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那间一股热流在戴笠身体里涌动,他正要张口问却又闭上了,庄继华满意的点点头:“嗯,不错,这次你忍住了。如果你一见面就问推荐,说明你这人功利心太强,而且缺少控制力,这样的人是不堪大用的,我就只会帮你一点小忙,广州的中央委员很多,拿个推荐信不是很麻烦;你现在才问,说明你有功利心,也有控制力;有功利心,想出人投地不是坏事,它可以催人上进,完全没有功利心的人是圣人,雨农,你能成为校长的干才,不过你最大的缺点是控制力不够,至少不够强,以后你要少说多看,作为特工,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把你愿意给人看的一面拿给他们看。”
听到庄继华的分析,戴笠不由暗叫好险,难怪昨天胡宗南临走前一再叮嘱他要小心,庄继华绝不会那样轻易帮忙,肯定会对他进行考察,考察的方式决对出乎他的意料,而得出的结论也绝对让他心服。戴笠开始以为那番闲谈是考察,所以才那么细致的讲解他的工作,而且还进行了案例分析,可没想到那全是烟幕,真正的考察就那么一点,结论也让他无话可说,戴笠心服之余又生出些许恐惧。
庄继华也是故意的,戴笠的恐怖中国人都知道,今天他就是要以上位者的姿态对待戴笠,而且一定要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留下一道阴影,一点敬畏,如此恩威并重,双管齐下,那么戴笠起来以后,对别人怎么样他不管,对他至少得有所顾忌。
想到要见蒋介石,戴笠欢喜之余又有些紧张,他上下左右看看自己,旧西装,一双皮鞋满是灰尘,这副样子能去见蒋介石?戴笠为难了。
“皮鞋要擦一下,司令部外有擦鞋的,其他的就这样。”庄继华见戴笠忽然上下左右的打量自己,知道他在想什么:“校长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人,记住,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不要紧张,说话不要急,要有条理。”
戴笠感激的点点头,跟着庄继华直奔卫戍司令部。
整编川军后,俞济时没有回到蒋介石身边而是留在部队中,蒋介石又从二期中提拔了几个人当副官,胡靖安就是其中之一,当他看到庄继华带着个青年过来,忙迎上来低声说:“校长刚回来,这位是?”
要是换个人就这样把人带到蒋介石门口,胡靖安早就拉下脸开始盘问了,但庄继华不一样,副官们心里都清楚,庄继华是蒋介石宠信的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人,那些教官在蒋介石面前都得规规矩矩的,可庄继华就能随便,而蒋介石也不以为意。整军之后黄埔同学中曾经传出庄继华失宠了的流言,可他们这些副官知道,这根本是没影的事,自始至终庄继华都是蒋介石最看重的学生。
“他叫戴笠,校长也许会见他。”庄继华低声答道,然后才问:“校长现在有空吗?”
胡靖安点点头又看看戴笠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庄继华却拦住他的话头:“放心吧,有我和寿山作保,没有问题。”
胡靖安点点头,进去通报,一会儿出来让庄继华进去。说实话蒋介石今天的心情不算好,在军事委员会,他与季嘉山又吵了一架,在他拒绝海运天津和海参威练兵之后,季嘉山又提出北伐拿下武汉后路线当改为向陕甘进军,与国民军汇合后从北边进攻平津地区。
蒋介石实在忍不住问他如果孙传芳向武汉或者向广东发起进攻怎么办,西北贫瘠之地,军饷粮秣从哪里来?季嘉山拍着胸脯说只要到了西北,所有后勤补给苏俄包了。蒋介石心想敢情我带着几万人打到西北就是为你们出力呀,那时后勤全掌握在你们手里,军中又有[***]配合,你们说什么我还能反对吗。蒋介石心中恨极,会后他告诉汪精卫,要么留下季嘉山要么,留下他蒋中正,二选一。汪精卫仍然和稀泥,让蒋介石左也不是又也不是,一路生着气回来了。
“那个戴…”
“戴笠。”庄继华提醒道。
“这个戴笠究竟这么样?你了解吗?”庄继华直接向他要推荐信,这让蒋介石意外,可从庄继华几次用人来看,庄继华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既然他敢直接向他要,说明他很看好这个人,但他还是不放心。
“学生与他谈过,学生认为这是块璞玉,如果能经校长雕琢,必成国之干才。”庄继华答道。
“他不是没考上吗?”蒋介石的意思是既然有才干,为什么没考上。
“学生以为这很正常,有人擅长考试,有人不擅长考试;考上了不代表他有才干,没考上也不代表他没有才华,戴笠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擅长考试,却很有才华,是个实干家。学生认为这不是他的问题,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庄继华为戴笠找好理由,而且冠冕堂皇。
“嗯,那我要见见,”庄继华的话让蒋介石产生点好奇,没成想这正是庄继华希望的:“他来了吗?”
“学生把他带了,就在外面等候校长召见。”庄继华也没想到蒋介石这么快就入套了,当初他许诺时用的也是争取两字。
蒋介石稍微一愣,随即明白,庄继华这是这是以备万一的举动,他点点头,庄继华转身招呼戴笠进来,没想到戴笠进来后,蒋介石却让庄继华出去等候,庄继华明白蒋介石这是要亲自考察。
庄继华老老实实的待在门外,他心里倒不紧张,戴笠,传说中的特工王,再怎么样也应该有三分吧。十几分钟后戴笠出来了,手里捧着一张字条,庄继华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兹特别招收戴笠为黄埔六期骑兵科学员。”
庄继华有些蒙了,六期,怎么是六期,戴笠究竟和蒋介石说了些什么?庄继华正要问,戴笠却说:“学长,校长让你进去。”
这么快就称学长了,有点意思,庄继华把字条还给戴笠,重新进屋。蒋介石看看他问:“怎么样?你还满意吧。”
庄继华心中纳闷,怎么是我还满意,随即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是说,我这是给你面子。
“校长,怎么是六期?为什么不是五期?”庄继华不敢说满意,而是带着不解的表情问。
看着庄继华的样子,蒋介石很满意的笑了:“你不是说他是块璞玉吗,那就好好磨磨,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才干,也要看他的心姓,戴笠这人有些急于事功,心姓上需要多下功夫,让他再练练,看看他有没有定姓。这话你就不要告诉他了。”
佩服,佩服,这次蒋介石又让庄继华佩服了下,他花了三个小时才认定戴笠姓急,蒋介石十几分钟就看出来了,这识人之明蒋介石在他之上。
“校长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他的弱点,他的姓格是有些急。”庄继华拍起马屁了,蒋介石心中得意:“文革,你以后也要注意,识人用人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大学问,乱世重才不重德,但决定人的格局的还是德,歼猾之徒即便有才,德差也成不了事,反倒会因私德而坏事。”
“学生明白了。”庄继华是明白,可也糊涂了,既然蒋介石明白这个道理,可为什么败得这样快,打江山又败江山,几千年来也没几个这样的人呀。
“季嘉山又提出进军陕甘的计划,文革,你怎么看?”蒋介石开始提及与季嘉山的争论,这个计划的荒唐之处不值一驳,可蒋介石却不明白季嘉山的目的是什么,背后有什么玄机。
“进军陕甘?”庄继华一愣,随即以嘲笑的口吻说:“这季嘉山真是个天才,天才的儿童战略。”
蒋介石忍不住一乐,这庄继华说话就是让人痛快,连挖苦人都一样。
“他可以把自己看成傻子,可我们不能把吴佩孚、孙传芳当傻子。”庄继华继续调侃道:“看来苏俄人已经看到吴冯合作的计划不可能实现了,而冯玉祥占据着平津地区,地盘看上去不小,军队人数也挺多,却受到三家围攻,苏俄人是想我们去给冯玉祥解围,他的脑子生锈了,也不想想,等我们从陕甘赶到平津,冯玉祥骨头恐怕都烂了。”
蒋介石大笑,门外的胡靖安听到笑声感叹的说:“还是文革有办法。”戴笠闻言心中感慨,刚才他是规规矩矩汗流浃背的回答蒋介石的问题,可庄继华却能谈笑自若,这让他羡慕不已,也佩服不已。
胡靖安看了戴笠一眼好像知道他的想法:“不要不好意思,整个黄埔军校,除了最高级的几个教官外,其他的从教官到学生,能在校长面前这样的,只有庄学长一人而已。”
戴笠点点头,胡靖安又说:“你的运气好,庄学长肯帮你,你以前是不是在学长手下干过。”
“我以前是在情报科干过。”戴笠点头承认。
“那就难怪了,迄今为止,庄学长帮过两个人,五期的赵汉杰是他在七连带过的兵,你是他在情报科的部下。不过能得到学长赏识,你也是有才干的人。”胡靖安恍然大悟。
戴笠心说看来庄继华护短的名声在外,这样也好,有庄继华的名声罩着,对以后的发展怎么也有些帮助吧。
(未完待续)
------------
第三十节 中山舰(十)
黄埔六期要九月才招生,戴笠虽然已经拿到入学通行证,可这半年还是不好办,庄继华建议他留在广州,找份工作,报酬少点没关系,他的前途不在那里,主要是不要让自己太闲,多看书,研究一下目前的时局,戴笠听从了庄继华的建议,去中山大学找他的朋友去了。
办妥了这件事后三天假期就要结束了,庄继华拎着行李在刘殷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搭船去石龙。
而在另一个码头,国民政斧大员云集,一艘挂着苏俄国旗的轮船缓缓靠岸,码头上鼓乐齐鸣,十来个高鼻子的俄国人走下旋梯,他们是布勃诺夫代表团成员,这个代表团实际是共产国际的考察团。
自25年底在中国出现的情况让共产国际的领导们极为兴奋,曰本帝国主义的代表张作霖已经被赶出山海关,燕京政权落到了亲苏的冯玉祥手中,而南方的国共合作发展迅速,两广实现统一,革命力量空前高涨。为了更确切的掌握中国的实际情况,共产国际决定派出一个高规格代表团来中国考察,团长由苏联红军政治部主任、苏共政治局成员布勃诺夫担任,成员中有苏共远东局书记库比雅克、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列普赛等重要领导人,他们在二月抵达中国,先后访问了燕京上海等地,考察了当地的工人运动、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苏俄顾问在华的工作活动,广东是他们的最后一站。
派出这个代表团也是苏俄内部分歧加剧的结果,1925年为了缓和苏联紧张的国际关系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根据这个理论,苏俄必然放弃输出革命的策略,对苏联是有利的;但斯大林的主张遭到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的反对,季诺维也夫根据世界革命理论,提出加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世界革命的到来,并且特别指出中国是打破帝国主义锁链的关键一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季诺维也夫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向派出考察团,但斯大林是不肯认输,他把自己的亲信布勃诺夫派到考察团中并担任考察团团长。
当然在码头欢迎的国共要员门是不知道其中奥秘的,不过热闹的欢迎仪式却不能掩盖广州政坛中的涌动的暗流。
这几天广州城内流言四起,一会传你就是要做吴佩孚那样的军阀,一会又是一军要缴四军的械;街头不时有人在散发反蒋传单,在这些流言中最厉害的是蒋介石要发动叛乱驱逐汪精卫和苏俄顾问。
这些流言传到蒋介石耳中,邓演达和刘峙又先后拿来反蒋传单,其中邓演达的态度尤其暧昧,他一方面拿来传单,认为传单中的内容纯属造谣;另一方面却又建议蒋介石与苏俄顾问和解,不要闹得太僵。蒋介石接受了邓演达的建议,他打算找个时间再好好与季嘉山谈谈,可随后又放弃了,他实在不想看到季嘉山那张脸。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436
34437
34438
34439
34440
34441
34442
34443
34444
34445
34446
34447
34448
34449
34450
34451
34452
34453
34454
34455
34456
34457
34458
34459
34460
34461
34462
34463
34464
34465
34466
34467
34468
34469
34470
34471
34472
34473
34474
34475
34476
34477
34478
34479
34480
34481
34482
34483
34484
34485
34486
34487
34488
34489
34490
34491
34492
34493
34494
34495
34496
34497
34498
34499
34500
34501
34502
34503
34504
34505
34506
34507
34508
34509
34510
34511
34512
34513
34514
34515
34516
34517
34518
34519
34520
34521
34522
34523
34524
34525
34526
34527
34528
34529
34530
34531
34532
34533
34534
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