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俄或是从中国国内,可究竟那条线呢?”庄继华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语速也越来越快:“这要看战后,如果是苏俄充当主力,斯大林一旦打进东北,他就绝不会轻易退出去,我们很可能会面临上次大战后,巴黎和会上被出卖。”

    “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表现出有击败曰军的能力,所以我们在缅甸必须守住缅西北,加快工业建设,尽快摆脱对美援的依赖;其次在国内进行反攻,反攻的路线我认为应该从五战区开始,一直向西,收复徐州,而后不是南下收复南京,把京沪杭三角洲留给曰本人,主力北进,进攻河北,夺取平津,占领山海关。”

    “校长若能参加这个会议,一定要与罗斯福谈清楚战后问题,台湾、澎湖列岛一定要收回来,还有朝鲜问题,如果可以,争取把琉球群岛收归囊中,另外在曰本驻军问题上,我们要争取驻军,在驻军问题上,如果能让苏俄占据北海道,那是最理想的。”

    庄继华在讲述他的战略构想时,蒋介石一直没有打断他,他一直在默默思考,大本营也提出过反攻构想,这个构想是陈诚主持研究的,庄继华提出的与他完全不一样。

    按照陈诚的意思,反攻首先是针对武汉,集中九战区和五战区主力,围歼武汉地区的曰军十一军,收复武汉,而后顺江直下,收复京沪杭地区,消灭长江以南的曰军,然后仿照二次北伐路线,北上收复失地。

    但蒋介石却从庄继华的论述中察觉到这条路线代表了他对战后国内局势的某种担忧,这让他有些欣慰。

    “文革,不首先收复南京?为什么要这样?”宋美龄有些不解,刘殷淑也问道:“收复南京不是影响更大吗?”

    “这主要是从经济上考虑,京沪杭地区是我们最富裕的地区,如果让这块地区毁于战火,战后的恢复重建会很困难,特别是上海,一旦毁于战火,国家要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庄继华解释说。

    蒋介石思索下问:“如果我们反攻没能达到目的呢?”

    庄继华沉默了下,他正要回答不可能,可忽然间明白蒋介石的意思,他郑重的说:“如果我们反攻失败,罗师傅就会和斯大林作交易,用东北和朝鲜的利益交换斯大林从欧洲调兵,当然这是在对德作战已经胜利在握的情况下。斯大林很清楚,就算苏俄不出力,只要美军在太平洋取胜,曰本就会投降,他也能顺利收复远东地区,所以罗斯福必须拿出有吸引力的筹码,这些筹码只能是东北和朝鲜,甚至是曰本。”

    刘殷淑还是不太明白,宋美龄和蒋介石却已经听明白,蒋介石接着问:“把琉球群岛收归我国,战后我们与曰本的关系会受到很大影响,况且,琉球群岛,我们以什么理由呢?”

    “我们和曰本在今后势必成为竞争对手,而且,从长远来看,一旦我们强大起来,琉球就是封锁我们海军进出太平洋的要道。”庄继华说:“至于理由,让那些文人去找,历史文化,什么理由都行。”

    蒋介石听后,没有说什么,宋美龄看看感到时机差不多了,便提议道:“大令,该吃饭了,我们先吃饭,然后再聊,孩子们可都饿了。”

    这顿饭是庄继华在黄山官邸吃得最丰盛也是最难受的一顿,两个孩子,丫丫还规规矩矩的吃饭,沫沫则就像在家一样,边吃边玩,蒋介石似乎也很高兴,不时停下来逗逗沫沫,给丫丫添添菜。蒋介石也是当爷爷的人了,蒋经国有几个孩子了,在此前他们一家却很少上黄山官邸来,宋美龄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但去年,曰机轰炸溪口,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被炸身亡,蒋经国回家奔丧,在母亲墓前血书四个大字,“以血洗血!”

    这事之后,蒋经国也经常让蒋方良带着孩子们到黄山,父子之间的关系反倒大为亲近。

    沫沫将饭粒洒了一桌,刘殷淑手忙脚乱的给他整理,庄继华无可奈何,沫沫在家是大家的宠儿,从庄来顺庄李氏,到亲家刘老庄主,人人疼爱,纯粹是家里的小皇帝,每次吃饭都是庄李氏拿着碗跟着跑,刘殷淑就是想插手都插不上。

    “这孩子被爷爷奶奶贯坏了。”庄继华也知道家里的情况,无可奈何的向蒋介石解释。

    蒋介石却毫不在意,他干脆放下筷子,把沫沫抱起来,沫沫却不甘心,挣扎着要下地,小手就在空中挥舞,嘴里还吱吱嘎嘎的抱怨。

    蒋介石无可奈何的将他放下,这一放下,沫沫就像离缰的野马,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宋美龄看着刘殷淑的样子,微微摇头:“吴妈,来帮帮忙。”

    吴妈还是很有经验的,很快就让沫沫安静的坐下来吃饭,吴妈边喂边向刘殷淑嘀咕,宋家三个闺女,只有老大宋霭龄有孩子,老二庆龄和老三美龄都没有孩子,这也成了吴妈心中的一块心病,今天看着沫沫,便忍不住唠叨起来。

    刘殷淑不想听可又不得不听,那份难受,急中生智,她把沫沫带到饭厅外,让宋美龄听不到就行。

    没有沫沫捣蛋,这顿饭很快便吃完。庄继华让丫丫去找妈妈,他和蒋介石一起去办公室,宋美龄这次没有跟着,而是和丫丫一起去刘殷淑那里了。

    “文革,你不愿接受机械化军的任务,”蒋介石斟酌着问:“副参谋长你也不愿干,接下来你想做什么?”

    “我想回前线,”庄继华直接说:“我不是不愿整编机械化军,但不愿在这种情况下接手。校长,如果这次让史迪威得手,下次,他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那时您怎么办?”

    蒋介石默不作声,庄继华坚决的说:“所以这次必须把他挡回去,让他明白,他不是中国的太上皇,他只是您的参谋长,您才是总司令。有些事情他可以插手,有些事情不能。”

    “敬之担心会影响美援物资。”

    “有些东西必须做出取舍。”庄继华的语气还是很坚决:“徐总监已经编练了第五集团军,在编练机械化部队上有经验,况且,美国人也不懂机械化军怎么编练,在战前,他们也同样没有机械化部队,在这点上我们不能盲从。”

    “军事委员会有个设想调整全国的指挥系统,打算设立江北指挥部和江南指挥部,统一指挥长江以北和以南的部队。”蒋介石推开办公室的门,庄继华跟在他身后。

    庄继华迅速思考蒋介石的话,设立这样两个指挥部,什么意思?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难道是要让他出任这个指挥部,不对呀,按照蒋介石的意思江北指挥部要负责指挥第八战区,第二战区,第一战区,第五战区,另外还有苏鲁战区,冀察战区,阎锡山、朱绍良、卫立煌,李宗仁都归他指挥,以他的资历…,能行吗?

    不对,不对,从进门到坐下,短短几步之中,庄继华就想清楚了,这个位置不是给他的,那么是给谁的呢?不是阎锡山就是李宗仁。庄继华迅速做出这个判断。

    (未完待续)
------------

第三节 重起(九)

    “长江南北战场宽广,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出任,”庄继华试探着说,蒋介石面无表情,似乎心事重重:“还有,这两个指挥部的职权与大本营如何划分呢?”

    “主要是协调几大战区作战,特别是一二五三个战区,”蒋介石说:“这三个战区联系紧密,”说到这里他语气一转:“文革,孔祥熙从美国发来消息,罗斯福决定举行一个中美英苏首脑会谈,就像刚才夫人说的,肯定会商议对曰作战和战后规划,这个会议什么时候举行还没定,我一直在想你刚才说的,罗斯福会牺牲我国利益吗?苏俄有能力同时在两线发起进攻吗?”

    看着蒋介石怀疑的神色,庄继华在心里微微叹口气,在利益面前,意识形态不是最重要的,他略微思索下说:“就目前来看,德国力量还很强,但在斯大林格勒,德军失败已成定局,我认为,此战将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此战之后,苏俄的局势会越来越好。随着苏军的胜利,美英肯定会在法国登陆,德军就会陷入两线作战,实力会越来越弱,这时斯大林便能抽出手来,考虑对曰作战。”

    “从罗斯福上台后的施政来看,他对苏俄是比较温和的,特别是苏德战争爆发后,他很快做出反应,对苏俄的援助,无论数量还是速度都在我们前面。美国无法在亚洲投入大量地面部队,他需要盟国提供地面部队,以消灭数量庞大的曰本陆军,有这个能力的只有我们和苏俄,所以如果我们不能表现出有打败曰军的力量,罗斯福会毫不犹豫的以我们的利益来换取斯大林对曰作战,经过欧战洗礼的苏军,绝不是曰军所能抵挡的,我认为苏军出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便能彻底消灭关东军,占领我国东北和朝鲜。”

    苏军坚守斯大林格勒四个月,在十一月下旬开始反攻,包围了德国第六集团军近三十万人,一举扭转整个战局。

    蒋介石还是将信将疑,他不相信美国会牺牲中国利益来讨好苏俄,毕竟中国目前庄继华却很坚决:“要避免这一切,我以为,我们必须抢在斯大林之前,夺回东北,否则,将来即便用外交手段收回东北,付出的代价也会很大,比如[***]。”

    “嗯,这种情况必须避免,”蒋介石最终还是接受了庄继华的判断:“五战区这次受到袭击,整个战区士气低落,必须进行整顿,李宗仁是个老好人,他无法承担这个重任,你去五战区担任司令,不过在此之前,你先去绵竹,看看机械化军的编练,是不是就如史迪威所说,毫无章法。”

    庄继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他得到自己想要的职务,很显然,这与宋美龄有关,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所说的整顿,如此他可以在五战区进行人事上的调整。

    “是。”庄继华极力控制心情,蒋介石看着他,心中略微点头,看来杨永泰没说错,庄继华是渴望得到这个职务:“你先别急,先回家,陪陪父母,到时候命令自然会给你。”

    “多谢校长关怀。”

    师生两人相视一笑,似乎任何事情都没发生。蒋介石又把话题扯到西北,庄继华于是又把对林蔚说过的话略作修改又提出来,力主现在就解决疆省问题,同时建议对第八战区的人事进行调整。

    庄继华保持了一贯的谨慎,只是提出建议,至于换谁,他不提人选,让蒋介石自己去选。

    “你认为谁出任第八战区司令比较合适?”蒋介石自然而然的顺口问道。

    庄继华犹豫下,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蒋介石故意设置的陷阱,不过最后他还是说:“学生认为寿山和傅作义都是不错的人选,不过,他们的威望好像不是很足。”

    蒋介石点点头:“我知道朱绍良在甘肃的政声不好,不过他在甘肃接近十年,为中央掌控西北立下汗马功劳,也了解西北,用谁去代替他,这个人选必须好好斟酌。”

    庄继华这才确定,蒋介石是真心征求自己的意见,不过他没提林蔚,擅自结交近侍,是蒋介石的大忌。

    宋美龄精心安排的一次午宴,总算有所结果,她和刘殷淑一直在小花园中闲聊,看着丫丫和沫沫在花园里玩,刘殷淑一直比较紧张,直到饭后才好点。宋美龄问了些家里的情况,刘殷淑也如实回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0050 90051 90052 90053 90054 90055 90056 90057 90058 90059 90060 90061 90062 90063 90064 90065 90066 90067 90068 90069 90070 90071 90072 90073 90074 90075 90076 90077 90078 90079 90080 90081 90082 90083 90084 90085 90086 90087 90088 90089 90090 90091 90092 90093 90094 90095 90096 90097 90098 90099 90100 90101 90102 90103 90104 90105 90106 90107 90108 90109 90110 90111 90112 90113 90114 90115 90116 90117 90118 90119 90120 90121 90122 90123 90124 90125 90126 90127 90128 90129 90130 90131 90132 90133 90134 90135 90136 90137 90138 90139 90140 90141 90142 90143 90144 90145 90146 90147 90148 9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