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凝视着李清的脸庞,泪水如断线的珠子一般掉落下来,“回来了,我的清儿回来了,这些年,你可让娘担心死了,清儿,你可知道,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可让娘怎么活下去啊?”
李清无语地看着温氏,还不到四十岁的母亲,两鬓已是华发早生,眼角皱纹清晰可见,捧着自己脸的双手,自己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的粗糙。
双手紧紧地抓住温氏的手,李清将温氏扶了起来,愧然道:“母亲,孩儿知罪了,孩儿再也不敢了,我没事,您就放心吧,以后,您就等着享孩儿的福吧!”
温氏的脸上露出笑容,“我已经在享福了,清儿,只要你好,我就好了。”
转过身来,李清指着身后的一群人对温氏道:“母亲,这些人都是孩儿的部下。”
以清风杨一刀为首,所有的人同时拜倒在地,“见过老夫人。”
看到黑压压地跪倒了一地的人群,温氏手忙脚乱,退后几步,连连道:“起来,大家都起来吧!”
------------
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势
第二章来了,居然爆了番茄的菊花,窍喜中,兄弟姐妹们,让我多高兴几天吧!
-------------------------
安国公李怀远的威势是沉浸在骨子里的,那是早年杀伐沙场,后又一直身居高位而长期浸银而来,即便他现在的身体早已与雄壮威武拉不上任何关系,但便是这样一个瘦瘦小小的干枯老头,半躺于软榻之上,半眯起的眼睛中也闪烁着慈爱的光芒,仍然让李清能感觉到他的强势,自己有一种在他的眼光下被剥得**裸的感觉。似乎自己的任何想法与念头在那双眼睛的注视之下都无所遁形,原形毕露,这让他很不安。
即使是在箭如雨下的抚远城头,也能安之若素的李清此时在这一双眼睛的注视之下,却有如坐针毡的感觉,下意识地他扭动了一下身体。便是这轻轻地一动,榻上的老人却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一笑使他高耸的颧骨更加突出,颏下的花白胡须微微翘起,“很不错。”他轻轻地道。
李清不知道李怀远突地冒出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因为他在定州做的事,那没有必要再来夸奖一次自己,而如果是因为自己在他面前,在他的注视下坐了这么一会儿而夸奖自己,却也说不过去,难不成一个孙儿在爷爷的面前还能噤若寒蝉么?
李清其实不知,在李氏,李怀远便是天,别说是那些孙儿辈,便是他的父亲,大伯二伯在李怀远的面前,都是噤若寒蝉,别看他三人都官至候爷,位居一品,但只要老爷子眼睛一扫,三人都得平空矮下一截去。
李怀远半撑着身体坐起来,李清赶紧站起来,走过去,想去扶一把这个看起来已经有些弱不禁风的老人,李怀远大笑着推开他的手,“我还没那么老呢?难不成这就要人帮忙了吗?”李清尴尬地一笑,想拍马屁却拍到马蹄上了。
“我听说了你在定州的几场仗,打得很不错,其中特别是抚远与完颜不鲁的一场攻防大战,堪称完美。”李怀远捋着花白的胡子,眼光越过李清,投向过处,似乎看到了在抚远城下那惨烈之极的攻防。
“爷爷谬赞了,这只不过是百姓齐心抗敌,士卒奋力死战的结果,孙儿可没有亲自上阵,最多也只不过是坐上了城楼而已。”李清谦虚地道。
李怀远呵呵一笑,看着李清,道:“你倒是挺内敛的,当初你大哥李铮只不过是率众剿了翼州几个土匪寨子,就把自己夸上了天,嗯,当初他也是这么大吧!”
李清知道李怀远嘴里的李铮是大伯翼宁候李思之的独子,在翼州军中效力,颇有勇力。“大哥勇武,自小清儿便是知道的。”
“可眼下的他与你比起来,可谓是萤火之光,不值一提。”李怀远叹道:“你还刚刚二十岁,便读力打下了一片天,而他在父亲与李氏的翼护之下,直到如今,也还没有独掌一军的能力,可见,圈养的老虎终究比不得要靠自己才能存活的猛兽啊!”
李清对老头子的这个比喻很无语。
“你小时候受了委屈,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说起来你父亲的嘴倒是挺严的,居然将我瞒得严严实实,嘿,真是人老了,连家事都不清不楚了。”老头子自嘲地道。目光扫向一边的威远候,威远候羞愧地站了起来,低头无语。
“你坐下来吧,好在清儿也已回家,往事就不用提了,以后该怎么做你自己省得。”李怀远淡淡地道。
“是!”威远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当着儿子的面,被老头子这一顿斥责,让他极为羞愧。
目光转回来,“你在抚远设计的防守阵形,很是不错,我带了一辈子的兵,这些看似简陋的东西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却是从来没有想到的,回去后将他整理一下,给我送来,对了,还有那个卫堡,你也重新设计过吧,将他的结构图也画来。”
“是!”李清恭敬地道:“爷爷,这棱堡是一种最新式的堡塞,他的构造尚不为外人所知,孙儿画出来后,还需要爷爷在保密上面注意。”
李怀远大笑:“好小子,爷爷这还要你提醒么?你道我为什么找你要这堡子的图纸,嗯,你把他叫棱堡是吧。”
李清微微想了一下,“爷爷,我李氏翼州四战之地,虽富饶却无险可守,一旦有事,便四面是敌,爷爷想在翼州大量修这种棱堡?”
李怀远点头:“举一反三,果然不愧是大将之才,不错,我想你这棱堡应该还可以扩大的吧?”
李清点头称是,“是能扩大,不过清儿在抚远修的这种棱保只需三百人便可守卫,两三千敌人万万不可能攻下,如果这种棱堡扩大一倍,则守卫的人数将要增加到一千人,但可抗数万敌人围攻。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值,因为受限于棱堡的大小,不可能伫存那么多的物资与军械。”
李怀远微微一笑:“如果我将这棱堡的地下挖空,做成仓库呢?”
啊!李清吃了一惊,“爷爷,那这棱堡的造价就太大了?得不偿失啊!”
李怀远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翼州倒不缺钱,缺的就是险城,能让敌人望而生畏的铁壁。我翼州军再精锐,但也架不住狼多啊!”
李清身上微微冒出寒意,老爷子对于中原的局势如此悲观么?竟然要不惜代价将棱堡无限制扩大,从而将其变成一座血肉磨坊?
“爷爷,现在局势已到了如此地步了么?”李清问道,久居边关的他自然不可能如李怀远一样,久居中枢,对天下大势洞入观火。
“只怕还要严重。”李怀远重重地顿了一下头,对李清的反应之快很是赞赏。“你怎么看呢?”
“孙儿本来认为三五年内不会有事。”李清迟疑地道。
“或许三五年,或许很快。”李怀远闭上眼睛,“知道南方数州的叛乱么?”
“兴州,盖州,青州,三州叛乱,清儿略有所闻,觉得有些奇怪。”李清字戡句酌。
“奇怪在哪里?”李怀远那本来无甚神采的眼中忽地射出有若实质的光芒,灼得李清背心发热。
“南方三州叛乱前后两次爆发,但两次却截然不同,第一次很快便被平定,但第二次,却呈燎原之势,这两次之间,有一个节点,便是叛匪头目吕小波与张伟的突然失踪。”李清走到李怀远挂在书房里的地图前,指着地图道。
“第一次,吕张二人纯粹便是流匪姓质,所过之处,裹协乡民,抢掠财物,民不聊生,虽然最盛之时号称拥兵数十万,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百姓,看似声势浩大,其实不堪一击,而且人数越多,他的后勤压力越大,他就只能更多地去抢掠,此举如何能得人心,被击败只不过是迟早之事。”
李怀远微微点头,一边的威远候也注意地听李清的分析。
“但这第二次,却明显不同。”李清重重地点了一下青州,“第二次叛乱是从这里开始的,但吕张二人这一次却与上次完全不同,甚至好像是换了一个人般,当初脱逃时的残兵败将居然改头换面,俨然有了正规军的模样,而且这一次他们打下一地之后,不再抢掠,而是安排官员,就地治之,这正是让孙儿怀疑之处。”
“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威远候不解,“第一次吃了亏,第二次岂会还重蹈覆辙,自然会改弦易张。”
李清摇头,“人才?他们哪里来得哪么多的人才?据我所知,经过吕张二人的两次叛乱,当地的官员,读书人要么被杀,要么北逃,短短的时间内,吕张二人是怎么找到这么多的读书识字的人,而且说服这些人来为他们治理地方的?”
吁了一口气,李清颇有感慨地道:“当初我到崇县,便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找不到那么多的读书识字的人,当时我辖下很多官员都不识字的。”
威远候脸上变色,“你是说他们背后有人支持?”
李怀远瞪了他一眼,“居然到现你才看出来,枉你为官这么多年,还不及年纪轻轻的清儿有见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3183
73184
73185
73186
73187
73188
73189
73190
73191
73192
73193
73194
73195
73196
73197
73198
73199
73200
73201
73202
73203
73204
73205
73206
73207
73208
73209
73210
73211
73212
73213
73214
73215
73216
73217
73218
73219
73220
73221
73222
73223
73224
73225
73226
73227
73228
73229
73230
73231
73232
73233
73234
73235
73236
73237
73238
73239
73240
73241
73242
73243
73244
73245
73246
73247
73248
73249
73250
73251
73252
73253
73254
73255
73256
73257
73258
73259
73260
73261
73262
73263
73264
73265
73266
73267
73268
73269
73270
73271
73272
73273
73274
73275
73276
73277
73278
73279
73280
73281
7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