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到现在很多报纸都在介绍渝城发生的巨大变化,可我不敢相信,因为报纸难免有吹捧之嫌,可是今天我要说,你们的工作十分出色,报纸没有吹捧你们,是贬低了你们,你们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建起了几十家工厂,构筑几千公里的公路,成渝铁路即将通车,同志们,你们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吗?
这些意味着将来我们就更有力量抵抗外辱;国家强盛的标志就是重工业发达,国防工业发达,只有这两样发达了,才能突破帝国主义者所加于我们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洗刷国家近百年来所蒙受的一切奇耻大辱,使我们的国家能够真正自由读力强盛起来;我们常说国计民生,可国计是什么呢?国计也可以说就是国防,国防的内容,依广义狭义的解释而有不同,狭义的国防,就是指国家的军备而言,至于广义的国防除军备之外,还包括内政、外交、财政、金融、文化、教育、以及一切铁道、交通实业等等,这些国防建设当然是建国工作的最重要的一部份,但就建国的根本精神和终极目的来讲,这些还不是建国的中心所在,建国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呢?就是民生,建设民生才是建设国家的核心。总理说: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就明白确切的指示了我们,今后建国工作中心目标之所在。
我们要建设民生,要有一个什么原则呢?民生建设的根本原则,就是“仁爱”,我们总理创造三明煮义,领导国民革命,完全是以“爱人”为根本精神,所以我们民生主义的民生建设,也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我们是为了爱护同胞,保育同胞,要使四万万五千万的同胞,人人有满足的生活,有发育健全的身体和活泼进取的精神,才来实行民生革命,亦唯有人民生活需要能够满足,身体精神能够健全发展,然后百工各安其居,百业能够繁荣,百工能够安居乐业,百业能够发达繁荣,然后军事政治才有基础,社会经济才能够发展,军事政治有了基础,社会经济能够发展,然后建设才能够完成,国力才能够充实。所以我们可以说,不仅民生建设之成功,是发于人心恻隐之微,以成其博爱之大,就是整个革命事业,和整个国家建设,都要有一种深厚的爱贯注其中,才能够形成一种大仁大勇的力量。获得可大可久的成功。总理所创为民生建设之最高指导原则之三明煮义的民生主义,就是根据这种仁爱的精神所规划出来的。
民生建设关系到我们建国的成败,搞好民生建设有四个字必须记住,管、教、养、卫,这四个字是我们建国的利器,…….”
蒋介石越说越顺,越说牵连的范围越大,从渝城的工业发展,到社会改革,然后又阐述三明煮义的民生主义,又从民生主义实行讲到如何提高干部自身素质,严厉告诫在场的青年,千万不要做贪污枉法的官僚,要加强训练,加强组织,振奋精神。
庄继华再一次感慨起来,这蒋介石不是不知道下面的情况,怎么几十年下来就没找到办法呢?就在他感慨之际,蒋介石的话锋一转转到了减租减息上了,庄继华立刻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为了实践民生主义,国民政斧曾经在江浙一带试行减租减息,规定地租不得高于375,可是很快这个政策就失败了,为什么呢?不是这个政策不好,而是在执行中出现各种偏差,加上基层干部和地方士绅之间勾连,结果不但没降低农民负担,反增加了农民负担,我希望你们在推行这项政策时要吸取浙江的教训。”
庄继华心中非常高兴,他认为这等于是蒋介石同意他在渝城十六县推行减租减息了,林蔚注意到他的神色,他靠近庄继华低声提醒说:“减租减息不是那么容易的,老弟,谨慎,小心。”
可庄继华依然感到鼓舞,减租减息是他在民政上要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完成这件事后他就要全面转向军队,把开发队交给李之龙,自己去训练十万新军。
蒋介石讲完之后,庄继华示意让李之龙上台,李之龙明白这是庄继华有意识把他推出来的举动,他也不拒绝,几步走上主席台。
“…,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就是遵照委员长的指示办,努力发展民生,对内实践三明煮义;对外抵御外辱,恢复国权。我们相信在委员长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庄继华感到有点肉麻,可他和蒋介石都同样很高兴,蒋介石高兴是因为这个不羁的学生终于回到他的麾下了,庄继华高兴的是李之龙终于肯为大局暂时低下他高傲的头,他可以放心的把渝城的一切交给他了。
蒋介石的兴致越来越高,他就像当初在黄埔岛上一样,视察了基地的各个部分,食堂、营房、试验大楼,当然他没有进实验室,不过他也见识了教授们的“张狂”。
他们一行人刚进实验大楼,庄继华就被电子实验室的卢教授叫住,卢教授怒气冲冲的冲着庄继华大喊大叫,让庄继华立刻为他解决试验设备,这个设备是他上月要求购买的,可问题是这是美国限制出口设备,庄继华只好有转向欧洲,这一来一去就耽误了。可胡教授不管这些,他甚至没认出旁边的蒋介石。
可庄继华还是只能耐心给他解释,说已经在德国买了,正在运来的途中,还要等半个月,卢教授一听就怒从心起:“半个月,你让我在这里等半个月!你又要让我休息半个月,半个月没事干,庄文革,你要说清楚,你究竟是让我来度假的还是来干活的,要是度假,我现在就可以走!”
“卢教授,给我留点面子好不好,”庄继华一把把他拉到旁边:“委员长来视察来了。”
“面子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委员长在这里…”卢教授楞了下:“你说委员长?”
“对,对,就是我老师,在我老师面前给我留点面子好不好?求您了。”庄继华告饶了。
卢教授这点还是清楚,委员长的面子还是要给,他转过身看见一大群人正惊讶之极的看着他们,他这才发现,这些人的面容十分陌生,中间那位披着黑披风一身戎装的好像比较熟悉,站在他旁边的李之龙正尴尬的看看他又看看黑披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卢教授,这是我的老师,蒋委员长,”庄继华急忙上前介绍:“校长,这是美国归国的卢教授,是电子学专家,目前从事轰炸机瞄准器的研究。”
蒋介石点点头,他上前握住卢教授的手:“卢教授,辛苦你了,国家危亡之际,您能毅然归国,蒋某感激莫名。”
卢教授有点手足无措,过了好一会才解释说:“那里,那里,都是中国人,自然爱为国尽力,只是国家太弱,基础太差,让我着急,失礼之处还请委员长多多原谅。”
“没有失礼,没有失礼,要是我们的干部都象你们这样,我们的国家会很快强大起来。”蒋介石笑呵呵的说,眼光却大有深意的扫了庄继华一眼。
“文革常说教授们生气起来就把他当三孙子一眼训,原来我还不相信,现在看来果然不假。”林蔚插上来打趣道。
卢教授却替庄继华分辩起来:“哪有这事,谁敢这样对文革,他在我们中威信很高,我们都听他的。”
“那刚才我们是看错了。”林蔚呵呵笑道。
“刚才我是向他反应问题,”卢教授认真的说:“您不知道,找他要痛快得多,可以占点便宜。”
“占便宜,什么便宜?”庄继华有点莫名其妙。
卢教授嘿嘿笑道:“找你反应,你就能给我们优先,这点窍门,我一来别人就告诉我了。”
我倒,庄继华差点当场摔倒,原来如此,谁说这些教授们只知道做学问,原来他们早就发现了,可就为了运输的那点优先便宜,还是要冲到他的面前“训”他一顿。
看着庄继华苦辣吧唧的一张脸,连蒋介石都忍不住放声大笑。
(未完待续)
------------
第四节 视察(四)
一场喜剧之后,蒋介石也无心再进实验楼了,他提出去庄继华的家里喝杯水,庄继华有些为难了,他那个家现在是乱七八糟,刘殷淑十月怀胎已经九个月了,现在就差去医院待产了,二姨太和他母亲在家艹持,现在也没尿不湿,芳嫂就弄来一大堆布片作尿布,堆在家里,家里的房间又不是很大,说白了就是两室一厅,他母亲(原本是让住招待所的,可她怕花钱)和房嫂住一间,他们夫妻住一间,准备的东西就在客厅里,这几个月他都不敢在家待客。
庄继华委婉的说明理由后,蒋介石却毫不在意,依然坚持要去,庄继华没法只好陪着他去家里,到了蒋介石却让其他人留在外面,只有他与林蔚一起进屋。庄继华知道蒋介石这是担心他家小,人多了影响孕妇。对蒋介石的体贴,庄继华很是感激。
对蒋介石的光临,庄李氏还没什么,她一个农村妇女不懂委员长是个什么官,不过听说是庄继华的老师后,她就变得非常殷勤,乡下人尊师重教,而且她的一口浙江土音,让蒋介石感到很亲切。二姨太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见到蒋介石简直手足无措,平时的麻利完全看不见,嘴也变笨了,大着肚子的刘殷淑本来坐在藤椅上,挣扎着要起来,蒋介石连忙制止,让她不要起来。
在庄继华家里聊了一阵家常之后,蒋介石就告辞,庄李氏居然追出来,把从家里带来的土特产送给他,让庄继华好不尴尬,可蒋介石就坦然收下。
“文革,你有个好妈妈。”蒋介石叹口气,略有些哀伤的说:“当年我母亲也是这样,镇上的先生来了后,就把她认为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母亲年青时吃了不少苦,盼着我安安稳稳的成家立业,可我却选择一条艰难的路,常年在外,未能在母亲身前尽孝,这是我终生的遗憾。”
“自古忠孝不两全,校长这是情非得已,”见蒋介石真情流露,庄继华心里也有些感动,他也只能叹口气:“说实话,有些时候我也想撂下这一摊子,回家去,守着老婆孩子,孝顺父母,可不能呀,这样做将来我心会不安的,只好在这里硬顶下去。”
“你说得对,一个男人首先是要担责任,我们位居高位,担负的责任就要大些,就不能再顾自己的小家,你很快就会有孩子了,至少你妻子还能守着他,可我的孩子呢?他现在怎么样了,我都不知道。”蒋介石语音低沉,有些哀伤。
“经国还没消息?”庄继华有点意外了,蒋经国在中苏蜜月期去了中山大学,四一二后发表反蒋文章,宣布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随后就不知下落。现在南京政斧与苏俄的外交关系已经恢复,难道驻苏大使没有打听?这令人有些不可思议。
“清共之后,他写了篇文章骂我,随后就不知道了,我没有让他们去查,真要去查,结果是什么,谁知道?”蒋介石的回答含混不清又不无苦涩,庄继华却听明白了,蒋介石对蒋经国的那篇文章并不记恨,但他对苏方并不相信,担心这一查,苏方反将蒋经国给杀了。
“不查也许对他更好,等两国关系明朗了再说吧。”庄继华叹口气,随即又说:“我以为应该尽快派人去莫斯科,改善两国关系。”
“邓文仪已经去担任武官了,”蒋介石恨恨的说:“他的问题查清了,戴笠去美国查了,徐培根根本没收回扣,不知道是谁造的谣,其心可诛。”
庄继华不敢说什么了,这湾水太深,踩进去就可能出不来。将庄继华没回答,蒋介石也没继续说,他抬头看看周围的几栋房子便问:“你们这里的房子都是这中格局吗?”
“是的,当初规划就是这样规划的,不但我住的这栋,在田,俊夫他们的也一样,只有光亭、君器他们的稍微好点,他们住在对面军营,房子修得晚点。”庄继华说完又补充道:“我这还好点,在田才难,他家孩子多,连个保姆都不敢请,住不下,只好放幼儿园,最小的才两岁大。”
“你知道我对你们最满意的是什么吗?”蒋介石忽然停下脚步转头问庄继华,庄继华猝不及防,犹豫的问:“是不是那几十家工厂,还不然就是渝城这块地盘。”
两人停下脚步,跟在他们后面的林蔚李之龙杨永泰等就过来了,蒋介石摇摇头,又把相同的问题问李之龙和滕杰,李之龙的回答是社会改革,滕杰赞同李之龙的观点。
“不,都不对,”蒋介石摇头说:“是清廉的干部,你们在渝城三年,培养了一批熟悉基层,了解基层的干部,在你们带动之下,这些干部都能洁身自好,不贪污不受贿,这支干部队伍是你们之所以能成功进行社会改革,整顿官场,构建军队的基础。严重说你们构建了一座新黄埔,这话没错,我一踏进这里就感受到当年黄埔岛上的那股昂扬向上的精神,而绝没有南京官场那股没落之气。”
蒋介石的话不但让庄继华感到吃惊,也让杨永泰林蔚这几个长期在他身边的人感到吃惊,这是迄今为止蒋介石给部下工作成绩的最高评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9969
109970
109971
109972
109973
109974
109975
109976
109977
109978
109979
109980
109981
109982
109983
109984
109985
109986
109987
109988
109989
109990
109991
109992
109993
109994
109995
109996
109997
109998
109999
110000
110001
110002
110003
110004
110005
110006
110007
110008
110009
110010
110011
110012
110013
110014
110015
110016
110017
110018
110019
110020
110021
110022
110023
110024
110025
110026
110027
110028
110029
110030
110031
110032
110033
110034
110035
110036
110037
110038
110039
110040
110041
110042
110043
110044
110045
110046
110047
110048
110049
110050
110051
110052
110053
110054
110055
110056
110057
110058
110059
110060
110061
110062
110063
110064
110065
110066
110067
1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