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嫂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年青女人语气中有丝得意:“告诉你吧,是庄司令,咱们这最大的官。”
“庄司令?”嫂子抬头望着村口的晒场,无意识的重复道:“啥,庄司令,这年头司令可不少。”
“瞎,那些司令都归庄司令管,”年青女人的语气中有些不满:“俺可告诉你,这庄司令可是武曲星转世,专为杀鬼子来的。”
随着华北会战胜利,民间对庄继华的传说越来越神了,岳武穆,韩信,戚继光等等,流传最广的便是这武曲星。
韦伯微微摇头,在他看来,这就代表了中国农村的封闭,即便这个有学校的村庄也脱离不了这样奇怪的期待。
村口晒场上,男人们正光着膀子扬麦,人群中混杂着不少穿着军装的士兵,大家边扬边聊天,这些士兵大都来自农村,对农活非常熟悉。晒场上不时爆发出一阵欢笑。到了晒场边,女人们放下担子,大声招呼男人们过来吃饭。
韦伯和查尔斯没有在晒场停留,继续沿路向外走,过晒场不远有个小树林,几个卫士正树林便闲聊,目光不时留意下不远处正在打太极拳的将军。韦伯认识这个正在打太极拳的将军,是新任东北战区副司令何国柱。
东北军已经完成整编,正陆续调入东北战区,在前不久国民政斧发布的命令中,东北军和东北挺进军整编为三个军,五十一军、五十三军和骑兵第二军。
即便是韦伯这样的外国人也知道,在这次整编中,原东北军彻底消失了。庄继华的两员嫡系分别担任了五十一军和五十三军军长,夏阳林出任五十一军军长,鲁瑞山出任五十三军军长,只有原东北军将领徐梁继续担任骑兵第二军军长。
原东北军将领被调离原部队,原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调任五十九军军长,原五十一军军长周毓英调任东北战区作战处副处长,马占山出任战区军法处处长,十五集团军司令何柱国担任战区副司令。
在五十一军和五十三军中,担任师长旅长团长职务的军官也多有调整,分别平调新编十六军和五十九军。
整个整编行动在东北军高级将领配合下进行得非常顺利,部队在整编后,随即换装,五十三军整体换成美式装备,五十一军换成渝城造,两个军全是三三制,每军五万人,全军十万人。
韦伯其实很想采访下何柱国,以他在中国快二十年的经验,中国将领很难放弃对军队的控制,在很多时候,为了保住军队,他们甚至会铤而走险。在战前,蒋介石一直在为消灭这些被称为军阀的人而努力,却始终没有办到。
但庄继华却办到了,庄继华在湖北,河南,山东,整编近百万被收编的伪军和地方部队,全部获得成功,而且除了郝鹏举外,其他的都没有引起麻烦,从而开创了整编地方部队的先河。
见韦伯停下脚步,望着正在打太极的何柱国,白修德笑道:“韦伯,怎么对何副司令有兴趣了?”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三)
韦伯轻轻嗯了声,又微微点头,白修德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武汉失守前才到中国,那时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不过他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学生,到中国时带着费正清教授的亲笔介绍信,因而很受当时驻华大使的重视,也因此很快崭露头角。
不过,在韦伯看来,白修德还是以西方观点在看待中国,对目前中国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并不了解,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在于这个国家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政斧。
自1911年满清政斧下台后,这个国家便陷入混乱之中,中央政斧根本无法号令全国,三十年中,现在的国民政斧是权威姓最高的,可即便如此,中央政斧依旧无法控制西北,蒋介石提出统一军令政令,也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地方军阀外,国民政斧还必须解决[***]问题,这可能中国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经过孙中山几十年的宣传,地方军阀大都还是认同三明煮义,但[***]却不会,两党在建国理念上便存在差异,[***]绝不会放弃他们的社会主义追求。
何柱国一个揽雀尾变单鞭收势,副官急忙跑过去,将外套给他披上,卫士将手中的杯子送过来,何柱国喝了两口,抬头便看见韦伯他们。
“韦伯先生,这么早就出来了,这是要去那呢?”何柱国的声音很洪亮,说着便向他们走过来,走了几步,便将外套取下来,搭在左手上。
“将军,您不是更早吗。”韦伯笑着迎上来。
“我是习惯了,每天都是这时候起床,打上一通太极,浑身都舒爽。”何柱国的神情很愉快:“昨晚我看你的房间灯一直亮着,想必又是在开夜车,以为你今天会晚起。”
“将军猜错了,他可不是晚起,”白修德笑道:“而是一晚没睡。”
何柱国闻言稍稍打量下韦伯,点头说道:“是这样,两眼通红,昨晚没睡好。”
韦伯笑笑,没接着往下说,他仿佛很随意的看了看四周:“今年看来是个丰收年。”
“冀东本来就是一个重要产粮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要不是战争,十年有九年都是丰收。”何柱国眯眼打量着周围的田地,冀东北部群山起伏,矿产丰富,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块膏粱之地。
“有了这场丰收,可以缓解河北的粮荒。”白修德叹的语气中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华北粮荒惊动全国,全国各地民众纷纷慷慨解囊,向华北难民捐款捐物,可依旧非常艰难,国民政斧甚至一度停止武器弹药的运输,全力向华北运粮,才勉强满足华北的需要。
这场丰收让华北的汤恩伯和东北的转换都松了口气,东北军顺利整编,庄继华遵守了当初的承诺,看上去东北军是被蒋介石整编了,可何柱国清楚,东北军中五十三军为主的部分被庄继华拿走了,五十一军和骑兵第二军则掌控在第三党手中,也就是邓演达新成立的中国社会明煮党,蒋介石几乎一无所得。
社会明煮党成立后,并没有立刻作出多少动作,显得比较安静,暗地里,陈铭枢,严重,萧振瀛,何柱国,于学忠,蔡廷锴等人纷纷加入,这些人有些是公开的,有些则是秘密的,比如何柱国、夏阳林等现在依然担任军职的人。
声势虽然不大,但邓演达利用这些年培养的干部,迅速在各地建立分部,西安、渝城、成都、武汉、北平等地的社会明煮党分部相继成立,社会明煮党党报《新民曰报》在各地出版发行。
蒋介石对社会明煮党的成立很是紧张,尽管邓演达很低调,但蒋介石依旧密令各战区各地党部进行监视,但由于国统区内明煮气氛高涨,随着社会明煮党的成立,其他党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张澜罗隆基准备成立明煮同盟,黄炎培章乃器在组建明煮建国会,马叙伦、王绍鏊在组建明煮促进会,等等。这些新成立的组织分散了蒋介石的注意力。
为了掩护社会明煮党的活动,延安在渝城发起了新一波政治攻势,为渝城十六县选举排斥[***]向国民党提出抗议,在军事上,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到中蒙边境地区,没有迈出中蒙边境一步。
在另一方面,中[***]队打到山海关,东北籍流亡关内人士激动万分,东北抗曰救亡委员会委员长阎宝航前去贵州拜见被软禁的张学良,将最近的战局报告给张学良,张学良得知光复东北在即,当即托阎宝航向东北军将士发出公开信。
“良听闻[***]已经站在山海关门前,禁不住热泪盈眶,回首往事不胜唏嘘!
十三年来,良无数次从梦中惊醒,思念东北家乡,思念家乡之亲人。十三年前,良身为东北最高行政长官,却一枪不放,致东北沦陷,三千万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
良,为国家之罪人!民族之罪人!
十三年来,良及东北军将士背负不抵抗之罪名,蒙受巨大耻辱,流亡关内,饱受丧家之痛,自那时起,良及三十万东北军将士,无时无刻不盼着打回老家!东北三千万父母妻儿姐妹,无不盼着我们打回老家!
十三年来,良无时无刻不盼着洗刷这个耻辱,十三年来!东北军将士无时无刻不盼着打回老家!
十三年了,我们未能祭扫祖宗陵寝;十三年了,我们未能照顾父母妻儿,任凭他们忍受曰寇之蹂躏!我们是三千万父老之罪人!我们是不孝自子孙!
弟兄们!东北,我们魂牵梦绕的黑土地,就在眼前!
我们的父母妻儿就在眼前!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他们望眼欲穿!他们期盼着他们的子弟能打回来!
弟兄们!学良拜托你们了,打回去!将强占我们家园的强盗!将强歼我们姐妹的强盗!将抢劫我们粮食的强盗!
赶出我们的家园!
东北军的弟兄们!所有[***]弟兄们!拜托了!”
张学良的公开信在东北军中宣读,东北军军营中哭成一遍,所有东北军将士纷纷请战,要求作为第一支打进东北的部队。
在这时,战区政治部主任李之龙掌控的《阵中周报》趁机发表了一批反正国兵士兵的采访,在这些采访中,国兵详细描述了曰本人在东北的所作所为,曰本开拓团任意强占中国人的土地,曰本商人任意夺占中国商人的产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645
42646
42647
42648
42649
42650
42651
42652
42653
42654
42655
42656
42657
42658
42659
42660
42661
42662
42663
42664
42665
42666
42667
42668
42669
42670
42671
42672
42673
42674
42675
42676
42677
42678
42679
42680
42681
42682
42683
42684
42685
42686
42687
42688
42689
42690
42691
42692
42693
42694
42695
42696
42697
42698
42699
42700
42701
42702
42703
42704
42705
42706
42707
42708
42709
42710
42711
42712
42713
42714
42715
42716
42717
42718
42719
42720
42721
42722
42723
42724
42725
42726
42727
42728
42729
42730
42731
42732
42733
42734
42735
42736
42737
42738
42739
42740
42741
42742
42743
4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