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放弃山西,山西是支那最复杂的地区,gc军、晋军、中央军,三派势力纠缠在一起,一旦皇军撤离,他们势必会争夺山西地盘,他们所谓的统一战线便会产生裂痕,陷入内部纷争中。”
“山西为天下形胜之地,失去山西就等于失去对华北的掌控。”木村兵太郎驳斥道。
今天的会已经逐渐演变成石原莞尔孤军面对所有反对者,他没有盟友,他的支持者都不敢公开表露意见,内阁中除了小矶国昭,其他人也拒绝表示支持。
陆军省、外务省,甚至海军省也坚决反对从江南撤军,后排列席的各部门主官要么不开口,一开口便对他展开攻击,全然不顾曰本已经极其虚弱。
战略之妙便在运用之妙,军队可以得到最大的解放,军队密度增加后,那些在后方小偷小摸的游击队便没有了生存空间,而且即便中[***]队装备提高了,但战斗力依然在皇军之下,一旦形成决战之势,他有信心用一百万部队击败三百万中[***]队,在这场大败后,蒋介石就完全可能重新考虑是不是接受曰本的和谈条件。
可是这些目光短浅的家伙,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根本没有战略思想。石原莞尔心中悲哀,曰本怎么落到这样一伙浅薄的家伙手中。
“阁下,必须对军队领导层进行变动。”会议结束后,石原莞尔非常沮丧,他甚至就想立刻提出辞呈,但考虑到参谋总部刚刚人事变动,天皇陛下刚刚提升他为大将,圣恩难负,当然他也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他坚持认为自己的战略是正确的。
小矶国昭轻轻拍拍脑门叹口气:“石原君,有些事情不能太急,必须慢慢来。今天虽然没有全部采纳你的计划,也有部分采纳了,不要急,慢慢来,我们还有时间。”
这个会议最终没有采纳石原战略中最主要步骤――放弃江南,不过接受了放弃缅甸,寻找途径与渝城和苏俄谈判,其中与渝城谈判的条件是,必须接受汪精卫政斧,华北设缓冲带。
条件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很难施行,首先蒋介石就不可能接受汪精卫政斧,汪精卫本就是蒋介石的政敌,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可能让汪精卫重返中国政坛;其次,蒋介石明确宣布最低限度是恢复卢沟桥事变之前状态,在华北设立缓冲带,蒋介石会接受吗?
安静的皇宫中,穿着宽松和服的裕仁慢慢走在前面,木户落后他一步,保持恭敬的状态。轻轻的琴声传来,裕仁抬头看了花园一眼,皇后又在那里弹琴了。
“你对石原战略的看法是什么呢?”裕仁的声音还是那样轻柔,不过目光有些茫然。
“从以往来看,石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木户没有直接回答,裕仁微微皱眉,袖口轻轻佛动下,木户立刻继续说:“臣对战略不是很擅长,但,这个战略是开战以来最系统,目标最明确的战略。”
前面这尊神依旧没有开口,不过也没再作出什么不满的动作,木户小心的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良久,才听到裕仁又问:“杉山元他们不接受的原因是什么呢?”
“杉山大臣认为对渝城让步太大,而且会直接影响前线将士士气。”
“生产还能提高吗?”
木户心中明白,裕仁心中还是有所不满,浴血奋战六年,却只能得到这么个结果,换谁也不可能满意。
“生产方面的事,企划院和大藏省正在拟定计划,争取扩大生产能力,不过,”木户停顿下才接着说:“由于大批青壮年上前线,国内严重缺少劳动力,此外,这次联席会议决定,再征召四十万人入伍,扩编三十个师团,其中十个师团将派到支那,六个师团增援南洋。”
以往这种具体的军事调动根本不用报告裕仁,木户这是在告诉裕仁,国内劳动力将进一步压缩,果然,裕仁立刻问:“那生产呢?怎么扩大?”
“内阁决定鼓励企业招聘女工,此外,钢铁厂这样需要男姓劳动力的岗位,军队不得征召。”
在传统曰本社会中,女人的地位很低,女人就该在家照顾男人和孩子,处理家务,用不着出来工作。
裕仁轻轻嗯了声,良久才说:“能让刀兵平息,也算善莫大焉。”
听到这句话,木户知道今天的报告结束了,他轻轻冲裕仁一礼,倒退两步,然后转身离开。
立高之助在两天后乘飞机返回中国,在天津下飞机,没有在停留便乘火车到北平,北平火车站早有轿车等候。轿车直接开上月台,一个年青军官站在车门前,现在北平的治安虽然有些好转,但立高这样的高级将领出现在大街上,危险姓依然很大。
“将军,司令官正在等你。”
立高之助没有答话,他很清楚,冈村宁次这样急冲冲的把他叫回来,肯定有事发生。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挽弓(十五)
就在西村和青城商议时,立高之助正承受巨大的惊恐中。散会后,立高之助与大城参谋长两人依旧留在作战室内,看着地图商议下一步作战,同时开始构思对冀鲁豫八路军的围剿。
“参谋长,立高君,”两人的商议还没完,有末精三带着个军官进来:“谷地少佐有个建议,可以全部消灭黄河以南的支那机械化部队。”
“哦!”立高之助和大城都有些惊讶,他们狐疑的盯着谷地。
谷底上前一步,指着地图说:“参谋长,副参谋长,在支那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云长水淹七军,现在我们也有个天赐良机,我们只要扒开黄河南岸,黄河水就能解决支那第五集团军和从豫东过来的四十八、第七、新编第八军。”
大城精神一振,连忙在地图上寻找,谷地走上来在开封这个位置上点了下:“在这附近开口。”
立高之助心里巨震,这个计策太毒辣了,现在正是春季,黄河已经破冰,河水顺势而下,将波及黄河以南的上千万人口,河南山东安徽,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破坏之大难以形容。
“必须阻止他,绝对不能让这个计划进行。”立高之助迅速在心里作出决定,他立刻问:“谷地中佐,从支那历史记载来看,黄河长期决口,造成的损害各不相同,现在是春季,黄河虽然已经开冻,可水流量如何?还有在那个位置开口合适?这些你计算过吗?”
谷地脸色微微一红,这个计划是他临时想起的,在入伍前他是东京大学历史系学生,他比较喜欢中国文化,在大学时便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特别是三国演义,对中国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非常感兴趣。
“没有关系,这是个很好的想法。”大城轻轻拍了下谷地的肩头鼓励道:“有了想法,我们便能找到行动计划,有末君,你和谷地君一起,查询下黄河的水情资料,还有南岸的河堤情况。”
“阁下,这可能要在郑州或开封才能找到。”谷地建议道:“是不是给谷寿夫司令官发个命令。”
“谷寿夫司令官正在指挥作战,不能让他分心,况且这事必须保密,”大城摇头说:“可以在北平找,你立刻去华北行政委员会。有末君,我们去见司令官。”
立高之助心里有些奇怪,郑州肯定有相关资料,大城为什么不让谷寿夫在郑州找呢?不过这个想法很快过去,他正开动脑筋怎么阻止他们实行这个计划,大城已经起身出门。
让立高之助有些纳闷的是,冈村宁次听完有末精三的报告后,没有立刻作出表示,而是沉默良久才问:“大城君,立高君,你们怎么想?”
“可行,不过,我们对黄河水情资料了解不多,对南岸河堤的情况了解也不多,必须掌握这两点后才能制定计划,避免决口后,伤及我军。”大城解释说。
“从军事上来说是个优秀的策略,”立高之助斟酌着说,他的脑筋在急速转动,必须说服冈村宁次拒绝这个计划,否则后果难料,可怎么才能说服冈村宁次呢?他没有把握:“但有没有必要实行这个策略呢?支那军的攻势并不猛烈,很明显,他们只是想收复黄河以南的地区,相反我军呢?即便击退支那军,黄河泛滥后,我军也只能困守黄河南岸,背水列阵,局势依旧没有大的改观。”
“此外,如果我军决口,黄河水向南奔流,会影响到那些地区?会不会影响到津浦铁路,这些都需要评估,还有就是政治上的影响。”
立高之助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理由,虽然没有明确反对,可话中的暗示非常清楚。冈村宁次听候依旧没有任何表示,目光又转向有末精三。
“司令官,立高君的顾虑很有道理,必须对整个行动作出评估后才能施行。”出乎立高之助的意料,有末精三居然没有反驳,而是支持了他的意见。
立高之助有些纳闷,放黄河水来重演水淹七军,这个想法应该是相当绝妙,可这几个华北派遣军最高指挥官,好像并不积极,立高之助当然不会认为他们看不到这点,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迟疑不决呢?
立高之助的目光在冈村宁次、大城、有末三人脸上转来转去,他随即便注意到,这三人的目光同样在另外三人的身上转动,他们在迟疑什么呢?立高之助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我明白你们的想法了,”冈村宁次双手插在裤袋中,语气缓慢,带有些许迟疑:“这个计划能不能执行,等谷地少佐查完资料再说,有末君,你多关注下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958
20959
20960
20961
20962
20963
20964
20965
20966
20967
20968
20969
20970
20971
20972
20973
20974
20975
20976
20977
20978
20979
20980
20981
20982
20983
20984
20985
20986
20987
20988
20989
20990
20991
20992
20993
20994
20995
20996
20997
20998
20999
21000
21001
21002
21003
21004
21005
21006
21007
21008
21009
21010
21011
21012
21013
21014
21015
21016
21017
21018
21019
21020
21021
21022
21023
21024
21025
21026
21027
21028
21029
21030
21031
21032
21033
21034
21035
21036
21037
21038
21039
21040
21041
21042
21043
21044
21045
21046
21047
21048
21049
21050
21051
21052
21053
21054
21055
21056
2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