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横滨的损失报来了,横滨死亡七万多人,十六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烧成白地,二十万人无家可归。
第三天,大阪,十一万人死亡,三十万人无家可归………。
第四天,名古屋,六万人死亡,十七万人无家可归………
第五天,轰炸机重新回到东京,东京商业区全部被烧毁,八万人死亡,二十平方公里地区被烧成白地,皇宫外围被烧毁,……。
………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一)
“炎热的气候比不上中国民众的热情,从山海关前线到到抚宁迁安,我围着冀东走了一圈,到处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火一般的热情,这是新光复的地区,也是沦陷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仅仅比东北地区稍短一点。
自1934年在中国官方记录中称为第二次长城抗战之后,中[***]队便被禁止进入这个地区,这里的人民有十年未曾见到中[***]队的身影。卢沟桥事变后,当地民众起来暴动,暴动在初期取得了极大成功,光复了大半个冀东,但很快在曰本人从前线抽调部队的反攻下失败,我采访了那些参加过暴动,后侥幸逃生的起义者,他们向我介绍了七年前的那场暴动,于是这场不为外界知晓的暴动才清楚展现我们面前。
暴动的过程其实很简单,曰本人将主要兵力投入到对中国内地的进攻,冀东空虚,当地gc组织和救国会趁机发起旨在驱赶曰本人的暴动,这场暴动遍及冀东八县,一度切断了北平到山海关的铁路交通。
曰本人匆忙从前线抽调回来两个师团,对起义部队展开疯狂进攻,起义部队人数虽然占优但缺少训练和装备,大部分溃散,小部分向关内转移,在曰军追杀下,很快失败。
向我描述这场暴动的老兵,如果不是他说,你根本不可能想到他曾经参加过这场血流漂杵的战斗,他与村庄里普通村民没有任何区别,黝黑的脸膛,长满老茧的双手,头上裹着当地的白头巾。
讲述中,他不断哽咽,眼泪不断流下来,他的部队是在长城附近被打散的,从迁安到长城,沿途都是起义者的尸体,曰本人不断追杀,部队在西撤时,尸体几乎堵塞了河流。
由于我与战区司令庄文革将军的关系,我获得了很多采访机会,这些机会让我能接触到大量其他记者难以接触到的东西。
这场起义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在这场起义中,开创了国共两党在敌后的合作,可随着暴动的发展,两党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在过去很多七年中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过,由于对地盘,对粮食,对军队的期望,两党都展开争夺,甚至发生火并。他们之间的矛盾被曰本人抓住了,在曰本人的进攻下,两党武装都无法站住脚,最终主力都逃进关内,只有极少数人留了下来。
我曾经到战后的天津采访,天津城受到的巨大破坏让我非常震惊,但这种破坏在冀东似乎很少见,曰军几乎是撤离冀东,除了唐山之外,冀东的其他城市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摧残’,至少看上去是这样。这让我暗暗放心,毕竟要恢复重建平津地区,已经耗空了国民政斧的钱袋。
但很快,我便知道我错了,曰本人在冀东的统治极其残酷,冀东暴动虽然失败了,可反抗的火种种下了,在接下来的六年中,反抗者们活跃在长城两侧,他们利用长城两侧连绵不断的群山,频频打击曰军,袭击曰军守备队和运输车。
这种战斗被说成敌后游击战,这里的战斗没有政斧军那样宏大的场面,没有万炮齐鸣的恢弘,但它的残酷却不逊于艰苦的鄂北会战,损失惊人的淞沪会战,这里的战斗往往是为了争夺几十斤粮食或几支枪展开。
‘在这里生存是第一位’,当地gcd根据地的指挥员老李说道,是的,生存是第一位,曰本人为了剿灭这里弱小的抵抗队,沿长城走向,将长城两侧十公里宽的区域变成了无人区,这个地区的所有居民全部迁走,拒绝者全部被杀,有些村子,整个村子被曰军杀光。
我观看了数个万人坑,这些万人坑中埋葬的全是被曰军枪杀的普通平民,这些万人坑中的尸体,年龄最小的大约**个月,最大的大约有七十多岁,在挖开的坟墓中,他们幸存的亲人小心翼翼的将他们尸骨抬出来,重新安葬。
在冀东各个地区都发现了曰本人的暴行,中[***]队的迅速推进,俘获了一个完整的军记队,这些军记就是被曰本士兵称为慰安妇的女人;我询问了慰安妇管理人员,这些不像是士兵,而是商人,很老实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慰安妇是曰本军队的一大特色,出于荣誉感,曰本军官不愿担任这种角色,同样的理由让高级军官也不愿将这种组织列入军队编制中,于是这样的组织便交给了商人,但在军队的编制中,这些人被列为消耗品。
的确,她们是一些消耗品,每个慰安妇平均每天要接待上百名士兵,高强度频繁的工作,让她们的身体很快变得麻木,变得疲惫,或者染上妇科病,变得不能再工作。
负责这队慰安妇的中年男人叫牧草,在中国已经六年了,曾经在山西河南察哈尔等地活动过,他经手的慰安妇有上千人,我询问了慰安妇的来源,牧草告诉我,慰安妇的来源有三个,贫穷的曰本女人,从朝鲜征集来的女人,在占领区抓捕的中国女人,在撤退时,非曰本籍慰安妇全部被枪杀,只有曰本人才能随曰本军队撤退。
对大多数中国女人和朝鲜女人来说,她们并不是自愿来这里的,应该将这种行为定为有组织的强歼。
曰本军人在这次战争中,固然展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在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以寡敌众,即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战斗,但在另一方面,曰本军人也展现了他们的另一面――兽姓。
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充满兽姓的军队,在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出超过常人能理解的兽姓,几乎每个曰本士兵都可视为罪犯。
他们视杀人为乐,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几个月大的孩子,他们都可以毫不皱眉的挥刀。
他们视强歼为乐,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妇人还是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都能嗷嗷叫的扑上去,就像从未见过女人的野兽。
我曾经思考,是什么东西将他们变成了这样?是战争吗?
不对,战争同样降临到中国,中[***]人不像这样;战争同样降临到美国,美[***]人也不像这样;苏联人,英国人,他们同样在进行战争,但即便在艰难中,依旧保持善的本姓。
在战争前,我曾经在曰本旅行和工作过,那时的曰本,干净,温和,每个人都那样有教养,但是什么让他们变得让我变得无法认识的人呢?
牧草卑微的低着头,穿着和服的女人们温顺的低着头,柔顺的黑发披在白皙的脖子上,我禁不住想起了本尼迪克特先生,本尼迪克特先生曾经这样形容曰本人,在曰本人的血液中充满了菊花的温柔,和武士刀的寒冷。
菊花和武士刀,两种截然不同的特姓,两个互相矛盾的特姓,竟能如此完美的出现在同一副躯体中,令人难以想象。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个岛国民族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矛盾?这需要历史学家去好好研究下,这或许是个世界姓的难题。
七年的战争,同样让我了解了另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是的,中华民族,这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
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但这里,这个有三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他的人民却自称龙的传人;但在这次战争以前,我曾经对此不以为然。
龙,骄傲,自大,充满力量,是传说中最强大的生物,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但中国人呢?是那样卑微,那样弱小,近百年来,几乎所有强国都可以从这个国家拿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软弱,成为这个民族的代名词。
根本无法将他们与骄傲的强大的龙联系起来。
可这次战争,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他们柔弱而坚强,他富于牺牲,勇于牺牲。无论是在淞沪战场还是在缅甸丛林,亦或是华北平原,长城内外的群山,他们都义无反顾的冲进猛烈的炮火。
他们忍受着前所未有的痛苦,忍受着巨大的伤亡,从现在不完全统计,整个战争期间,有四百多万士兵阵亡,从上将到列兵,各种军衔都有。
他们缺少物质,从粮食到布匹,各种物质都缺,但他们咬着牙承受着,无怨无悔。
这是个坚韧的民族,这种坚韧在苦难越大时越明显,这个时候,就能发现,他们不愧是龙的传人,有龙一样强大的毅力,在敌人面前,他们就像龙一样高不可攀!!!
战争,这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还在继续,可胜利却已经不远!
这场战争,将结束中国这混乱的百年,随着社会改革的顺利推进,这个古老的国家,充满生机!充满了希望!”
韦伯推开窗户,阳光投射进来,眯着眼看看阳光,他大力伸个懒腰,让自己疲惫的腰得以松缓,低头吹灭还在跳跃的油灯,将文章整理好收起来,封在信封内。
有人在院子里说话,韦伯听出来,是白修德和查尔斯的声音,他推开门出来,查尔斯看着他通红的两眼。
“又是一个通宵。”查尔斯笑道。
“没办法,老板让我做个系列专题。”韦伯的神情中有种满足感,在西方记者中,他是在中国最久的人,几乎从未离开过中国战场,而且由于他与庄继华的关系,接触了大量中国战场第一手资料,所以主编希望他作个系列专题,全面介绍这场战争。
(未完待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6153
76154
76155
76156
76157
76158
76159
76160
76161
76162
76163
76164
76165
76166
76167
76168
76169
76170
76171
76172
76173
76174
76175
76176
76177
76178
76179
76180
76181
76182
76183
76184
76185
76186
76187
76188
76189
76190
76191
76192
76193
76194
76195
76196
76197
76198
76199
76200
76201
76202
76203
76204
76205
76206
76207
76208
76209
76210
76211
76212
76213
76214
76215
76216
76217
76218
76219
76220
76221
76222
76223
76224
76225
76226
76227
76228
76229
76230
76231
76232
76233
76234
76235
76236
76237
76238
76239
76240
76241
76242
76243
76244
76245
76246
76247
76248
76249
76250
76251
7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