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这蒋介石怎么啦?展堂与廖案有关吗?”
汪精卫用眼神示意陈壁君不要谈这个问题,自己却倒了杯茶走到胡汉民身边:“展堂,没这回事,只是查查胡毅生。放心吧。”
可胡汉民无论如何不相信,廖仲恺暗杀在前,蒋介石要是如法炮制呢?看着胡汉民的样子,陈壁君嘴角流露一丝轻蔑:“放心吧,展堂,我陪着你,我看谁敢动你。”
“这样最好,壁君陪你去黄埔岛,没有特别委员会的命令,蒋介石不敢拿怎么样的。”汪精卫劝到,胡汉民一听去黄埔,更担心了。
汪精卫却拨通蒋介石的电话:“介石,展堂在我这里,虽然说胡毅生卷入廖案,但不表示展堂应该为此负责,不过为了避嫌,我想由我夫人陪他去黄埔休息一段时间。”
放在电话后,汪精卫对胡汉民说:“留在广州,你反而很危险,不如干脆去黄埔,安全就交给蒋介石,如此蒋介石反不敢动你。”
(未完待续)
------------
第九节 倒胡驱许(二)
第二天胡汉民就在陈壁君陪同下去了黄埔,蒋介石将其软禁在黄埔军校内。胡汉民这一走顿时在广州引发一股出走潮,不久伍朝枢悄悄潜往香港,然后才向国民政斧提出辞呈,邓泽如、张继、谢持、居正等人相继出走上海,邹鲁亦借国民外交代表团出国。
庄继华此刻才读懂为何蒋介石只是搜查胡汉民家而不是扣押胡汉民,政治家不是军人,交手过招不一定非要作到明处,除非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胡汉民自然是聪明人,看到大势已去,当即承认失败自动交出了所有权力。随着胡汉民的软禁,右派人物纷纷出走,左派和[***]则是士气高涨。可是无论是庄继华还是蒋介石都没有满足,他们的眼光同时盯住了许崇智。
“对许崇智学生认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首先逼其同意解除第一军军长梁鸿楷的职务,由李济深取代,逮捕廖案涉案人员,然后解散魏邦平、杨锦龙等人的部队,如果可以最好连李福林的部队也一块解散。这一步成功之后再解除许崇智的军权。”庄继华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向蒋介石建议到。
许崇智可不比胡汉民,他手上有兵,是目前广东实力最强的军队的领袖,也是有能力打垮蒋介石的人。
用李济深取代梁鸿楷是因为李济深非许崇智的亲信,与许崇智貌合神离。
“许崇智要是不就范呢?”虽然进展顺利,可蒋介石还是有些担心。
“粤军将领中人与廖案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点逼他就范。”庄继华很有信心,他信誓旦旦的说:“校长如果同意,我来安排。”
蒋介石沉默良久,点头同意。
这些天卫戍司令部里一直笼罩在紧张空气中,各处军官们都处在一种莫名的激动中,唯有贺衷寒是例外,他在情报科里沉默着,自责着。
庄继华在心中已经原谅了他,很多事情不是人为意志就能转变的。
“君山,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也不要再自责了。”庄继华回来后首先找到贺衷寒,他理解贺衷寒最近的心态,只是太忙,没有时间与他交流。
“文革,我太大意了,我被他们骗了。”面对劝解自己的庄继华,贺衷寒十分悔恨,当初要听了庄继华的是可能发现他们的阴谋的。
“失败是成功他妈,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庄继华拍拍他的肩膀:“现在我有事情要你做。”
同样吸取教训的还有其他人,文德楼里周主任对陈延年也在谈同样的话题。
“廖案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教训,我党必须组建保卫队,专门负责党的领导同志的安全。”周主任严肃的说道。
“对,这是血的教训,en来,你是军委书记,这个事情就交给你来办。”陈延年毫不犹豫的立刻表示赞成。
“好,”周主任接受了这项任务:“还有一件事,粤军中的部分将领卷入廖案,不过许崇智却想保护他们,我们向通过舆论逼许崇智同意解除这些反动军官的职务,改编他们的军队。”
“我们?”陈延年疑惑的问。
“这个主意是庄继华提出来的。蒋介石有些投鼠忌器,担心引起许崇智的反噬。庄继华认为可以通过新闻报刊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逼许崇智让步。他希望《新青年》《向导》等刊物配合。”周主任解释道。
“怎么又是这个庄继华,”陈延年不由皱起眉头,周主任有些意外的问:“怎么啦?”
“en来,你恐怕还不知道吧,你们这位黄埔俊杰在清新,逼着彭分田同志同意了地主入会。你看看吧,这是分田同志的信。”
周主任不由愕然,接过信匆匆看完后,摇头笑道:
“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或者无罪推论,他呀受西方法学思想影响太深;不过这也没什么,他不是也说了吗,可以从组织结构上限制农会主要负责人的权力。”
“可你想过没有,这也同样限制了我党领导下的农会。”陈延年立刻反驳道:“我看还是要限制地主入会,分田同志那里是特殊情况,其他地方不宜推广。”
“恐怕很难,庄继华虽然没有参加孙学会,可他对孙学会影响很大,他要是利用孙学会在全省推广呢?”周主任浓密的双眉紧皱,他感到有些不解,庄继华为何突然转变态度了呢?不知道蒋先云还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
“那只有先让分田同志试行一下,看看效果。”陈延年无可奈何的叹息道,要想推动国民党通过不准地主入会的法规是不可能的。
“只能先这样了,那这件事呢?”
“你怎么看?”能拿掉许崇智当然好,可陈延年并非那种冲动的年青人。
“我看可行,粤军中有人涉案,这是事实。许崇智本非意志坚定之人,让步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具体要我们怎么配合?”陈延年决定试试。
随后几天里,新闻界继续深挖廖案背景,新一期的《民国曰报》、《新青年》等掉转枪口,把矛头又指向粤军,指出廖仲恺身前因整顿财政引起粤军将领的不满,粤军将领亦参与廖案阴谋,当局已经查获线索,却因有人阻挠,无法将嫌疑犯抓捕归案。
…….
…….
“晤,四哥,蒋介石干得漂亮,许汝为恐怕只能让步了。”陈壁君收起报纸笑着对汪精卫说,她在黄埔岛上培了胡汉民两天后才回到广州家中。夫妻俩正悠闲的坐在沙发上喝咖啡看报。
“公博已经汇报了,粤军将领有人涉案,汝为就不该包庇他们。”汪精卫正色的说:“介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得了,现在家里没外人。”陈壁君纤纤手指轻轻点点汪精卫的额头:“当初支持胡展堂的将领应该清除掉,提拔自己人,总理的教训不能忘。”
陈壁君提到总理的教训时,汪精卫若有所思神情的点点头,他们夫妻私下里经常交换意见,得出的结论是总理革命未能成功的最大教训就是手里没有一支忠诚的军队。
“你看那个庄继华能不能行?”陈壁君问。
“才干倒是很有才干,其他的还需要观察。”汪精卫答道。
“用不着一棵树上吊死吧,那个王东城(即王懋功)怎么样?如果可以,趁这个机会把他提起来,先示之以恩。”
“好主意,我的夫人,你真是我得好内助呀。”汪精卫哈哈笑道。
可是汪精卫忘记了,文前武后都是在天下太平的年代,乱世中插手军队的文人结果往往出乎他们的意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065
39066
39067
39068
39069
39070
39071
39072
39073
39074
39075
39076
39077
39078
39079
39080
39081
39082
39083
39084
39085
39086
39087
39088
39089
39090
39091
39092
39093
39094
39095
39096
39097
39098
39099
39100
39101
39102
39103
39104
39105
39106
39107
39108
39109
39110
39111
39112
39113
39114
39115
39116
39117
39118
39119
39120
39121
39122
39123
39124
39125
39126
39127
39128
39129
39130
39131
39132
39133
39134
39135
39136
39137
39138
39139
39140
39141
39142
39143
39144
39145
39146
39147
39148
39149
39150
39151
39152
39153
39154
39155
39156
39157
39158
39159
39160
39161
39162
39163
3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