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路上,陈g不断碰到向东驶去的坦克纵队,最长的一队有上百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陈g有些不明白,这些坦克向东去做什么,对付八路军?不像,庄继华不至于,对付新八军?有这种可能,庄继华也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他在吞并第二集团军和第三十三集团军过程中毫不掩饰的霸道,就证明了他与陈诚没有本质区别。

    靠近开封后,公路上的坦克没有了,陈g心里点点头,这说明这些坦克不是四十九集团军的,是从后方调过来的,五十集团军前移,庄继华现在就要过河?陈g随即便否定了这个想法,以他了解的情况,庄继华不会在这个时候北进,进攻发动的最大可能是在夏收之后。

    开封城的防御明显加强了,城外的哨卡检查更严格了,虽然看到陈g肩上的两颗将星,可哨兵依旧一丝不苟的检查了他们的证件,询问他们到开封的目的。

    进入城内后,陈g发现街上的巡逻队增加了,不过市面还算平静,商店门户都开着。陈g注意到街面上的横幅都写着欢迎宋美龄的话。

    吉普车没有在开封市内停下,而是穿过开封市内,向开封以西驶去,驶进开封西南的大洼庄,这里的戒备更加森严,吉普车经过三道哨卡才进入庄内。

    伍子牛来报告陈g到了的时候,庄继华正陪着宋美龄在庄外的田边,宋美龄身后还有两三个妇女,庄继华都不认识,刚才宋美龄介绍时,庄继华也听出来了,陈立夫的夫人孙禄卿,宋子文的夫人张乐贻等,无不是朝中达官贵人的家室。

    “让宫秘书招呼下,我现在没时间。”庄继华目光瞟了下宋美龄,低声告诉伍子牛。今天出来没有带宫绣画,宫绣画陪着几个慰问团的夫人留在大洼庄,她们主要是在庄内看看。

    宋美龄没有理会庄继华,她正在路边与地里的一位老农谈话,庄继华没有打搅她,而是靠近了她身后的白斯同。

    自从上次力主宋美龄访美后,白斯同渐渐受到蒋介石器重,宋美龄也对他产生好感,经常征求他一些外交上的问题,而白斯同也确实有几分本事,提出的建议数次被采纳,因此愈加受重视,蒋介石干脆又把他调进侍从室,这次来宋美龄来河南,蒋介石便让白斯同代表他。

    陈g不对,蒋介石并没有去缅甸,而是去了兰州。缅甸读力政斧成立后,俞济时按照事先制定的策略,抢占了整个缅甸南部,英军没有料到曰军突然撤退,待蒙巴顿反应过来,整个缅甸南部已经成了中国人的天下。

    蒙巴顿立刻命令英军进驻仰光,电令远征军继续向缅马边境追歼曰军,这个命令被俞济时愤怒拒绝,同时将远征军一个军横在英军前进道路上,将英军挡在仰光以西。

    缅甸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史迪威在印度、仰光、渝城之间穿梭来回,双方都拒绝让步,史迪威没法只好将情况报告华盛顿,让政治领袖出面。

    罗斯福尚未作出反应,伦敦已经炸翻天了,上下议院同时通过决议,要求丘吉尔作出强硬表示,收回缅甸,收回仰光。丘吉尔连续数封电报,向蒋介石提出严正抗议,要求中[***]队立刻退出仰光,撤销缅甸读力政斧,否则大英帝国决不答应。为了证实他的威胁,英国人立刻关闭了中印公路,切断了中国外援通道。

    这种状况下,蒋介石自然不会去缅甸,不过,他对缅甸局势的发展非常担心。外交部认为,现在与英国是同盟国,目前不宜得罪英国,建议接受英国的条件。而白斯同建议暂时退让,不过不将缅甸交给英国人,而是交给美国人,缅甸读力政斧则迁到缅北,中[***]队控制区。

    蒋介石没有作出任何表示,便去了兰州视察,临走前让白斯同随宋美龄到河南来,这让白斯同有些郁闷。

    “文革,几个月前,报上简直把河南形容诚仁间地狱,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白斯同神色轻松的望着地里生机盎然的玉米说道。

    “你要早来几个月就知道,报上的描述,是给国民政斧留了面子,不过,现在也差不多,反正河南民众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宛如人间地狱。”庄继华叹口气,这遍绿油油的原野是整个河南驻军党部三青团行政上下一心,竭尽全力努力了几个月的结果。

    为了这个结果,他干涉党部,干涉三青团,干涉行政,命令全军节食,杀掉数十颗人头,直到现在一些河南籍参政员还在参政院上书,斥责他是在劫掠百姓,效法gcd,以军乱政,走军阀道路,要求中央严惩,解救河南百姓于水深火热中。

    “呵呵,”白斯同嘲弄的笑笑:“一家哭好过一路哭,那些土豪歼商,管他做什么。”

    (未完待续)
------------

第四节 九天之上(二)

    话虽如此,可白斯同在心底还是认为庄继华太强硬了,手段有些血腥,要不是他后台够硬,手腕够强,恐怕早就在河南待不下去了。

    庄继华没有答话,只是注意到宋美龄的举动,与宋美龄交谈的老农开始时还有些畏缩,拘谨,这个举止高雅的贵妇,身边还有这么多带枪的护卫,这种场面让这个常年在田里劳作的老人,有些害怕。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老人渐渐开始适应了,说话也变得顺利了,开始唠唠叨叨的说起这一年的苦难,村里饿死了多少人,咒骂小鬼子。

    对这次宋美龄过来慰问,庄继华事先没有准备,不过宋美龄居然提出要到农村去看看,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不过看到宋美龄的做派,庄继华心里直摇头,这这里面作秀的成分太多,要是下面稍微做点准备,了解的绝对是他们希望她了解的情况。

    宋美龄却没有这种想法,在离开渝城前,蒋介石专门和她谈了,庄继华在河南以铁血手段推行救灾,减租减息,物资管制,引起河南官场士绅极大不满,蒋介石让她下去看看,情况到底怎样,特意提醒她,要深入到民间,去农家,去田间地头,与农民市民聊聊。

    与老农的交谈让她很满意,她了解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情况,河南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当然这是在救济以后。

    这个老农是两个月前才回来的,家里六口人,饿死两个,说到饿死的老伴和孙女,老人的眼眶都红了。不过后来情绪有好转,他们听说政斧在家乡发救济粮,便沿路吃赈济粮回来,回来以后,村里组织大家生产自救,推行减租减息,东家免了两年的租子,政斧发了救济,免了所有赋税,负担一下就全没了,生活一下子有了希望。

    “文革,我们去那边看看吧。”宋美龄回来后,庄继华还以为就这样回去了,可没想到宋美龄还要继续慰问。

    庄继华当然没有反对,这次陪宋美龄下来,就打算让她看个够,渝城的情况他很清楚,张静江和梅云天都有电报来,张静江建议让宋美龄亲身看看河南的情况,这比什么解释都简单,所以他才抽时间陪宋美龄下来。

    “文革,你在河南动静不小,参政院很多参政员表示不满。”宋美龄边走边聊,仿佛是随口提道:“当时我很担忧,可委员长却说他信得过你,你这样作,肯定是本曰逼得没办法了。”

    “还是校长了解我。”庄继华略微感激的说道,他的语气却显得飘移不定:“夫人,这说明我们对参政院控制不力,河南参政院要改选,豫东豫中的参政员要重选。各工会农会要派人参加。”

    宋美龄嘴角露出丝笑容,她知道庄继华对这些参政员有些不耐烦了,就像蒋介石,蒋介石也对这些参政员很烦躁,不过俩人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蒋介石反感的是那些批评政斧,倾向gcd的参政员;庄继华反感的是那些总是阻挠他做事,代表地方地主阶层利益的参政员。不过俩人最大的区别是,蒋介石对那些实在无法忍受的参政员,干脆免职;庄继华却柔婉得多,迂回得多,也阴险得多,就像这次,他干脆扩大参政员数量,把支持他的人选进参政院,以达到控制参政院的目的。

    前面的田里也有几个农民在摆弄庄稼,宋美龄停下来似乎是在休息,看了一会,又过去和农民聊起来,孙禄卿张乐贻也和另一个路过的农妇聊起来。

    白斯同有口无心的农民聊了几句后便躲到一边去了,实际上整个慰问过程他都有些无聊,他知道宋美龄这次下来决不是简单的慰问,更大的可能是表示对庄继华的支持,刚才宋美龄的话也证实了这点。

    “这天可真热。”看到庄继华过来,白斯同知道自己的做派已经落在人家眼中,连忙找话掩饰。

    庄继华其实也看出来,白斯同不愿参加这样的活动,现在的他可不是当年那样热血沸腾,早就在官场上混成精了,不过庄继华也不想指责什么,两世经验告诉他,人都是这样,再沸腾的热血也会随着时间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是呀。”庄继华抬头看看火辣辣的阳光,他这才感到,宋美龄还是不易的,以她现在的地位能冒着这样的天气来田间地头,已经很不容易了。

    “再过两个月,河南的灾情就算全过去了,我可盼着时间走快点,可别再出什么篓子。”庄继华淡淡的说,这场旱灾实际已经影响了军事行动,要不是因为这,他可能会在夏收后便对徐州展开进攻,现在不得不拖延到八月,甚至秋收之后。

    当然这并非全然是坏事,这有更多时间进行内部内部整顿,青三军和青四军以及那些在整编的部队有更多时间去整顿。庄继华相信,只要再进行一次鄂北战役那样的打击,曰军的士气就会彻底崩溃。

    “缅甸闹成一团,委员长却去了兰州,文革,罗斯福来电,邀请委员长去开罗,参加开罗会议,协调盟国之间的行动。”白斯同仿佛是在聊天,不过他也想知道庄继华的观点,在上次与苏俄和英国的谈判中,他就发现,庄继华对国际事务很了解,外交上也同样是把好手,所以他特想知道他的看法。

    “委员长去兰州主要是解决西北问题,抗战建国,首要一点,统一军令政令,西北情况复杂,少数民族众多,疆省还有个苏俄问题,必须委员长亲自去才能解决。”庄继华淡淡的笑道,疆省收回后,国民政斧废除了盛世才与苏俄签订的所有条约,王宠惠去莫斯科与苏俄重新谈判,不过要涉及整顿军队,蒋介石就必须去西北亲自安排,同时对甘肃青海进行人事调整。

    “对了,委员长打算发表一本小册子,叫《中国之命运》,不知道你看过没有?”白斯同问。这本书实际是陶希圣写的,不过主要意思是蒋介石的,陶希圣把蒋介石的想法变成文字表述出来。

    “不知道,白兄近水楼台都没见到,我远隔千里,又没有千里眼,怎么可能知晓。”庄继华摇头说,这本书在前世曾经被批得很利害,可庄继华不知道,就算这一世要发表,他也没见过。不过庄继华心里明白,现在各方面都在探讨抗战之后,国家的走向,gcd联合明煮党派提出联合政斧,蒋介石恐怕就打算用这本书进行反击。

    庄继华的态度有些冷淡,不过白斯同会错意了,以为庄继华对他在此次慰问活动中的作为不满,毕竟这个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对庄继华的支持,相信只要这个慰问团回到渝城,那些指责他的言论便会一扫而空。

    “文革,你认为罗斯福在这个时候请委员长去开罗真是要商议什么协调行动吗?”白斯同要调节气氛,有意把话题拉到自己最擅长的外交领域,当这个问题他心里是有答案的。

    “白兄,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罗斯福和丘吉尔早在民国二十九年便发表了大西洋公约,以前战局不明,所以那还只是一个设想,现在战局逐渐明朗,他们自然要安排落实;其次,每次大战后,强国中都有个势力范围划分问题,这次也不意外。”

    庄继华的想法让白斯同一愣,这有点出乎他意料,照他的想法,罗斯福恐怕主要想调节中英之间在缅甸上的矛盾,可庄继华的意思却是美英要和中国讨论如何划分世界?这有些不可思议。

    “文革,你恐怕太乐观了,”白斯同摇头说,他甚至在想,庄继华是不是胜利太多,以至于真把中国当强国了吧:“中美英划分世界?斯大林会同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3542 143543 143544 143545 143546 143547 143548 143549 143550 143551 143552 143553 143554 143555 143556 143557 143558 143559 143560 143561 143562 143563 143564 143565 143566 143567 143568 143569 143570 143571 143572 143573 143574 143575 143576 143577 143578 143579 143580 143581 143582 143583 143584 143585 143586 143587 143588 143589 143590 143591 143592 143593 143594 143595 143596 143597 143598 143599 143600 143601 143602 143603 143604 143605 143606 143607 143608 143609 143610 143611 143612 143613 143614 143615 143616 143617 143618 143619 143620 143621 143622 143623 143624 143625 143626 143627 143628 143629 143630 143631 143632 143633 143634 143635 143636 143637 143638 143639 143640 1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