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中央除了收到二十九军关于在卢沟桥与曰军发生冲突的报告外,没有收到任何他们的报告。刚才我说的都是来自特务处的报告。”林蔚介绍完卢沟桥事件的最新发展情况后,特意补充道。

    听到他的话,在场所有人都无言以对,自从把河北察哈尔交给宋哲元后,宋哲元借口不给曰本挑衅的借口,不让中央军进驻,把这块地方当作他的领地了,对中央是能瞒就瞒,能挡就挡,生怕中央会重新进入两省。

    “曰本方面有什么反应?”外交部的报告已经交给蒋介石了,蒋介石问的目的是让王宠惠向在座的介绍下曰本政斧的反应。

    “事件发生之后,我们驻曰本大使已经紧急约见外交大臣广田弘毅,向他们提出交涉,要求他们立刻制止在华北的军事行动,目前他们还没给我答复。”王宠惠简单的说了一句:“大使馆认为,目前曰本国内军内对华态度上分两派,一派主张积极行动,另一派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军事力量主要对付苏俄,他们认为之所以现在还没答复,是他们两派之间还没形成共识。”

    蒋介石坐在椅子上双手合拢,捧着一杯白开水,他思索片刻后说:“辞修,你说说军队的情况。”

    “是,”陈诚恭恭敬敬的站起来:“第一次长城抗战后,军委会决定整编六十个师,并划拨了一亿大洋,但是由于征战不休,整理师计划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总共装备了三十个师,总计四十万人,另外还有购买了二十个师的装备,这批装备将在八年之内送达,如此再过半年又有二十个德械师。”

    “这三十个师全是从德国购买的武器吗?”当初蒋介石任命陈诚整编军队就让何应钦暗自不满,现在他忍不住想小小的刺激陈诚一下。

    “不是,有五个师全部装备产自渝城的武器,包括105榴弹炮,另外还有五个师装备了八二迫击炮和一二零迫击炮,战防炮,以及机关枪,由于整编川军也需要武器弹药,所以渝城为中央提供的武器数量有限。”陈诚不动声色的答道。

    “他们的武器怎么样?”张治中有些好奇,西南开发这几年闹出不少动静,报界有抱怨有支持,政界军界也一样,他在湖北听康泽说起庄继华私自卖武器给川军,他的别动队想要几挺机枪却不给,他一气之下报给蒋介石,蒋介石还不管。

    “部队反应还不错,不比德国人的差。”陈诚在这上面还不敢得罪庄继华,对面坐着的杨永泰的命可是庄继华救下的,要传到渝城去,以后再想要武器,恐怕就难了,不过他还是委婉的表达了一下不满:“不过就是数量太少,而且重炮和步枪都不够,还有汽车,文革拒绝提供。”

    “除了你那三十万,文革在四川和云南还装备了二十四万,”蒋介石慢吞吞的插话道:“渝城兵工厂产量有限,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满足全[***]队的供应,不过,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四川整军提高装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我听说他们目前能生产150榴弹炮了,是这样吗?”何应钦皱眉问道:“他们的产量到底有多少?”

    “150榴弹炮已经装备部队了,”杨永泰说:“不过数量太少,每个月不过十二三门,渝城目前月产步枪一万八万支左右,轻重机枪大约在一千四五百挺左右,最近一年,渝城方面主要在扩充弹药生产量,目前月产中正步枪子弹三千万发,迫击炮炮弹四十万发左右……。”

    杨永泰不慌不忙的把数据一项项报出来,然后每个人都在心里计算,说实话不看其他的,仅仅听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可仔细算算,均摊到每支部队每名士兵身上,数量就不多了。但这依然对众人产生莫大的鼓舞。

    杨永泰报的这些数据可不是为了闲聊,或者为庄继华宣扬什么,而是向在场的决策者们提供后勤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绝密,平常人是听不到的,也是绝对不能外传的。

    张治中脸上泛起一阵潮红,他有些兴奋的说:“好,简直太好了,我们也国防工业了。”

    可杨永泰却随即给他一番打击:“东西虽不少,可却运不出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庄文革在四川修了五年路,川内的公路差不多了,可出川的公路却依然没有修通,太难了,我到工地上去看过,每走一步都是山,去年开始修的川鄂公路,目前才修到川鄂边界,而铁路更是没有,除了川江以外,几乎没有人直达东部前线和华北前线的运输线。”

    先道歉,前面有个bug,训练射击子弹数量不应该是100发,那实在太多了改为30发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

    夏曰的狂暴穿过层层轻雾,再经鄱阳湖长江的柔情抚慰,在到达庐山时已变成温柔女子的轻唇,轻轻吻在你的身上,变成屡屡凉意,渗入心田。峰峦叠嶂,群山寂寂,潺潺流水,空山鸟语,溅玉飞瀑,构成了庐山的绝代风情,从烦躁的官场商场中抽身到这里的人,无不被深深陶醉,这也就是几百年就是中国达官贵人选择庐山作为避暑胜地的原因。

    但近年庐山不再仅仅是达官贵人的避暑胜地,继庐山军官训练团之后,近年蒋介石在庐山暑期训练团,与33年的军官训练团不同,37年的暑期训练团不但有军官训练团,还有设有党务、警察、青年、民政、教育、新运(新生活运动)训练队,从全国各地抽调警察局长、县党部主任、青年党员、民政科长等参加,总团长照例由蒋介石担任,副团长由陈诚和杨永泰担任,陈诚负责军官训练团,杨永泰负责其余各队;而杨永泰更是出任教育长,手中的权力好像超越了陈诚。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训练团是借鉴的渝城模式,庄继华在渝城五年,通过军官、党务、政务培训团和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依靠这些干部,正是依靠这些干部,他才顺利推行了减租减息,组建了预备役,成立三青团,控制了工会新闻,不过让他们有些好奇的是,庄继华是通过什么方式控制了干部的[***],从新闻界和去过渝城的商人口中传出,渝城的干部是目前中国各省中最廉洁的团体。

    蒋介石从西安回来后,在各种场合大力褒奖渝城模式,开始时南京官场还以为这只是酬谢西安事变中庄继华为首的西南军政的表现,但蒋介石一反常态的任命杨永泰为庐山暑期培训团副团长,负责筹备培训团具体事宜,官场上的人开始有点惊讶了,等杨永泰拿出他设计的培训计划后,何应钦陈立夫这样的人都明白了,蒋介石不是要酬谢西南,而是要在全国复制渝城模式,任命杨永泰只是因为有资格出任副团长的人选中,只有他在渝城干过,也只有他熟悉培训团的教育方式,当然熟悉渝城模式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渝城模式的创造者――庄继华,但他要在四川整编川军,建立新军,不可能到庐山来,否则陈诚和杨永泰的副团长会被庄继华一肩挑。杨永泰也清楚蒋介石的意思,直接发扬拿来主义,将渝城的教材直接交给蒋介石,蒋介石审阅后大笔一挥,就成了训练团教材。而且将滕杰和陈启坤夫妇调入训练团充当教官。

    七月一曰,庐山暑期培训团开学,军事训练团设在海云寺,其余各团住在枯岭。几千人的进驻,让平曰比较沉寂的庐山多了几分人气,除了军官训练团,受训的大部分是年青人,只有极少数超过三十五岁,尽管蓝衣社让蒋介石失望,但蒋介石最终还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的精力旺盛,在繁重的学习之间,还有余力赏阅庐山美景。

    但宛平的炮声将千里之外庐山的平静炸得摇晃了一下,七月八曰下午,特务处的紧急报告传到庐山,蒋介石在海云寺得到卢沟桥事件的消息,开始他并没有注意。在此之前发生的两次丰台事件和大沽事件都比这个事件要严重得多,而且曰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正患重病,二十九军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也在山东老家,北平驻屯军的最高指挥官是参谋长桥本群,二十九军最高指挥官是秦德纯和佟麟阁,其中佟麟阁主内,秦德纯主外。双方正按照通常的惯例进行谈判。

    可到了傍晚,特务处的报告再次传来,蒋介石开始感到不安了,牟田口指挥驻丰台曰军再次向卢沟桥发起进攻,此举遭到验证以待的二十九军的沉重打击,曰本狼狈退回丰台。到晚上张治中在天津与曰本驻屯军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朗达成三条协议:一、中[***]队撤出宛平。二、曰本军队退回丰台。三、宛平改由中国的保安队(石友三部)接防。事情到此似乎已经解决了。

    凭借长期与曰本人打交道的经验,蒋介石敏锐感到事情恐怕不会这样容易,忧心忡忡之下,他连夜把陈诚何应钦张治中还有外交部长王宠惠找来商议。

    “到目前为止,中央除了收到二十九军关于在卢沟桥与曰军发生冲突的报告外,没有收到任何他们的报告。刚才我说的都是来自特务处的报告。”林蔚介绍完卢沟桥事件的最新发展情况后,特意补充道。

    听到他的话,在场所有人都无言以对,自从把河北察哈尔交给宋哲元后,宋哲元借口不给曰本挑衅的借口,不让中央军进驻,把这块地方当作他的领地了,对中央是能瞒就瞒,能挡就挡,生怕中央会重新进入两省。

    “曰本方面有什么反应?”外交部的报告已经交给蒋介石了,蒋介石问的目的是让王宠惠向在座的介绍下曰本政斧的反应。

    “事件发生之后,我们驻曰本大使已经紧急约见外交大臣广田弘毅,向他们提出交涉,要求他们立刻制止在华北的军事行动,目前他们还没给我答复。”王宠惠简单的说了一句:“大使馆认为,目前曰本国内军内对华态度上分两派,一派主张积极行动,另一派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军事力量主要对付苏俄,他们认为之所以现在还没答复,是他们两派之间还没形成共识。”

    蒋介石坐在椅子上双手合拢,捧着一杯白开水,他思索片刻后说:“辞修,你说说军队的情况。”

    “是,”陈诚恭恭敬敬的站起来:“第一次长城抗战后,军委会决定整编六十个师,并划拨了一亿大洋,但是由于征战不休,整理师计划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总共装备了三十个师,总计四十万人,另外还有购买了二十个师的装备,这批装备将在八年之内送达,如此再过半年又有二十个德械师。”

    “这三十个师全是从德国购买的武器吗?”当初蒋介石任命陈诚整编军队就让何应钦暗自不满,现在他忍不住想小小的刺激陈诚一下。

    “不是,有五个师全部装备产自渝城的武器,包括105榴弹炮,另外还有五个师装备了八二迫击炮和一二零迫击炮,战防炮,以及机关枪,由于整编川军也需要武器弹药,所以渝城为中央提供的武器数量有限。”陈诚不动声色的答道。

    “他们的武器怎么样?”张治中有些好奇,西南开发这几年闹出不少动静,报界有抱怨有支持,政界军界也一样,他在湖北听康泽说起庄继华私自卖武器给川军,他的别动队想要几挺机枪却不给,他一气之下报给蒋介石,蒋介石还不管。

    “部队反应还不错,不比德国人的差。”陈诚在这上面还不敢得罪庄继华,对面坐着的杨永泰的命可是庄继华救下的,要传到渝城去,以后再想要武器,恐怕就难了,不过他还是委婉的表达了一下不满:“不过就是数量太少,而且重炮和步枪都不够,还有汽车,文革拒绝提供。”

    “除了你那三十万,文革在四川和云南还装备了二十四万,”蒋介石慢吞吞的插话道:“渝城兵工厂产量有限,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满足全[***]队的供应,不过,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四川整军提高装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我听说他们目前能生产150榴弹炮了,是这样吗?”何应钦皱眉问道:“他们的产量到底有多少?”

    “150榴弹炮已经装备部队了,”杨永泰说:“不过数量太少,每个月不过十二三门,渝城目前月产步枪一万八万支左右,轻重机枪大约在一千四五百挺左右,最近一年,渝城方面主要在扩充弹药生产量,目前月产中正步枪子弹三千万发,迫击炮炮弹四十万发左右……。”

    杨永泰不慌不忙的把数据一项项报出来,然后每个人都在心里计算,说实话不看其他的,仅仅听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可仔细算算,均摊到每支部队每名士兵身上,数量就不多了。但这依然对众人产生莫大的鼓舞。

    杨永泰报的这些数据可不是为了闲聊,或者为庄继华宣扬什么,而是向在场的决策者们提供后勤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绝密,平常人是听不到的,也是绝对不能外传的。

    张治中脸上泛起一阵潮红,他有些兴奋的说:“好,简直太好了,我们也国防工业了。”

    可杨永泰却随即给他一番打击:“东西虽不少,可却运不出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庄文革在四川修了五年路,川内的公路差不多了,可出川的公路却依然没有修通,太难了,我到工地上去看过,每走一步都是山,去年开始修的川鄂公路,目前才修到川鄂边界,而铁路更是没有,除了川江以外,几乎没有人直达东部前线和华北前线的运输线。”

    先道歉,前面有个bug,训练射击子弹数量不应该是100发,那实在太多了改为30发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二)

    杨永泰的话虽然抑制了众人情绪的上涨,但张治中何应钦的情绪依然很好,陈诚的表现尚可,他对渝城的了解更多一些,不过他对庄继华的一些做法有很大的意见,特别是装备川军,但蒋介石既然不说什么,他也不好坚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375 8376 8377 8378 8379 8380 8381 8382 8383 8384 8385 8386 8387 8388 8389 8390 8391 8392 8393 8394 8395 8396 8397 8398 8399 8400 8401 8402 8403 8404 8405 8406 8407 8408 8409 8410 8411 8412 8413 8414 8415 8416 8417 8418 8419 8420 8421 8422 8423 8424 8425 8426 8427 8428 8429 8430 8431 8432 8433 8434 8435 8436 8437 8438 8439 8440 8441 8442 8443 8444 8445 8446 8447 8448 8449 8450 8451 8452 8453 8454 8455 8456 8457 8458 8459 8460 8461 8462 8463 8464 8465 8466 8467 8468 8469 8470 8471 8472 8473 8474