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林蔚执行了调走庄继华的命令,远征军将士对他也没那么多好感,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林蔚很是无奈,已经流露出想走的意思,何应钦这也是帮他一个忙。

    “健生,你有什么意见?”蒋介石温言询问白崇禧。

    白崇禧心中有些得意又有些遗憾,他这辈子似乎就只能与参谋打交道,很难直接带兵,远征军都是庄系人马,也是中央军,其他人很难指挥得动,也就是他,凭借声望可以指挥。

    “庄文革判断没有错,缅甸还有一场大战,只有获得这场战斗的胜利,缅甸战场才能真正稳定,双方转为对峙。”白崇禧斟酌着说:“如果委员长认为卑职应该去昆明,卑职愿意。”

    白崇禧也很圆滑,他不清楚林蔚是假抱怨还是真想走,所以他把主动权交给蒋介石,自己不但责任,不过从内心里,他很想掌控一支大军征战疆场,现在是个极好的机会,远征军骁勇善战,有这样的部队在手,他完全可以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

    “那就辛苦健生了。”蒋介石同意了,白崇禧在心里松口气,不过蒋介石随即又说:“不能光指望美国人,我们自己也要整军,辞修,你提出把整军地点放在四川,第一批部队从九战区和四战区抽调三个军,但薛岳和张发奎都说战区面临的敌情严重,无法抽调兵力。”

    实际上现在的问题才是今天的重点,蒋介石没有回到他的办公室,而是朝后花园走去,三人跟在他身后。

    陈诚拟定的整编方案是,在四川成立整编指挥部,由他担任总指挥,首先整编九战区和四战区的部队,以师为单位调入四川进行整编。

    这个方案明显含有私心,九战区是土木系最集中的战区,四战区是长江以南,杂牌部队最多的战区,何应钦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样整编后的结果肯定是土木系统帅杂牌系,一年以后,杂牌就变成了土木。

    不过何应钦还知道,薛岳这是在对陈诚表示不满,陈诚挂着九战区司令的名,实际指挥作战的一直是薛岳,几年下来,薛岳认为他早就应该扶正了,可不知为什么,陈诚就是不肯,薛岳就在这个时候小小刁难下陈诚。

    张发奎的反应陈诚是预料到的,可薛岳的反应却让陈诚有些意外,此刻蒋介石提出来,让他既有些羞愧又有些着急。

    “上次长沙保卫战后,曰军没有大的行动,况且九战区兵力雄厚,抽调一两个师影响不是很大;四战区则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的战斗,如果曰军要进攻香港,即便四战区再多一倍的兵力也守不住,四战区的战略是诱敌深入,所以从这两个战区抽调部队是非常恰当的。”

    陈诚的解释显然是带有狡辩,但何应钦和白崇禧都没说什么,白崇禧就要出任昆明行营主任,不想再管这事,况且蒋介石也不会把整编任务交给他。

    蒋介石暂时没有答话,小花园里繁花渐衰,初秋景致已现,树叶开始悄悄飘落,花丛上挂着不那么翠绿的叶片。

    “整编必须进行,”蒋介石说道:“短时间内,美援物资恐怕指望不上,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夫人在美国谈妥了一百家工厂,两年以后,我们自己生产的物资就能满足需要。辞修,我希望你拿出魄力来,如果你不行,我就让文革来主持。”

    陈诚打个寒战,这是蒋介石发出的最严厉的警告,他连忙表示:“请委员长放心,卑职一定说服他们。”

    蒋介石点点头,何应钦心中暗喜,庄继华虽然反贪中动了几个他的人,那也是对事不对人,双方关系一直比较好,他乐于见到庄继华上位。

    “委员长,我看是不是这样,参谋部编写一套整编教材,发给各战区,这样没有抽到部队的战区也可以自行整编。”

    陈诚皱起眉头:“整编的同时最大的问题是换装,虽然贵州开发取得很大成绩,但物资上还是不能完全保证部队全部换装,各战区整编部队,如果装备跟不上,这样的整编没有什么意义。”

    “辞修说得对,”蒋介石没等何应钦答话便抢在前面说,他不能让陈诚感到失去他的信任,他已经察觉陈诚整编方案中的私心,所以才对他进行警告,不过改造杂牌部队也是他的既定方针,这样作并没什么错,但改造杂牌是将杂牌改造为中央军,而不是改造为土木系,他陈诚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还要等两年物资才能实现自给,贵州开发还要抓紧,四川云南的工厂还要扩建,”蒋介石思索着,忽然间抬头看看周围三人,见三人有些迷茫的表情,心说我跟他们谈这些做什么,便改口说:“最近一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整编部队,一年以后,我们就可以准备展开反攻了,所以这一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请委员长放心,我一定顺利完成整编。”陈诚保证道。

    但陈诚的保证很快让蒋介石失望了,薛岳依然拒绝调出部队,张发奎更是直接,他电告蒋介石,四战区的主力五十四军和六十五军被调走,四战区几乎成为空架子,再抽调部队,四战区几无可战之军。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蛰伏(十一)

    陈诚无奈之下,只好亲自飞到长沙与薛岳商议,薛岳这才同意抽调一九九师(师长宋瑞柯)和暂编第五师(师长彭士量)入川整编,陈诚只好再作让步,以自己要专注整军,不再兼任九战区司令,于是薛岳又从九战区调出由黔军组成的140师,蒋介石又亲自下令从一战区调出177师加入整编。

    177师是原西北军十七路军改编而成,这支部队是杨虎城的嫡系部队,参加过西安事变,抗战开始后,十七路军改编为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分别由赵寿山和李兴中担任军长,参加过忻口战役,中条山守卫,后调防河南归属一战区指挥,两个军整编为第四集团军。

    177师属于九十六军,蒋介石此举的目的实在太明显,第四集团军上下议论纷纷,集团军司令孙蔚如和九十六军军长李兴中找到卫立煌希望能在战区内整编,可卫立煌表示他毫无办法,不过卫立煌同意将暂编十六师划归该军指挥。孙蔚如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命令。

    到十月初,第一批整编部队陆续入川;也就在这个时候,缅甸进入旱季,缅甸上空的战云也越积越厚。

    腊戌惨败后,曰军重建了二十二师团和五十六师团,但这两个师团被放置在新加坡,相反将新加坡的曰军四十六师团以及从苏俄战场和中国战场调来的71师团、51师团、四十师团,加上原有的四个师团,曰军在曼德勒一线总共集结了八个师团。

    相比之下,远征军原有五个军(六十六军、一零三军、五十八军、新八军、112军),又调集了七十四军、五十四军、六十五军;而英军在缅西北和缅印边界集结两个师,在缅南集结了两个师。

    饭田祥二郎的压力空前大,为了支持这次进攻,军部终止了计划中的新几内亚作战,将物资集中到缅甸,这一仗他必须获胜,否则只能切腹谢罪。

    为了掩蔽自己的战略意图,饭田祥二郎首先在印缅边界做出种种动作,先是将补充了很多新兵的三十五师团调到印缅边界的达列密哈卡一线,而后有大张旗鼓的视察大列密和哈卡。曰本第四舰队调到仰光,做出准备向西进攻的姿态。他的这番动作让亚历山大紧张起来,他将英印第七师从缅西北调回缅甸,驻守英帕尔地区。

    饭田的动作骗过了亚历山大,却没有瞒过白崇禧。白崇禧从昆明秘密飞到密支那,会同俞济时和史迪威共同商议缅北防御。俞济时提出了庄继华的方案,以六十六军防御东线景栋一线,采取运动防御方式抵御曰军;以五十八军和五十四军守御中线腊戌,采取大纵深防御,东线和中线的底线均是中缅边境。

    在最关键的西线,这里是至关重要的缅西北,必须坚守的地方,庄继华提出的方案是集中主力五个军,以三个军守御茂汉和八莫,其余两个军在密支那集结准备反击。

    史迪威对这个方案只提出了一个问题,英军的作战任务,英印第七师调走后,英军在缅西北还剩下第五印度师,这支部队是从中东战场调来的,目前守在密支那。

    俞济时认为英军可以参加最后的反攻,或者退到印度。史迪威听后,忍不住摇头,庄继华虽然走了,但中国将领依旧不肯相信英国人。

    白崇禧却认为这个方案有个很大的漏洞,东线实在太弱,六十六军无法阻挡曰军的攻击,势必向国内后撤,曰军一旦越过萨尔温江(即怒江)即可包抄中线我军后路,所以腊戌阻击战就达不到消耗曰军的目的,所以有必要向东线增兵,至少增加一个师,以增强东线的防御兵力。

    不过白崇禧没有从西线抽调兵力,而是从国内抽调,将滇西滇中的四个保安团组成新编179师,交给六十六军张轸,同时为协调整个战线,让副参谋长龚楚率领一组参谋到东线协调指挥。

    西线作战,白崇禧认为阻击兵力太多,缅西北河流众多,山高林密,从南向北进攻,只有三条路线,一条是经茂汉莫宁,从正面进攻密支那;另一条经八莫沿恩梅开江而上,从东南进攻密支那;最后是从钦敦江和乌尤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北上,绕到密支那西北,从背后攻击密支那。但这条道路艰险异常,几乎没有正常的道路,只有一些马帮道。

    “腊戌战后,饭田祥二郎决不敢再冒险,”白崇禧坚决的分析道:“他一定会走八莫,攻克八莫就可以割裂东线和中线,东进可以包抄腊戌侧后,西进可以攻去密支那。所以他的主力必定攻击八莫,所以我军必须要以最强的兵力守御八莫,我看将一零三军放在这里,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消耗曰军的可能。”

    一零三军战绩卓越,是目前远征军公认的最强部队。不过俞济时却不赞同,他承认白崇禧的分析没有错,但却不愿将一零三军投入到阻击战中消耗掉。

    “让新八军守八莫,新八军在腊戌战役中便是打阻击,石坚兄也擅长打阻击。”俞济时说:“孙立人擅长攻击,用新八军肯定比一零三军强。”

    白崇禧没有坚持,新八军在上次战役中一战成名,他们以一军之力阻击四个曰军师团,虽然自己损失极大,但也创了三十五师团和三十三师团,俞济时选择他们,也没有什么错。

    对英军,白崇禧认为也可以用,用在反攻或追击中,他建议史迪威与亚历山大协商,让亚历山大将英军指挥权交给史迪威,将第五印度师放在密支那西北。

    曰军在十月中旬开始行动,很显然,中[***]队的部署没有瞒过饭田祥二郎,饭田对薄弱的东线没有多大兴趣,仅仅派出重建的五十六师团越过缅泰边境攻击六十六军,与六十六军相持在景栋以南。

    五十五师团、四十六师团和十八师团组成中线攻击兵团,仍然由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指挥,沿上次攻击路线直取腊戌,打开通往滇西的大门。

    而主力四个师团(71、51、40、33)在他亲自率领下直扑八莫,余程万再度受命坚守八莫,缅北战役正式打响。

    缅甸战火正热,蒋介石也在渝城开始动手。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庄继华和李之龙同时离开渝城,这还是渝城的两大核心同时离开,蒋介石认为这是庄继华给他的信号,表示同意改组渝城行政和党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4340 64341 64342 64343 64344 64345 64346 64347 64348 64349 64350 64351 64352 64353 64354 64355 64356 64357 64358 64359 64360 64361 64362 64363 64364 64365 64366 64367 64368 64369 64370 64371 64372 64373 64374 64375 64376 64377 64378 64379 64380 64381 64382 64383 64384 64385 64386 64387 64388 64389 64390 64391 64392 64393 64394 64395 64396 64397 64398 64399 64400 64401 64402 64403 64404 64405 64406 64407 64408 64409 64410 64411 64412 64413 64414 64415 64416 64417 64418 64419 64420 64421 64422 64423 64424 64425 64426 64427 64428 64429 64430 64431 64432 64433 64434 64435 64436 64437 64438 6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