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实…就是维护….国…共…合作。”庄继华醉意朦胧的说。
宋云飞和伍子牛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宋云飞阅历强些,多少还懂点,伍子牛几乎完全不懂,他醉醺醺的说:“管他们什么合作,我就听你的,长官,我们再喝。”
说完一扬脖就把碗里的酒喝干了,庄继华也有样学样。宋云飞看看陈赓,他有些黑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陈连长,我们喝一碗。”
把手里的酒碗跟陈赓面前的一碰,然后一口喝干,陈赓知道宋云飞看出点什么了,只好愁眉苦脸的端起酒碗,一口喝下,不过好多都从他嘴边流出,把军装染湿一大片。
招地主进农会就是维护国共合作,蒋先云没想到庄继华竟然是这样认识的,更对对庄继华对群众的看法感到生气,恍惚中又想起韶关时的辩论,他猛地站起来,没成想在酒精刺激下动作过猛,身体一阵摇晃,陈赓忙伸手扶住他,蒋先云推开陈赓:“招地主进农会巩固国共合作,真是奇谈怪论。革命是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有些人坚持下来,有些人会被淘汰,留下的都是坚定的革命者,如果说出现过激,那也是革命过程中应该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我们可以承受,也能够承受。”
“不,不,你…错了。”庄继华竖起食指摇晃着,有些口吃不清的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今天….你可以…这样….说,将来…呢?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多…少….罪恶….是….在美丽…的….借口….下….产生的。”
说完之后,庄继华咕哝一声,就趴桌上了。
“他醉了,巫山,我们扶他回去。你们俩收拾收拾。”陈赓说完,过来架其庄继华的身体,蒋先云架起他的另一边,庄继华嘴里还喋喋不休的说:“革命,喝…酒,就是革命。来,这里,你说,来…这里…作什么。”
沿途几个军官认出是蒋先云和庄继华,纷纷要来帮忙,均被陈赓打法走了,他和蒋先云就一直把庄继华架回卧室。进门后蒋先云四下看看,对陈赓说:“你给他倒点水,我去给他打盆凉水,擦擦脸。”
等蒋先云走后,陈赓倒了杯水,感到太烫,又放在一边,他看看周围,四周一遍安静,他突然升起一个念头。
“文革,你对我党是不是有成见?”陈赓低声问。
“什…么….成见?”庄继华迷迷糊糊的问:“没…没有。你巫山是个好人。”
“我不是说的巫山,我是说[***]。”
“共…党,很…厉…害,天下….是….他们的。”
“那你为什么不参加[***]?”
“我…不…敢…,太…厉害了,没…被….肃死,也…躲…不过….不过….,文革…。”
舒适,什么意思?也躲不过什么?陈赓一头雾水。
“你做什么?”蒋先云回到屋里,刚好听到最后一句话,他惊讶的看着陈赓,不知道他想作什么。陈赓摆手示意,让他不要说话。
“[***]不好吗?”
庄继华没有说话,陈赓推推他,又问道:“[***]不好吗?”
“一…样,没…什么…差别。”庄继华猛地坐起来叫道:“我要喝酒,酒呢?”
陈赓连忙把他扶住他,把杯子端来,试试温度,感到还有些烫,便说:“喝完了。”
“买,去…买,我…出….钱。”
“好好,你先躺下。”陈赓把蒋先云拉到一边:“给他弄杯凉开水过来。没有凉水也行。”
“你要做什么?”蒋先云拉住他,低声问。
“我总感到他藏着什么,心里有话没说出来,今天的机会难得,酒后吐真言。”陈赓狡捷的说。
“算了,这样不好,要是他发觉了,以后怎么相处。”蒋先云想想后劝道。
陈赓急了:“巫山,行大事不拘小节,再说他醉成这样,知道什么。”
“不行,况且刚才他说的,你听懂了吗?”
“再问问,我再问一个问题,好不好。”陈赓请求道。
蒋先云看着床上的还在要酒的庄继华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坚决的摇摇头,陈赓还要劝,这时听到外边宋云飞和伍子牛的声音,他知道,机会已经过去了。
蒋先云的犹豫使他们丧失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的机会。陈赓想破脑袋也没想出庄继华是什么意思,没被舒适?躲不过什么?他叫自己作什么?后来他把这些话报告了周主任,以周主任的智慧也莫名其妙,直到很多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不过那时他已经处在风暴中心,生命的路即将走到尽头。
(未完待续)
------------
第十二节 阴云
第二天庄继华醒来后感到头疼欲裂,昨天喝了太多的酒,他一时没有起身,而是躺在床上仔细回想昨天的情形,感到有些不对,前面的都还记得清楚,可后面就怎么也想不起说了些什么,可却隐约记得有人问过他一些话。
庄继华一惊之下,立刻翻身而起,叫来宋云飞,问他昨天的情况,宋云飞告诉他是陈赓和蒋先云扶他回来的,自己扶着伍子牛走在后面,至于在屋里他们说过什么,他不清楚。听他宋云飞说完后,庄继华阴沉着脸,心知自己中招了,原以为他们只是想打听一下廖案的情况,也许灌醉自己才是他们的目的。可转念一想,不可能呀,蒋先云的为人不可能下这样的暗手,况且自己与[***]员一直相交甚好,他们没有理由对付自己呀,也许是自己多心了。
宋云飞见庄继华的神色阴晴不定,悄不声的退向门外,到门口时才听庄继华说道:“云飞,以后在我神志不清时,你一定要在我身边,这是死命令。”
“是。”宋云飞不知道昨天后面发生什么,但他知道庄继华肯定在怀疑什么。他不知道庄继华已经把这笔帐算到陈赓身上了。
蒋先云看到庄继华时神情自若,则更让庄继华感到自己可能多心了,可没想到吃午饭时,蒋先云突然问他苏丝是什么丝?蒋先云昨晚反复想,认为庄继华不可能说的是舒适,很可能是苏丝,可从没听说过苏丝,更不清楚苏丝与参加[***]有什么关系。庄继华莫名其妙,反问蒋先云,苏丝是不是什么丝绸。蒋先云知道自己判断错了,便遮掩过去了。庄继华也没在意。
遮遮掩掩中,最后谁也没发现真相,也许事情本就是这样,真相始终笼罩在迷雾中。
接下来的曰子里,庄继华和蒋先云又把两团裂变为四个团,庄继华发现新二团和新四团[***]产党员特别多,他知道这是蒋先云在落实周主任的安排,他也不言语,就把这个名单往上报,同时要求蒋介石尽快委派团级干部。
庄继华不提这个要求,蒋介石也要作了,第二次东征已经提上曰程,但蒋介石也面临庄继华曾经面临的问题――干部不够。
党军现在有七个团,除卫立煌团是成建制纳入党军序列外,其余六个团长都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整编川军计划编十个团,还需要十个团长,十个副团长,十个党代表。蒋介石不由再次哀叹可用之人太少。想了半天,他召集何应钦、张治中、王柏龄、周主任等人开会,想想后又把庄继华和蒋先云从清新召回,打算也听听他们的意见。
“校长,我看可以大胆提拔,像胡宗南、关麟征这些人都是经过实战锻炼的,我看可以担任团级军官。”何应钦首先提出他的看法。不过他的目的蒋介石很清楚,提拔追随他的黄埔学生,胡宗南只是个托,关麟征才是他真正想要提,其他没说出口的还有何绍周这些平时与他走得近的或贵州籍的学生。
“这是一个办法,不过党军即将有17个团,按照三团制编制可以编成五个师,还缺五个师长付师长参谋长党代表,他们的人选呢?”蒋介石淡淡的问。
“可不可以这样,先不忙成立师级单位,还是三个师的番号,每师两旅六团,这样干部的缺额可以减少很多。”何应钦想想后提议道。
王柏龄见蒋介石心有所动赶紧说:“一师三团,是加伦顾问确定的,现在就改,恐怕不好吧,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办。”
庄继华有些奇怪,不知道王柏龄为何这样说。何应钦的主意明显很高明,一师三团和两旅六团,看上分别不大,其实其中差别很大,单指挥部和后勤的差别就非常明显。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9034
129035
129036
129037
129038
129039
129040
129041
129042
129043
129044
129045
129046
129047
129048
129049
129050
129051
129052
129053
129054
129055
129056
129057
129058
129059
129060
129061
129062
129063
129064
129065
129066
129067
129068
129069
129070
129071
129072
129073
129074
129075
129076
129077
129078
129079
129080
129081
129082
129083
129084
129085
129086
129087
129088
129089
129090
129091
129092
129093
129094
129095
129096
129097
129098
129099
129100
129101
129102
129103
129104
129105
129106
129107
129108
129109
129110
129111
129112
129113
129114
129115
129116
129117
129118
129119
129120
129121
129122
129123
129124
129125
129126
129127
129128
129129
129130
129131
129132
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