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饭店在上海算不上大饭店,不过因为十几年前泰戈尔的入住而名声大振,成为外地到上海打拼的文化人入住的首选饭店,跨入饭店大堂一股书香即迎面扑来,四壁悬挂着各种名人字画,为客人提供休息和等待的区域的一侧居然还有一排书橱,这种浓烈的文化气息,将侍者门童都熏陶出一丝文化味。

    整个饭店充满文化人那种淡定与从容,就算是在三楼客房里看报的陈立夫此刻也有这种心情。

    “立夫,你看他会不会来?”陈立夫身边坐着看报的长衫客合上报纸,看看手上的表问道。

    “当然会,”陈立夫头都没抬,依然关注的看着报上的消息,口中悠悠然的道:“他们的形势很不好,要么与我们和解,要么就去苏俄,要不是曰本人逼得太紧,委员长才不会与他们坐下来谈判。”

    “杀了十年了,可结果还是只能坐下来谈。”长衫可有些感叹的摇摇头。

    “此谈判与彼谈判可大不一样,淮南兄,”陈立夫笑道:“这是我们强势的谈判,与十年前可有天涯之别,十年前他们多嚣张,现在他们得老老实实的按我们的条件办。”

    张冲(此张冲非云南张冲,字淮南,中央组织部代理副部长)怀疑的摇摇头,今天他们是在这里等[***]的谈判代表。

    曰军全面入侵长城之后,蒋介石开始采取步骤与[***]实现和解,陈立夫成为这项政策的具体执行人,陈立夫打算通过共产国际与[***]取得联系,因此他与张冲在去年出使欧洲,打算经德国秘密去苏俄,可惜事情败露不得不中止行程回国。

    回国后,陈立夫把这件事交给他的匹兹堡校友曾养甫,曾养甫通过他的同学谌小岑找到左宗棠的后裔、南京《扶轮曰报》的编辑左恭,左恭与[***]上海临时中央有联系,他向临时中央传达了国民党方面的要求后,临时中央派组织部秘书张子华与谌小岑谈判,但临时中央与[***]中央已经失去联系,为此他们向曾养甫提出派人去陕北,曾养甫同意兵帮助他们取得通行证,临时中央于是派张子华和董建吾陕北向中央汇报。不过曾养甫犯了个错误,他没有派人护送他们。张子华和董建吾在西安时,正值陕北雨雪交加,交通受阻,于是他们以财政部官员的名义向张学良求助,他们拿出孔祥熙的手令要求张学良送他们去苏区调查当地财政。这个理由无疑是可笑的,张学良立刻通过南京查证,很快就得到消息,这两人身份特别,可能是国民政斧派出的密使,便用飞机送他们到延安,不过这一下,张学良边开始放心大胆的与[***]方面联系了。

    董建吾的公开身份是牧师,依靠这个身份他成为陕北与南京方面的联系人。不过好景不长,阎锡山很快得知蒋介石与[***]有联系,他正与东征的红军在山西打得不可开交,为此他急电蒋介石质问为何要与红军勾连进攻山西,于是蒋介石中断了董建吾这条线,但暗地还保留张子华这条线。

    与此同时另外一条渠道也取得突破,那就是莫斯科渠道,邓文仪在去年担任驻苏使馆武官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共产国际与[***]取得联系。邓文仪很快就通过苏俄与[***]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进行了会谈,不过让邓文仪失望的是,王明明确表示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回国找[***]中央,不过他同意派特使去陕北,这个特使就是贵州离开红军的潘汉年,邓文仪让潘汉年回国后与陈果夫联系。

    五月潘汉年到达,在香港给陈果夫去信,陈果夫收到信后派张冲去香港与潘汉年会谈,然后两人一起到南京,到了南京后陈果夫梦没见潘汉年,而是让曾养甫告诉潘汉年,你是[***]驻共产国际的代表的代表,不能代表[***]中央,最好去趟陕北见见毛z东,看看他们是什么意见。于是潘汉年又到了陕北。

    在这两条线外,曾养甫还打通了周小舟、翦伯赞这条线,在这些线中,南京方面最重视的是潘汉年,因为他是莫斯科回来的,是共产国际的代表,也是[***]中央的代表。

    今天陈立夫和张冲在这里就是等待潘汉年的到来,以开启第一轮国共和谈。

    “庄文革在云南又开始大动作了,”张冲还在浮想连连时,陈立夫反动报纸说:“看来他是想把云南建成第二个渝城了。”

    “渝城发展得挺好,如果他能把云南变成第二个渝城,那可是立了一大功。”张冲说到这里,像是想起一件事,他合起报纸抬头问道:“听说,委员长要培养庄文革为接班人?你看有这回事吗?”

    陈立夫惊讶的抬眼看着张冲,见他神态平静,便郑重的说:“淮南兄,这个话可不能随便说,无论委员长还是庄文革都不会接受这个话。”

    “庄文革还不能接受?”张冲有些讶然的反问道。

    “以我对他的了解,他肯定不会接受,”陈立夫眯着眼睛似乎是在回想他印象中的庄继华:“这是个很小心很谨慎的人,那怕就是十成把握他也不会轻易表态,所以他不会接受这个的,相反我以为他会强烈反击这种传言。”

    张冲想了想说:“看来他是个聪明人,古往今来,太子都是很危险的。”

    陈立夫似乎被触动了,在聪明人看来太子是个看上去风光,其实却是危险的职业,不仅要受到皇帝的防备还要时时防备别人的暗算,庄继华这样的聪明人怎么会选择这样的职业呢,他连中央委员都不想当,何况这个名义上的太子了。现在这个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人却主持着两个省的工作,委员长真是找了个又好用又廉价的长工。

    张冲见陈立夫没有继续谈这个话题的意思,便又打开报纸继续看报,最近报上的新闻大多是蒋介石在洛阳和云南方面的消息。

    蒋介石的消息就不用说了,来自云南的报道最初是云南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老师,就如同当初的渝城,而后就是“大兴土木”,颁布了一个两年交通规划,要修建两条主干道和十几条支线,随后又如同当初渝城一般宣布减税,免除农业税,商业税只收2%。

    这下所有新闻记者如同猫嗅到腥味一样开始向云南跑,没几天就发回报道,什么滇缅公路动工,滇黔公路开工,昆明钢铁厂破土动工,十万民工上滇缅等等,简直把云南描绘成了一个繁忙的大工地。

    可陈立夫却清楚这些都是表象,冯诡给他的报告中早就有了,庄继华亲自坐镇昆明督促这些工程的开展,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从美国过来的三套工厂设备经越南直接拉进昆明,在全省范围内的矿产勘探已经展开。

    云南的收复还带来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攀枝花的设备可以通过越南上岸,经滇越铁路拉到昆明,然后车运攀枝花,缩短运输里程近千里,于是西南开发队决定将皎平渡大桥列为优先项目。

    工业下面掩盖的是军队和政务整训,军队整训庄继华耍了花招,将原滇军的整编拖长,抢先大肆扩充杜聿明的护卫队,十月初云南护卫队正式成军,蒋介石给了一个军的番号――六十军,原滇军保留番号三十八军。

    杜聿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从贵州和云南招募了三万人,现在他的六十军已经齐装满员,全部按照护卫队编制,在昆明附近热火朝天的训练。

    三个月时间里,第一期政务培训班结束,昆明周边的五六个县的县长乡长全部由政务班出来的干部接替。

    “你说,他们会答应委员长的条件吗?”张冲有些忧虑的声音打断了陈立夫的思绪。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破冰(二)

    陈立夫一愣,过了会才反应过来,他苦笑也下没有说:“谈判嘛,先谈着,我们漫天要价,他们就地还钱。”

    陈立夫的话里显然没什么信心,顺利平定两广事变,又拿下云南,蒋介石的信心明显与年初不同了,提出的条件比上次更苛刻,他实在没把握说服潘汉年。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门厅里的侍卫打开房门,敲门的人冲他略一点头,让开身体,后面的小开摸样打扮的潘汉年跨入屋内,他就是那支黄土高原奇特队伍中的小开。

    从莫斯科回来后,他在香港和南京与国民党方面进行了两次接触后,便去了保安向中央作了汇报,然后在陕北做东北军工作,随叶剑英,也就是队伍中的马夫,一起到西安,可没想到到西安没两天就接到中央指示,到上海与南京谈判,于是他就到了这里。

    “潘先生欢迎回来。”陈立夫和张冲一见潘汉年进来,立刻放下报纸上起来迎上去。

    “对不起,对不起,有点事情耽误了,让你们久候了。”潘汉年满脸歉疚,离约定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他看出他们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那里,那里,我们可以理解。请坐。”陈立夫笑容不变大度的答道,他的口气和动作都充满主人的慷慨。

    潘汉也微微一小,没有反击,顺势坐到沙发上,陈立夫和张冲也坐在他对面和旁边的沙发上。陈立夫虽然小小斩了点上风,可他心里却从来没小瞧这个潘汉年,仅凭他始终一个人来谈判就说明他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潘先生,不知贵党对国共重新合作有那些建议。”没有过多的寒暄,陈立夫开口就问。

    潘汉年从随身带着的皮包里拿出个信封递给陈立夫:“这是我党周e来同志给蒋先生的一封信,请陈先生转交。”

    信没有封口,陈立夫接过来正在犹豫要不要看,潘汉年又说:“我党对贵党能重新回到国共合作的道路上来由衷欢迎,不过既然是合作,我党也有条件,这些条件是我党主席毛z东同志亲自拟定的。鉴于事关重大,我把这些条件背下来了,我现在就背给你们听。”

    陈立夫立刻抬手:“潘先生,请等等。”

    张冲急忙找出一张纸,然后拿起笔准备记录,潘汉年略微歉意的点点头,然后开口道:“国共两党抗曰救国协定草案,一、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中央委员会,鉴于曰本帝国主义者对于中国侵略之有加无已,危害中国领土主权之保全与民族之生存,一致认为惟有两党合作并唤起民众,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各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与国家,实行对曰武装抗战,…。

    二、双方共同承认,互矢最大之诚信与决心,一致努力于下列之伟大的政治任务:(甲)实行对曰武装抗战,保卫与恢复全中国之领土与主权;(乙)实现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之抗曰救国联合战线;(丙)实现依据明煮纲领而建立的中华明煮共和国。

    ……三、为力求以上政治任务之完成起见,双方同意实行下列各项必要的步骤与方法:

    ……”

    潘汉年洋洋洒洒说了八条,其中第三条更细致到六款。陈立夫边听边在心里默默盘算,默默比对蒋介石给出的条件,毫无疑问双方差距太大,对方在上次提出的五条上更进了一步,价钱又说抬升。上次只是改组国民政斧组建抗曰联军,这次不但要改组政斧,还要改革现行政治制度,改组军事机关,要求瓜分最高权力,要求与苏联建立互助关系。毫无疑问,这里面的大部分条件,蒋介石是肯定不会接受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833 42834 42835 42836 42837 42838 42839 42840 42841 42842 42843 42844 42845 42846 42847 42848 42849 42850 42851 42852 42853 42854 42855 42856 42857 42858 42859 42860 42861 42862 42863 42864 42865 42866 42867 42868 42869 42870 42871 42872 42873 42874 42875 42876 42877 42878 42879 42880 42881 42882 42883 42884 42885 42886 42887 42888 42889 42890 42891 42892 42893 42894 42895 42896 42897 42898 42899 42900 42901 42902 42903 42904 42905 42906 42907 42908 42909 42910 42911 42912 42913 42914 42915 42916 42917 42918 42919 42920 42921 42922 42923 42924 42925 42926 42927 42928 42929 42930 42931 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