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依旧没有开口,庄继华曾经两次向他建议组建联合政斧,实际上他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但要全面实施,就必须在全国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这在国民党内会引起巨大震动,反对者甚至包括一些元老,蒋介石不想冒这种险。
可现在林蔚也提出可以适时进行政治改革,这让他有些心动了,况且,林蔚话里的含义很清楚,抗战期间不进行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放在抗战之后,那么缓冲余地便变得很大。
陈诚这时想清楚了,他点头说:“委员长,政治改革放在战后进行,我看可以,抗战胜利之后,我党势必得到极高声望,委员长个人和我党的威信将大幅度上升,再说,我们进行社会改革,民众对我们的支持也加强了,所以在战后进行政治改革,对我们有利。其次,进行了政治改革后,矛盾会有所缓和,对巩固我党统治有利。”
陈诚话里的含义很清楚,政治改革进行后,明煮党派势必进一步要求进行普选,这个时候,政治改革便成了挡箭牌,为全民普选赢得缓冲期,如此蒋介石的地位便能得到保证。
陈立夫失望的看到蒋介石点了下头:“蔚文的提议很好,如果邓演达他们提出这两个方案,我们便与他们谈判,以辞修为主,立夫,你的工作要调整,我想让你去浙江担任省主席,中央党部人选你有什么建议?”
陈立夫闻言大惊,此前蒋介石从未说过让他到省去,尽管是担任省主席,可与中央党部比起来,还是算被贬了。
蒋介石见他惊讶的,眼珠一转,便笑道:“立夫,你不要想多了,我对你是信任的,只是,从广州开始你便在我身边,此后长期负责党部,缺少下面的实践经验,去浙江积累些经验。再说,如果实行政治改革,我党需要大批熟悉基层,熟悉行政的干部,你到下面去干几年,培养发掘些干部。”
蒋介石这番说辞,听上去挺好,可房间内的其他三人的表情却不同,林蔚陈布雷似乎早知如此,陈诚却有些发呆,似乎不知道为何作出如此大的调整。
林蔚心中却明白,蒋介石对陈立夫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是陈立夫阻挠蒋经国对党部的改革,另外与蒋经国争抢河南山东,陈立夫不知道,蒋经国的举动都是得到蒋介石同意的,他与蒋经国抢,实际就是与蒋介石作对。
“我党今后要形成习惯,干部必须要有基层勾过来做经历,戴季陶对我说,西南的干部生机勃勃,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认为,这些干部都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缘故,不虚浮,办实事。今后我党应该形成这样的制度,没有基层经验的,不能提拔到高层。”蒋介石继续解释。
陈立夫脸色沮丧,去浙江担任省主席,他心里万分不愿,心里直骂庄继华,他认为这是庄继华下的绊子,他没回来之前,蒋介石没有丝毫这样的表示,他回来一圈,刚走没多久,蒋介石便要赶他出中央。
“委员长派我去那,我便去那。”陈立夫稳定下情绪,平静的表示接受。
“你去了浙江以后,要在浙江推行社会改革,仿照渝城。”蒋介石目光盯着他:“你在西南挑选些干部过去,社会改革对我党至关重要,浙江又是我党传统区域,国家富庶之地,你千万莫掉以轻心。”
蒋介石再三叮嘱,生怕陈立夫轻率误事:“文革,在渝城、四川、河南、贵州,推行社会改革均获得成功,你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陈立夫陡然一惊,庄继华在数省推行社会改革成功,这给他带来巨大声望,培养了无数追随者,在民间军队党部中,有无数人视你其为国民党的希望,将来蒋介石的班最好由他来接,如果他要想与庄继华争锋,没有基层基础,没有主持地方工作的经历,根本没有胜算。
陈诚心中同样巨震,他长期担任军事职务,虽然也插手地方,可不像庄继华那样,横跨党政军。他很自信,他的土木系干部清正廉洁,富有才干,可是,庄继华培养的干部却脚踏实地,遍布数省,在庄继华开始推行社会改革之初,他并不认为会成功,而且认为成功了效果也有限,可现实却告诉他,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他将来想要与庄继华争锋,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未完待续)
------------
第十节 风云(十四)
黄山别墅在紧张商量对策之际,红岩村的灯光同样闪亮,这次危机与以往的危机大不相同,以往每次危机开始后,红岩村外总是出现大批明显是特务的人员,他们包围监视着红岩村,而村内也是如临大敌,清理了所有文件,工作人员全部佩枪,门口加双岗。
但这次不一样,村外没有任何异常,国民党设置的固定监视点甚至少了好几个,可村内的紧张气氛却丝毫不亚于以前,甚至更紧张。
南方局的主要领导全在周en来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周en来刚刚宣读完中央和宣侠父的电报,宣侠父的电报是通报与庄继华谈判的结果,中央的电报则是通报中央的决定,中央在电报中再次要求他们联合明煮人士,发起政治攻势,瓦解国民党的军事攻势。
同时也告诉他们,中央在军事上也作了准备,新四军第一师和115留守部队,已经统一整编为山东部队,由陈y担任司令员,粟y担任副司令,胶东部队整编为山东部队胶东纵队,司令员许s友。胶东纵队在许世友率领下已经前出到莱阳附近,准备策应新四军第一师。可即便如此,敌我力量对比,国民党依旧占压倒优势。
“中央的电报大家都清楚了,山东形势严峻,”周en来扫视会场:“国民党调集十几万大军,准备围攻我沂蒙山根据地。中央的指示很明确,郝鹏举事件名义上看是国民党军队的内乱,实际上是蒋介石吞并杂牌引发的。现在庄继华的态度很顽固,一定要我们交出郝鹏举,可这是我们决不能接受的。”
“庄继华的态度为什么变得如此强硬,”董b武有些纳闷:“他想得到什么?”
虽然此次事件是以庄继华为主,可董b武对他的感觉依旧很不错,中央也一直认为庄继华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但这次庄继华的反应出乎他们的意料,态度异常强硬。以前国民党整编杂牌军也发生过同样的事,山西、河北、绥远都发生过,这些杂牌军将领跑到八路军这边后,国民党便不再追究了,可没想到,这次庄继华却大反常态,甚至不惜冒引发两党军事冲突的风险。
“他想得到什么,打击我党威望,警告其他杂牌将军,这就是他想得到的。”博古冷冷的说道,他对庄继华一向没有好感,认为他就是一个打着维护国共合作旗号的反动派,比陈诚陈立夫更坏。
周en来微微点头,似乎是赞成博古的判断,叶j英叹口气,他心里有些怪罪山东分局,干嘛非要这个时候收容郝鹏举,这明明是授人以柄,庄继华挟大胜之威,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他可从来没吃过这种亏。
“蒋介石下令从缅甸抽调两个军到华北战区,四川新生产的两百辆坦克,美国刚运到的一百五十辆谢尔曼坦克,另外还有两百六十架飞机,全部调到华北战区,华北战区现在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叶j英对山东的局势非常担心,敌我力量对比非常悬殊,而且以他对庄继华的了解,这个人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他不像何应钦陈诚,他作战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寻找你的破绽,南京保卫战和第一次津浦路会战,以及缅北会战,都是这样。
“敌强我弱是肯定的,”董b武问叶j英:“三路大军虎视,陈粟的压力极大。”
叶j英淡淡的摇头:“三路大军,我敢打赌,其中两路只是威胁,首先动的肯定是青州的两个师;对这两个师,陈粟若不动,这两个师便继续向前挤压;陈粟若调集主力迎战,莱芜和临沂的两支部队便会立刻冲出来,另外,别忘了胶济线附近还有个二十四集团军,此外枣庄兖州附近还有个正在整编的五十九军,这个军要整编为集团军,随时可以抽调一两个师出击沂蒙山。”
“可不可以让罗r桓同志率领115师南下,返回河南,这里国民党军极为空虚。”博古试探的建议道。
周en来毫不客气的摇头说:“绝对不行,罗r桓他们的形势甚至比陈粟更恶劣,他们周边有几十万国民党军,而且还是中央军,他们想要南下河南,增援山东,还必须渡过黄河行军路程太长,风险太大。”
叶j英对博古的意见甚至懒得反驳,他当国民党是瞎子,庄继华是傻子,你想南下,他便让你南下,第一机械化集团军,第五集团军,两支机械化部队,不追着你打,河南极其临近省份还有上千架战斗机轰炸机,枣庄、兖州整编的部队,随时可以通过陇海线和津浦线调动,罗r桓他们要南下,能有两成走到沂蒙山便是万幸。
“克坚同志,国民党有什么新动向没有?”周en来问吴克坚,这位掌控南方局情报部门的领导。
吴克坚摇摇头:“没有,美英苏三国大使拜访蒋介石后,蒋介石受到美英的压力,可现在,他的态度又开始摇摆,不过,德黑兰会议在即,我估计在这个会议之前,他不会采取军事心动。”
周en来浓眉紧皱,这个任务实在太艰难,最关键的是庄继华,如果他不追究了,蒋介石那里便能缓和过来,双方颜面都能保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双方都下不来台,只能兵戎相见。
董b武深知此事的难度,庄继华介入此事后,就算邓演达李济深这些一直支持gcd的明煮党派,也建议他们暂且退让,将郝鹏举交还,和平解决此事,甚至连郝鹏举的老上级冯玉祥也劝他们,不管此事,任郝鹏举自生自灭。四川实力派邓锡侯田颂尧等人则更直截了当些,认为他们此事做得不妥,应该尽快叫人。
这样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以往这些明煮党派,四川实力派,至少大半支持他们,可现在却……,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一个人,庄继华。
“恩来,我看明天还是去拜访下梅老爷子吧,或许他能说动庄文革。”董b武建议道。
郝鹏举事件一开始,张静江代表的庄系便在参政会对gcd展开猛烈炮轰,其文笔周en来一看便明白是庄继华的,有鲜明的庄氏风格。不过,让人奇怪的是,梅老爷子却一声不吭,先是告病,后来干脆闭门不出,其中含义,令人玩味。
周en来点点头,郝鹏举事件发展到现在,出乎所有人意料,党现在非常被动,国民党占据了前所未有的主动地位。
“好,我明天过江,”周en来点头答应,随后又郑重的说:“我们现在面临极大困难,这次的困难不但有军事上的,还有政治上的,我估计国民党还有花招,我们要时刻警惕,外出的同志必须俩人结伴,非必要文件立刻销毁,警卫排战士要随时保持警惕,不过,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准开第一枪。”
会议很快便结束了,其他人离开后,周en来将吴克坚留下,周en来关上房门,双手环抱,慢慢的问道:“刀锋那里有没有进一步情报。”
吴克坚摇头说:“没有,不过据刀锋反应,庄文革这次非常生气,决心很大,不过,他的决心仅限于抓捕郝鹏举,似乎没有与我党完全决裂的打算。”
周en来沉默不语,想了想又说:“告诉刀锋,要尽量发挥他的影响力,影响庄继华不要动用武力。”
“明白。”吴克坚点头答应,然后望着周en来,周en来没有让他走的意思,在屋子里徘徊两圈后,仿佛下决心似的抬头对他说:“命令宣侠父,让刘侠川同志即刻到德县,查清德县附近国民党军的部署,刀锋同志接受这个任务后,立刻转入沉默期。庄文革是个非常谨慎的人,更是个情报老手,这次事件肯定在他心里引起怀疑,对刀锋的使用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要着眼于长期。”
吴克坚沉默下才答道:“是的,从长期来看,庄继华还有上升空间,这个人很谨慎,比国民党其他将领的保密意识更强,所部的保密一向做得比较好,刀锋在将来能发挥更大作用。”
等吴克坚走后,周en来回到办公桌前,起草了一份给中央的电报,建议中央在山东采取适度让步,除了郝鹏举外,可以交还其他人员和武器,另外,还可以用庄继华最想要的,胶济线两侧的基层政权作为交还,换取对方不再追究郝鹏举。写好后,周en来读了两遍,感到还是不够分量,提笔又添上两句。
“….,可否同意交还郝鹏举,不过国民党必须答应,在对郝鹏举进行审判后立刻进行赦免。此举虽然对我党有所损伤,但却能团结庄继华。否则任由此事发展下去,对我党十分不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833
32834
32835
32836
32837
32838
32839
32840
32841
32842
32843
32844
32845
32846
32847
32848
32849
32850
32851
32852
32853
32854
32855
32856
32857
32858
32859
32860
32861
32862
32863
32864
32865
32866
32867
32868
32869
32870
32871
32872
32873
32874
32875
32876
32877
32878
32879
32880
32881
32882
32883
32884
32885
32886
32887
32888
32889
32890
32891
32892
32893
32894
32895
32896
32897
32898
32899
32900
32901
32902
32903
32904
32905
32906
32907
32908
32909
32910
32911
32912
32913
32914
32915
32916
32917
32918
32919
32920
32921
32922
32923
32924
32925
32926
32927
32928
32929
32930
32931
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