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尔清楚,小矶国昭决定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就是对他的支持,要在这个会议上把曰本的所有问题都摆出来,用事实击溃那些强硬派。

    “从去年开始,皇军遭受了一系列失利,先是在长沙,然后是腊戊,随后是中途岛,然后是鄂北,这一系列失利看上去偶然,实际上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一个我们不愿承认的问题,帝国没有力量支撑如此庞大的战场。”

    石原莞尔的第一段话便将会议室内的气氛打到冰点,前面会议桌旁边的大臣们还能保持沉着,后面列席的局长课长们多数露出不忿的神色。

    “这是上个月帝国的工业生产表,”石原莞尔走到屏幕前,用指挥杆轻轻敲击屏幕:“钢铁产量712万吨是历年最高的,粮食产量,煤炭产量,石油产量,都超过了战前;但我们的损失呢?去年海军损失各种船只xxx艘,总吨位达到一百万多吨,空军损失各种飞机两千七百架,损失的坦克装甲车有三千六百辆,但补充呢?坦克去年生产1264辆,舰艇0,将商船改造为军舰的数量为四艘,另外还有两艘正在建造;飞机两千三百架,其中战斗机870架,轰炸机1045架。在昭和十四年,太平洋开战前夕,皇军军备储备可以装备123个师团,那时皇军总兵力不过141个师团,现在皇军总兵力182个师团,可储备呢,却下降到103个师团。”

    石原莞尔一项一项的解释图上的数字,这份表分作两列,一列是去年的生产数字,一列是去年的损失数字,在所有各项对比中,前面一列的数字都大于后面一列。

    “这些数字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一件事,帝国实力的使用已经达到极限,可如果要击败盟国,或者说如果要完全满足军队的需要,钢铁产量必须达到1200万吨以上,造舰能力必须达到每年能生产一百万吨,可帝国现在的造船能力只有40万吨,简单的说,帝国各种物资生产能力必须增加一倍到两倍。帝国能做到吗?”

    石原的话让列席上发出一阵嗡嗡声,几个军官差点就站起来出言驳斥,杉山元轻轻咳嗽两声,嗡嗡声顿时消失了,杉山元傲然的盯了石原一眼。

    石原根本没理会他,而是放出了第二张片子,这是一张东亚和东南亚太平洋地图:“帝国的战线很长,从大兴安岭到新几内亚,从缅甸到马绍尔群岛,与中美英苏同时作战,帝国总共投入187个师团,总兵力360万,陆军300万,海军50万,空军10万;苏俄战场,有三十六个师团,总兵力四十五万;南方军有五十万;支那派遣军145万,国内军有六十万。必须说明的是,苏俄战场包括苏俄和盟国,这三十六个师团全部是丙类师团,原来骁勇善战的关东军早就被抽调一空,只剩下个空架子。”

    这一次列席上没有任何声音,关东军精锐一部分调到南方军,最后的精锐在鄂北战役后,调给了支那派遣军。

    “下面我说说各个战场,”石原莞尔在今天一开始并没有象昨天那样强势,而是拿出一样一样的事实:“首先是支那战场。”

    屏幕上显示的是支那战场全景图:“支那派遣军总兵力145万,其中华北有兵力95万,其中山东有二十万,绥远察哈尔十四万,山西二十六万,河北二十万,河南九万,热河6万。华东地区50万,原十一军有二十二万,上海地区四万,浙江地区五万,江苏有十万,安徽有九万。”

    “不过,诸君,这只是纸上的,华北派遣军报告,总兵力缺额达六万;十一军撤到安庆后,全军仅剩下四万两千多人,缺额十八万,其余各部缺额两万四千人。”

    “支那战场,支那军呢?根据各部发现的支那军番号,支那九战区,六十万;五战区,八十万;三战区,四十万;苏鲁战区,四十万;一战区,五十万;….,这些数字姑且不问是不是准确,但支那军数目远远超过皇军;此外,为了保护重要据点和交通要道,皇军可用于正面作战的部队不超过六十万,这包括,从绥远、山西到安徽的广大战线。”

    …

    石原莞尔今天作了充分准备,他足足说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从支那战场到南方战场,从陆军到空军,每一个战场,兵力对比,火力对比,物资状况,每一项都作了详细对比。最后他详细分析了鄂北会战,以及对整个战争的影响。

    “鄂北会战,皇军不仅仅是损失了十多万部队,更重要的是,支那军的改变,通过这个战役,我们可以发现,支那军在装备上已经超越了皇军,至少支那中央军和西南部队超过了皇军;其次,支那军的战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想想看,在徐州、虞城,支那军在阻击战中必须要三-四倍的兵力才能挡住皇军的进攻,进攻中,支那军必须要集中六到七倍兵力才能突破皇军防线;可鄂北战役告诉我们,现在情况变了,支那只要超过皇军三倍,便能突破皇军防线,阻击中,同等兵力便能挡住皇军进攻。”

    这个结论再度让列席中发出嗡嗡的声音,无数愤怒的眼神从那边射来,石原毫不在,他也没给杉山元机会,而是径直阐述了自己的战略。

    “过度使用国力,过度分散使用兵力,导致我们在各处兵力都很薄弱;这个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集中主力,引诱支那军到华北,在华北平原决战。”

    说完之后,石原按照曰本礼节向小矶国昭微微一礼,然后放下指挥杆回到自己的座位。

    会议桌旁的大臣们没有开口,倒是列席上发出的嗡嗡声更大了,小矶国昭轻轻开口:“诸位,相信诸君通过石原总长的阐述,已经充分了解帝国目前面临的困境,有什么意见,请诸君畅所欲言。”

    小矶国昭的话音刚落,杉山元立刻开口:“我不同意这种失败战略,鄂北战役虽然受挫,但皇军没有到不堪一战的时候;诸君,从曰清战争开始,帝国就是以弱击强。战争不能仅仅看武器,皇军将士不仅仅有武器,还有武士道精神。”

    石原莞尔嘴角轻轻一撇,露出一丝轻蔑的神态,小矶国昭和内阁其他文官都微微皱眉,连旁边的木户也忍不住稍稍摇头,这番话已经说了六年,没有丝毫新意。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挽弓(十三)

    两声轻咳从旁边传来,众人扭头看去却是宫内省木户,小矶国昭心中一惊,脸色瞬变,要知道木户是天皇的代表,他开口等若天皇开口,天皇一旦发表意见,这个会还能进行下去吗。

    “诸君,战争出乎意料的艰巨,从昭和十一年到现在,已经持续六年了,国民承担了巨大痛苦,无数生命在战争中消失,陛下为此忧心忡忡,陛下选择诸君,将治理国家的责任交给诸君,等若将帝国命运就交到诸君手上,希望诸君慎重决定。”

    小矶国昭轻轻松口气,看上去木户不偏不倚,没有指责任何人,可实际上却在暗中批评杉山元,当初杉山元在天皇面前保证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现在六年过去了,战争不但没停止,相反却越打越大,整个国家都陷入危险中。

    杉山元根本没有察觉木户言中的讽刺和批评,他立刻接过木户的话继续说道:“说得对,陛下选择我们这些人来承担国事,我们就必须为国民负责,为陛下负责。国民将一切都交给了国家,交给了军队,现在就这样放弃了,如何向国民交代?其次,这样不战而退,会严重损伤前线将士的士气;最后,我认为,这个战略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帝国无法再打下去了,帝国要失败了。这种思想是失败主义,在这种情绪下拟定的战略必然是个失败战略。”

    显然杉山元也作了准备,至少他所说的曰本无法再打下去,无法获得最后的胜利,这正是石原战略的基础思想。

    “战争是在战略指导下进行的,过去六年里,帝国没有明确的战略,总是被动的应付出现的局面,现在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石原莞尔淡淡的说:“战略是在对自身和敌人的实力的正确估计下拟定的。在刚才我展示的数字表明,帝国的人力和物力都快达到极限,我们的对手有丰富的人力物力,帝国不能陷入一场持久战中,中美英苏,四个敌人,支那战场拖住了我们60%的兵力,消耗了帝国大量物资,所以我认为应该首先解决支那事变,从支那战场脱身。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战略和政策两个层面进行,战略上必须沉重打击支那军,政治上必须尽快与支那达成和平协议,为此我们可以放弃山海关以内,包括热河在内的所有领土,只要能保住满洲国就是胜利。”

    “蒋介石已经数次拒绝了帝国的要求,”杉山元冷笑声:“石原君,你未免一厢情愿了吧。”

    “在这点上,杉山将军说得没错,”外交大臣重光葵出言支持:“放弃江南,会给帝国外交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姑且不说我们刚刚与南京政斧达成的同盟协定,缅甸、泰国、马来、新加坡、菲律宾,这些新成立的政斧就会怀疑我们,再不会支持我们。”

    外交上的损失是石原战略的最大弱点,放弃整个江南,也就会放弃汪精卫政斧,这必然会对曰本外交产生严重影响,他们在南洋和东南亚扶持的政斧会因此产生怀疑,对胜利产生怀疑。

    “我们的目的是从支那战场抽身,全力迎战英美,”石原莞尔解释道:“蒋介石之所以还在坚持,主要是他的中央军的支持,华北决战,皇军可以大量消灭支那中央军,削弱蒋介石政权的基础,如此我们就能逼蒋介石坐下来谈判,只要他同意谈判,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攻克南京时,蒋介石都没接受我们的条件,现在他会吗?”大藏大臣及川显得毫无信心,南京危急时,蒋介石没有选择和谈而是选择了打下去,现在中[***]队开始占上风了,他会选择和谈?及川不信。

    “那是我们的条件太高。”石原莞尔的语气沉重,在座的所有内阁成员都清楚,要想蒋介石接受和谈,曰本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只要能保住满洲,其他都可以放弃,诸君,壮士断腕,为了帝国,为了陛下,我们必须作出抉择。”

    “可要是蒋介石不接受呢?他的目标是满洲呢?”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冷冷的问道。

    一直胸有成竹的石原出现短暂的沉默,这是他最没有把握的一环,虽然肯付出巨大代价,可要是蒋介石不接受,一切都是空谈。

    “不战而退等于是在敌人面前逃跑,这样的事情在皇军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木村兵太郎站起来说道,在这种联席会议上,作为陆军省次官虽然没有资格坐在会议桌前排,但有发言权:“根据情报,支那正在编练机械化部队,在鄂北战场上出现的支那第五集团军就是支那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华北地区,地形平坦,支那有空中优势,完全可以发挥火力和机动优势,在这里与支那决战,皇军反而处于不利态势。相反,江南就不同了,江南水网密布,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与其将决战放在华北,倒不如放在江南,而且长江上,还可以得到海军支援。”

    木村兵太郎说完之后,杉山元冷笑下对小矶国昭说:“首相,既然这个会议是决定帝国命运的会议,我希望能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让大家充分发言,让内阁了解更多的情况。”

    “我看可以。”没等小矶国昭开口,教育总监山田乙三就开口了,小矶国昭不是东条英机,他是退役大将身份出任首相,可以说是最近十年最弱势的首相。

    军方两大主将开口,小矶国昭忍下口气点点头:“好吧,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把所有问题讲清楚。”

    后排的局长课长们稍微沉默了下,随即如沸水般热闹起来。

    “按照这个战略,我们放弃了山西,放弃江南,集中兵力在华北与支那决战,可支那要不攻呢?以b17轰炸机的航行半径,从山东半岛起飞,可以覆盖大半个曰本,而且,一旦支那人在山东半岛站住脚,从这里的起飞的飞机可以控制大半个黄海和全部渤海,另外,有了支那的空中掩护,支那军可以在青岛设立潜艇基地,美国潜艇出击距离可以缩短几千公里。”

    让石原有些意外的是,首先站出来的居然是来自海军的一个中佐,而且他的意见非常中肯,也非常致命。

    东京到目前为止只受到过一次轰炸,那就是1942年春季的杜立德轰炸,但这次轰炸造成的损失非常小,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宣示,一种态度宣示。

    可一旦山东失守,胶东半岛距离东京最近距离只有400多公里,完全处在b17轰炸半径之内,在青岛建立潜水艇基地的危害还在其次。

    “说得对,江南也同样如此,”海军军务局局长冈敬纯少将站起来说:“帝国的国防策略之所以将马里亚纳群岛列为绝对国防圈,主要原因便是考虑到从塞班岛起飞的轰炸机可以直抵帝国本土。如果弃守江南,江南距离帝国本土的距离要远远短于马里亚纳群岛。”

    绝对国防圈是在中途岛战役后提出的,中途岛战役让曰本海军伤了元气,曰本海军转攻为守,提出以沿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新几内亚群岛西部建立必须绝对予以确保的防线――绝对国防圈计划,其根据便是现在盟国轰炸机的轰炸半径。

    冈敬纯的话再次击中石原战略的软肋,不过让杉山元有些尴尬的是,这些因素都是海军找出来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3048 123049 123050 123051 123052 123053 123054 123055 123056 123057 123058 123059 123060 123061 123062 123063 123064 123065 123066 123067 123068 123069 123070 123071 123072 123073 123074 123075 123076 123077 123078 123079 123080 123081 123082 123083 123084 123085 123086 123087 123088 123089 123090 123091 123092 123093 123094 123095 123096 123097 123098 123099 123100 123101 123102 123103 123104 123105 123106 123107 123108 123109 123110 123111 123112 123113 123114 123115 123116 123117 123118 123119 123120 123121 123122 123123 123124 123125 123126 123127 123128 123129 123130 123131 123132 123133 123134 123135 123136 123137 123138 123139 123140 123141 123142 123143 123144 123145 123146 12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