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主任控制下的军队,现在已经有三十万人,装备精良,久经战阵,我能控制的军队也有三十万,未来几年可以发展到五十万,如此算下来,我们三方联手,总兵力可以达到两百万左右,完全可以制衡委员长。”
庄继华的语气平缓,可周en来却如遭雷击,以他的稳重,处变不惊,也禁不住惊讶起来。他看了眼邓演达,邓演达点点头,这三十万是庄继华指挥下的第三党部队主力,第三党部队在江南战区、江淮战区和第八战区还有部分部队,不过这些部队分散,最大规模也就师一级,不过合起来也有七八万。
周en来现在可以确定,庄继华与邓演达私下里肯定有协议,不过,他没有加入第三党,否则不会将第三党和他的部队分开说。不过,周en来还是想问一下。
“择生,文革加入了民革?”
“没有,他和我们是合作关系。”邓演达答道。
周en来点点头,他想了下说:“这个情况太突然,我必须想想才能答复你们。”
庄继华和邓演达也没催周en来,他们坐下喝茶,周en来抱臂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蒙蒙细雨,脑中不住翻滚。
庄继华与第三党秘密合作,这个情况他瞒得好死,刀锋离他这么近,却一点消息都没有,邓演达也不简单,第三党高层恐怕就他、李济深、陈铭枢、严重几个人知道,连章伯钧都瞒住了;难怪这几年,邓演达陈铭枢他们频频进入五战区,干部频繁调往五战区,那时候他们便和庄继华达成合作协议。
周en来很快又思考起,这个重大转变对党的影响。中国政治舞台上多了两股力量,这两股力量可不能小瞧,加起来拥有的军队达到百万;周en来可以肯定,庄继华有保留,没有完全透露他和第三党的武装力量;这股力量在战后将举足轻重,与蒋介石合作,对gcd便有压倒优势;与gcd合作便能对抗蒋介石。
可随后他便发现,庄继华将在这里面的地位非常奇妙,首先,第三党部队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受到他的深刻影响,其次,庄继华肯定不会让第三党部队发展超过他的实力;也就是说,他一旦与蒋介石合作,他们的实力将远超gcd和第三党的联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庄继华在战后将发挥更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第三党和庄继华都还没有自己稳固的地盘,可周en来毫不怀疑,庄继华能在未来给自己找到一块地盘,他猜想这块地盘便是东北,想到这里,他不由又叹口气,在争夺东北上,庄继华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
庄继华和邓演达喝着茶,邓演达心中有种强烈不解,他认为庄继华的部署对[***]是非常有利的,国民党经过整军和社会改革,特别是社会改革,无形中将国民党实力增强了几倍,只有几家联手才能对抗。
可转念一想,邓演达又有些理解周en来,陕北、绥远、晋北、察哈尔都是苦寒之地,从前清到现在,都需要从外面调入粮食,一旦粮食供给被切断,[***]势必陷入困境。
“文革,”邓演达开口打破平静:“绥远乃苦寒之地,土地贫瘠,是不是可以每年提供资金或粮食的补充。”
庄继华微微一笑:“老师错了,绥远不是什么贫瘠之地,绥远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如果不是考虑委员长的想法,我宁可将冀中交给他们,留下绥远。”
老天!几十年后,鄂尔多斯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之都,百万富翁在这算是穷人,这里还是贫瘠之地?
“老师,您是在拿农业经济观点在看,实际上,在工业经济时代,绥远不但不是贫瘠之地,而是富饶之地,这个地区矿产品极其丰富,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这里的储量是全国之最,表面的贫瘠掩盖着地下丰富的宝藏。”庄继华慨叹道:“当年我在西南开矿,西南矿藏的富裕远不如绥远,而且开采困难,绥远的矿开采方便,投资小,见效快。此外,就是石油,现在都说中国是贫油国,没有石油,可西南开发队的专家告诉我,中国有石油,最有可能的是东北,那里很可能存在一个超大型油田。”
“真的?”邓演达睁大眼睛,非常惊讶。自从满清被西方打开国门,西方各国一拨一拨的跑到中国来找资源,其他东西都找到了,就没有石油,延边地区找到几口小油井,可大的油田从未发现,庄继华现在居然便很肯定的告诉他,中国不缺油,东北就有大油田,这让他有些震惊。
庄继华点点头,关于石油的问题,他曾经与李四光、黄汲清等人讨论过,其中黄汲清还率队在西北进行过石油考察,李四光和黄汲清根据他们各自的地质理论,均认为在东北很可能存在大型油田,特别是黄汲清,李四光更认为四川应该存在一个超大型油田,这几年在四川一直在找这个油田,可让他失望的是,找到的大都是气矿。
不过庄继华不想谈这个问题,关于东北存在大油田的消息被他下令封锁,东北还在曰本人手中,只有夺回来后,才能大规模找油,不过,在这事上,庄继华也在后悔,当年知道有个大庆市,可他却从未去过,也不知道具体位置,所以到时候还得靠地质队到处去找。
“抗战结束后,国内若实现和平,就会进入大发展阶段,”庄继华站起来,走到船窗前,双手撑在窗户上:“医治战争创伤,加快工业建设,老师,只要有十年和平时间,我们便能进入繁荣期,因为中国人是最勤劳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便能创造任何奇迹。”
邓演达苦笑下,认识庄继华十几年了,他对国家民族的信心从来就是这样强。不过,邓演达相信他的话,至少他在西南实践了,成效显著。
“文革,”周en来现在有些想清楚了,庄继华的计划总的来说对[***]是利大于弊,一旦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阎锡山傅作义的部队便会被调出山西,大同危机立解,交换冀中,中央也有这个意向,说明中央也是看到这个,此外刚才庄继华所说,绥远是中国矿藏最丰富的地区,这话有些打动他,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周en来认为这十有**是真的。
“你的建议,我要向中央报告,如果中央同意,我会在渝城与委员长谈判。”
“好,周主任,”庄继华转身望着周en来,正色说道:“不过,不要去渝城,我会向委员长建议,就在济南谈,这涉及到华北抗战前景,我有权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委员长不会拒绝。”
(未完待续)
------------
第十节 风云(二十六)
接着庄继华将自己拟定的方案全盘托出,他要求八路军八十九军和新四军主力集结,与傅作义部和晋军至少两个集团军,共同从北面攻击张家口;刘邓部队与徐向前部、晋军一同绕过石家庄,向保定展开进攻。
“有了这两路配合,汤恩伯将率领三十一集团军和卫立煌部,从正面进攻石家庄;但我军主攻方向在中线,第一机械化集团军、第五集团军,新一军、新六军、读力坦克第一师(新组建),将在深州、武强一线展开进攻,从中间撕开曰军防线;右翼将是曰军防御重点,我军沧州德县一线将集结第一集团军、三十六集团军、二十二集团军、五十集团军,总兵力四十万;四十九集团军、二十四集团军、新组建的五十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为预备队;空军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中美联合航空大队,负责提供空中掩护。”
“这次作战,我们投入的地面部队总兵力接近两百万,坦克两千两百辆,装甲车一千六百辆,自行火炮六百辆,各种火炮四万多门,飞机一千七百架,这股力量不是曰本人能阻挡的。”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呢?”邓演达有些激动,说实在的,他根本没想到,中[***]队的装备已经如此之强,而周en来的眉宇间却有一丝阴云,在战后,国民党军队的实力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让蒋介石的态度势必变得更加强硬,[***]面临的压力将同样是空前的。
“我的想法是越晚约好,最好是在明年春天,”庄继华轻轻叹口气:“这是最后一场大规模进攻,如果我们能在华北平原歼灭曰军主力,战争将在一年之内结束。”
“明年春天?”邓演达皱起眉头,曰军正从各个战场抽调部队增援华北,按照这个速度,最多也就是年底,就可以全部集结到位,这之后有三个月的空闲,曰本人会一动不动,任凭中[***]队准备?
“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我们自己,”庄继华说:“如果两党争端平息,就很可能成立,冈村宁次不是傻子,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我们在华北四周集结的兵力数量。”
“文革,”周en来眉头依旧微皱:“春天发动进攻,后勤上的准备当然更充分,除了这点外,是不是还有其他考虑?”
庄继华点点头:“主要是战后重建,您知道,这一年多,我们从湖北打到华北,战争难民高达数百万,这给政斧造成非常严重的财政压力。这场大规模作战结束后,华北的难民估计同样高达数百万,政斧将没有财力救济,到明年春天,两广粮食丰收后,情况会变得好些,至少可以不饿死人吧。”
邓演达和周en来几乎同时缓缓点头,承认庄继华说得不错,国民政斧财政压力极大,大后方的民众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再也无法出更多的物资。
“按照这个计划,除了陈g部队外,我党还要动员大约二十万部队,”周en来说,庄继华补充说是二十五万左右,周en来点头表示明白:“可我党拿不出这么多部队,不是没有这么多兵员,主要是部队装备不足,我希望你们能提供部分装备,同时给番号。”
庄继华沉默了下问:“你们需要多少?”
周en来想了想:“具体数量,需要与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协商后才能提供,不过,我想知道你们能提供多少?对了,你和陈g的协议中,有向太行山提供物资的条款,你打算什么时候实现?”
庄继华微微一笑,周en来也同样报以微微一笑,双方的默契算是达成,宫绣画这时突然插话:“周主任,文革现在的位置极端重要,贵党如果同意战后安排,现在最好就是大家配合。”
周en来哈哈一笑:“宫秘书,这点你大可放心。”
宫绣画望着周en来微微点头,脸上依旧毫无表情。庄继华和邓演达却什么也没说,这个战后方案对[***]来说是利远远大于弊,他们不会不考虑到,庄继华是实现这个方案的最重要环节。
雨丝渐渐稀疏,天边现出一抹亮色,贺衷寒与宣侠父在一条船上,他们这条船比较挤,除了张澜黄炎培外,还有两个记者,梅悠兰和韦伯。
这一路上,宣侠父都在指责国民党,贺衷寒坚决反击,这指责gcd先是策反郝鹏举,后又利用郝鹏举事件,企图达到避战,保存实力之目的。
对俩人的争论,张澜黄炎培不时插话劝解,可宣侠父丝毫不让步,把战火烧得更旺,直接指责起庄继华,认为正是庄继华在山东挑起事端,才导致全国本已缓和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贺衷寒反驳,郝鹏举叛变本就是gcd策动,这次事件中又公开庇护郝,是有意破坏两党关系,破坏抗战的大好局面。
战火烧到庄继华身上,梅悠兰立刻拔刀相助,她以记者的方式,追问宣侠父,如果八路军发生类似郝鹏举这样的叛逃事件,八路军是否要追究。宣侠父冷笑着答道,八路军中没有叛逃事件,所以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
梅悠兰一下语塞,八路军不是没有叛逃事件,只是,叛逃事件多半是个人或小部队,根本没有几千人叛逃的事件。让梅悠兰不解的是,她在太行山上遇见的那些在整党中被捕的gcd干部,这些人虽然身陷囹圄,可几乎没有脱离gcd的想法,这让她非常不解。
等画舫在码头停下,宣侠父和贺衷寒之间依旧在相互指责,可当贺衷寒看到庄继华邓演达周en来悠闲的从画舫上下来,似乎没有丝毫火气,心中禁不住咯噔一下,心中有些后悔,可他也怨不得别人,是他跟着宣侠父上的船。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8670
148671
148672
148673
148674
148675
148676
148677
148678
148679
148680
148681
148682
148683
148684
148685
148686
148687
148688
148689
148690
148691
148692
148693
148694
148695
148696
148697
148698
148699
148700
148701
148702
148703
148704
148705
148706
148707
148708
148709
148710
148711
148712
148713
148714
148715
148716
148717
148718
148719
148720
148721
148722
148723
148724
148725
148726
148727
148728
148729
148730
148731
148732
148733
148734
148735
148736
148737
148738
148739
148740
148741
148742
148743
148744
148745
148746
148747
148748
148749
148750
148751
148752
148753
148754
148755
148756
148757
148758
148759
148760
148761
148762
148763
148764
148765
148766
148767
148768
14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