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抗大讲什么?”宫绣画一边帮助庄继华脱下外衣一边问,语气中含有一丝嗔怪。

    刚才在饭桌上,趁着酒兴,庄继华答应了徐向前到抗大去演讲,朱d甚至邀请他到抗大讲课,讲三天,对这个他没敢轻易答应,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方式与国民党军完全不同。国民党一直采取的大兵团作战,主力会战,gcd采取的游击战,即便部队装备增强了,但仍然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坚决不打阵地战,这与他们作战习惯相同,况且一个国民党军官站在抗大的讲坛上,以两党的恩怨,他们在心理上也会不满。

    “还能讲什么,讲讲合作抗曰,如何维护抗曰统一战线。”此刻的庄继华目光闪亮,毫无酒意,精神略有些兴奋。

    “你那套,”宫绣画嗤之以鼻:“放在谈判桌上还可以,你要在抗大上说他们破坏抗曰民族统一战线,他们会把你轰下台的。”

    “那有什么,延安不是说明煮吗,不让人说话算什么明煮。”庄继华淡淡的笑道,他活动下双臂,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似乎很得意。

    看着他的样子,宫绣画有些忍不住的笑了,这个男人指挥了千军万马,掌控着亿万财富,可身上时不时的泛起那种不成熟的孩子气。

    “过来,洗脸。”一声严令的命令,打断了庄继华的自我陶醉。

    在抗大的演讲果然出现宫绣画担心的问题,当然绝没有达到那种轰下去的情景。按照庄继华的要求,在他演讲之后,留下十五分钟回答听众的问题。

    “庄将军,您一再宣称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佳途径,但您如何评价您在处理苏北和山东两党摩擦时的决定?您认为那个决定是正确的吗?”

    “苏北和山东的摩擦的处理过程是公开的,我不知道延安是否刊载了整个处理过程的报道,”第一轮攻击还比较容易对付,庄继华的答复也很轻松而且还隐含反击,当时已经进入山东的就是坐在旁边的老同学徐向前:“两党冲突的根本原因还是政治层面….”

    这个答复没有得到下面同学的认同,面对下面如林的手臂,主持人有点不知所措,庄继华却面不改色的点了前排的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军官。

    “你说得挺好,俺听着也还是那么回事,可你说国民党是抗战主力军,我们八路军新四军进行的敌后抗战是辅助作用,我听着就不怎么舒坦,我看到的那些国民党军,就不打鬼子,看到曰本人就跑,要粮食的时候他倒来了,抗战胜利能指望你们吗?”

    这位学员显然文化程度不高,说话直来直去,庄继华听着他夹七夹八的话,忍不住笑着摆手示意他坐下:“你说得这种情况可能有,[***]中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抗战开始以来,[***]付出了极大牺牲,取得广德反击战、徐州保卫战、枣阳反击战,忻口阻击战的胜利,这些胜利是实打实的,连曰本人也不敢否则。而且,到1940年为止,曰军主力的作战对象是[***],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压力不大,明显的证据是华北曰军严重空虚;而且贵党领袖mzd先生在他的《论武汉失陷后抗战形势》一文中也承认。”

    庄继华把mzd的文章搬出来,台下的学员们才忿忿然不再追问,稍微平静下,有个女学员站起来问:“庄将军,我党认为未来中国应该是明煮的,各党平等的国家,而贵党实行的是一党[***],排斥其余各党,您认为贵党何时能顺应潮流,改弦更张。”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张澜黄炎培等先生谈过,”庄继华沉凝下说:“总理曾经将建国分作几个阶段,委员长也曾经说目前我还处在训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完成明煮培训,完成对国民的教育。在这里我必须为委员长说几句话,很多人说国民政斧是一党专政的读才政斧,可实际上不是,我必须说明,国民党不是个统一的政党,党内反对派成群,过去十多年,我党如同一盘散沙,从民国十七年到民国二十五年,最多的内战是国民党内战,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陈济棠,另外还有邓演达、李济深、以及已经投敌的汪精卫,他们在以前是不会服从委员长领导的,国民政斧也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但现在他们都在国民政斧内担任职务,除了汪精卫,所以国民政斧实际上已经是个联合政斧,包括贵党在内也都参加了国民政斧,所以继续指责国民政斧是我党一党读才是不恰当的。”

    很显然,下面的不同意见更多,手臂再次如林般举起,庄继华也再次抛开主持人,点了一个戴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男学员。

    “庄将军,我知道您在抗战中获得数场大捷,消灭了几十万曰军,但我认为您在[***]问题上避重就轻,您说国民政斧是联合政斧,邓演达、李济深他们都在国民政斧中担任职务,可实际上他们只是陪衬,是蒋介石用来装点政斧的陪衬,这个政斧不是明煮政斧,相反是违背民意的[***]政斧。”

    “这位同学,你的看法有点偏激,”庄继华淡淡一笑:“象李宗仁白崇禧,与委员长打了接近十年,可现在一个担任五战区司令官,手握数十万精兵,一个担任副总参谋长,统筹指挥全局,还有阎锡山,中原大战,阎锡山是反蒋首脑,可现在依然是二战区司令官;邓演达将军,从二七年开始反蒋,现在是民众动员部部长,负责在全国推行预备役,其职位之重要不逊副总参谋长。”

    “庄将军,历史已经证明,[***]是阻碍国家的最大阻力,中国之所以贫困落后,最大的原因就是[***],只有消灭了[***],中国才能彻底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一个声音不客气的打断庄继华的话。

    庄继华有点意外的看看下来,没有看清是谁,他停顿下说:“我必须纠正下你的认识,明煮不是万能的,明煮不是国家强大的前提条件。从中国历史来说,最强大的几个朝代都是[***]很强的朝代;从世界历史来说,以最快速度发展起来的国家,比如德国、苏俄,他们都不是明煮国家,可他们在短短几十年就发展成国际一流强国。就以我在渝城的十年建设经历来说吧,如果采用明煮的方式,我只能完成一半不到的工作。”

    下面轰然大哗,可庄继华似乎依旧不甘心,好像非要把所有人激怒似的:“就说延安吧,我听说前段时间延安发生了一件事,有个作者写了篇文章,贵党高层认为这篇文章不符合贵党的主流认识,或者说是片面,于是他受到批判,所以我想问问大家,这种做法是不是明煮,是不是文化自由?”

    所有嘈杂声顿时消失,随即有人站起来,冲到台前:“其他我不管,攻击我党就是不行。”

    “噗嗤,”庄继华笑出声来,他看着那几人:“怎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篇文章我看过,根本不算什么攻击;不管话说回来,如果在延安批评贵党是错误的,应该受到批判;那么在渝城批评我党是不是也是错误的,应该受到批判?”

    “我们是为老百姓打天下。”有两个学员控制不住,想冲上来,还没到台上,旁边站起来一个有些瘦弱的人,他站在那只是轻轻哼了声,那两个身影立刻停下脚步。

    “庄将军是党请来的客人,有不同看法可以讨论,说不过,那是你们学习不够,说不过就动拳头!荒唐,回去。”那个人声音有些细,却比较尖锐,但很显然他的威望很高,两个人垂头丧气转身回去。

    徐向前走到台前向下面扫视一眼,就这一眼,病弱的身躯散发出强大的气势,全场立时鸦雀无声:“我们抗大容许有不同意见,庄将军不但是党请来的客人,也是从尸山血海闯出来的,无论是北伐时的牛行血战,还是抗曰战场,从未畏缩过。今天他的有些言谈,我也不赞成,但我们讲明煮,明煮有条基本规则,就是让人说话。”

    “徐校长说得好!”庄继华也不客气走上前与徐向前并排站在一起:“你们的表现说明你们并不真正懂什么是明煮,明煮首先是宽容,容许那些不同意见,甚至有些是很过分的言论,只要没有超越法律。”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叹口气说:“我有个视为知己的gcd员朋友,他叫蒋先云,曾经是贵党四方面军总指挥,他是个优秀的,忠诚的gcd人,但他死了,罪名是国民党特务,我不知道这个罪名是怎么来的,但有个原因是肯定的,就是没有建立读力的法律体系,;领导人决定了谁有罪,谁就有罪。我说这些的目的不是想指责谁,而是希望你们能吸取教训,不要让蒋先云式的悲剧重演。”

    庄继华没有注意到,徐向前的身躯稍微抖动了下,徐向前没想到庄继华会在这个场合提起蒋先云,蒋先云之死,他也是到延安之后才知道的,这比得知他妻子被冤杀更令他震惊,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也是张国焘要除掉的名单上的一员。

    (未完待续)
------------

第二节 陕北行(七)

    延安西北杨家岭村,[***]中央机关就设在这里,mzd、张闻天、朱d等[***]最高领导人都驻在这里,这里才是[***],这个全国第二大政党的心脏。庄继华在抗大的讲话很快传到这里,在杨家岭引起不小的震动。

    “应该尽快让他离开边区,这个人太狂妄了,简直是无法无天。”康生瘦长的脸隐隐泛着红色:“主席,这个庄继华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抗大的讲话就是他最彻底的暴露。他以前的一切表现都是伪装。”

    mzd静静的靠在藤椅上,庄继华在抗大的讲话在最短时间里传到他这里,他当时就感到惊讶,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庄继华这番话都是不合时宜的,可他随即就想到,为什么?庄继华为什么要这样讲。

    邀请庄继华到延安本来就充满争议,mzd再三思索后才下决心。对庄继华的认识,mzd也是几经反复,最初他也认为庄继华是蒋介石的嫡系,可黄明诚从徐州拿到几千条枪和一百万资金后,mzd的看法开始转变了,当然也没有一下彻底转变,但对他的关注却提高了。接下来,双方进行的情报合作,渝城谈判,让mzd认识到,这是个可以争取的人。

    在党内,对庄继华的态度也很激烈,周en来是力主争取的一方,而博古、康生、凯丰等人则是坚决反对的一方。双方都能找出很多证据,来证明可以争取或是不可以争取。

    “老总。”院子里传来警卫员的声音。

    “小鬼,主席在吗?”

    “请老总进来。”mzd冲窗外大声说,然后依旧一言不发,大口大口的吸烟。

    朱d走进mzd的书房,看到康生也在,便冲mzd笑笑,自己拉把椅子坐下,他这一进来,mzd才看到他身后的[***]和宣侠父。

    [***]便是那个在抗大拦住准备冲上主席台的学员的人,他是今年才从苏俄归国,回来后,本想去山东根据地,可mzd却把他留在延安,担任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成员,主持军事教育,党内地位还在抗大校长徐向前之上。

    [***]和宣侠父各自拉了根凳子坐在一旁,mzd面前萦绕着大团烟雾,他没有问朱德他们的来意,朱德首先打破沉默:“主席,冀中的情况不好,冈村宁次集结了十万曰军和五万伪军分三路围攻冀中根据地,采取占领一地,治理一地,层层推进的策略,叶挺率部数次接战,都未能打破曰军的攻势,叶挺来电提出两条,1、希望其他根据地配合;2、希望刘b承同志率129师主力进入冀中。”

    冈村宁次对冀中的进攻来得比较突然,他很清楚座位占领军在当地很难隐藏兵力企图,所以他采取了很多步骤隐藏他的企图。首先他清剿了平汉和津浦两大交通动脉周围的八路军游击队,而后逐步将各种物资集中到交通要道附近。完成这一步后,他开始逐步停止在各地的军事行动,借以麻痹华北八路军新四军。最后一步最关键,他没有动用当地部队,而是忽然从山东、冀东、平津地区调集大批部队,利用华北的交通优势,迅速在冀中等根据地周边集结,随后便发起了进攻,整个华北八路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你怎么看?”mzd喷出口烟雾,在军内有一股意见,认为在红军时期就能整师整师歼灭国民党军,而现在国民党能整师团整师团歼灭曰军,说明曰军战斗力下降很利害,我军装备增强,完全可以与曰军面对面作战。这种思想与洛川会议相悖,也与mzd的设想不同,在他看来,八路军和新四军还不具备与曰军进行大规模正面作战能力,所以应该避免正面作战,可对军内的强烈呼吁,mzd还是退了一步,同意进行有条件的运动战,依然坚决反对面对面的消耗战。

    [***]见mzd点了他的名,毫不犹豫的说:“让129师增援冀中不可取,129师增援冀中路途遥远,冈村宁次对此也有防备,师老兵疲不可取。”

    “老总,彭d怀同志有什么打算。”mzd又问。

    “老彭打算在察哈尔发动进攻,另外冀南根据地出击外围,牵制曰军,冀中内做好坚壁清野,部队做好到外线作战准备。”

    朱d的语气比较沉重,冀中已经有过数次争夺,彭d怀的这样部署说明对这次冀中反围剿有些悲观,正在作最坏准备。

    “老彭的部署是正确的。”mzd最后说:“冀中很可能会陷落,冀中应该组织好民兵,发动群众,地方党组织要发挥核心作用,在将来一段时间里,华北抗战局面会出现非常困难的局面。”

    说完之后,mzd将手上的烟头摁灭,随手又从烟盒中抽出一支点上:“老总,你与庄继华接触过,你对他怎么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0603 110604 110605 110606 110607 110608 110609 110610 110611 110612 110613 110614 110615 110616 110617 110618 110619 110620 110621 110622 110623 110624 110625 110626 110627 110628 110629 110630 110631 110632 110633 110634 110635 110636 110637 110638 110639 110640 110641 110642 110643 110644 110645 110646 110647 110648 110649 110650 110651 110652 110653 110654 110655 110656 110657 110658 110659 110660 110661 110662 110663 110664 110665 110666 110667 110668 110669 110670 110671 110672 110673 110674 110675 110676 110677 110678 110679 110680 110681 110682 110683 110684 110685 110686 110687 110688 110689 110690 110691 110692 110693 110694 110695 110696 110697 110698 110699 110700 110701 1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