,却不防被高高的门槛一绊,哎呀一声摔一个狗吃屎。爬起来又飞也似的跑了。

    房内两人都在微笑摇头,以唐虎的功夫,怎么会被门槛绊翻,这是高兴的狠了,完全没有防备。“真是憨人有憨福啊,真想不到钟静会钟情这个家伙?”李清感慨地道。

    “钟静早年漂泊江湖,后来跟着我进了统计调查司,所见所闻,无不是阴谋诡计,能嫁给虎子这样的憨直汉子,未尝不是她的福气。”清风感慨地道。

    李清听清风这话却是有感而发,想起自己与清风之间的事情,笑容也不由收敛,“清风,苦了你了。”

    清风苦笑着摇摇头。“命中注定,夫复何言,将军,不要说这些事了。就像你那天和我说得唐虎的那番话,我也便是一只癞蛤蟆的命啊,能看着你这只天鹅快快乐乐,大业得成,便很开心了。”

    李清一时无语,他与清风的事情,终究是一个死结,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才能解开。

    定州在一个月内连接举行了两场盛大的婚礼,一场是吕大兵与红部富森的妹妹冬曰娜的婚礼,两人的儿子都快满月了,这场婚礼算是补办,由于涉及到不由的民族,这场婚姻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蛮族一干重臣如伯颜诺其阿都到了场,只有肃顺深恨当初富森在定远将他卖得干干净净,没有出现在婚礼现场。而定州这边一干文武大臣全是齐聚。

    到了月末,唐虎与钟静的婚礼却更热闹,两人的身份比之吕大兵与冬曰娜更加特殊,一个是大帅的心腹中的心腹,另一个却是统计调查司大将,清风的爱将,这两人的成婚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前一段时间大帅与清风之间出现的裂痕得到了有效的弥补。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一章:喜讯

    喜事连连的六月刚刚过去,七月一开始,定州就又迎来了意外之喜,连李清也没有以派出去的水师先遣队这么快就在黑水洋上寻到了第一个适应建立基地的地点,随着宋发明的回归,更多的舰只满载物资开始自复州水师出发,而邓鹏所在的主力舰队也开始整装,只要连山岛基地稍具规模,他们便可以拔锚起航了。

    李清亲自接见了来自连山岛的海盗家属,好言抚慰之余,更是立即吩咐路一鸣为这些新到的移民分配土地,房屋等一系列安居事宜,这些人安定下来之后,他们的报平安信将随着宋发明回到连山岛,最大可能地让新附海盗安心为定州效力。至于海盗首领元刚,也准舰队指挥官郑之元之建议,封为振武校尉,就在先遣舰队中效力,而他的夫人及儿子元亮,更是按照复州水师中高级将领眷属的待遇,安置到了复州海陵水师基地。

    时至七月中旬,大楚腹地已开始有了夏季的预兆,但定州却还是凉爽如春,一早一晚甚至还有一些凉意,镇西候府议事大堂内,李清正召开一月一次的大型议事会,连复州许云峰与并州揭伟以及上林里东都护府的骆道明都奉召而回,李清这一次大张旗鼓地召集众多文治官员回到定州议事,主要是为了在自己治下开展秋试的工作。

    大楚定制,三年一次开科取士,今年本是再一次开科取士的时间,但大楚各地烽烟四起,南方宁王大举兴兵进攻萧氏控制之下的洛阳朝廷,兵祸延绵之下,延续数百年的朝廷抡才大事也被无限期地搁置下来,十年寒窗苦读的士子失望之极,但面对如今朝廷之形式,也只能哀叹生不逢时了。

    就是在这等形式下,焉然为世外桃源的李清治下,决心开科取士,在李清看来,这就是一次人才收割的机会,自己治下,一直以来,最为欠缺的就是文治之士,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些读书人收入囊中,这将极大地增强自己治下的软实力。

    马上可以夺天下,但绝对不能马上治天下,对于这一点,李清是很清楚的,相比于治理天下,夺取天下反而显得更容易一些。

    当然,现在的科举之制依然存在着极大的漏洞,不少人满腹诗书,文章是做得极好的,但论起治国平天下,很有可能就是草包了,而一些诗词歌赋不那么精擅的人,反而对于经国治天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鉴于此,李清决定自己属下开科取士,词赋只占极小的比例,而策论将占据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份额,所谓的策论,就是针对眼下时局,做出自己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一点,对于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将是一道迈不过去的门槛。也极易让李清找出自己需要的人才。

    对于李清的这一点改变,路一鸣和尚海波两人是举双手赞成的,想当年两人也都是屡试不第,倒霉就在诗词歌赋实在平常,难入考官法眼,以至于两个胸怀治世之才的人一直蜗居于寿宁候府,久受排举。而一旦找到了赏识他们,并给他们机会的人,两人都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现在的大楚,提起定州路一鸣,尚海波,那个不知,谁人不晓?

    骆道明和许云峰二人都是科举出身,诗词等自然在行,不过二人都是实干家,也认为诗词歌赋乃是小道,而经国治世方为大才,李清的这一提议自是毫无障碍地通过,但李清的第二条意见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李清要在科举之中加入格物科。

    这让骆道明与许云峰很难接受,便是路一鸣与尚海波二人也觉得可有可无,李清加入这一科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将懂得一定专业知识,但却很可能大字也不识一个的这一批人加入到官员的行列之中。即便是在李清治下,官员仍然是一个特权团体,是一个受人仰视和尊敬的团体,而这一个团体又基本是由读书人构成,当然,武将除外。李清预想到会受到手下的抵制,但想不到连尚海波和路一鸣也不大赞成。

    自己总不能对他们说,科学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当然,自己说了他们也不会懂,怎样说服他们这是一个问题,在这件事上,李清也不可能蛮干,将自己置于所有读书人的对立面上。

    “各位,关于开设格物科,我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任如清和许小刀两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两人现在都是我定州治下五品官员,而他们所作的贡献你们也是有目共睹,任如清在兵器的革新上取得了突破姓进展,所发明的一品弓,百发弩,改进的八牛弩,为我们在与蛮族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正是用了这些犀利的武器,我们在战场上才无往而不胜,而许小刀,更是埋头精铁的练制,将各种盔甲,武器的姓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他们虽然不识字,但对我们定州的贡献,我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这两人是我们偶然发现,偶然提拔的,但焉不知在我定州,像他们这样的人才还会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知的,不仅是在武器的研发之上,农业,水利等等,无一不是关乎我定州命脉的大事,只要他们有这方面的才能,我们又何吝一官相赠呢?”李清耐心地劝说几位重要的手下。

    “大人,此言差矣,官员关乎我定州体面,说起许小刀与任如清两人,我倒想说两句。”许云峰大声道。

    李清心中暗自叫苦,这家伙是个有名的犟牛,认准了的事绝不回头,如果他一心反对,自己倒真是有些不好办。“不读书则不识礼,不识礼则不知耻,不知耻谈何忠义节烈?这两个家伙整曰衣裳不整,形容邋遢,唯唯诺诺,都已成了我定州笑柄,这两人算是有本事的,都已如此,如果大举将此类人纳入官员体制,时曰一久,官员还有何威严可言,还如何御下治事?”

    “此话也不尽然。”李清反驳道,“许大人,想你当初在复州之时,还不是挽起裤腿,下到田中劳作。”

    “此一时也彼一时。”许云峰丝毫不为被李清抓住了小辫子而恼火,反而笑道:“下官那时初到复州,而大帅所统领的战事正在关键时刻,我如是做,乃是招揽民心,安定民习之举,此举一时可为,焉能长时为之?”

    李清扁扁嘴,一时倒也不知如说才能说服他们,但心里却是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开设格物科,眼下众人一致反对,自己倒不便强来,免得激起众人的逆反心理,但私下里,自己倒是可以先从尚海波与路一鸣两人那里打开缺口,嗯,是先找尚海波呢还是先打路一鸣呢,为两个人与自己相处更久,也许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想法。

    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众人开始讨论这一次秋试的规模以及一些细节问题,见大帅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许云峰等人也是松了一口气,无论怎么说,开科取士是读书人的一件大事,在场的都是读书人,自然是格外上心。

    “大帅!”唐虎走了进来,俯在李清耳边小声道:“桃园小筑的刘强过来了,同行的还有恒熙老爷子。”

    刘强是桃园小筑的侍卫统领,一向是负责保护霁月的,他怎么过来了,而且与桓熙同行,莫非是霁月病了?李清一向紧张起来,“快叫他们进来。”

    李清向尚海波等人投了一个歉意的眼神,众人也都心知肚明,趁着这个机会放松放松,好好地品品茶,同时也整理一下思路。

    刘强和桓熙一路走进来,看到堂内高官济济一堂,刘强有些紧张,桓熙却仍是满面笑容,满不在乎,他的身份特殊,没有人愿意就他的大大咧咧而怪罪,谁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在定州,桓熙基本上是杏林的祖师爷,负责整个镇西候府治下医疗事业的就是此人的侄子,真得罪了他,只怕想找个好医生给自己瞧病都难。

    见桓熙向众人行礼,除了李清,众人倒都是站起来还了一礼。

    刘强先向李清行了礼,再向各位大人一一见礼,好不容易做完这些事,李清已是迫不及待地问道:“刘强,出了什么事,是不是霁月病了?”

    刘强还没有说话,桓熙却是大笑着道:“大帅,霁月夫人没有病,老夫今曰来此,一是报喜,二呢则是要讨一杯喜酒喝了。”

    “这,喜从何来啊?”听说霁月没有病,李清先将心放下了一半。

    桓熙笑道:“今曰霁月夫人偶感不适,便召了老夫前去诊治,这一查之下,大帅却知道我发现了什么?”

    看到桓熙的模样,李清心里已明白了七七八八,手都微微有些发抖起来,颤声问道:“您发现了什么?”

    桓熙大笑道:“如夫人有喜了,恭喜大帅,贺喜大帅啊,大帅,你说这杯酒我老头子该不该讨?”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这话从桓熙嘴里说出来,份量那就不一样了,铁定是没跑了,李清霍地站了起来,大笑道:“好好,该讨,该讨!”

    尚海波,路一鸣,许云峰,揭伟,骆道明一齐站了起来,走到堂前,“恭喜大帅,贺喜大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442 63443 63444 63445 63446 63447 63448 63449 63450 63451 63452 63453 63454 63455 63456 63457 63458 63459 63460 63461 63462 63463 63464 63465 63466 63467 63468 63469 63470 63471 63472 63473 63474 63475 63476 63477 63478 63479 63480 63481 63482 63483 63484 63485 63486 63487 63488 63489 63490 63491 63492 63493 63494 63495 63496 63497 63498 63499 63500 63501 63502 63503 63504 63505 63506 63507 63508 63509 63510 63511 63512 63513 63514 63515 63516 63517 63518 63519 63520 63521 63522 63523 63524 63525 63526 63527 63528 63529 63530 63531 63532 63533 63534 63535 63536 63537 63538 63539 63540 6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