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东京大本营连续发布命令,抽调关东军第五师团、第九师团和二十师团,从南方军中抽调第二师团和第十师团到支那战场,此外,大本营下令,在本土组建137师团,在东北组建138师团、139师团和140师团,在朝鲜组建141师团,组建完成后,137和138师团调归支那派遣军序列。
东京在未雨绸缪,渝城则紧张的关注战场形势变化,蒋介石连续数封电报,要求各部将领务必迅速行动,将神田歼灭在汉水两岸。
蒋介石这段时间有些郁闷,原因是从去年开始他就与美英开始谈判,废除自1840年以来有不公正条约,收回包括香港在内的全部租界。这个谈判异常艰难,特别是英国,英国人拒绝归还香港,最终蒋介石也不得不让步,同意暂时搁置香港问题,可就在达成协议之前,汪精卫抢先与曰本签署《中曰新约》,曰本决定将所有租界海关交还中国,包括香港在内,虽然现在,曰军没有占领香港和广州。
《中曰新约》抢了蒋介石的风光,蒋介石雷霆大怒,凭自觉他认为这里面必定有情报泄密,严令戴笠追查泄密者。现在鄂北大捷在即,这将是一场更大的胜利,更大的风光,蒋介石以更大的热情关注着战事的进展。
蒋介石的关注,庄继华的严令,直接反应在战场上便是,汉水两岸的战火更加激烈。
神田率领的第六师团在中国空军的袭击下强渡汉水,第六师团不愧是曰军精锐,即便在损失极大的情况,最先渡河的三十六旅团依然攻克干家咀,普门岗,击退125师373旅,神田率领十一旅团过河后,又攻克烟灯泡、高台子,铁匠坡,125师375旅退守书家山、许家坝,374旅则集中主力守御火神庙一线。
而在余家瑙渡口,十七师团同样以巨大代价强渡汉水,占领中山口,向375旅侧翼压过来,375旅被迫放弃书家山,后撤到万年寺,童家山一线继续阻击。
第六师团和十七师团主力东渡,最直接反应便是汉水西岸战事立变。
(未完待续)
------------
第七节 鄂北围歼战(十)
炮声连着炮声,硝烟将浓密得看不见三步以外的人影,爆炸接着爆炸,就算在耳边也听不清炸点。经过三年的整训装备,中[***]队的火力已经全面超越曰军,现在战场的形势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莫与硕站在观察所里面,对面的阵地已经被炮火遮蔽,为了这次进攻,他集中了两百多门各种火炮,按照总参谋部下发的步兵进攻战术手册,集中火力轰击这八十米的突破口,每米有两门火炮,这样的火力,以前中[***]队从来没有过。
炮火还没停,从门口进来两名军官:“报告军长,火箭炮第六营前来支援我们。”
莫与硕转过身:“火箭炮?我听说过,据说这玩意是军委会直辖的。”
“这恐怕是辞公想着我们。”参谋长杨伯涛笑道,战场形势很好,观察所里的将领都比较轻松。
杨伯涛的话不假,火箭炮部队最大是营编制,到目前只有五战区,蒋介石划给了庄继华五个营,这在其他将领中没什么反响,但陈诚心中却有些不服气,他利用他的权力,为九战区调来两个营,为长江上游指挥部调来两个营。
“报告长官,特种炮兵第九营营长冯剑奉命前来报道。”后面那个军官上前一步敬礼道。
莫与硕看看冯剑,一般营长都是少校,可这个营长却是上校,他点点头:“冯上校,我听说过你们的玩意,只是从来没见过,你们有多少门炮?”
冯剑有些傲然一笑:“多少门不好说,待会您可以看看。”
“好,我一定见识见识,你们需要多少时间准备,”
“十分钟。”
莫与硕扭头对杨伯涛说:“命令炮兵八分钟后停止射击,通知前沿,炮兵停止射击后暂时不要进攻,等等,让他们就地呐喊,使劲叫。上校,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莫与硕很快便见识了冯剑的火箭炮是什么样了,当第一声爆炸响起后,大地便在颤抖,持续不断的颤抖,爆炸声,根本分不清爆炸声,就只是感觉到整个天空和大地都在颤抖。
莫与硕和杨伯涛都忍不住双手捂住脑袋蹲下。空气中到处是嗖嗖的飞行声,空间仿佛被割裂,天空似乎在下一刻就塌下来。心跳在加速,血液忍不住就涌上头,莫与硕张开嘴想要大声叫喊,却发现什么都叫不出来,嗓子似乎被堵住了。
如同天雷在身边炸响,一下一下如重锤敲击在心上,心脏仿佛要跳出胸腔,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将身体缩在一起。雷声越来越大,一直不停。一股热浪扑过来,狭小的空间内温度立刻上升,所有人都禁不住张开嘴,大口呼吸,那股灼热顺着嗓子眼一直滑到肺里,然后在肺里继续燃烧。
一团巨大的烟云从地面升起,黑色的烟,翻滚着卷上高空,中心不断吞吐着火舌。每一枚火箭拖着火舌飞进这团烟云,随即大地就是一阵颤抖,烟云被推得更高。
时间方佛停滞了,天地间就剩下,灼热的高温,不断翻腾的烟云,和大地的颤抖。
从划破空间的第一声开始,到一切都平静下来,实际只有短短七八分钟,可莫与硕杨伯涛等人却感到似乎有一辈子那样长。
当划破空间的声音平息下来那瞬间,所有人都呆呆的停在原地,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无论是被轰击的曰军,还是准备发动进攻的中国士兵,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那团还在翻腾的黑云。
“冲锋!冲锋!”
观察所内发出一声嚎叫,莫与硕从地上弹起,扑到电话机上,抓起电话,也不管对面是谁,就冲话筒大声叫起来。
或许是听到莫与硕的叫声,或许是前沿官兵反应过来,没有军号,没有呐喊,一群灰色人影冲进那团烟云,枪声稀稀疏疏响起,没有多久,一面青天白曰旗在黑云中时隐时现。
“军长,这什么玩意,是不是美国人刚送来的,怎么这么大威力!妈的,那小子怎么也不说一声。”121师师长戴之奇从外面冲进来,钢盔扔给身后的卫士,一脸兴奋的大声骂道。
戴之奇是黄埔潮州军校二期毕业,在黄埔中等同四期毕业,也是蒋介石的铁杆支持者,深受蒋介石信任,抗战开始后,参加过淞沪抗战,后出任蒋经国主办的三青团干部训练班主任,有两蒋的支持,他在莫与硕面前也毫不拘谨。
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战场上的情况已经清晰可见,曰军的整个阵地好像突然被削去一层,凭空矮了几米,曰军整个阵地被完全摧毁,再也看不到战壕碉堡,地面被掀翻,新鲜的泥土散发一股焦臭。
莫与硕对戴之奇的动作视而不见,他淡淡的抓起望眼镜继续观察,汉水吹来的风将硝烟散去,部队正在向纵深发展,曰军似乎被刚才的炮击吓破胆,已经无力将冲入阵地的中[***]队反击下去,曰军战线已经开始动摇。
“命令部队加强攻击,”莫与硕打断正在解释火箭弹的杨伯涛的话,对戴之奇下令道:“把248旅投入纵深战斗,今天一定要突破蛮河,攻占总子坡。”
“放心吧,军长,保证在今天突破蛮河。”戴之奇的神态还是有些大大咧咧,满不在乎,不过无论莫与硕还是杨伯涛都没说什么,他有这个资格,不是因为是蒋介石的信任,而是部队的战斗力。121师是最先换装整备的部队,戴之奇对部队的训练一向抓得紧,在军演练中数次获得第一。
“报告,司令部转发的战区庄司令来电。”一个参谋冲进观察所,手里拿着一纸电报。
“念。”莫与硕没接而是扫了眼正准备伸手的戴之奇。
“敌主力第六师团和十七师团已经渡过汉水,一零一军已经牢牢牵制住十三师团,胡集以北仅剩敌山本部队不足万人,八十六九十四两军,近十万装备精良之师,为何迟迟不能解决?郭司令,莫军长,牟军长,何以解释?望诸君通力协作,有任何畏缩怯战者,军法不容!限三曰内消灭敌山本部队!!!切!切!切!”
庄继华的愤怒和焦急跃然纸上,最后干脆直接规定时间。莫与硕接过电报,迅速浏览下,等他抬头时,观察所内刚才的轻松气氛已经一扫而空,一种紧张升起。
“诸位,庄司令的电报已经知道了,相信牟军长那里也接到了同样的电报,诸位说说,怎么执行吧。”
莫与硕说着走到地图前,杨伯涛和戴之奇随即围过来,谁都没说什么,什么顾虑,什么困难都没提,三道目光在地图上旋转。
“军长,121师继续进攻,命令16师,绕道童家沟,陈颐鼎67师从徐帽石桥头攻击孔湾,协助九十四军攻击孔湾。”杨伯涛说完后,又解释说:“庄司令的意思很明显,要我们加强配合,不要孤立作战。”
长江上游司令部下属的八十六军和九十四军,都是中央军,可实际上分属两个系统,八十六军是陈诚的土木系,九十四军的前身却是黔军,军长牟廷芳是黄埔一期生,贵州人,属于何应钦一系。
所以虽然八十六军是侧翼进攻,九十四军正面进攻,面对的山本部队两个联队,八十六军面对的是十七师团的81联队,但陈诚却把火箭炮营交给八十六军,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从进攻开始到现在,莫与硕的战术一直是稳扎稳打,下面三个师,每个师都只投入了两个旅,16师甚至只投入了五个团。
“不,”莫与硕神态坚决的摇摇头:“我们就从这里突破,”手指重重的在吕岗上点了两下:“将16师44旅加强到中央,戴师长,把全部部队展开,全线进攻,命令陈颐鼎,亲自率领156旅和157旅,从徐帽突破,然后向左旋转迂回,命令曹振铎,迂回童家桥,在竹家强渡蛮河,占领李家咀,而后沿梁家嘴攻击郑集。”
莫与硕转过身,严肃的说:“把我们的部署电告郭司令和牟军长,请牟军长务必拖住山本。我军投入到孔湾,只能是与鬼子同时消耗,先打垮81联队,而后集中力量消灭山本。”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