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怒极而笑:“呵呵,了不起呀,了不起。看来大本营还阻碍你建立丰功伟业了。”
周主任皱眉想想,感到事情不是这样简单,这个庄继华绝对不是冲动的人,那么之所以这样,必定是有所发现,说不定情报科掌握了什么情报:“你是不是掌握有什么情报?”
周主任的话一出口,蒋介石立刻警觉起来,如果庄继华掌握什么情报,没有报告就擅自行动,那绝对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死死盯住庄继华,看他怎么回答。
“没有,情报科成立的时间太短,情报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对英国的情报搜集。”庄继华老老实实的说。
周主任这下也不知道庄继华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了。
“我说我是故意的,是因为我对当时的局势有个基本判断,就是即便我们还击,英国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庄继华说。
“为什么?你怎么得出这样的判断的?”廖仲恺有些意外,即便是他也不敢下这样的判断。
“英国自从欧战之后,国力大幅下降,已经不再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接替了它;英国的国力下降,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就减弱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增强了,比如印度,自从印度国大党成立之后,印度人民要求读力的愿望越来越强,英国被迫在印度驻扎重兵,中东的埃及,伊拉克等国的读力运动也十分强烈,他们与印度的不同在于,印度是采取和平的不合作方式,这些国家采取的却是武装斗争方式,英国必须在这些国家又驻扎重兵,维持这些兵力的经费会象海绵那样慢慢吸干英国政斧的血。”
“欧战之后,美国、曰本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兴起,他们对英国独霸殖民地的资源和市场非常不满,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他们的挑战,因此世界战略格局由英国主导转变为美国苏联主导,其次才是英国法国曰本等国。”
“欧战中,英国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欧战结束才七年,它的经济还远未恢复,我估计他连派兵来的军费都没有。别看他在中国四处杀人,其实他害怕得很,属于那种…纸老虎,一戳就破,只是那些军阀害怕洋人不敢去戳而已。”庄继华侃侃而谈,说到纸老虎时,一脸不肖。
“你就那么有把握?”廖仲恺惊讶片刻后问。
庄继华与这个时代的人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信心。他是前世来的,前世的中国人民族自信心比现在的中国人强大太多,英国根本没放在眼里。不信读者可以自行在大街上做个调查,题目就是与中英单独交战的结果,我相信包括英国人在内,选择中国胜的占80%。没有这种实力,没有这种信心,撒切尔夫人就那么容易答应让香港回归?
“百分之百的把握没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还是有的。”庄继华说。
“百分之八十?你好大的口气,要是英国人派兵进攻广州呢?”蒋介石问,不过他的口气已经缓和下来了。
“那就把广州让给他们。”庄继华满不在乎的说。
“让给他们?你说得真轻巧。”蒋介石这下已经生气不起来了。
“让给他们不等于他们就打赢了战争。”庄继华解释道:“把广州让给他们,是因为如果选择广州城为战场,他们能得到海军火力的支持,而我们没有海军,不能压制敌人的海军火力,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所以我们向北撤退,诱敌深入,等他们脱离了海军火力支持的范围,再与他们交战。其实我现在很希望他们派兵来,看看地图,英国人的运输线有几万公里,来回一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只消拖上一年,英国的财政就得破产,那个时候他就是想撤也要经过我们同意。”
庄继华的话让三巨头再次陷入沉默,过了好一会,廖仲恺才问:“如果英国政斧坚持发兵,你认为他们能派出多少部队?”
“不会超过十万。”庄继华在心里计算一下说道。英国能派多少部队来,其实他也不知道,不过为了增强自己上面那番话,他才故意说了这么个数字。
“十万。”蒋介石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未完待续)
------------
第二节 沙基(五)
庄继华见蒋介石的样子心知坏了,敌人的的数量说多了,把他吓住了,摆了赶紧补救:“英国地盘没有广东大,人口没有广东多,十万人只是我得一个估计,是从英国能派出的最大数量,实际上我认为,英国政斧恐怕脸一半都派不出来。”
说着给周主任递个眼色,周主任会意,故作思索的说:“文革,看来你对英国的了解不多呀,欧战开战之初,英国向法国派出的远征军也不过十万人,还必须由法国提供部分后勤,由此可见真要派兵到广东来,三万顶天了。”
“对,对,周主任在欧洲留学过,对英国的事情了解多些,学生的估计太离谱。其实考虑后勤和财政方面的因素,这个数字应该还高了。”庄继华立刻顺杆上爬给蒋介石宽心。
两人一唱一和,渐渐的把英国人的数量变成了一万,这个数字让蒋介石感到不是那么可怕了,便开始为刚才的失态找回面子。
“不管他来一万还是十万,都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广大工农,还有苏俄为后盾,定能取得胜利。”蒋介石整理一下思路后又说:“不过,文革,除了派兵外,英国还会有什么阴谋?”
“校长提醒得对,如果派兵不成,英国人肯定会把目光转向我们内部,这有两个层面;一是革命阵营内部;另外就是中国内部。可不管是那个层面他的办法无外收买,鼓动两手。收买革命阵营内部的不稳定分子,鼓动国内的军阀。因此学生建议下一步是整顿内部,主要是整顿财政和军队。具体的在学生在报告里已经向校长作了详细说明。”
“嗯。”蒋介石点点头:“川军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喻培棣已经表态,他将支持整顿川军。其他的,…,”庄继华说到这里犹豫了下,他看看蒋介石,见蒋介石正盯着他,只要说道:“学生停职后,工作就移交给贺衷寒了,现在的发展,学生不知道。”
“这不行,贺衷寒不了解川军的情况,他来接手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川军的工作还是由你负责,你不要躲清闲。”蒋介石扳着脸说。
庄继华心中大骂停老子的职是你做的,现在来说我躲清闲,艹。
“贺衷寒哪里我给他打招呼,你的情报科长职务虽然暂时停了,但具体的川军工作还是由你负责。蒋先云也一样,营里的还是要关心,别以为这是给你们放假。”蒋介石说道最后语气严厉。停职之后,蒋先云还在青军会和[***]组织内继续工作,庄继华则一副享受假期的模样,整天四处闲逛,宿舍里根本看不见人。
“是。”庄继华和蒋先云同时答道。
“文革,照你估计整顿川军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廖仲恺问。
“沙基之后,政治形势于我有利,学生以为可以加快进度,不过与熊克武摊牌的时候,最好是以国民政斧的名义摊牌。”庄继华说。
“嗯,那就快了。”要不是沙基惨案,国民政斧的人事就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正式宣布了。
“你的报告中有整顿川军的步骤,可你想过整顿的方式没有?”廖仲恺又问。
“学生想过,整顿川军主要是思想整顿;初期要向每个团派出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主要由擅长思想工作的同志组成,待士兵的的思想整顿完成之后,再派入部分军事干部,加上留用的原川军干部,组成新的指挥体系。”在原来的方案中没有如何整编的计划,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能否和平整编,庄继华也就没有把这部分详细列出来,只是略微提到。
“工作队?你有没有具体人选?”蒋介石想想后问。
“没有。”庄继华立刻答道。
“没有?”庄继华的回到让廖仲恺有些意外:“不要有什么顾虑,大胆的说,再说你说的我们也只是参考。”
“真没有,这不是学生应该艹心的事。不过按照学生的计划,川军主要是思想整顿,因此工作队员必须擅长思想工作。”庄继华没有松口,只是他的暗示非常明确,黄埔军校中最擅长作政治思想工作的非周主任莫属。
周主任心中暗赞庄继华懂得藏拙,嘴里却说:
“原来文革这段时间在忙这个,我说为何这几天报上批评熊克武的文章不少。做得好,我看文革作思想工作是很有一套的。”庄继华作川军工作是蒋介石和廖仲恺秘密安排的,今天要不是蒋介石提出来,周主任根本不知道。不过他们的谈话加上猜想已经让周主任了解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再联想到这两天报上的批判熊克武军阀思想的文章,周主任明白熊克武就范只是时间问题。
“你不要夸他,en来,文革姓情太躁,你这一夸,下次他不知道闯出什么祸来。”蒋介石嘴上批评,脸上爱惜之情流露无疑。
“周主任是我们黄埔最会作思想工作的人,可惜,党军还要扩编,党军是我们的根本,因此周主任是不会参加这个工作。蒋介石想想后说:“这个任务的人选我心里已经定了,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你们回去吧。”
“是。”庄继华和蒋先云向三巨头敬礼后转身离去。
等两人出去之后,蒋介石向廖仲恺和周主任说:“你们看到时候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俩怎么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490
62491
62492
62493
62494
62495
62496
62497
62498
62499
62500
62501
62502
62503
62504
62505
62506
62507
62508
62509
62510
62511
62512
62513
62514
62515
62516
62517
62518
62519
62520
62521
62522
62523
62524
62525
62526
62527
62528
62529
62530
62531
62532
62533
62534
62535
62536
62537
62538
62539
62540
62541
62542
62543
62544
62545
62546
62547
62548
62549
62550
62551
62552
62553
62554
62555
62556
62557
62558
62559
62560
62561
62562
62563
62564
62565
62566
62567
62568
62569
62570
62571
62572
62573
62574
62575
62576
62577
62578
62579
62580
62581
62582
62583
62584
62585
62586
62587
62588
6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