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是的,绝望!在七年战争中,中国人从未绝望。无论是沦陷区的国民还是大后方的国民,他们默默的忍耐着各种痛苦,直到今天,他们看到了光明。
现在,已经无人怀疑,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取得的首次胜利。
从吉普车的车窗向外看,在公路沿线的民众们正欢快的喊着号子,抬着长条石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是,未来真的美好吗?
在同盟国各个国家中,只有中国未来的情况不明朗。
经过了七年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国人民希望能结束自1911年以来的混乱。在那场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最终结果却是造成整个国家的混乱,国家始终无法形成权威的,受各方拥戴的中央政斧,军人们征战不休,人民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七年战争,政治力量在分分合合,可最终能决定未来的,毫无疑问只有两个:国民党和gcd,蒋介石和mzd。
应该承认,国民政斧在政治改革中已经走出坚实一步,在去年,渝城十六县进行了明煮选举,这是在中国推行的首次全民选举,这次选举获得了极大成功。
可延安在抱怨。
延安认为,这次选举是不公正的,国民政斧认为gcd采取秘密党员制,隐瞒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所以将他们排除在选举之外。
这引起了延安的愤怒!他们发出了威胁,没有gcd人参与决定的任何法令命令都是非法的。
抗战就要胜利了,可中国上空的战争阴云依旧….”
韦伯正写着,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一辆吉普车违反规定,从他的吉普车旁边驰过,尘土飞进车窗,韦伯禁不住连声咳嗽,他有些厌恶的瞪了眼这辆打断他思路的吉普车。
吉普车没有理会沿途的骂声,依旧高速驶过,喇叭急促鸣叫,两边的民众纷纷躲闪,几个脾气火爆的司机跳下吉普车便破口大骂。
吉普车在庄继华的车旁停下,王小山从车上跳下来,几步便跑到庄继华的车窗前,庄继华心里咯噔一下,能让王小山如此失态的情报肯定非同小可,他推开车门跳下车。随着他跳下车,整个车队都停下了。
“司令,紧急报告。”王小山向庄继华敬礼后,却没有从公文包内拿出任何东西,而是上前一步:“[***]通报,苏军有意以追击曰军残余的借口,侵入黑龙江北部,新11军控制区。”
王小山说完之后便看着庄继华,庄继华的神情有些奇怪,既有愤怒又有欣慰,两种表情不断在脸上变幻。
“你详细说说他们是怎样说的。”庄继华将王小山拉到一边低声问道。
这份情报是在冀东的李安国传来,[***]冀东地区领导人黄明诚紧急拜访他,传递出这份情报,李安国启用紧急通讯方式,将情报传到锦州。
“他们不肯用书面的方式,只愿口头通报,”王小山说:“这个情况还没有证实,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会是假的,”庄继华很肯定的摇摇头:“他们用不着制造这样的假情报,这肯定是真的。他们之所以这样,不过是因为他们正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王小山露出疑惑的神情,庄继华又解释道:“他们和苏俄的关系纠缠不清,而且,在战后,他们很需要苏俄的支援;但如果任由苏军进入他们控制的区域,后果同样严重,这将导致他们在国内威信下降,别忘了,当年张学良东北军的事,所以,这次他们是真碰上难题了。”
“那,他们通报我们,是不是希望我们出兵?”王小山问道。
“应该有这种想法。”庄继华想了想说:“电报李安国,继续与黄明诚保持联系,另外,电告新11军,请林b将军和陈b在最短时间内赶到长春,我有要事和他们商量。”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着王小山,忍不住摇头,王小山依旧一脸迷惑,而且他的这道命令也下错对象了,应该给徐祖贻或何畏。
“司令,我有个想法,”王小山左右看看低声道:“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沉重打击他们,我们按兵不动,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取舍。”
庄继华露出一丝笑容,什么话也没说便返身上车,王小山呆了阵,正要转身上车,背后传来庄继华的声音:“不能那样作。”
庄继华说完后便不再管王小山了,他扭头对宫绣画说:“立刻起草命令,让林b陈g赶到长春,我有事和他们商议。另外把徐参谋长请来。”
宫绣画什么也没说便下车,到后面的车上将徐祖贻请来。
“燕谋兄,我们的担心可能要变成现实了,”庄继华当头便说:“立刻电告杜聿明,所有进入朝鲜的部队停止前进,第一机械化集团军和新一军立刻掉头北上哈尔滨。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三个集团军也全数北上,嗯,再把鲁瑞山夏阳林加上,这样有五十万部队了,苏军可不同曰军,必须重兵对待。
命令新六军立刻北上哈尔滨,二十四集团军立刻在长春集结,暂编十九军,一零八军,即刻渡江进入朝鲜,电告黄伯韬,第一集团军即刻集结,而后南下部署在中朝边界,哦,对了,让黄伯韬派出一师兵力,去接替五十一军,继续包围大连旅顺,告诉他不用进攻,围着就行了。
四十九集团军,四十九集团军,”庄继华迟疑下说:“将骑兵第二军留下,其余部队即刻赶往长春集结。”
庄继华自顾自的下令,却没有注意到,徐祖贻已经神色大变。
(未完待续)
------------
第五节 曙光(八)
徐祖贻心中无比震惊,刚才看见王小山匆匆而来,就知道有大事发生,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事。
斯大林窥视东北,这不是什么秘密。自从德黑兰会议后,便不断挑起事端,在疆省策动叛乱,在内蒙古武力相胁,均受到国民政斧的强硬拒绝,双方关系濒于破裂;在美国调停下,才在渝城达成协议,维持住这个脆弱的和平。可任人都没想到,协议墨迹未干,斯大林便再度挑起事端。
庄继华这样部署显然是以强硬对待,可苏俄不是曰本,比曰本强大十倍。更何况,经过东北会战,部队十分疲劳,消耗的物质还没有补充,邱清泉从北到南,再从南到北,行走上万里,坦克装甲车的磨损和战损,消耗的油料炮弹,都没有补充,就这样匆忙北上,十分危险。
“怎么啦?燕谋兄,有什么为难的吗?”庄继华终于注意到徐祖贻的神情不正常。
“司令,我不太清楚这个情报的来源,可要调这样多的兵力北上,朝鲜怎么办?还有部队连续作战,十分疲惫,不少士兵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部队需要休整。”徐祖贻说得十分委婉,眼中的焦虑却丝毫未加掩饰:“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苏军来犯兵力有多少,装备如何,这些情况,我们都不清楚,司令,我们应该慎重。”
庄继华嘴唇紧闭,苏军的兵力有多少还不知道,部队连续作战十分疲劳,两线作战极为不利,南线主力北调后,曰军可能趁机反攻;物质紧张,后勤压力极大,这些情况都很不利。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事情又是另一回事。
东北会战,作战强度不大,真正进行了激战的只有正面进攻山海关的第一集团军,郭勋祺和邱清泉不过牛刀小试,五十一五十二两个集团军根本没打,第五集团军、新八军等部队同样如此,可以这样说,他的主力依旧完好无损。
其次,苏俄对德作战尚未结束,主力还在西线,东线兵力并未增加多少,他依然占有兵力火力优势。南线曰军,冈部直三郎在东北会战中损失不小,即便反攻,强度也不大,更何况,南线还有二十三集团军,二十二集团军,第二集团军,暂编十九军,一零八军,现在又增加第一集团军,兵力并不少,总兵力超过四十万,至少可以阻挡曰军反扑。
最让庄继华满意的是延安的态度,延安此次能及时通报苏军的计划,这说明延安的最终选择。
“司令,这个情况还必须向委员长报告,最好能不动刀兵,在外交层面解决。”徐祖贻再次提醒道。
这个提醒也是有理由的,即便是在战区内,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也必须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另外也是向中央政斧报告,让中央政斧有时间作出反应。
“我不作张学良第二。”庄继华轻声说,却如同霹雳在徐祖贻脑海炸响,他立刻意识到庄继华的处境不妙。苏军进攻,如果他没有作出反应,不抵抗将军的罪名立刻落到头上;可一旦抵抗,打败了,蒋介石可以顺势解除他的职务;可如果打胜了,后果也不一定好,蒋介石同样可以外国压力,解除他的职务,就像在缅甸那样。
“把这个情况向委员长报告,特别说明,情报来自[***]。”庄继华说,宫绣画立刻插话:“司令,暂时不要,[***]现在还不希望这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494
49495
49496
49497
49498
49499
49500
49501
49502
49503
49504
49505
49506
49507
49508
49509
49510
49511
49512
49513
49514
49515
49516
49517
49518
49519
49520
49521
49522
49523
49524
49525
49526
49527
49528
49529
49530
49531
49532
49533
49534
49535
49536
49537
49538
49539
49540
49541
49542
49543
49544
49545
49546
49547
49548
49549
49550
49551
49552
49553
49554
49555
49556
49557
49558
49559
49560
49561
49562
49563
49564
49565
49566
49567
49568
49569
49570
49571
49572
49573
49574
49575
49576
49577
49578
49579
49580
49581
49582
49583
49584
49585
49586
49587
49588
49589
49590
49591
49592
4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