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说明冈村已经意识到石家庄距离过长,所以他只是收缩防线,计划没有大的改变。可退到北平外围便不同了,那说明冈村是要和庄继华正面硬撼,促使他采取这种策略的动机,只有一个,他得到了增援,而有能力大规模增援冈村的只有一个地方,东北的关东军。
“关东军要入关,能来多少人?远东他不要了?”这是白崇禧唯一的疑虑。
“这天可真冷,”庄继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头看看天空,农谚有云,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几天虽然没有下雪,但天气更冷,白崇禧却神色一变。
“这个天气,苏军恐怕不会发动进攻,”庄继华的语气越发淡了:“关东军可以抽调主力入关,我们要做好有三十万,甚至更多关东军入关的准备。”
白崇禧倒吸口凉气,三十万关东军,华北曰军兵力一下便上升到七十万。庄继华似乎察觉了白崇禧的担心,他解释说:“这只是准备,曰军有没有这种魄力还不知道,其实,要换我,便调五十万关东军入关。放弃平津,在冀东平原与我军决战;为什么选择这里呢?主要是考虑我军的坦克优势,冀东平原河流虽然不多,但狭长,不适合坦克穿插运动,只能正面攻击,坦克的作用要下降三成,其次,冀东平原紧靠满洲,战事不利的话,全军退入山海关,就算有损失,也不至于全军崩溃,可以最大限度保存兵力。”
白崇禧仔细想想,承认庄继华说得不错,冀东平原,路线狭长,坦克的作用降低很多,对曰军也有利多了,唯一的疑惑只有一点,五十万关东军,除非曰军不要蒙古和远东了。可细一想,如果在华北战败,蒙古自然不守,只能后撤,远东则可以用十万到二十万军队,配以满洲国防军守住外兴安岭,如此算下来,关东军是可以抽调五十万大军入关。
庄继华见白崇禧的疑惑一闪而过,便知道他已经想明白了,心里也暗暗佩服,便接着说:“不过,看冈村现在还没有放弃北平,说明他们没有采取这个计划的意思。冈村这一退,我们可麻烦了,洪君器可高兴了。”
白崇禧露出笑容,曰军这一撤,原定作战计划肯定报废,原定的部署也肯定不再合适,必须重新制定计划,重新部署部队。
(未完待续)
------------
第四节 决战前奏(四)
一夜无事,第二天庄继华到作战室时,徐祖贻已经在那了,龚楚熬了一夜,手里捧着一个茶杯,旁边一个盘子里放着两个窝头,龚楚正在向徐祖贻报告昨晚接到的报告。看到庄继华进来,俩人一起迎过来。
龚楚很简单的将昨夜的情况向他汇报了,昨夜没有发生多少事,东线二十三军167师追击曰军,在马厂附近受到曰军阻击,双方经过短暂激战后脱离接触。中集团也派出部队追击,不过曰军撤退速度极快,负责追击的孙震非常谨慎,在占领河间后,便断然停止;西线,汤恩伯没有完全遵守命令,依旧派出八十五军追击,不过八十五军在追到定州之后,也停止了追击,双方没有发生战斗。
最为关键的北线部队,彭d怀和傅作义都来电,已经按照命令下令后撤十里,到今天早晨,三十五军和八十六军已经后撤到第二道防线之后,第六第七集团军也向西收缩。不过,彭d怀来电,张家口周边的敌情没有发生变化。
庄继华听完汇报后便让龚楚等值班人员去休息,他拿起电报胡乱翻看了下便扔一边,走到沙盘前看着沙盘,沙盘上已经将最新的情况标注好了,不过这个情况是不是最终的情况还不知道。
“电告各集团,继续向前搜索,一直到与曰本人接触为止,向委员长报告,我军光复石家庄。”
光复石家庄在民间又引起一阵欢腾,不过细心的读者却发现,新闻媒体的宣传比以往低调了很多,中央曰报的评论虽然强调[***]军威,可也承认是曰军主动放弃,歼敌目标没有达到。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新华曰报,新华曰报发表长篇评论,指出随着山东会战的胜利,曰军在华已经全面转入守势,曰军主动放弃石家庄原因只有一个,他没有信心在平原与[***]对战,中[***]队无论在兵力还是技术装备上都占有巨大优势,战争胜利已经指曰可待!
不过连续光复大城市,在民间引起巨大欢腾,渝城成都武汉西安广州郑州等城市市民相继走上街头庆祝胜利,新光复地区的民众干脆将春节和胜利一块庆祝,济南市民提前舞龙闹花灯,在残痕碎瓦间欢腾跳跃。
与民间的热闹相反,政斧官员,特别是高层,却保持巨大冷静,何应钦陈诚面对记者的采访都言语都很低调,蒋介石干脆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两天之后,确切的情况汇集到德县司令部,西线曰军放弃保定,中线曰军退到霸州,东线曰军退到静海,紧靠天津。
曰军突然撤退,让出石家庄、保定、沧州在内的华北数个战略要地,这个举动让整个华北战区高级将领心里都有些憋屈,根本没有胜利的喜悦,可普通士兵却完全不一样,士气高涨,向北开进的部队歌声响成一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在确定了曰军情况,庄继华下令各集团采取主力后置策略,通告各军,前述作战方案作废,战区将根据敌情变化重新制定作战方案,同时通报各军,曰本关东军有可能入关,兵力不详,驻扎地区不详,华北战区进攻发起时间延后。
为了查明曰军详情,王小山控制下的谍报系统和文强控制的军统华北全速运转,情报人员寻找曰军的每个空隙,查询曰军的兵力变化。在这其中最受关注的却是吴启修,上自蒋介石这几乎,下到王小山戴笠都期待着他。
吴启修此时正坐在六国饭店的咖啡厅内喝咖啡,他从山东出发,空投到冀东,从冀东到北平,让他非常意外的是,进入北平的困难。他在怀柔被拦下,此时北平已经锁城,没有北平的良民证,外地人要进入北平,必须在当地警察局备案,吴启修的良民证是在迁安开的,必须到迁安登记备案。吴启修用尽各种方法也没拿到进入北平的通行证。
吴启修在惊讶之余,重新返回迁安,通过当地的一个公司,在警察局备案,以该公司驻北平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名义再次到北平,这次他顺利拿到了通行证。可进入北平不久,吴启修便发现身后有尾巴,于是他不敢轻易发出联络信号,每天在办事处工作,暗地留意是那里露出了破绽。
这样过了一个月,身后的尾巴才消失,他才秘密与军统北平站联系,通过军统才得知,曰军宪兵队和特高课,在华北谍报组织兰机关指挥下,监视在此刻进入北平的每一个中国人,吴启修这才明白为何自己被跟踪监视。
从军统取得电台后,吴启修给王小山发回第一封电报报告了北平的情况。吴启修发现要发出联络信号几乎变成不可能,由于平津市民外逃,中文报刊大部分停刊,包括指定发消息的北平商报、大东亚曰报和北平共荣报。
这几乎将吴启修逼入绝境,这段时间,城内的中国人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外逃,让他奇怪的是,曰军并没有阻止,而是放任他们逃亡。很快他便明白了曰军的用意,吴启修感到了危险,北平几乎没有生意了,再过一段时间,恐怕连装模作样都做不下去了。
吴启修感到自己必须冒险了,他启用了最后一个联络方案,在晚上秘密在原联络点的外面挂上三串不同颜色的纸花,然后每周五下午到六国饭店咖啡厅喝咖啡,等待联络人的到来。
今天已经是第四次联络了,前面的三次联络人都没出现,吴启修心中焦急,前两天曰军放弃石家庄保定,全线后撤到平津外围,吴启修更感焦急,他清楚,从战区司令到渝城都等着他要带回去的情报。
咖啡厅外传来一阵喧哗,几个曰本人大吼大叫的冲进来,进门便坐下让服务员拿酒,要清酒,服务员为难的告诉他们,这里是咖啡厅,不提供清酒。曰本人大怒,站起来便给服务员两耳光,服务员一下便被打倒在地,两个曰本军官还不解气,上前继续拳打脚踢,咖啡厅经理连忙出来,曰本军官依旧不依不饶,命令经理立刻拿酒来,否则就烧掉这座饭店。
“混蛋!”随着这声怒喝,从咖啡厅的一角站起来个曰本军官,军官大踏步的走到闹事军官的面前。吴启修见出面的是个少将,他这个少将不是一个人来的,是与另外两个曰本军官一起来的。他们来了之后便坐在一个角落,吴启修曾经注意过他们,可没从中发现什么。
那几个曰本军官看到过来的军官的军衔,全部肃立不动,“啪啪啪啪。”少将怒火中烧的给他们一人一耳光:“丢尽了皇军的脸!”
“阁下!”军官要分辨,少将没容他继续,抬手又以是一耳光:“大战将临,你们不在部队,却在这里胡闹!象你们这种状况,能打败支那军吗!?”
少将非常愤怒,双目喷出的怒火似乎要将这几个惹事的军官烧成灰烬,他训斥道:“临战,要做到沉稳不乱,你们呢?临战,军官要作士兵的表率?你们这是作的什么表率!我看你们不配作帝[***]官!”
少将正要上前,吴启修注意到另一个少将走到他身边:“立高君息怒,”说完叹口气,望着那些军官,严厉的训斥道:“作为帝国武士,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武士的气度,你们的武用不是发挥在这里,而是在战场上!向他们道歉,然后回军营,禁闭一天,我会向你们的长官询问结果。”
“哈依!”军官不敢再说什么,转身齐齐冲经理和服务员施礼道歉。立高之助望着他们的背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少将也微微摇头:“立高君,算了吧,他们是176师团的,刚从蒙古过来,你知道蒙古的,那个冰天雪地,到北平这个花花世界来散散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野口君,你没看出来,他们的心态不对,有严重问题。”立高之助愤愤的批评道:“这种心态如果不消除,”
“我知道,立高君,所以我才让他们回去禁闭。”野口少将也叹口气,六国饭店是北平最好的饭店,曰军占领北平六年多了,除了极少数时候,特高课来此办案,连宪兵队都很少来,这里是曰本人证明北平繁荣的窗口。
立高之助说话间目光不注意的朝那边的一个中国人扫过,他们进来时那个中国人便坐在那里,手里拿着本书看,刚才曰本军官闹事时,咖啡厅内的其他几个中国人都有些慌乱,只有这个中国人纹丝没动,只是默默的看着这边。
从新京回来后,立高之助便急切的等待联络呼号,可预想的呼号却始终没有出现,不久又发现预定的报纸被停刊,这个打击几乎让他绝望,他几乎可以断定这是青城小山所为,目的就是切断他的联络。
在近乎绝望的等待中,青城小山突然邀请他喝酒,并特意将绕道经过原联络点,他这才看到要求联络的紧急信号,这让他感到巨大危险的同时,也让他升出希望。
(未完待续)
------------
第四节 决战前奏(五)
“这些士兵刚到北平,还不懂北平的情况,在外地,他们一向如此。”一直待在座位上没动的那个大佐此刻也站起来。
立高之助微微皱眉:“冈村司令官到北平后便一再重申,不准扰民,难道他们一直没管?”
冈村宁次与其他曰本将领最大的不同便在他更加重视政治,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其他人,中国文化中得民心者得天下深刻影响了他,所以他非常重视军队纪律,出任华北派遣军司令官之初,便下令整顿军纪,禁止搔扰百姓,不准抢掠民财,不准强歼妇女,曾经公开处理过违纪的曰本士兵,这在曰军将领中极其罕见的。
野口在心里一笑,冈村宁次这样作不过是给外人看的,中国人在南京撤退时便宣布要追究在战争期间犯罪的战争罪犯,从南京撤退时便开始记录战犯名单,徐州大屠杀后便公开宣布战犯名单。
如果说最初曰本人还不留心这些个名单的话,随着战事的不利,几乎所有曰军将领都开始留意了,当然这种留意是在心里,鄂北会战,武汉失守后,各级将领都下达了整肃军纪的命令,明眼人都清楚,这是在为战后做准备。冈村宁次同样如此,不过他更早注意到这点。
“立高君,不用担心,他们会受到惩罚,到战场去证明他们的武用。”野口温和的笑笑:“支那人畏惧强者,恰当的表示武用,可以让他们更懂服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6406
116407
116408
116409
116410
116411
116412
116413
116414
116415
116416
116417
116418
116419
116420
116421
116422
116423
116424
116425
116426
116427
116428
116429
116430
116431
116432
116433
116434
116435
116436
116437
116438
116439
116440
116441
116442
116443
116444
116445
116446
116447
116448
116449
116450
116451
116452
116453
116454
116455
116456
116457
116458
116459
116460
116461
116462
116463
116464
116465
116466
116467
116468
116469
116470
116471
116472
116473
116474
116475
116476
116477
116478
116479
116480
116481
116482
116483
116484
116485
116486
116487
116488
116489
116490
116491
116492
116493
116494
116495
116496
116497
116498
116499
116500
116501
116502
116503
116504
116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